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免費小說門戶
您現在的位置:
字體顏色:
雙擊鼠標滾屏:(1最慢,10最快)
正文
終究是不能突破最后一道防線,陳墨不能那樣做,讓小丫頭受到傷害他沒法交代。更新最快
生活回歸了平靜,幸福再繼續。在翰林院和太醫署之間來回穿梭的陳墨這段時間有的忙了,太醫署的招生工作開始。
按照朝廷的規程,太醫署招生依舊要招收吏員子弟,陳墨進入太醫署的那次屬于特例,學醫的貧家子弟想要進入太醫署這次是不可能了。
陳墨一直很看好在民間招收上來的年輕人,因為他們有醫學基礎,也有著更為勤奮的優點,上一屆就是典型的例子,這些學生進入角色非常快。可惜,陳墨左右不了什么,朝廷仍舊要按照規程辦事。
太醫署的人手足夠,考核的事兩位太醫令也不用親自出動,這次全是年輕人的事情。
忙忙碌碌就要進入三月,在太醫署進行招生考核的同時,陳墨新的任命下來了。
屯田郎中,從五品上,另外兼任太醫署令。
陳墨估計自己是大唐歷史上最年輕的太醫署令了,醫生這個職業越老越好,能夠在二十余歲當上太醫署令,雖是兼任,可也算獨一份。
太醫署令是陳墨希望的一個職位,他也不想脫離醫生這個職業。問題也來了,屯田郎中官職不低,是尚書省工部四司之一,負責屯田政令,在官員中也屬于肥差。可以陳墨的功勞和表現,讓他進入工部根本不正常。
陳墨的才能被掩蓋了,能夠收復京師,能夠做天成軍掌書記,人盡其才,天下不寧,正需要陳墨這樣的人才。陳墨絕對應該進入兵部。雖然同樣善于屯田和興修水利,此時此刻,陳墨無疑成為了妥協與平衡的犧牲品。就像他自己預料的一樣,太醫署無所謂。進入機要部門的兵部幾乎不可能。
皇帝有皇帝的考慮,宦官有宦官的考慮,兵部的權利更大,升職的機會更多,他們絕對會進行阻止,這就是事實真相。
陳墨當庭打楊復恭等人的臉,文官們爽了一把,但后果也不是特別好。誰也幫不上忙。哪怕是三位宰輔出面,皇帝仍舊沒有改變讓陳墨進入工部的決定,只有工部,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杜懷山也有了新的工作崗位,他將進入尚藥局擔任尚藥典御,也算是升的不慢。
陳墨就這樣成為了新任工部尚書鄭昌圖的人,皇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最好的醫生,陳墨的翰林待詔的繼續兼任,至于那個天成軍掌書記。大家選擇性遺忘,沒人提。
工部屬尚書省,尚書令位高權大。自隋以來,基本不設。加之唐太宗曾任此職,故此后,唐朝不再授人以尚書令之職,而是以左、右仆射代領尚書省事,亦職為宰相。
唐太宗在貞觀年間常以品位較低的官員同三省長官共議國政,加以“參知政事”、“參預朝政”、“參議得失”等名號,執行相職。以后又出現“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宰相名號。從唐太宗開始的這些做法,表明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圍擴大了。已不限于三省長官;宰相成員增多,既便于集思廣益。又使之互相牽制,從而避免出現權臣專權的局面。這樣。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防止了皇帝大權旁落。
時代在不斷變化,文官控制了,可隨著國勢的衰落,內外戰爭頻頻爆發,宦官成為了受益者。
陳墨的上任平平無奇,除了在吏部跑一趟,在老熟人工部尚書鄭昌圖那里報到,隨后拜見工部侍郎鞏繁。
這就算上任了,水部郎中是劉恒是自己人,另外的工部郎中、虞部郎中和陳墨是同級。工部郎中喻秀杰四十來歲,也算之正當年,虞部郎中穆文玖年齡太大了,已經過了古稀之年,做不得事,只剩下致仕養老了。
以往的名聲加上對宦官的勝利,陳墨很受歡迎,一個視宦官為無物的人很受追捧。
不過僅此而已,當陳墨在幾名下屬恭迎下進行爭正常工作過,他發現整個工部其實沒多事情可做。大唐大部分地區都掌控在節度使和觀察使手中,政令無法傳達,也無法執行,這個工部簡直就是一個混吃等死的養老院。
增加了一個官職,幾天不到也沒人過問,屯田只針對京畿之地,手下的員外郎和兩名主事足夠用了。
想到過工部屯田郎中的工作量不大,山一樣的各種老文檔堆積在庫房,陳墨也沒心思看。工部成為了一個歇腳之地,這是陳墨萬萬沒有想到的。皇帝給的差使,算是把彈劾的事情揭了過去,陳墨只能認了,他算是看清了,這位皇帝陛下終究還是最信任宦官。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初春小雨》的就是此景的寫照,如煙如絲的春雨降臨,霧樣的春雨落在深青色的宮墻上別具風情。
韓全海在奔跑,氣喘吁吁的他跑的飛快。
翰林院沒找到陳墨的影子,韓全海立刻咬著牙,在幾名禁衛連拉帶拽下跑往太醫署。
陳墨仍舊不在,韓全海累脫了,心中咒罵著這個陳墨,多當幾個官沒關系,為什么這樣到處亂跑?為什么還這樣遠?
工部的屯田司,陳墨正在給兩位主事安排工作。不是什么復雜的事情,他要求兩位主事去各處鄉間看看,看看今年的春耕情況,其實陳墨不擔心什么。錢糧、農具、耕牛都支援了,水利工程基本完工,只要不出現大災,一個豐收年值得期待。
“陳...陳待詔...趕緊入宮...”
韓全海終于在工部屯田司找到陳墨了,不過看他的樣子好像要斷氣。
光啟四年三月初三皇帝突然病重,五日,皇帝疾甚,群情駭愕。
陳墨知道這一天還是來了,他知道這是歷史的一個轉折點,一個新皇帝即將上位。無論對這位光啟皇帝是不是有足夠的尊重,陳墨還是要做出樣子,他和韓全海做的一樣,跑,拼命地跑,跑向太極宮武德殿。
冥冥之中仿佛有定數,武德殿與東宮鄰接,光啟皇帝感覺心情不好,他突然到了武德殿,然后讓太子來拜見。
看著太子在自己面前朗朗的背誦了一段詩文,光啟皇帝露出父親應有的慈祥微笑,隨后毫無征兆的一頭栽倒在書房中。
杜懷山今天就隨侍在皇帝身邊,當宦官把杜懷山喊進來,杜懷山知道,要變天了
跑得再快也沒用,皇帝陷入了昏迷狀態,當陳墨出現在武德殿,孫解到了,向光彥也早就到了。壽王李杰,遂寧公主李嫣、吉王李保等、孟淑妃和其他妃子幾乎全部到齊。
陳墨的到來于事無補,皇帝氣息很弱,只能眼看著向光彥用針灸對面色灰黃的皇帝進行治療。
不久,三位宰輔和三司六部的高官們來了。
屋內聚集的人太多了,陳墨向幾位剛剛到來的大佬點點頭,隨后退出了屋子。
“陳...郎中。”
出門,神策右軍大將軍張造出現在眼前,他顯然對陳墨這個新的稱呼有些不適應。
“大將軍。”作為左家父子的老上級,張造和陳墨實際上非常親近,只是交流一向很少,今天恰巧碰在了一起。
張造伸示意了一下,附近的人太多,有些話不能說。
陳墨明白張造的意思,兩人也不再說話,直接到了武德殿東側的拐角處。
“陛下...如何?”這當然是張造最關心的問題,也是和陳墨交流的意圖。
“召集軍隊守衛好該守衛的地方,不要出了亂子就好。”
陳墨很嚴肅,張造明白了,臉上露出沉痛之色,微微點頭,隨后張造立刻邁步離開。
天成軍留在京師內的不太多,但有神策左軍和龍武軍配合,誰也別想翻起什么風浪,陳墨不介意殺人。扭頭招呼過來一名面相很熟的龍武軍軍官,耳語一陣,陳墨立刻回到武德殿中。
春雨代表著希望,今天卻是絕望。皇帝仍舊是那副模樣,氣息很微弱,湯劑無效,任憑向光彥怎么樣針也沒有絲毫醒過來的跡象。
一陣驚呼出傳出,站在床榻前觀看皇帝病情的孟淑妃突然癱倒,幸虧耿秀一直在一旁,早有準備的她抓住了孟淑妃的胳膊,才沒有讓孟淑妃直接倒地。
屋內一陣混亂,孫解和杜懷山立刻上前開始救治。
不久后,孟淑妃醒了過來,孫解趕緊指揮耿秀等人把孟淑妃架了出去。
剛剛知曉人事的太子跪在了皇帝榻前,壽王李杰和其他人也湊了上來。
“陛下只是一時氣厥,太子殿下與吉王、壽王殿下留下,其他人都回避一下。”向光彥職責所在,估計就要再次送上湯劑了,人太多,趕緊讓屋內其他人回避。
一陣勸解,屋內的人終于少了些,只剩下幾名宦官和一眾大佬和壽王李杰幾人,還有幾名御醫。
陳墨突然感覺有些不對,因為這些宦官中最應該在的人沒在,剛剛還在的楊復恭竟然也出去了。
心中微微冷笑,陳墨知道楊復恭去干什么了,不過,這是陳墨意料之中,也是希望看到的結果,他并沒有行動。
.(未完待續)
本站7×24小時不間斷超速小說更新,請牢記經典址:[拼音第一個字母]手機看小說:wap.jdxs,TXT小說下載請到小說信息頁,請點上面的“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