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擔心找不到本站?在也可以直接
輸入小說名可以少字但不要錯字
張天元認識的人里頭就有個以前干盜墓的,叫孫月文。∈雜ξ志ξ蟲∈
今年50多歲的孫月文至今還對自己第一次盜墓經歷記憶猶新。
出發之前,他專門給關二爺和祖師爺磕了三個響頭。
黑燈瞎火地跑出去,路上腿只打哆嗦,疑心生暗鬼,風吹得樹枝晃動,都以為是人影,下到墓地,都嚇得快尿褲子。
洛州安豐鄉是現稱曹操墓所在地。
孫月文原本是這個鄉的一個普通農民,但他會木工,會吹嗩吶,他還懂鑒別文物。
從小他就聽祖輩說,家鄉這邊葬著大官,有大墓,于是一心想發大財。
在曹操墓被開挖前,他曾進入曹操墓看里面有沒有寶貝。
最終,被關進牢里不說,還被罰款好幾萬元。
他蝕了本,從此金盆洗手,至今已近10年。
如今回憶起當年的盜墓經歷,他追悔莫及。
在孫月文看來,里就是胡說八道,什么摸金校尉,說白了,盜墓賊其實就是小偷。
對于這個神秘行業的種種秘聞,他也逐一披露。
尤其是影視劇中常出現的各種驚人機關,真實的古墓中是怎樣的?
當時張天元為了從孫月文口中套出這些事情,可是費了老大勁兒了。
因為他那個時候也打算去探墓,對于這種事兒就特別感興趣了吧。
“你怎么知道那個是曹操墓?”
這是張天元當時問的第一個問題,或許這種問題不容易讓對方產生戒心吧。
孫月文說道:“那個墓有人盜之后,村里面所有的人都知道。早在2005年就有人挖開了,我們2007年下去的。”
張天元好奇道:“你們一開始你知道是曹操墓嗎?”
孫月文搖了搖頭道:“怎么可能啊。
其實一開始我們也不知道這個是曹操墓,當時有個盜洞,有一米寬,別人已經發現了。
有人進去之后發現里面有塊大石頭,他們不知道是什么來頭,聽說我是搞收藏的,就讓我下去看看。
我當時也想看看有價值沒有,看什么可以收藏,手癢癢。
結果這墓規模真大,光那塊石頭就有七八百斤。
當時我很興奮,因為巨石堵住墓道,通常說明是大墓,巨石是為了防止盜墓。”
“哦?能不能告訴我,你們進去了多少個人啊,發生了什么事兒?”
張天元表現出了自己強烈的好奇心。
再加上那會兒孫月文已經不打算從事這一行了,還有張天元在國內那種影響力,他也就沒有猶豫,便回答了出來。
張天元記得很清楚,當時孫月文說:“我們一行有12個人,都是熟人。
有一天晚上大概晚上9點鐘我們打著手電進去的,第二天凌晨3點鐘才出來。
但當時里面很黑,什么都看不到,全部是土。
這塊大石頭上面刻著畫,看起來好像是人物,有胡子。
上面還有幾個字,‘咸城令’。
但我們是第三批進去的。
前面兩批進去的人都被處理過了。
這墓之前被盜過,都是農民,冬天沒事干,就下洞里看,有什么值錢的好東西沒有,后來就傳出這個墓可能是曹操墓,并且啟動追贓,就進派出所了。”
“我聽說盜墓者有‘雞鳴燈滅不摸金’的行規,你當天進去沒有在東南角點支蠟燭嗎?”
這些都是張天元從上看到的,他覺得那可能并不真實,所以想要問問孫月文這個真正的盜墓者。
孫月文笑道:“這個墓坑我們不是第一批進去的了,前面進去的人都沒有死,應該是安全的,所以沒點蠟燭,直接打著手電就進去了。”
他并未否認張天元在里看到的那些是假的,只是他們沒那么做而已。
“不過聽說你們在那墓里頭待得很久啊,就真得沒發現什么奇怪的東西嗎?”
張天元這好奇心的匣子一旦開啟,就再也關不住了。
但孫月文似乎并不在意,一旦說出來,他也就不在乎了,而且把這些事情說出來,他也感覺到心里頭舒服了很多。
“我們幾個人在里面把這個大石頭往外挪,往盜洞的洞口地方挪,還有就是在里面抽煙,聊天。”
孫月文笑道。
“這好像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樣啊,不過那里面有畫像石啊,你們怎么處理的?”
張天元又問道。
孫月文答道:“大家意見不一致,有人說賣掉,我說,我想收藏。
后來,石頭由一個人先收藏著,當晚就挖到這么個石頭,12個人每個人分了七百多塊錢,算是勞動成果,不過這個錢后來大家也沒拿到手。
我們在收藏這個石頭的人家里喝了兩瓶酒,吃了一頓飯。”
“不過你們可真夠厲害的,竟然敢去盜曹操墓?
“唉,要是知道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誰也不敢去。
要是曹操墓,那被抓肯定是要判重刑的。
我們這一行有個行規叫做‘不動皇陵,不出人命’。
我們下去,都是因為那個盜洞存在的時間長,老百姓都看得到,下去看的也不少,很多人都知道,所以有些法不責眾的僥幸。”
看到孫月文那唏噓的表情,張天元道:“現在后悔了?”
“當然后悔了,后悔得很。罰了我好幾萬塊呢,沒賺錢,反倒賠了,真得是倒霉。”
孫月文提起那幾萬塊錢,就心疼得不行。
“那到底是誰說那個是曹操墓啊,你們又沒發現什么古董?”
張天元好奇地問道。
“其實也沒什么,那個都是看了報紙上的報道才知道。”
孫月文回答道。
“這次你們是沒搞到東西,不過以前肯定弄到過吧,反正你都已經給警方說了,不如也告訴我吧,弄到東西怎么出手的?”
這個問題應該說比較敏感,孫月文猶豫了一會兒才說道:“聽他們說,會將文物交給雇主,雇主其實就是文物販子,該文物販子再將文物批發給別的文物販子。
通過復雜的流通網絡,文物就流向了全國各地,甚至個別文物會流向海外。
就連盜墓成員之間都采取單線聯系,不使用真實姓名,大家之間一般只稱呼外號。”
“這樣啊,跟我想象的差不多。”
張天元那會兒就認識歐陽曉丹了,所以從歐陽曉丹那里倒也聽說過不少有關盜墓的事兒。
這古董走私,跟他了解的差不多。
本網站提供的最新小說,電子書資源均系收集于網絡,本網站只提供web頁面服務,并不提供小資源存儲,也不參與上傳等服務。
Copyright20102016雜志蟲聯系我們:888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