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豪杰第一百七十六章 轉折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豪杰 >>大豪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六章 轉折點

第一百七十六章 轉折點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10日  作者:賤宗首席弟子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賤宗首席弟子 | 大豪杰 
0

新書上架,求點擊丶收藏丶推薦丶月票、打賞

起點,作者:賤宗首席弟子

起點地址

Vip更新連載總貼

懶得去起點的吧友,也請看完更新帖后,回復下,慰勞下更新人員。另外,記得‘簽到’哦。

與張寶化解恩怨,就意味著張煌重新聚攏冀州黃巾的打算順利進行了大半,畢竟那張牛角如今縱使談不上對張煌心服口服,但至少也不會再懷疑張煌的決策。

分裂了差不多兩個月的冀州黃巾,總算是又聚攏到了一起。

沒過多久,張牛角便派來了他支援廣宗的大隊人馬,雖然張煌微微有些失望這些派來援助的將領當中并沒有張牛角麾下那些已闖出了名聲、綽號響亮的小渠帥們,比如“張雷公”、“左髭丈八”、“左校”、“社長”、“黃龍”、“綠城”等等,但是,在經過張燕的介紹后,張煌反而感覺這些派來的將領們縱使眼下名氣不大,然而潛力卻非比尋常。

楊鳳、于毒、眭固、陶升,再加上他們稱之為“少帥”的張燕,毋庸置疑這便是日后黑山“五虎”的雛形,一個比一個猛,一個賽一個的難纏。

更讓張煌感到詫異的是,張燕這會兒便已經遇到了他最忠實也是最信任的兩名副將,孫輕、王當,雖然后兩者如今還年輕,遠遠達不到歷史中他倆輔佐“少帥”張燕,硬生生在并州抵擋住了袁紹那位杰出的外甥、即日后并州刺史高干一次又一次的圍剿,使黑山黃巾成為黃巾勢力中唯一一支結局頗善的子勢力。

唯一陌生的,便只有那個叫做劉石的年輕人了,不過看得出來,此人也是張牛角正在培養的年輕輩將領。

不過話說回來,當瞅見張燕、楊鳳、于毒、眭固、陶升這五名如今初生牛犢不怕虎般的未來黑山“五虎”時,張煌心中不由得有些感慨。

或許旁人不知但張煌卻頗為清楚,這五人在闖出赫赫威名之后,他們的歸路卻是各不相同。

“少帥”張燕最終在官渡之戰前投了曹操;被當今天子劉宏封為“黑山校尉”的楊鳳投向了朝廷一方;號“兇鳩”的剛猛宿將于毒日后被袁紹所兵敗而死;而后來投靠了河內太守張揚的眭固則因為前者被楊丑所殺,憤而殺楊丑后欲投袁紹,被曹操所殺;但最不可思議的還是當屬陶升,這個自號“平漢將軍”的猛將。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在聯手于毒攻破鄴城的情況下,竟然被當時必死無疑的袁紹策反,拋棄了于毒不算,還率領部下救下了袁紹及全家老小性命,此后更是直接投入袁紹麾下,最終致使于毒被袁紹帶兵擊敗而死。

毫不夸張地說,未來黑山黃巾的二代將領核心,虎踞并、冀、兗三州部分地盤的黑山五虎,最終竟是分道揚鑣、各為其主。這實在難免讓人感到惋惜。如此也怪不得明明有雄心壯志的張牛角之子,“少帥”張燕日后不得不投靠曹操,因為他很清楚,在黑山黃巾實力大跌的那時,若是他視若無睹袁紹與曹操的爭霸之戰,那么無論這兩位北方霸主誰人勝出,秋后算賬起來都不是他抵擋地了的。為了自保,同時也為了留有余地,張燕只能選擇實力較弱的曹操投靠。從此放棄黃巾的大業。

盡管心中唏噓不已,但是張煌并沒有在此時多說什么,畢竟這會兒,黑山“五虎”甚至還未闖出威名來。張燕的身份還只是張牛角的義子,看似溫文爾雅的楊鳳也絲毫沒有投向朝廷的意思,而眭固也沒有投靠河內太守張揚,至于陶升。這名日后自號“平漢將軍”的年輕輩將領,還滿腹都是對朝廷、對世家的厭惡與憎恨之情,簡直跟狂熱的太平道信徒沒啥區別。

心中揣著諸多猜測與懷疑。張煌面上卻不留痕跡地在張燕的介紹下與這五人分別打招呼。在他看來,若不是黑山五虎分道揚鑣,張燕后來身邊僅剩下孫輕、王當兩員小帥,否則,無論官渡之戰究竟是袁紹還是曹操勝出,都絕不會小覷雄踞并、冀、兗三州部分地盤的黑山黃巾勢力。同樣的,張燕也沒有必要低聲下氣地去投靠曹操,從一方勢力的主公淪落為另一方勢力的臣下。

而另外一邊,張寶調來的兵力就比張牛角少多了,而更主要的是,幾乎沒有能在青史上留下一筆姓名的將領,除了有兩名部將,一個叫高升、一個叫嚴政。前者在歷史上跟隨張寶進攻官軍時死在猛將張飛手上,而后者,竟然行刺了主公張寶,準備拿他的首級投降。

對于高升張煌沒啥話好說的,畢竟就算張煌提醒他日后對上一個叫張飛的家伙時必須立馬逃走,也準會被高升視為失心瘋;至于嚴政……張煌有些想不通這個看起來對主公張寶言行計從的部將,日后怎么會對后者下毒手。

正如張煌先前所盤算的,待收攏了張牛角與張寶的大部分兵力后,他廣宗城內的黃巾軍人數果然達到了十五萬這個可怕的數字。可遺憾的是,其中有絕大部分只是張牛角與張寶從并州以及安平國那些親黃巾的百姓中拉來的壯丁,別說沒啥作戰經驗,甚至有的根本還未經過訓練。

“地公將軍與大師兄竟將這種‘兵卒’交付廣宗?”

在計較整編軍隊事宜的時候,張煌實在忍不住向負責此事的兩方代表、即張燕以及嚴政二人表達了心中的不滿。畢竟起初看到人數后還頗為歡喜的他,在真正了解到這兩支援軍的實力后,卻是大失所望,因為那簡直比起烏合之眾還要不如。

張牛角與張寶的精銳在何處?

見張煌滿臉不悅,張燕與嚴政便詳細道出了原因。原來,在張煌寫書信求援之前,張牛角正準備攻打并州其余郡縣,而張寶已經在準備向北方的幽州發難,結果手中的兵馬派出去大半之后他們卻收到了張煌的請援書信,于是乎,意識到廣宗城決不可輕易被朝廷官軍攻克的張牛角與張寶,臨時在各自地盤拉了一票壯丁,再加上剩下的兵馬,一同派來了廣宗,因此才致使張煌如今麾下十五萬大軍士卒實力參差不齊,有的身經百戰。有的根本不成戰力。

如此,也難怪張牛角麾下那些已闖出威名、賊號響亮的小渠帥們幾乎一個都沒有來,因為他們正忙著攻打并州的其余郡縣。

面對著不約而同露出尷尬表情的張燕與嚴政二人,張煌只能這樣安慰著自己。

忽然,張煌心下一愣,好似隱約意識到了什么,試探性地問道。“不知地公將軍與大師兄麾下的老兵們現下在何處?”

這是一句隱隱已預感到有些不妙的詢問,不料,二人的回答卻是果然讓張煌目瞪口呆。

“漢廷那邊最近新任命了一名并州刺史,就是那個擔任‘武猛都尉’的丁原、丁建陽,此人本在河內屯兵,上任后竟敢兩度帶兵襲我黑山,使我義父震怒,下令先殺丁原,后克并州……”PS:演義中寫丁原被董卓所殺時是荊州刺史?!版誤?!正史資料顯示這段時期的荊州刺史是那個跟孫堅結怨并且在后來孫堅攻董卓時被殺的王睿。而王睿之后荊州刺史就是劉表,并且印象中丁原屯兵在河內,得到何進召喚后直接進雒陽,后來當了執金吾。那這個荊州刺史怎么冒出來的?怎么看也是并州此事啊,搞不懂。唔,作者這里還是取并州刺史為丁原,取荊州刺史為王睿。

“地公將軍命程志遠為主將。鄧茂為副將,引兵往北征討幽州去了,據說他二人已攻至涿郡了……”

盡管張煌隱約已預感到了什么。亦不由得被這兩句回答驚地心中震驚,腦門汗如漿涌。

丁原、丁建陽,或許會有人對其不以為然,但事實上,丁原卻是一位論武略足以與董卓、孫堅相提并論的一方豪杰,弓馬嫻熟、擅長統帥騎兵,而更關鍵的是,這家伙有個堪稱單挑無敵于天下的義子,呂布、呂奉先!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指的就是此人。

PS:打錯字后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馬中赤兔馬忠赤兔?莫非這八個字的本意是呂布最終得被人掐人中(指死)?而馬忠最終會得到赤兔?果然是天道昭彰啊!哈,胡亂解釋博諸位一笑。

張煌并不清楚丁原是何時收呂布為義子的,不過算算日子,他這會兒已經沒可能再參與雁門郡一帶甚至是再往西北的戰事,也就是跟匈奴的戰事,而那里恰恰就是呂布的故鄉,畢竟呂布是九原人。這是否意味著,眼下的呂布已經在丁原麾下擔任主簿一職了?

一想到這個可能性,張煌就不由驚得倒抽一口涼氣,要知道丁原雖然猛,但比起董卓、孫堅來說稍微也差一線,但要是此人再加上他那個幾乎單挑無敵、哪怕在千軍萬馬中也能單騎殺死敵軍首領的呂奉孝,未來的呂溫侯,那可就不得了了。別說一個張牛角,就算黑山黃巾此時的宿將們全部上陣,是否可以傷到那個手持方天畫戟的呂布,張煌都沒有絲毫信心。

而嚴政的話更是不得了,程志遠、鄧茂,這兩個在書中記載陣亡最早的黃巾軍渠帥與小渠帥,他們的“威名”張煌又豈會不知?毫不夸張地說,就是因為這兩個家伙去攻打幽州太守劉焉,才使得劉焉在無奈之下于境內廣發招募勇丁的告示,從而牽扯出劉備、劉玄德,關羽、關云長,張飛、張翼德這對結義三兄弟。

日后作為人主的劉備暫且不提,但關羽與張飛,在張煌印象中自古以來都是猛將的杰出代表之一,前者是后來被奉為“武圣”的關羽,后者是當陽橋喝退曹操大軍的霸道剛猛至極的武將,這兩位名符其實的在這個時候加入征討黃巾的行列,那絕對是張煌極其不想看到的。

要知道,張煌此前就奢望過是否要到涿郡逛逛,看看是否能機緣巧合收服關羽或者張飛,就算不能收服也要留個好印象,畢竟他倆是為數不多有資格與呂布交鋒并且全身而退的猛將,縱觀整個天下也找不出幾位來。

可是這下好了,張寶派程志遠與鄧茂攻幽州,牽扯出“桃園三結義”一主兩從,一位人主兩位;而張牛角又他娘的去攻河內的丁原,保不定還會引出呂布出來。

呂布、關羽、張飛,這三尊漢末年間武將中單騎名列前茅的猛將,一下子就變成了敵人,這如何不叫張煌頭大?要知道別說三個,就算是一個,他也打不過。應該說,他這邊除非人公將軍張梁親自出馬,否則沒人能夠抵擋那三位猛將。

一想到這里,張煌頗有些心灰意冷,揮揮手叫張燕與嚴政退下了。

來自1樓2015060923:36相關的貼子1188488268

本來他還打算趁對過的不知他十五萬大軍實力強弱,出兵看看是否有可趁之機,但是眼下,他是萬萬不敢的。因為在他記憶中,就是盧植的弟子,并且在滅掉與鄧茂的軍隊后,他帶著、兩個結義兄弟就到幫老師盧植的忙來了。

這會兒要是出兵,倘若劉關張不在還好,若是這三人在,那絕對會演變成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已打定主意誓死不出的張煌暗自希望著。

而事實正如他所料的那樣,與鄧茂這二人,果然牽扯出了劉關張這對桃園三結義,并且后者在協助擊敗了后,立馬三刻就來到了,希望能幫上老師的忙。

天見可憐,無論是歷史中的還是眼下的盧植,似乎都未曾注意到弟子身旁那兩員大漢那絕對是世上首屈一指的猛將,單憑個人武力還要在、、丁原之上。

見張煌打死也不出,終究還是叫帶著那可憐兮兮的五百兵,前往支援與朱儁,畢竟據他所知,皇甫嵩與朱儁這對朝廷首屈一指的名將,似乎已在潁川黃巾渠帥的手中連番戰敗,敗地讓盧植感覺莫名其妙。

很遺憾的,一心想盡快結束叛亂的,最終還是錯過了這個可以在當下就結束叛亂的絕佳良機,放走了與、。

而這時,黃門左豐,已奉天子劉宏之命,以犒賞、慰軍的名義抵達了北軍大營。

或許老天真是公平的,在給了一個絕佳機會的同時,也給了張煌一個機會。

一個可以扭轉甚至改寫整個戰局的機會!

◇未完待續。本文字由閃神屠版組提供。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作者最大的動力。帶上小伙伴們()

容:使用簽名檔

保存至快速回貼


上一章  |  大豪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