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全本
下載:全本推薦:、、、、、、、、、、
這一切都得益于后世的一系列的應對檢查的準備工作,朱平安雖然在后世混得并不如意,但至少對于這種應付上頭的詢問、檢查是頗有心得的。如果不精通這一法門,那在后世可是要吃大虧的,順而言之,這一套,在明朝同樣是行得通的。
出于職業的敏感,朱平安自打接手百戶所以來,便將手中的來往賬目做得天花亂墜。不要說以東廠、錦衣衛的這些賬花子,就是拿到后世,那也是跳不出一丁點錯來。
“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這是朱平安一直以來的信條,想要在這些賬目上找出自己的錯處來,別說張云漢做不到,就連戶部和司禮監的那些查賬能手來,也是決計辦不到的,這一點,朱平安有絕對的自信心。
朱平安還是一如既往的風輕云淡,沖著張云漢深施一禮,“欽差大人明鑒,下官百戶所是有別的養兵之道。”
張云漢眼睛一亮,“如實講來!”
王品情不自禁的微微一點頭,張云漢主審此案的過程,傳到外邊去,絕對是司禮監的奇恥大辱。辦案之前沒有做足功課,只是一知半解,鬧出笑話來不說,反倒是差點被朱平安抓住了痛腳,雖是點到即止,但卻讓鳳陽文武不免看輕了內官的本事。
“崇禎九年至今,下官率領百戶所上下軍民,開墾了數百畝荒田。另外,百戶所的匠戶還承接了一些活計和生意,以此來養活百戶所的軍民!”
如今的張云漢已然是有些驚弓之鳥的意味,唯恐這又是朱平安給自己下的套子,趕忙又看了看一旁的袁敏和王品,見兩人沒有異議,這才氣勢洶洶的又一拍驚堂木,“荒田,可是經過了有司衙門的首肯?”
不等張云漢的話音落地,堂下旁聽的鳳陽文武官員中當即便有一人站了出來,“欽差容稟,高墻衛開墾之荒田業已在鳳陽知府衙門登記造冊。”
張云漢被這人弄得火冒三丈,好不容易又找到一個由頭,還沒展開,便被此人打斷,這鳳陽官員莫不是都商量好的了,存心要給本欽差難堪?
站出來的正是鳳陽知府。張云漢不審廖永堂、朱平安究竟是誰與韃子有勾結,反倒是纏著高墻衛所的錢糧來源不停的追問,讓鳳陽文武不由得心驚肉跳,偷眼看著張云漢,心里卻是將其親眷罵了個遍。
在布政使和按察使兩位的眼神逼迫之下,知府大人只得做了出頭鳥。在鳳陽這一畝三分地上,高墻衛除了是僅有的可拿得出手的精銳之師外,在這鳳陽官場上也是有口皆碑。軍餉、糧草,不用問,各衙門是要按照慣例克扣下來一些的。
而這一兩年,開墾的荒田則也成了鳳陽的一大稅源,按時按量及時足額入庫不說,逢年過節,段喜年和朱平安和一老一少也是知情識趣,每個衙門的主官都打點的妥妥帖帖,叫人挑不出一點錯來。
到了這種時候,眼看著張云漢要將這張關系網給掀開,鳳陽知府衙門、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就第一個要舉雙手反對。
知府的話講完之后,不到一盞茶的時分,一張府衙出具的《崇禎九年鳳陽府朱平安買地赤契》便已擺到了張云漢的面前。
“欽差大人請看,朱平安所開墾的荒田全部已被他購買下來,上面有當地里長、見證人的畫押,推也是一式兩份。還有這兩年來的完稅賬冊和清單,全部在此。”
張云漢險些吐出一口鮮,血來。面前的條條大路被眼前的這些個文武大員給封的死死的,害得自己一連兩次結結實實的撞在了南墻上,這次鳳陽之行,怎么如此的艱難。
王品看出了張云漢的怒氣和無奈,只得咳嗽了兩聲,“張公公,此案中還有一名關鍵人物,便是那名舉人張繼祖,他畢竟是率眾沖擊錦衣衛衙門的首腦,不如叫他上來盤問一二!”
好不容易壓住了自己幾欲爆炸的情緒,張云漢定定心神,點點頭,王品的話的確有道理,既然從高墻衛那里找不到什么合適的理由來處理朱平安,那倒不如從張繼祖身上打開突破口。
張繼祖是被人扶上堂來的,而扶他的人則是兩名要好的士子,其中一人正是梁康。
朱平安退到了堂下一角站定,轉身看看身后的陰世綱,陰世綱默不作聲的點點頭,他便知道,接下來的事情已經無須自己再操心了,陰世綱已經辦得妥妥當當。
反倒是一邊的廖永堂,雙眼死死的盯著朱平安,投來怨毒的目光,看他那架勢,如果身旁不是跟著兩名衙役,恐怕隨時會撲上來咬朱平安一口。
朱平安迎著他吃人的目光,不屑的一笑。如無意外,這個廖永堂已經是死人一個,做漢奸是要付出代價的,不過看來他始終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上得堂來的張繼祖很奇怪,從他開始插手這件事情開始,這種感覺從始至終都伴隨著他。張繼祖雖然醉心經史,關心國事,但并不是那種迂腐不化的書呆子。
沖擊錦衣衛衙門,逼迫錦衣衛找出與韃子勾結的真兇,這是大義在驅使著張繼祖沖鋒陷陣。只是一切都來的太過容易了一些,自己的振臂一呼,竟然有成百上千人影從跟隨,連張繼祖都對自己的號召力有些意外。
接著事情便一步步脫離了掌控,矛頭開始轉向千戶廖永堂,接著便是自己莫名其妙的中刀昏迷,之后就是被激怒的百姓士子聯手抄了錦衣衛千戶所,竟然又去了廖永堂的私宅,找到了真正的韃子。
而今,在張繼祖看來,真相已然大白于天下,可剛剛聽了堂審的經過,似乎其中還另有隱情,而這位宮里來的欽差竟然一個勁的將注意力引向鳳陽的風云人物——朱平安,整件事情變得詭異無比,讓張繼祖的思路不由得混亂之極。
“張繼祖,到底是為何你要率眾沖擊錦衣衛千戶所,是不是受了他人的指使?”
張云漢的這一句話,頓時讓在場的文武官員的臉色變得有些不好看起來,就連王品都有些尷尬,趕忙端起了茶盞擋住了自己的臉龐。
面對著正襟危坐的內官,張繼祖雖然心中不情愿,但還是做足了禮節,語調卻是平淡的很。“公公容稟,當日里朱平安朱大人擒獲韃子細作的事情在鳳陽可是街知巷聞,我等處于義憤,只是想找出與韃子勾結的敗類,盼望錦衣衛能夠公審此案,給黎民百姓一個交待,僅此而已,沒想到卻遇到錦衣衛千戶廖永堂的屠刀相向,這才釀成此等事件,其中并無人指使,僅是我等士人大義所驅!”
“笑話!”張云漢頂到一個不軟不硬的釘子,隱忍的怒氣頓時爆發出來,“你等學子,不思苦讀中舉,偏來參與這偵緝事宜,難道便是正途嗎?再者,你等皆是手無寸鐵之人,若無人在其中指使、接應相助,如何能攻破守衛森嚴的錦衣衛千戶所?張繼祖,我念你是舉人身份,不忍看你被革除了功名,這才好言相問。還不從實招來,背后究竟是何人在主使?”
張繼祖的一張臉頓時變得鐵青,雙臂一振,便掙開了梁康兩人的攙扶,身軀挺得筆直,上前疾走兩步,指著張云漢破口大罵:“閹賊,鳳陽城內確有官員私通韃子,你身為欽差卻是絕口不提,反倒是在我等義舉和高墻衛錢糧之事上糾纏不已,你到底居心何在?莫非想學那魏閹顛倒黑白不成!”
“反了、反了!”張云漢被氣的火冒三丈,拍案而起,“還不將這個罪員拿下,咆哮公堂,侮辱欽差,該當何罪!”
堂下鴉雀無聲,張云漢帶來的護衛便要動手拿人。
此時,正堂一側卻忽然傳來一聲冷笑。“原來張公公便是如此審案的,卻不知,這到底是圣意啊,還是就是司禮監的意思呢?”
話音一落,從偏廳大步走出一位武官袍服的老者,不用問,便是特意趕來鳳陽衛張繼祖出頭的黃公輔。
“張繼祖出身我東林書院,莫不是這東林二字讓張公公忌憚,這才要對張繼祖下手,非要讓他承認受人唆使,沖擊錦衣衛千戶所嗎?”
黃公輔連行禮都省略掉,昂然站在堂上,雙目直視張云漢。
張云漢氣的渾身直打哆嗦,“黃公輔,你,你,你這是藐視欽差!”
“欽差,張公公還記得自己是欽差嗎?別忘了,圣上派你來鳳陽,是要審問東虜細作一事,你摸著胸口捫心自問,折騰了一天,你問的事情可與東虜有一絲相干嗎?”
張云漢一時語塞。
朱平安倒是沒想到會如此急不可耐的跳出來,但仔細一想不禁釋然。東林黨與內官水火不容,在魏忠賢掌權時期遭到嚴酷殺戮,這仇怨已然是無法化解。張云漢的一番話,頓時便挑起了黃公輔內心的舊恨,立刻便誤認為張云漢這是借機將火燒到東林黨的身上,因此這才勃然大怒。
只不過,如果讓他們這樣糾纏下去,顯然沒什么意義,反而有可能將事情弄得越來越復雜。
朱平安一抬頭,猛然間和王品的眼神交匯在一起,卻發現對方的嘴唇在一張一翕,仔細讀來,竟然是“適可而止”四個字。
朱平安心頭一凜,趕忙低下頭來。思來想去,卻找不到與這位王公公有任何的交集之處。
無奈,朱平安只得偷偷向陰世綱使了個眼色。
陰世綱會意,隨即清咳一聲。
堂中站立的梁康頓時身子一顫,卻猛然向前走了兩步,“諸位大人容稟,生員有話要說!”熱門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