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行大唐249 背后的角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醫行大唐 >>醫行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249 背后的角逐

249 背后的角逐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18日  作者:淡然飄過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淡然飄過 | 醫行大唐 
正文/免費小說門戶

您現在的位置:



字體顏色:

雙擊鼠標滾屏:(1最慢,10最快)

正文

菜并不多,只是很精致。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

小雨無聲,君臣兩人安靜的吃著飯,并沒有說話。

飯吃的很快,兩人起身來到窗前觀賞雨景,景丘與那名年輕的內官收拾桌子,隨后退了出去。

“有件事給大郎說說,這件事你來參詳參詳。”屋內沒有了其他人了,皇帝看來是要說喊陳墨過來是為什么了。

看著窗外淋漓的雨霧,陳墨點頭。皇帝并不好做,有些事,有些話不能和別人交流,能夠把想說的說出并不容易,這也算是對陳墨的信任了。

“何王妃的父親在岳州做刺史,最近有人上書想讓何王妃的父親回朝,大郎怎么看?”

這可不是簡單的事情,皇帝原來有兩個最寵幸的妃子,一個是就是這位何王妃,另一個就是陳墨異常熟悉的董懷玉的妹妹董貴妃。董貴妃其實只是一個尊稱,她只是一個側妃。有人想讓何王妃的父親入京,這件事絕不簡單,皇帝看來想借助自己得到些消息。

“入京當然可以,暫時不給顯要位置,后面的事情我去了解一下。”皇帝的目的很明確,他要了解是誰在背后想要讓這位何刺史入京。這可不僅僅是升官的問題,皇帝即位,將來立皇后的機會很大,這是一種訊號。

“愛妃的父親怎么說也該優待,入京就入京吧,大郎記得多留心。”

經歷讓皇帝懂得了政治的勾心斗角,這種事他無法了解,以楊復恭為首的宦官并不是那么放心。陳墨應該與這位何刺史沒有交集,用他去了解這些背后的勾心斗角更合適。

新皇帝上位。總免不了背后的爾欺我詐,皇帝交代的不是什么難事,陳墨點點頭,緊跟著就說起了董懷玉:“應該讓董將軍去歷練一下了,董將軍驍勇善戰。當年還是在潼谷關浴血奮戰后受傷,微臣才在驪山行營結識,我看去東都擔任一個職位也不錯!”

左睿已經給皇帝卡住了國門,以左睿手下的強悍,沒有了朱全忠的威脅,守住東都毫無問題。這明顯是要讓董懷玉去撈軍功了。有人要支持何王妃,陳墨當然沒有那么大公無私,他要支持董貴妃。

“也該去練一練了,刀不磨就要生銹,大郎認為給一個什么職位更合適?”皇帝明白陳墨的意思。董懷玉和自己親厚,和陳墨也算是朋友,陳墨的立場不算過分,人總有親厚之別。

陳墨立刻道:“東都有留守,有府尹,我看做一個少尹不錯。”

少尹是府尹的副手,這個官職不大不小很是適合董懷玉,皇帝點頭同意:“那就去做少尹。總賽過這樣無所事事。”

交代完兩件事,其余的話題輕松起來,招呼景丘送上茶。兩人仿佛回到了從前的日子。

畢竟身份還是有了巨大區別,閑聊適可而止,陳某起身:“陛下若無其他事情,那微臣就回去了。”

皇帝很滿意:“大郎做的不錯,左將軍的出手也很及時,將來...我們大有可為。”

“那是!”陳墨也不客氣。布局已經做好,就看以后是不是順利了。

皇帝的交代怎么也要上心。出了含元殿,陳墨立刻跑到了中書省。

杜讓能也剛剛吃過飯。這是午休時間,杜讓能卻在研究一張輿圖。中書省的最高長官其實是中書侍郎,韋昭度的中書令只是虛銜,真正掌管中書省的還是杜讓能。

陳墨就這樣毫無顧忌找到了杜讓能的中書省,這也讓杜讓能一陣驚喜。

“竟然還知道回來,既然來了就和我一起研究一下。”

陳墨上前,一張輿圖出現在眼前。輿圖可是這個時代的寶貝,普通官員根本不允許接觸,能夠接觸到輿圖的人都是朝廷重臣,普通官員和百姓敢擁有輿圖就形同謀逆。

“杜公是在研究兵力部署和當前局勢吧?小子隨便看,這不違律吧?”

“我就不相信你沒看過輿圖,別裝模作樣了,給我分析一下。”杜讓能可知道陳墨比自己更熟悉輿圖,軍事方面,自己這個兵部尚書絕對不如陳墨。

陳墨當然看過很多輿圖,左睿的軍中更是囊括了大唐所有地方的輿圖,有很多還是他給左睿送過去的,并經過了一些詳細改良。

“杜公是不是要小子解釋一下東都附近的地理和軍事情況?”這種輿圖太過簡單,精確更說不上。只是簡單的描繪著山川河流以及城市和地方疆域,詳細的地勢和村鎮并不詳細,所以杜讓能才讓陳墨給他進行分析。

“都說一說,我對當前局勢很看好,主要還是河南道的情況。”

嘴里說的是河南道,實際上杜讓能說的是朱全忠,兵部尚書豈能白做,對局勢看的很透徹,杜讓能也知道朱全忠才是最大的威脅。左睿能夠占據東都洛陽等于全盤皆活,杜讓能迫不及待想要陳墨給他分析一下如何繼續遏制朱全忠。

歷史上,光啟皇帝離世意味著大唐已經名存實亡。陳墨改變了歷史,左睿的出現讓本來就混亂的局勢變得有些清晰起來。歷史上最強的兩個節度使還是最強,但加上了一個正在逐步強大并加入戰團的左睿,這也讓對軍事很了解的杜讓能看到了大唐重新強盛的希望。

“某些人很強,杜公應該看清楚,此人強在哪里?”

陳墨自然不會說出朱全忠的名字,那畢竟是大唐的一個郡王,朱全忠并沒有明目張膽的造反,陳墨只要讓杜讓能知道他說的是誰就可以了。指著輿圖,陳墨并沒有指向朱全忠實際控制的宣武軍和一些地域,而是指向周邊。

“子涵說的是周邊吧?是不是消除他周邊的盟友?”

“杜公明鑒,當然是周邊。南面還好說,他要南侵需要時間。東都洛陽已經歸了朝廷,主要還是北方。只是北面朝廷不好控制,若能讓北方給他添亂,加上河東,一定會扼制他的腳步。”

“子涵果然是早有預謀。兩位相公也有這樣的看法,只是沒想到子涵看的更為細致,若是能讓北方幾鎮共同挾遏制他,天下太平指日可待!只是......”杜讓能和兩位宰輔想到過阻擋朱全忠西進的腳步,可沒想到過去對付朱全忠周邊的盟友,這釜底抽薪太厲害了。只是執行起來更加有難度。

“西側有河中與河東,并不容易攻取;東都屬于朝廷,左將軍守住東都易如反掌;淮南的那個楊行密不錯,應該能夠有些用處;關鍵是北方,距離太遠。除了訊息不靈通,也不好控制,所以北方才是關鍵。”

陳墨說的正是朱全忠擴展的腳步,歷史不可能記憶的那樣清晰,可憑借判斷陳墨也能夠猜得出朱全忠怎么做。萬事皆有規律,朱全忠是人不是神,他早期的確是足夠英武,作戰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軍事家。但后來卻隨著年齡的增長成為一個暴虐而殘酷的人,也因此毀掉了統一的機會。

“楊行密此人有所聽聞,只是不太熟悉。子涵為何看重此人?”杜讓能早就忘了楊行密曾經被陳墨安排到天成軍的事情,南方有名氣的人物數不勝數,杜讓能只是記憶中對楊行密這個名字稍稍有些印象,禁不住就問了起來。

“小子也是聽別人說楊行密此人心思慎密,很有一套,無論治理地方和作戰都有方略。這才向杜公提起。”陳墨可不敢說自己先知先覺,只能這樣解釋了。

“若真是如此。這個楊行密可以一用。改日老夫與兩位宰輔提一提,讓這個楊行密做一個南面行營都統也行。也好讓淮南能夠有力量阻擋某些人南下。”

杜讓能說的某些人自然是朱全忠,朱全忠已經在向南擴展自己的地盤,能夠扼制逐步強大起來的朱全忠杜讓能絕不會有任何猶豫。

陳墨的力量在顯示,所有的鋪墊開始顯出效果。

“不知杜公對越州刺史何霖可否熟悉?”陳墨越過了戰爭的事情,提起了皇帝交給的任務,這才是他來這里的最初目的,而能與杜讓能探討天下局勢那算是意外之喜。

“何霖是當今陛下何王妃的父親,他不是進士出身,當年還是因為黃匪之亂才有機會被舉薦擔任越州刺史,子涵與何刺史有什么交集還是......”

女以婿貴,昔日的親王成了皇帝,何王妃將來有可能升級,她的父親自然要水漲船高。陳墨提起何霖,杜讓能不得不考慮何霖是不是要走陳墨的門路,可是...這好像有些不對,陳墨級別太低,何霖不應該走陳墨這條路線,就是走也應該走幾位宰輔的路線。

“杜公看看是不是有某些官員上了奏章舉薦何刺史入京,應該是有這么回事。”

原來是這樣,杜讓能點頭:“我問問其他宰輔與尚書,看看是怎么回事,子涵這個消息是不是......”

“剛剛陛下無意中提起,所以小子才問起了杜公。”

“我知道了。”杜讓能驗證了自己的判斷,果然有人向皇帝上了奏章,也不知是某些官員為了邀寵還是何霖自己所為,這件事應該關心一下:“陛下是什么意思,子涵怎么看?”

“進京可以,不可大任。”

“理應如此!”又是政治的角逐,何霖要入京自然為了自己的女兒何王妃,做為外戚,這個舉動應該被遏制。可為了不讓皇帝沒面子,阻止何霖入京也不可能,只能在任職方面進行壓制,陳墨的說法非常正確,杜讓能很支持。

新皇帝的登基大典一般會在大行皇帝的喪事辦完了之后再隆重舉行,而在登基大典之后再冊立皇后,再為皇后舉行冊立大典。光啟皇帝的喪期在宮中還要保持很久,而背后的角逐卻已經開始。(未完待續)

本站7×24小時不間斷超速小說更新,請牢記經典址:[拼音第一個字母]手機看小說:wap.jdxs,TXT小說下載請到小說信息頁,請點上面的“返回書頁”!


上一章  |  醫行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