烈明第八十二章 糧草之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烈明 >>烈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二章 糧草之謎

第八十二章 糧草之謎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18日  作者:睿士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睿士 | 烈明 



書名: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睿士←→

最快最新小說在/三/江/閣/,感謝書友提供本章節。

盧象昇和楊廷麟來找朱平安的時候,他正躲在營帳中翻看最近兩個月的戰報。三江閣23朱平安是初來乍到,為了能讓他盡快熟悉敵我態勢和軍情,盧象昇派人將手中所有的戰報都送了過來。

“剛剛得到的消息!”盧象昇將一份浸透著汗水,還灑有幾滴鮮血的戰報遞過來,“高陽失守,孫閣老全家以身殉國了!”

盧象昇的聲音低沉,眼眶紅腫,一旁的楊廷麟雖然極力壓制,但看得出此時他的心情也是同樣跌至低谷。

“孫閣老困守高陽,曾向本官和高啟潛都發來了求救信書,但……!”盧象昇自責萬分。孫承宗不僅是朝廷中的老前輩,資歷威望無人可比,更是先帝天啟皇帝的恩師,他的殉國對于大明朝廷來說是巨大的損失。

朱平安站起身,孫承宗的殉國是意料中事,高陽城小兵寡,失陷只是早晚的事情。只是孫承宗不愿丟下家鄉父老,這才義無反顧的選擇了與城池同歸于盡,從個人氣節上來說,孫承宗無疑是個剛烈的君子。

但眼下的盧象昇確實沒有余力去救援高陽,先不說兵員的問題,單單是糧草如今便沒有著落。

“本官估算著,也許這幾日便會有圣旨下到軍中,陛下一定會催促我們火速進兵,逼迫清軍退兵。”

“這是何意,我軍新敗,不僅沒有糧餉,而且沒有一兵一卒的支援,如何能和清軍力拼?”楊廷麟火冒三丈。

盧象昇無奈的搖頭嘆息。“伯祥,你還不清楚嗎?我等的困境,陛下是一個字都不會知道的!”

楊廷麟略略一想,便明白了盧象昇話里的意思,“楊、高二賊,堵塞圣聽,這天下還有沒有講理的地方?”

朱平安搖搖頭,“楊大人,與其如同怨婦一般在這里叫罵,倒不如想想我軍今后該如何用兵!”

一句話將楊廷麟噎的直翻白眼。

朱平安也沒有理他。情知這楊廷麟便是一頭倔驢。牽著不走,打著倒退,倒不用給他什么好臉色,說不定反倒激起他的雄心。能琢磨出一些類似于退至三府的好方略。

盧象昇輕咳一聲。這才說道:“本官已經與徐、曾兩位大人約定。本月末,他們便會同時呈遞彈劾奏章,接下來。朱大人打算如何做呢?”

盧象昇客客氣氣,朱平安也不好裝大頭蒜,當下一拱手。“督帥放心,末將已經安排人等在京城散布消息,楊嗣昌、高啟潛與滿清韃子暗中議和的事情很快就會傳遍整個京師。就算沒有實質的證據,也能搞得他們灰頭土臉。如此一來,徐、曾兩位大人的奏章一上,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逼迫著楊、高二賊不得不用兵與韃子決戰!”

“就這么簡單?”楊廷麟聞言,火氣又不可遏制的爆發出來。“朱平安,這算是哪門子主意。楊、高二賊欺瞞皇上,就算外邊吵得如何驚天動地,他們都有法子向皇上進言,蒙蔽圣聽。如此一拖下來,我等困局依然無法化解!”

“還有,你莫忘了,那王樸可是一鎮總兵,你說殺便殺了,楊、高二賊必然會以此大做文章,到時候,你這官職恐怕也難保!”

朱平安呵呵一笑,“倒是讓楊大人費心牽掛了。只不過,殺王樸一事,楊嗣昌和高啟潛恐怕還是會算在你楊大人和督帥的頭上,末將官卑言微,大概還入不了他們二人的法眼!”

“你,你你……!”楊廷麟一時間氣的說不出話來,沒想到朱平安居然耍起了無賴,將殺王樸的事情直接推了個干凈。

“好了,好了”,盧象昇只得做起了和事老。“伯祥,為何總是與朱大人斗嘴。朱大人自打來到軍中,所作所為無一不是為了眾人著想。京師的事情,斷不會如此簡單,你且靜下心來聽朱大人詳談一二才是!”

盧象昇發了話,楊廷麟也不便再發作,狠狠瞪了朱平安一眼,自顧自的倒碗水,氣咻咻的喝起來。

盧象昇的態度讓朱平安很是滿意。此人雖然于政爭一道完全不通,但難得的是自知,將所有在京城運作的事情全部交給了相識不久的朱平安,也算是難得的信任。

“督帥言重了。末將剛才所說也是實情。具體的內容請恕末將暫時不能相告,不過督帥請放心,徐、曾二位大人的奏章一上,必然會有朝廷中的有力人物相助,督帥且請放寬心。當務之急,是確定我們進兵的方略,唯有擊敗或者重挫韃子主力,朝堂之上才好相互呼應,我等才有一線生機啊!”

朱平安的話發自肺腑,盧象昇也感同身受,雖然不知道朱平安究竟在京師布下了什么暗棋,不過他最后所說卻是千真萬確,沒有戰績,就算朝堂上的局面再有利,也逃不過皇帝的雷霆之怒。

“根據探馬送來的消息,韃子攻克高陽之后,大肆劫掠城鎮,看來軍中也是缺糧。然后他們整軍南下,本官判斷,他們應該是沖著定州而去!”

朱平安和盧象昇對著營帳中的地圖觀察的很仔細,定州就在真定以北不過兩百里的地方。清軍如果攻克定州,接下來肯定會繼續南下,向著真定方向而來,尋機殲滅盧象昇的宣大軍團。

楊廷麟訕訕的放下水碗,也站到了地圖邊。“督帥,卑職還是那句話,我軍應該即刻趕赴三府,籌集糧草,招募士卒,補充之后,再作計較!”

朱平安很難得的點點頭,“督帥,楊大人所言甚是。目前最寶貴的就是時間,我軍必須保證要在二十天內牢牢的拖住韃子,要不然,就算朝堂發生變化也是于事無補。三府是督帥起家的地方,民心士卒都可一用。望督帥早下決心!不過,在撤軍之前,末將覺得咱們還有些事情要做!”

盧象昇正在捻須思考,聽朱平安如此一說,連忙揮手,“朱大人直言無妨!”

朱平安將一疊厚厚的戰報拿過來。“末將這幾日一直在看各地的戰報。從中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地方。”

朱平安沖著一拱手,“末將說之前,還想請教楊大人一個問題!”

楊廷麟頓時誤以為朱平安這是在挑釁,當下便不冷不熱的回道:“楊某才疏學淺,不敢得朱大人如此高抬!”

朱平安一笑。“楊大人客氣了。楊大人久在中樞,應該比末將或者是督帥大人更為熟悉全面的情形,在下確實是有疑問,這才誠心請教!”說完。又是一揖。

盧象昇也開了口。“伯祥。事涉兵家大事,朱大人可不是在說笑!”

楊廷麟只得站直了身體,收起臉上的戲謔之色。向朱平安還禮,“朱大人但請發問,楊某知無不言!”

“說來也簡單,楊大人可知這次韃子入寇,隨軍能攜帶多少糧草?”

楊廷麟一愣,想也沒想便脫口而出。“韃子此次進兵,左右兩路人馬,合計人數十萬,包含滿清八旗精銳六萬,漢軍八旗兩萬,還有漠南蒙古諸部的騎兵大約一萬多人,剩下的便是民壯和輔兵。攜帶的糧草應該只夠月余使用,畢竟滿清這次入寇的目的便是劫掠四方,就食于大明,況且去歲和今歲,關外的糧食收成也不好,聽聞餓死了不少牲畜牛羊。”

“如此一來,便有些蹊蹺了”,朱平安將戰報分別遞到盧象昇和楊廷麟的手上,“韃子九月寇邊,到如今已近兩月,卻依然是生龍活虎,絲毫不為給養一事發愁,這是所為何來?”

“沿路城池被韃子攻陷了不少,莫不是從這些城池中搶來的糧食?”楊廷麟說道。

朱平安搖搖頭,“非也,如果末將沒有記錯的話。早在韃子入寇之時,內閣便下達命令,命令北直隸各地堅守城池的同時,要堅壁清野,不讓韃子從大明境內獲取糧草補給。退一萬步來講,就算沒有這道命令,又或者各地官府執行不力,那這些年,大明災情嚴重,尤其是山陜和北直隸更是一年到頭都未下一場雨,糧食欠收嚴重,官府和百姓手中都沒有余糧,餓殍遍地,荒野千里。韃子就算劫掠四方,也未必能籌集到足夠數萬大軍所用的糧草啊!”

朱平安的一番話讓盧象昇和楊廷麟連連點頭。這說的的確是千真萬確的事情,莫說是各地官府的府庫,聽聞就算是城中富戶的家中存糧也見了底。清軍一路燒殺而來,反倒是明軍因為缺糧導致了部分城池失守,這是有跡可循的,例如呂平州、定興、榮成便是因為無糧導致軍心渙散才致失陷的。如此一說,這清軍的補給倒是真的有些奇怪了。

朱平安翻檢出幾張戰報,指給盧象昇和楊廷麟,“兩位大人請看這些戰報,卻是有些匪夷所思。根據線報,清軍攻克壽州、雄縣這幾處地方,得到了大量補充,據探馬回報,攻克這些城池之后,清軍征集了大批的車輛,專門押運糧草補給,這些個城池哪來這么許多的糧草補給!”

“對啊!”楊廷麟一拍腦門,“督帥可曾記得,戰事之初,您曾經命我到壽州征集糧草,但壽州知府卻是無可奈何,連年大旱,州城附近的農戶十室九空,府庫中空空如也,當時我只能失望而歸,還曾向您請罪!”

“不錯,是有此事,不僅是壽州,雄縣等地也都是這種情形,可是韃子是從哪里搞來的糧草呢?”盧象昇百思不得其解。

朱平安不動聲色的拍拍楊廷麟的手臂,“楊大人可還記得去歲在中都發生的一件事情,是關于錦衣衛千戶廖永堂的!”

楊廷麟定定的回想了一下,臉色頓時變得煞白,“你的意思是說……!”

朱平安重重的點點頭,“沒錯,末將正是如此想的!”(未完待續。。)

看過的書友還看了:、、、、、、、、、、、


上一章  |  烈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