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卑鄙軍閥第二百二十一章河內郡很重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卑鄙軍閥 >>三國卑鄙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一章河內郡很重要

第二百二十一章河內郡很重要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21日  作者:荒唐道士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荒唐道士 | 三國卑鄙軍閥 
››


目錄:

作者:

網站:

感謝書友好冷的冰,感謝書友圣極鴻毛,謝謝支持!

這場大風天氣一直持續了三天三夜,可謂來勢兇猛。當然,大火也沒有熄滅,幽州騎兵追著大火跑,哪里會讓大火熄滅呢?

三天三夜的時間,這場罕見地大火把草原燒了個通透。

北方各個種族都受到波及,其中也包括最北面的丁零族人。

能夠躲過大火沒被燒死的人,下一步要面臨食物短缺的威脅。茫茫大草原,眼看著冬天就要來臨,漫長的冬季你說讓他們怎么辦?

再后來,聽說幽州軍隊正在向這邊奔來,更是嚇得魂都沒有了。

也不怪他們緊張,沒有食物,再加上過冬困難,已經讓人無法面對了。哦,后面的幽州軍隊又要追趕過來,饑寒交迫能打仗嗎?

更何況,草原上的人早就知道了幽州軍隊強悍。跑吧!往西方跑吧,跑得遠遠的,越遠越好。草原上劫后余生,幾乎所有的人都是這個念頭。

大草原的西北角,凡是活著的人,無論是哪個族的人,只要是聚集在一起的都在往西逃跑。散居的人肯定不能跑,跑出去也是死。茫茫大草原,一個或者幾個人哪里會生存下去呢?

至于他們能逃多遠,逃到哪里去,誰也不知道,反正他們要遠離幽州軍隊。

他們所熟悉的大草原,已經不再是他們的樂園而是死亡的恐怖之地。對生活在這里的人來說,這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能夠在大草原熊熊大火之中成功逃出去并活下來的。恐怕也只有少數強壯的年輕人。其他的人恐怕不是被燒死、餓死,剩下的一途也只有被俘虜的命運。

南面的趙云、張遼總共三萬多騎兵,橫掃整個南匈奴各個部落。南匈奴不像鮮卑人那樣還在打仗,這里沒有戰事,部族很分散。一場大火讓他們更失去了抵抗力量。所以,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趙云、張遼他們前進的步伐。

按照戰爭計劃,趙云、張遼他們將一直挺進到后世的銀川一帶,大軍方能停下腳步。

北方的張頜、高覽,總共近七萬騎兵一直向西奔馳,遇到戈壁灘再也沒有可供燃燒的草原。他們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

前進中。騎兵慢慢匯聚在一起,以五千騎兵為一個單位向前。畢竟,越往縱深危險性越大。迷路、斷糧,或者遇到大股敵人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幽州的策略便是越往遠處走。軍隊越是集中。最后匯集到高覽、張頜各帶領一支數萬騎兵前進。

高覽的任務要走到貝加爾湖一帶,至于張頜的這一路則要沿著正西方前進。

至于跟在騎兵他們身后的奴隸兵,則拉開大網。用步慢慢滴丈量吧。步兵每天的路程有限,就算是撒開腳丫子跑,能跑多遠?

既然草原上已經沒有能夠阻擋他們的敵人,也就不在這一時半會。再說,寒冬即將來臨,幽州不可能在這個時間冒進。

還有一直百萬大軍也跟上來了,他們是幽州的奴隸們,正在快速滴鋪設鐵軌馳道。人多力量大,鐵軌馳道修建的速度極快,迅速地往前延伸,他們將一直干到大雪來臨。

已經是晚秋了,季節確實不太好,這也是沒辦法。草原太大了,能修多遠就多遠吧。好在草原上不缺肉類,暫時不會出現挨餓的現象。

這也是戰爭,只是形式有點區別。這里沒有多大規模的兩軍對抗,不需要太多的兵刃相交,卻能夠快速滴挺進,占領對方的地盤。

戰爭的一方,或者說主動進攻的一方,幽州軍隊幾乎沒有多大傷亡。除了極少數騎兵迷路,不知去向,軍隊的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若是不論物資方面的消耗,這是一場傷亡代價極少,戰果輝煌的巨大勝利。

知道具體作戰方案的只有幽州的高層,下級官兵們誰都不知道,一場戰爭竟然是這樣的展開和結束。

剛剛投誠過來的河內太守張揚一直跟隨著張遼行動,他們越過包頭一帶,快要挺進到后世的巴彥淖爾的位置時,接到了幽州牧劉展的命令,軍隊就地停止前進,這才停下步伐。

戰爭還可以這樣打,張揚第一次領教了幽州牧劉展的手段。

火燒草原誰都會,草原的人都會躲避火災。發現了遠處大火快過來了,趕緊將自己面前的草先點燃,給自己留出一塊地方。或者躲在有水源的地方,或者沙地、戈壁等處。

火燒大草原之后,肯定很混亂,橫掃大草原正當其時。問題是你必須有強大的騎兵跟進,趁著草原混亂長驅直入。

季節也很重要,這個時間眼看冬季就要來臨,戰爭的雙方都停止了所有的軍事行動,為草原的越冬做好各項準備。所以,這個時候的各部族相對分散,不會把族人中的青壯聚集起來。

幽州竟然有如此多的騎兵,確實有些駭人聽聞。

接到命令以后,趙云率領軍隊就地駐扎,等待徐盛領軍前來接替。

張遼和張揚接到命令,回軍河內,張揚繼續擔任河內郡太守,張遼率領五千騎兵和五萬步兵駐扎河內。

張遼、趙云一路不再前進,是因為劉展獲知張揚投奔了幽州,所以,幽州對原來的戰略部署做了局部調整所致。

河內一郡歸于幽州對整個戰略布局很重要,這個位置直接卡住了中原通往涼州的通道。

根據幽州的命令,張遼要在潼關部署重兵卡住這個關口。

此時,并州的行動全部結束了。張燕與高順全部掌控了并州,并州境內散布的黃巾殘余,能收編的被張燕收編。不能收編的全部驅趕到冀州,跑到袁紹的地盤或者其他地方去了。

張燕是老黃巾,對這些黃巾殘余很了解,對付他們倒是小菜一碟。一些聲名狼藉、或者是頑固分子,張燕堅決不收留。

至此,并州張燕與高順收攏兵力,回軍南下,重兵壓向與袁紹接壤區域布置防御。

并州的后方則全部交給沮授以及幽州派來的文官治理,屯田兵也在大舉開進。(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三國卑鄙軍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