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玫放棄了皇城,所有的士兵撤到了宮城的城墻之上。朱玫不是來殺李煴,而是來會和李煴準備逃跑,這個擋箭牌他怎么會隨隨便便殺掉。
皇城和內宮的城墻雖是一體,但中間還隔著一條寬闊的大路,守軍只要防守住西側的安福門和東側的延喜門就可以阻擋城墻上的進攻。朱玫做的很正確,這樣可以集中兵力進行防御。越來越多的進攻者雖然暫時沒有拿下宮城的能力,但形勢顯然很不妙。因為東側的丹鳳門附近的喊殺聲越來越大,這說明北側城墻的爭奪戰已經很激烈,一旦失去北側城墻的防御,朱玫連站腳之地也不會再有,后果可想而知。
宮城的防御面積本就很大,看樣子根本防不住多久。安排人進行身后的防御,帶著幾百牙兵和跌跌撞撞的李煴,朱玫登上宮城的城墻,隨后沿著城墻到了緊挨著太極宮的芳林門前。
氣勢磅礴的戰鼓響徹城外,旌旗在招展,密密麻麻的人正在齊聲吶喊。
這種給自己進攻將士的助威讓朱玫和他的手下陣陣揪心,不管是士兵還是百姓,人多的嚇人,朱玫一陣頭皮發麻,這個位置沒有精兵要突出去絕無可能。
“去城西看看。”
心中很亂,但朱玫還是很清楚局面的不利,他可不想死在這里。城西的聲響要小上很多,估計城外的人較少,好像還沒受到攻擊,西側軍隊不少,朱玫決定選擇西側。
朱玫和手下人順著城墻往西,當拐到西側城墻的時候,和北城墻的戰斗不同,他發現自己城西的士兵已經完全亂了。
很多士兵也不知道哪里找來的繩索,正在順著城墻逃往城外,而逃到城外,左睿的人就會在護城河對岸接受他們的投降。這一幕讓朱玫的心徹底冷了下來,他清楚意識到,自己軍隊士兵的人心散了,他已經無法掌控。
“劉承業呢?讓劉承業過來!”朱玫火了,士兵成了這個樣子,西城的守將劉承業在干什么?
朱玫的牙將剛要去尋找劉承業,突然,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傳來。
這屬于一個不應該出現的聲音,它超出了時代,也顛覆了大部分人的認知。唐代是一個華夏史上神鬼之說最盛行的時代,這是一聲遠遠超過天雷的聲音,隨著長安城的一次微微震顫,朱玫抬起頭看向天空。
“天意嗎?”
碧空如洗,湛藍的天空只有絲絲白云像一條條潔白的絲帶掛在天空。
朱玫就是找到劉承業也沒用,因為劉承業已經死了,他的手下將領們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做為朱玫最信任的將領之一劉承業不死,誰也別想活,只有犧牲了他,長安西側的城門才能順利打開。位于西城的宣威將軍陳崮一直都有壓力,在他的想象中,沒有被攻擊的西城有些危險。百姓占據多數,加上收攏的人太多,他手下士兵只有萬余人,如果朱玫選擇集中兵力在這個位置突破,陳崮并沒有充足的信心可以守得住。
而之后,卻完全出乎意料,城內不斷有百姓和逃亡的士兵出現在護城河與壕溝邊,這讓陳崮終于有了些信心。
一個命令和好消息緊跟著傳來,長安東城內的守將倒戈了,左睿給陳崮的命令是讓他爭取勸降城西城頭上的守軍,即使不投降也要善待那些逃出來的士兵。
城內的戰斗開始,隨著城東和城北的吶喊聲,順著城墻逃出來的士兵越來越多。隨著的一聲巨響傳出,讓陳崮的心放了下來。田夏動手了,陳崮知道沒有人會是田夏的對手,他的爆破隊無堅不摧,長安城的城墻不可能阻擋田夏的腳步,勝利已無懸念。
一個更大的驚喜緊跟著到來,城門突然間打開。
“飛橋!搭起飛橋!”
長時間的壓力讓城內的人蜂擁而出,這些人出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扔掉了武器,這是勝利的標志,陳崮興奮的喊了起來
壕溝第一時間被填平,飛橋推上,在跑出城的降軍幫助下,整個西城頃刻淪陷。
一桿將旗在西城升起,歡呼聲響徹在長安城。
長安城陷入了暫時的混亂,這種混亂是由朱玫的士兵帶來的,他們已經失去了建制。城南和城西差不多,當然也不完全一樣,因為沒有等手下有動作,朱玫南城的守將張翰就下達命令,打開城門,投降。
唯一沒有失去抵抗的是北城,一直被壓制的拓跋司彥沒有放棄,他的血性依舊,士兵牢牢占據著興安門到芳林們的一段城墻。面對被包圍的狀況,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們的血性和勇敢。
“交給我吧!”
成功爆破的田夏上來了,這種血拼沒什么意義,徒增傷亡,勇敢與無畏讓人敬佩,可敵人終究是敵人,和敬佩無關,田夏決定用手雷解決問題。
這一段城墻完全被圍住了,手雷扔進去就會解決問題,勇敢作戰的士兵們接到命令停止了進攻。
“田參軍還是保留一下,由我來吧!”這時候古子銳也到了。
古子銳和田夏都記得陳墨說過,要保存實力,能不暴露就不暴露手雷的存在,古子銳一句話就讓田夏無話可說。
“那就請古將軍動手吧!”盡管不甘心,田夏還是要尊重古子銳,同時陳墨的話肯定有他的道理,既然沒必要,田喜就不能暴露手雷的威力。
“所有人聽好了!放下武器!朱玫已經授首,最后的機會,否則一個不留!”
古子銳掌握著大量長弓手,一陣吊射就能解決問題。盡管這些朱玫的手下給己方帶來很大傷亡,但戰爭就是戰爭,不能因為對方的強力反擊否定這些勇士的勇敢,古子銳希望讓左睿得到這些勇士的效忠。
沒有人回應,血戰讓這些勇敢的士兵血還處在作戰的昂奮中。
“淑妃諭令,大將軍令...所有人等,放下武器...”古子銳在等待中繼續勸降:“本將軍佩服你們的勇敢,但朱玫是一個叛賊,已然伏誅,諸位有是什么理由白白為他送命。本將軍是京畿制置使,校檢太尉,冠軍大將軍,華州刺史兼任潼關防御使左大將軍手下大將古子銳,本將軍用我的名譽保證,放下武器之后絕不妄殺一人,有違此誓,天地可鑒”
其實古子銳根本不知道朱玫現在的情況,至于孟淑妃的諭令也純屬編造,不過這個時候必須這樣說,能夠不再戰斗是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