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第三五六八章 追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鑒寶秘術 >>鑒寶秘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五六八章 追索

第三五六八章 追索


更新時間:2017年05月14日  作者:北域神燈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北域神燈 | 鑒寶秘術 

果親王曾在蓉城草堂待過,此書便留了下來,后于抗日年間散落民間。

《唐宋元文約選》真正歸屬張家是1940年秋。

果親王允禮曾經奉命在川州工作過,現在蓉城還有王府的舊地名。

就像《昭明文選》一樣,清朝皇帝希望給皇室貴族子弟,編選一本唐宋元時代最好的文章,果親王奉命點定了這部《唐宋元文約選》,一般來說,點定之后再呈報皇帝御覽,由皇帝批準后,再刻印。

可能由于當時的種種原因,這部書點定以后,沒有刻印。

或者說果親王還沒來得及呈報皇帝。

就這樣,它成了一個珍貴的抄本。

見過它的人也很少很少。

但是知道的人不少。

這部書應該說凝聚了當時的文化精英的心血,所以果親王對它十分珍愛。

這部書就是這樣到的川州,后來從王府流向民間。

張天元在一份回憶錄中看到過,張太無先生自己說,書的賣主是個八旗子孫,出價很高,他當時是用12麻袋銀元及金條,裝了一船,張太無把裝滿銀元及金條的麻袋放在船上。

船是那種舊式的蜀中內河客船,大概長12公尺左右,銀元用5個裝米的200公斤裝的大麻袋兜著,整整12麻袋,整齊地摞于船內。

有了這批書,家中的藏書量一下子增至三萬八千多冊,時為張太無先生收藏最盛期。

歷經坎坷,這批藏書終于得以安放。

然而,好景不長,后來張太無先生以鋃鐺入獄,所有財產沒收,其中包括家中所有珍藏。

他于1977年去世,去世前還對這批書念念不忘,并留下遺言:“所去之書,如有璧歸之日,家可分,人可散,書不可離。”

在張太無家屬捐贈的萬余冊古籍中,最受張太無先生生前喜愛,且最具價值的當屬那部24冊的清代抄本《唐宋元文約選》。

這部書的珍貴之處在于除了海內外僅此一本外,此書乃50名進士手抄而成,書中還有清康熙第16子果親王允禮的親筆點定印章。

你去“百度”、“谷歌”搜搜看,肯定沒有相關的內容。

提到它,各大專業院校的古籍學者,沒有一個不知曉。

但是,親眼見過這部書的人應該是有數的,就是數得出來的。

張天元今天算是有幸看到了。

清人治學非常嚴謹,愛書、敬書、畏書。

《唐宋元文約選》作為清宮內府讀物,內容選自唐、宋、元三朝最好的文章,并編選成冊,每篇不超過500字,其中包括王安石、韓愈等名家作品。

此書共24冊,全部由當時最好的讀書人摘抄而成。

而這50名德才兼備的才子是從500名進士中遴選而出,每日沐浴焚香,清衣素裹,跪于內府(乾隆年稱武英殿)抄寫而成。

一日抄書不能超過若干字,如此反復,歷經康熙、雍正二朝,于乾隆年間才完成。

字跡精美,整齊如一,令人嘆為觀止。

這是一種對文化的敬畏,更是對人類歷史的解讀。

清朝它是關外龍興,它急切地要化夷為夏,就是要急切地用中華文化化自己,所以他們做事更加虔誠細致。

據稱,《唐宋元文約選》原來還有一個副本,后丟失。

書中多處留有果親王點定紅印,此乃朱砂玉印,非常珍貴。

張天元準確地拿起其中一冊,找出了果親王點定的朱紅印章,心中不由贊嘆起來。

《唐宋元文約選》曾經因為張家被抄家抄走。

后來張先生落實政策、平反,當年所查抄舊物按政策應該全部退還。

當是歸還東西的人還特別指出:“東西是你們的,現在退還給你們。

特別要說的是,《唐宋元文約選》和《全唐詩》等是國家至寶,尤其是《唐宋元文約選》屬宇內孤本,國家檔案館已編號入冊,理應好好保存,捐贈給哪里由你們決定,要特別提醒的是,這部書,不能流入海外。”

然而如今張天元卻偏偏在海外見到了這東西,他不知道這國寶是如何流入海外的,也沒興趣去關心。

但是今日既然見到了,那肯定就是要想辦法弄回家去的。

看罷《唐宋元文約選》,張天元又拿起一本《全唐詩》。

他撫摸著書中的舊頁,指著書中央的泛黃處,心中驚喜地吶喊起來:“找的就是它!這可是難得一見的‘桃花宣’。”

“桃花宣”,乃“桃花宣紙”的俗稱。

清人‘求精’的治學精神世人皆知,其書用紙更是精益求精。

宣紙,隋唐時期誕生于安省宣城,原料多為樹皮。

嗣后宣紙一直是書寫、繪畫不可缺少的珍品。

到明清以后,中國書畫幾乎全用宣紙。

宣紙名品很多,如宣紙、竹紙、宣德紙、松江潭箋,都是紙中名品。而“桃花宣”則是名品之中的名品。”

“桃花宣紙”是宮廷御用紙。

紙張極為罕有,為當時商賈富胄所用。

宋代制紙之始,“桃花宣紙”俗稱“桃花宣”,始于明,盛于清。

每年三月,由年輕女子采桃花,取其花瓣和花蕊,用手將其揉碎,放入玉石杵臼搗勻,并融入紙漿,制作而成。

為當時文人墨客所推崇,雅趣至極。但是,紙張的使用,有嚴格的規定,沒有一定的品級不能僭越使用。

故“桃花宣紙”成為內廷即后來的“武英殿”使用的一種珍貴的選紙。

現在張天元手里頭拿著的這一套《全唐詩》,就是“桃花宣本”。

極其珍貴罕見。

這也已申報《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按理說應該在博物館收藏才對,如何會到斯蒂芬·貴諾的手里,張天元都覺得好奇。

不過好奇那是小事兒,關鍵是要把這東西弄到手。

近20年,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文物與藝術品市場空前繁榮,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與藝術品紛紛踏上了回鄉之路。

我們有錢了,所以,我們曾經因為貧窮而賣給外人的寶貝,可以買回來了。

我們有錢了,所以,我們曾經因為落后而換給外人的寶貝,可以買回來了。

我們有錢了,所以,我們曾經因為孱弱而送給外人的寶貝,可以買回來了。

書友:

小說章節“”由(吧)轉載于網絡。

AllRightsRe色rved.


上一章  |  鑒寶秘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