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第四十三章 “貽誤”戰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烈明 >>烈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三章 “貽誤”戰機

第四十三章 “貽誤”戰機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2日  作者:睿士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睿士 | 烈明 
科幻


羅汝才點點頭,方光琛思索了片刻,忍不住冷笑一聲,“避開袁繼咸的兵馬進入江西又如何,明軍照樣可以攻入江西,繼續追擊。到時我軍又當如何?”

羅汝才笑了笑,并沒有直接反駁方光琛的話,而是將眼神投向居中而坐的吳三桂。

吳三桂咳嗽一聲,“廷獻,且容曹帥把話說完,事到如今,你我都是一籌莫展,不妨聽聽眾將的良策!”

吳三桂開了口,方光琛自然不好再說什么,只能帶著一絲嫉恨的眼神悻悻的坐回到原位。

按照吳三桂的吩咐,羅汝才將吉珪領進中軍大帳,剛給吳三桂見禮,方光琛卻是又說道:“原來你便是吉珪,聽聞你當初在曹帥帳下與其弟羅汝亮交厚,這次羅汝亮以莆田為獻禮,投靠了朱平安,你卻怎么又回到了我軍之中,莫不是存了別的心思?”

方光琛的話聲音高亢,一時間讓帳內的眾將議論紛紛,吳三桂的臉上也露出狐疑之色。

吉硅不慌不忙的沖著方光琛一拱手,“還請王爺和廷獻先生明察,吉硅出身草莽,總算粗通詩文經史,幸得羅將軍信重,委以參贊軍機之責。這么多年以來,風雨相隨,不離不棄,吉某感喟莫名。遙想當年羅將軍統帥革左五營于英霍山中,何等的窘迫,吉某尚且一心追隨,今日又怎忍心離他而去呢?是以莆田陷落之后。吉某費盡千辛萬苦這才逃脫出來,便是要與羅將軍生死與共!”

吉珪的一番話說得眾將連連點頭。倒也是這個道理,世人皆知。羅汝才身邊只有吉珪一名謀士,這么多年以來都是相處的極為融洽,兩人互相扶持,說是君臣,其實便是交托生死的至交好友。

吳三桂贊許的點點頭,“吉先生說得極是,廷獻也是謹慎一些。你千萬不要介意,適才曹帥言及你有脫困之計。不妨說出來大家參詳一下!”

吉珪連忙躬身施禮,又客氣了兩句,這才將自己的方略一五一十的講了出來。

江西袁繼咸,雖然總掌全省的軍政民事。但麾下的兵馬卻是來自于江西各衛,戰力稀松平常,此次能夠果斷出兵堵截吳三桂的西進之路,想來也是得了朱平安的建議。

吉珪當年在福建等地游歷之時,曾經在偶然間得悉一條可以快速進入江西的山路,只不過因為山高林密,很少有人經過,因此也就不得而知。但此次,吳三桂大軍卻是可以利用這條山路直插江西。從明軍的包圍圈中跳出來。

接著便可以趁江西兵力空虛之際,沿韶州、肇州一線迅速突進,穿過江西。猛然間攻入廣西。

吉珪指著帳內的輿圖侃侃而談,“廣西一地雖然稍顯貧瘠,但卻背靠云貴,進可攻退可守,足可以讓我軍閃轉騰挪。之前的前明桂王朱由榔在梧州起兵自立,以他的才干還未能掌握廣西全境。尤其是。廣西一帶多當地土人部族,性情彪悍。難以駕馭,我軍進入廣西之后,便大有可為。”

“明廷如今的南京還在攻守之中,想來朱平安也不愿將廣東、福建、浙江的兵馬都投入到追擊我軍這方面來。他的當務之急是解除南京之圍,整頓江南。而大清還有數十萬可戰之兵,將來的天下大勢還不知要走向何方。我軍便大可以趁明清交戰之際,立足廣西、云貴之地,休養生息,以待天下之變。做最壞的打算,將來無論是明清誰得天下,想來也都愿意和王爺坐下來談一談歸順的條件,這么一來,王爺不就穩穩的立于不敗之地了嗎?”

“好!妙計啊!”吳三桂忽然從座位上站起來,原本的頹喪一掃而光,整個臉龐上都閃動著興奮的紅光。

方光琛卻說道:“王爺,這樣是不是有些太冒險了?從福建到廣西何止千里之遙,咱們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一個不慎,便是萬劫不復的境地啊!”

羅汝才向前一步,大聲反問道:“難道咱們便在這汀州之地坐著等死嗎?”

眾將驟然間看到生機,立刻都喧嘩起來,夏國相更是叫的大聲,“王爺,咱們不能坐以待斃,留在福建是死路一條,去廣西說不定還能重獲一線生機啊!”

此時的吳三桂已經沒有了別的選擇,輕拍方光琛的肩膀,“廷獻,吉先生的方略甚是精妙。明軍萬萬想不到咱們會直插袁繼咸的背后,只要咱們進入江西,就憑那些駐守的衛所兵馬,如何能夠抵擋咱們的百戰精兵,倒是咱們的補給也有了著落,何苦留在這汀州一線苦守?”

方光琛頓時無言,只能黯然的退下來。

一時之間,吳三桂的心情變得大好起來,笑著看看吉珪和羅汝才:“吉先生大才,不知先生是否有意在本王帳下屈就呢?”一旁的方光琛頓時變了臉色。

吉硅卻是一躬身,“王爺看重,吉某實是不敢當,吉某早年已經發誓,此生僅追隨羅將軍一人,還望王爺海涵!”

吳三桂一愣,隨即贊許的點點頭,“羅將軍效力我軍,那吉先生便也是為本王效力了,本王的確是有些唐突了!”

隨即,吳三桂站直了身體大聲發出軍令,“本王命羅汝才為先鋒,吉珪先生為隨軍參贊,帶領大軍由武平山路直插江西,本王自領中軍,夏國相所部殿后,明日一早,全軍向西挺進!”

汀州府的古田,現在已經成了一個龐大的兵營,從漳浦登陸的施瑯所部,以及從泉州府趕來的張名振、鄭森所部,包括施福率領的數萬鄭軍如今全部都集中在了這里,等待著向吳三桂發起總攻。

廣東的永勝軍在擊敗了杜爾德之后,也在日夜兼程,目前兵鋒已經抵達象洞附近,對吳三桂所部形成了包夾之勢。

但袁繼咸的江西軍卻還是進展緩慢,一直沒有最新的消息送來。這讓鄭森和施福等人不禁焦急萬分。要是袁繼咸不能及時趕到,截斷吳三桂的退路,那豈不是會讓這十余萬兵馬白白的從眼前溜走嗎。

尤其是鄭森,鄭芝龍和鄭芝豹便死在吳三桂的受傷,國仇家恨讓其對吳三桂恨之入骨,這些天除了不斷的私下派出人手打探袁繼咸所部的消息之外,就是頻頻的登門拜訪張名振和方岳貢,要求他們盡快出兵,務必要死死的拖住吳三桂,不能給其可趁之機。

一大早,鄭森便帶著手下的甘輝、周全斌等人急匆匆的來到張名振的中軍大帳。張名振如今是朱平安親自任命的閩粵兵事總督,鄭森雖然不滿,但如今人在矮檐之下,也不得不暫時忍氣吞聲。

不過鄭森時時的提醒自己,福建是鄭家經營二十余年的基業所在,要是這樣拱手讓人,那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這些天,他也在不斷的接觸施福,畢竟施福手中還掌握著數萬鄭軍的精銳,鄭森現在最大的弱點便是手中兵力太少,沒有人,哪里來的話語權,當務之急是盡快將施福籠絡到身邊,將他的數萬精兵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張大帥!”鄭森等不及帳外的士卒通報,便急匆匆的一頭扎進大帳之內。

走進大帳后,鄭森的身形卻是微微一滯,大帳中,除了方岳貢、張名振、施福之外,自從到達古田之后這一會未曾謀面的施瑯、施顯兄弟卻是也赫然端坐于其中。

眾所周知,鄭芝龍父子當日里為了對付高浦鄭氏,突襲廈門,不禁殺了鄭聯,施瑯的父親施大宣也被鄭芝豹誤殺,要不是逃得快,施瑯兄弟也難逃毒手。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當年施大宣的死,鄭森也難逃其咎。今日里見面,也難怪鄭森有些尷尬。

一看到鄭森進帳,施顯卻是一下子跳起來,右手便情不自禁的按上佩劍的劍柄。甘輝和周全斌等人也是嚇了一跳,連忙護在鄭森的身前。

施瑯卻是不動聲色的一把拉住了施顯的手臂。“大兄!”施顯怒目而視。

“坐下!”施瑯沉聲說道。

長兄開口說話,施顯雖然滿腹怒火,但也不得不悻悻的放開握著劍柄的右手,恨恨的坐回自己的座位。

張名振的臉上一直保持著笑容,看到施顯坐回原位,不由得贊許的點點頭,又將頭轉向鄭森。“延平伯今日來訪,不知所為何事?”

鄭森穩穩心神。上坐的方岳貢是朱聿鍵的心腹之人,這還罷了,那這總督閩粵兵事的張名振之前也不過是朱平安身邊的一名參軍而已,早先僅是浙江臺州的一名游擊軍官而已,而今居然成了封疆大吏。這讓鄭森的心中不禁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方大人、張大帥!”鄭森施禮之后,徑直說道:“如今吳三桂大敗,被圍堵在汀州的方寸之地,此時正是大舉進攻的良機,我軍卻一連數日躑躇不前。吳三桂此人狡詐如狐,一旦被他抓住空子,突出重圍,今后再想一鼓聚殲恐怕便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末將次來,正是為了出兵一事,請方大人和張大帥早下決斷,以免貽誤戰機!”(未完待續)


上一章  |  烈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