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動物分身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盡寶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無限動物分身 >>無限動物分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盡寶藏

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盡寶藏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4日  作者:小城古道  分類: 都市 | 異術超能 | 小城古道 | 無限動物分身 


選擇了第十七分身,將下一個周期變成了六天。

葉寧并沒有就此閑著,寶石拍賣的事情交給了拍賣行,葉寧則是開始考慮下一次打撈。

阿波丸號打撈雖然算不上是非常圓滿,但確實是大賺了,這讓葉寧意識到打撈這種知名沉船的好處,給葉寧打開了一個思路,一般人不去打撈這些知名沉船,要么是得不到許可,要么是沒有能力,要么是擔心成本太高賺不回來。

但是普通人的這些困擾,對于葉寧來說是都可以規避開的,得到許可這方面可以繞過去,因為葉寧不需要打撈船只,直接從海底打撈神不知鬼不覺,只要別出售太標志性的物品就好了,而能力和成本問題,葉寧完全不用擔心。

葉寧開始查找資料,調查那些知名的海洋寶藏,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海洋寶藏比葉寧想象中的還要多。

其實道理很簡單,在幽深的海底,為什么會有比人們想象還要多的財寶呢?這是因為,在歷史上,每隔29個小時就有一艘船只葬身大海。在16世紀,每100艘從美洲殖民地運往西班牙去的金銀船只中,就有45艘被海盜和風暴擊沉到了海底。直到19世紀初,被海盜和風暴擊沉的貨船仍達30~40。每一艘沉船幾乎多多少少都帶有一筆財寶。

海底沉寶最多的地方據說是在拉丁美洲北部的加勒比海。自1498年哥倫布第三次橫渡大西洋時到達這里以來,被風暴和海盜擊沉的各種滿載金銀珠寶的船只少說也數以千計。除加勒比海外,南非的好望角海底里也沉睡著數百艘各種沉船,其中大多數都是當年荷蘭人運載財寶的船舶。黃海、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之間的巴斯海峽、智利、秘魯、委內瑞拉和巴西的沿海,以及西班牙、英國和美國南部的沿岸,也都是沉船較集中的海域。

在大西洋馬尾藻海附近的某個海底。更是存在著一個“珍寶公墓”。據說,地球上1/10的黃金都沉沒在那里,其中某些地方海深還不到30米。另一個“珍寶公墓”在古巴的貝爾穆德斯東南。第三個“珍寶公墓”在阿根廷的科里昂特角250海里的外海。第四個“珍寶公墓”在智利的奇洛埃島附近。第五個“珍寶公墓”在塞內加爾的佛得角(綠角)海底。

除了上面五大珍寶公墓之外。葉寧還看到海洋八大知名寶藏。

第一處寶藏,滿載金條、銀條、金幣、珠寶的西班牙大帆船“圣荷西”號在1708年被英國海軍擊沉在加勒比海。

第二處寶藏是加州黃金寶藏。公元1849年。加州發現金礦,大批美國東部佬趕往加州挖金礦,8年后,他們帶著挖來的加州黃金,準備回家。不料,所乘船只遭颶風襲擊,黃金全部沉入海底。

第三處寶藏是彩虹盡頭的湖底寶藏。哥倫比亞穆斯卡印第安族最后一位國王的侄兒,在17世紀初期所描述的穆斯卡國王傳統的加冕儀式中的大量珠寶投入湖中。

第四處寶藏是常冒陵寢寶藏。據說。在古印加奇姻王國首都常冒廢墟地下的國王陵寢里面有大批珠寶。

第五處寶藏是哥倫布的沉船。考古學家深信,哥倫布有5艘船因故沉沒在加勒比海,探寶者也一直在此探索。

第六處寶藏是金銀島寶藏。據說太平洋的可可島有6處寶藏,其中最吸引人的是秘魯利馬的寶藏。

第七處寶藏是錢坑寶藏。傳說在諾瓦史柯帝亞外海的一個小島橡樹島,島上埋有寶藏。

第八處寶藏是亞利桑納金礦。在亞利桑納州迷信山的某個地方,有許多人都前去尋寶,有人還畫了一張關于藏寶地的地圖。

為什么這么多寶藏,還有些是在公海,屬于無主之物,卻少有人去打撈呢?

大家不是不想去打撈。而是不敢去,海洋打撈本身就不容易,更何況這些危險區域。

打個比方。第一“珍寶公墓”馬尾藻海,又稱薩加索(葡語葡萄果的意思)海,是大西洋中一個沒有岸的海,大致在北緯2035°、西經35~70°之間,覆蓋大約500~600萬平方千米的水域。馬尾藻海圍繞著百慕大群島,與大陸毫無瓜葛,所以它名雖為“海”,但實際上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海,只能說是大西洋中一個特殊的水域。馬尾藻海是一個“洋中之海”。它的西邊與北美大陸隔著寬闊的海域。其他三面都是廣闊的洋面。所以它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海岸的海,因此也沒有明確的海歐劃分界線。

這片馬尾藻海有著“海之綠野”的美稱。但同時有著“魔藻之海”的稱號。

為什么會有這么恐怖的名字呢?自古以來,誤入這片“綠色海洋”的船只幾乎無一能“完璧歸趙”。在帆船時代,不知有多少船只,因為誤入這片奇特的海域,就被馬尾藻死死的纏住,船上的人因淡水和食品用盡而無一生還,于是人們把這片海域稱為“海洋的墳地。”

最先進入這片海域的是哥倫布,他們在這里被圍困了快一個月,最后在全體船員們的奮力拼搏下才得以死里逃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奧茲明少校曾親自去了馬尾藻海,海上無風,“綠野”發出令人作嘔的奇臭,到處是毀壞了的船骸。海藻表面有極大的粘性,吸住人的手后,竟留下了血痕。到了晚上,海藻像蛇一樣爬上船的甲板,似乎要將船裹住不放,為了航行,他只好把海藻掃掉,可是海藻越來越多,像潮水一樣涌上甲板。經過一番博斗,精疲力盡的他僥幸得以逃生。

在航海家們眼中,馬尾藻海是海上荒漠和船只墳墓。在這片空曠而死寂的海域,幾乎捕撈不到任何可以食用的魚類,海龜和偶爾出現的鯨魚似乎是惟一的生命,此外就是那些單細胞的水藻。在眾口流傳的故事中,馬尾藻海被形容為一個巨大的陷阱,經過的船只會被帶有魔力的海藻捕獲,陷在海藻群中不得而出,最終只剩下水手的累累白骨和船只的殘骸。而百慕大三角作為這一海域上最著名的神秘地帶,則將這些傳說推向了極致。

簡而言之,很多海域哪怕寶藏無數,但普通人只能想想,根本不敢去打撈。

葉寧琢磨了一番,最終選定了加勒比海,尤其盯上了沉在加勒比海的八大寶藏之一——圣荷西號。

這艘船沉于1708年5月28日,那是一個晴朗的日子,“圣荷西”號緩緩從巴拿馬啟航,向西班牙領海駛去,這艘警備森嚴的船上載滿著金條、銀條、金幣、金鑄燈臺、祭壇用品的珠寶,這批寶藏據估計至少值10億美元。當時,西班牙正與英國、荷蘭等國處于敵對狀態,英國著名海軍將領韋格正率領著一支強大的艦隊在附近巡邏,危險會時時降臨。然而“圣荷西”號船長費德茲全然不顧,一則他回國心切,二則他過于迷信偶然性的幸運,竟天真地認為:大海何其廣大,難道會這么巧遇上敵艦嗎“圣荷西”號帆船平安行駛了幾天,船長顯得輕松自信了,直至6月8日,當人們驚恐地發現前面海域上一字排開的英國艦隊時,全都傻了眼,猛然間,炮火密布,水柱沖天,幾顆炮彈落在“圣荷西”號的甲板上,海水漸漸吞噬著這巨大的船體,“圣荷西”號連同600多名船員以及那無數珍寶沉往海底。沉落地點經無數尋寶者的測定,終于有了一個大概的結果:它大約在距哥倫比亞海岸約16英里的加勒比海740英尺深的海底。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1983年,哥倫比亞公共部長西格維亞正式莊嚴宣布:“圣荷西”號是哥倫比亞國的國家財產,不屬于那些貪得無厭的尋寶者。人們估計,哥倫比亞政府已經勘察出沉船的地點了,盡管打撈費用高達3000萬美元,但它與這批寶藏相比就算不了什么。

對于這艘船哥倫比亞沒有動作,要么是哥倫比亞已經秘密打撈了,要么是覺得打撈成本太大太困難,還在籌備。

如果是后者,那么葉寧就大有搞頭了,葉寧便控制抹香鯨帶著章魚、劍魚游向了圣荷西號沉船地點——加勒比海,不過因為路途遙遠,需要些時日,所以葉寧沒有浪費沿途風光,一路上都在不斷地搜集海洋寶貝。

反正不管動物分身走到哪里,都可以直接將寶物扔進龜殼空間,不用擔心運輸問題。

多了抹香鯨的加入,撈寶的速度更加快,要知道抹香鯨可以大范圍聲吶探測,雖然探測不了很精細,但至少能很快知道大致情況,然后再配合劍魚的神速,快速去打探。

所以,這些天依舊每天撈起來不少寶貝,基本維持在一天一百萬左右。

這種賺錢速度再次讓李睿堯、柏松峰等人汗顏,他們打撈阿波丸號還沒什么收獲呢,葉寧卻又在瘋狂撈錢,一百萬在有錢人看來或許不是很多,但要想一下一天一百萬,這簡直比撿錢還快啊,越來越多的人對葉寧背后的團隊好奇,對葉寧打探,然后什么都查不到,葉寧背后的團隊簡直就像是根本不存在一樣。(未完待續)


上一章  |  無限動物分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