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城管大隊第五十九章 中亞局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城管大隊 >>大唐城管大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九章 中亞局勢

第五十九章 中亞局勢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20日  作者:天道一念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天道一念 | 大唐城管大隊 
正文

隨著東方海島四國的覆滅與降唐,大唐帝國的光輝再一次普照大地,被譽為星辰大海的東方,早已經被唐人的艦隊所占據。

東南亞的建設已經到了瓶頸,唐人的軍隊已經將能夠探明的島嶼全部占領,泉州海港不斷的有龐大的海船攜帶者大唐移民的群眾朝著倭國、琉球、呂宋、澳大利亞等地移民。

礦產資源的開發也已經到了極限,大唐已經沒有地方再掠奪到新的勞動力,礦場的資源產量已經進入了平穩發展時期。

從鴨綠江深入島國的百姓現在都已經安頓了下來,倭國的銀礦也已經被探明,現在正在倭國舉行大規模的招工采礦,從倭國百姓的反應來看,他們似乎對于新的唐國統治者并沒有太大的抵觸情緒,他們似乎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奴性,這讓那些倭國人十分容易馴化。

李二家的朝堂上新引進了一批畢業于南山書院的學子,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些新任官員上任之后,皆是把自己的這團火給燒了起來。

工部開辦了”科技交流會”,禮部舉辦了”大唐禮儀普及政策大會”,大理寺開始對《新唐律》再一次重新修訂,同時這些新任官員對于大唐的對外擴張政策清一色的呈支持態度,他們似乎沒有國子監的學生那樣畏首畏腳5∽,w↓ww.,也不像年老功高的官員那樣以穩持重。

他們就像是一團團充滿激情的火焰,將他們從書院中所學的拼搏、自由、夢想展現給世人,他們從來不認為唐國現如今的國土已經足夠大。他們從來不滿足于眼下。他們要的是乘風破浪的開創。而不是固步自封的守疆,仔得知李二征服天下的夢想之后,他們齊齊上書,表示大唐對于中亞的統治力度還有待加強,從西域出關后的土地,依舊能成為大唐的國土……

自貞觀伊始,李世民登基之時,中亞地區的局勢便十分微妙。這里分布著許多小國。被夾在四股大勢力之間,這四大勢力分別是:大唐、吐蕃、大食與突厥,任何一方都有超強的實力。這幾大勢力,圍繞著中亞諸國,展開了一番明爭暗斗。

這是一個爭于實力的時代,后人可能會覺得那個時代的古人十分好戰,可是,在那個時代,只有弱肉強食才是真理。打擊對手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手段,一旦失去這種保護手段。那么災難便會很快來臨,這就是那個時代的特色。

大唐帝國其實很早就已經抵達中亞。當初貞觀初年,徐陽向李二表明自己鬼谷子的身份,同時向李二指明了世界的模樣之后,李二就對徐陽口中那樣一塊富庶廣闊的土地垂涎不已。

在降服東突厥之后的數年內,李二就派遣了不下五千人前去中亞聯系諸國,建立國交,其中中亞有數十個國家前來依附,包括吐火羅、波斯等,李二對那里的局勢也很看重,在中亞設立了八個都督府管轄,劍指中亞,一副中亞霸主的模樣盡顯。

不過這個霸主地位不斷地受到來自四方的挑戰。

比大唐建國略晚的大食帝國,即阿拉伯帝國,在圣戰的旗幟下,狂熱的信仰,以一往無前的勇氣,揮舞著手中的新月彎刀收割著歐亞非三大洲的軍隊,將伊斯蘭的勢力從阿拉伯半島拓展到整個西亞和北非,并且東擴到波斯高原。

他們一路上大殺四方,橫掃無敵,鐵騎所到之處,所有的城邦和小國沒有絲毫抵抗之力,那些被滅國的領導人,他們被迫離開家園,其中有許多都沿著絲綢之路,逃往強大的大唐以尋求庇護,現在的鴻臚寺還停留著許多被滅國的小國君主。

大食國的軍威正盛,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則是波斯薩珊帝國。波斯薩珊帝國雖然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帝國,可是在強大的大食鐵騎面前,處境依舊岌岌可危……

同時,青藏高原上還有一個政權是大唐在中亞統治的有力對手,那就是吐蕃,雖然在徐陽的竭力勸阻下,歷史上的文成公主入藏并未發生,可是松贊干布畢竟是一代人物,沒有大唐科技文化的推動,他依舊將吐蕃帶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軍事、政治、文化方面都有著長足進步,歷史上,吐蕃憑借與之相鄰的大勃律國和小勃律國為跳板,一路向西,勢力直抵中亞錫爾河流域。

在眾多的勢力的角逐下,可以想象,中亞這片土地,絕不會風平浪靜,現在的平靜,都是暴風雨將要來臨前夕最后的平靜……

和大唐朝堂的朝氣澎湃相比,徐陽這段時間的心情卻有些沉重,那就是南山書院有一位泰斗級的人物去世了。

李綱先生,南山書院的創始人之一,享年九十三歲,他比歷史上多活了七年,聽一直照顧李綱先生的仆人說,李綱先生走的非常安詳,落日的下午,他躺在南山書院他自己的小院的躺椅上,安詳的離開了人世,離世前的最后一句話,”書院畢業的那些小子現在終于能有所作為了,老夫就算是現在就走也放心了。”

他確實是放心地走了,孫思邈道長告訴徐陽,李綱先生是因肌體老化而自然離世的,他走的時候沒有一點痛苦,這對于徐陽來說,也是悲傷中最后一個好消息。

根據李綱先生生前的交代,他死后要埋在南山書院后山不遠的一處竹林,墳冢無需多奢華,但一定要視野開闊,他想能一輩子看著自己一手締造出的書院。

李綱先生生前有兩位至交好友,一位是陸德明,一位是顏之推,在得知李綱先生去世的消息,這兩位第一時間趕到了李綱所居住的院子,徐陽聽說,見到李綱遺體之時,兩位年過耄耋的老人皆是撫掌大笑,不過笑著笑著就哭出了淚水,感嘆他們三人當初一起打賭,看哪個家伙最短命,現在老李最先走了,正和他們當年互相開玩笑時一樣。

南山書院舉辦了隆重的葬禮,就連一直神龍見首不見尾,位于南山書院院長的李二也出席了葬禮,葬禮上,無數學子悲傷痛苦,他們都還記得那個面容慈祥,總是笑呵呵的回答自己問題的副院長。

讓人驚訝的是,這一次李綱先生在南山書院的葬禮,居然朝中有一大批官員前來拜祭,他們都曾是南山書院的學子,現在前來見李綱先生最后一面。

葬禮十分風光,李二表示像李綱這樣的國之棟梁,是大唐的支柱,宣布罷朝三日,以此緬懷……

生生不息,輪回不止,人類歷史的傳承中就是不斷的有人離去,再不斷的有新的人物出現。

這是自然的規律,也是天地的法則。

時間過的飛快,三月草長鶯飛,四月柳枝飄綠,五月萬花泛紅,六月僅僅一個照面也轉瞬離去,時間來到了貞觀十年的七月,經過漫長的十月懷胎,劉夢璃和金圣曼也是終于將肚中的孩子生了下來。

孩子剛剛生下來,徐陽就喜不自勝,劉夢璃誕下了一個女孩,金圣曼則是生下了一個男孩,再次為人父,也是讓徐陽欣喜若狂。

他對這兩個新誕生的小生命視為心頭肉,每日親子照顧,百般呵護,劉夢璃誕下的女子,徐陽給她起名叫徐婉淑,以求長大后溫婉賢淑,而金圣曼誕下的男孩,則是叫徐振華,意為振興中華之意……




上一章  |  大唐城管大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