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興謀輕輕搖頭:“這個問題侍中沒有提起過,不過...形勢不利,左睿來了援軍,想來應該有了這個想法吧。”
“阿舅認為我們突的出去嗎?”沈垣問道。
袁興謀想了想:“圍城的軍隊不少,但很分散,那些百姓不足慮,只要集中一點,出其不意,應該困不住我們。”
沈垣繼續問:“請問阿舅,左睿的軍隊再加上韓建,這些軍隊有多少馬匹?就是能突出去,能跑幾個?跑出去之后呢?”
“回邠州啊!我們還有邠州,王將軍手中還有幾萬軍隊,只要回到邠州我們仍舊可以東山再起。”
“若是這樣回到邠州,不要說左睿和韓建,李克用和王重榮會放過侍中嗎?那是塊肥肉啊!李克用和王重榮這兩人趁火打劫素來拿手,我可聽說朝廷已經給王將軍下了密詔,阿舅還是要早作打算。”
袁興謀愣了一下道:“務觀這消息如何得來?王將軍就是得了密詔也不會背叛侍中的,務觀不要聽信那些謠言。”沈垣搖搖頭:“阿舅,據可靠消息,朝廷已經重新收復了興、鳳兩州,王將軍連吃敗仗,已經退回大散嶺。陛下的軍隊已經緩了過來,加上左睿和韓建,還有李克用和王重榮的威脅,此次”
此陛下非彼陛下,沈垣當然說的是光啟皇帝,袁興謀明白了,沈垣竟然是來做說客的。
屋內陷入一陣沉寂,袁興謀不愿和沈垣翻臉,但背叛朱玫的事情他也不想做,干脆不做回應。
許久之后,沈垣再次開口:“淑妃和左大將軍有文告,所有人既往不咎,領兵將領”
“這我知道。”袁興謀打斷了沈垣:“侍中待我不薄,我豈能做忘恩負義之人,務觀不要說了。”
“突圍的后果很難預料,阿舅,若王將軍真的倒戈”
“務觀還是不要說了,我不會做那樣的事,王將軍也不會。”
袁興謀的口氣依舊很堅決,但沈垣可不這樣認為,因為袁興謀躲閃的眼神出賣了他。
“阿舅,其實城內很多人都在考慮退路,侍中另立新帝本身就錯了!天下人自有天下人的判斷,侍中冒這樣的天下之大不韙,阿舅認為合適嗎?最后的結果”
袁興謀的臉變了顏色,沈垣的話切中了要點。袁興謀可以不在乎失敗,可以不在乎自己被撤職,甚至朱玫讓他去死都沒有關系,但另立新帝觸動了袁興謀的神經。何況,王行瑜已經接受朝廷密令的消息他也聽說了。袁興謀不考慮自己可以,可朱玫敗了后,自己邠州的一大家子人怎么辦?
“務觀慎言!”袁興謀嘆了口氣:“跟隨侍中多年,誰知侍中現在變得聽不得忠言逆耳,袁鄞袁書記就是因為這件事被侍中撤了職,還差一點...柳涉與夏侯潭往這兩個無知的鼠輩,全是他們”
袁興謀的抱怨說明他動搖了,沈垣趕緊接話:“這說明侍中是看不清局勢,阿舅能看的清。朝中奸妄當道,做不得事,不如我這幾日就在軍中幫幫阿舅,也省的煩心。
“...也好,務觀是能吏,在這里幫我也好”
瘋狂在繼續,長安城中的朱玫借助襄王李煴這個皇帝大肆分封官員,至于外面得到得不到消息也不管了,先過一把執掌權柄的癮再說。
朱玫處在瘋狂的權利幻想中,而其他將領、士兵已經看出苗頭不對。誰也想逃出這個牢籠,因為有消息說,朱玫準備在撤離京師的時候屠城。謠言不謠言的誰也不知道真假,但這個時代屠城的事情很常見,為了免于被屠戮,很多百姓冒著生命危險再次開始下重金賄賂守城將士。有人被殺,也有人成功,而成功者讓正在觀望的人開始瘋狂
越來越多的百姓逃出城,這個后果帶來一個更嚴重的問題,一些士兵也隨百姓溜下城跑了。
左睿對陳墨是越來越信服了,無論真假消息,到了陳墨手中總能利用一下。想不到陳墨造謠生事的本領如此之強,強的左睿整天笑容滿面。壕溝前不斷有人爬上來,城內少一個人就少一份力量,這也讓長安城內更加人心動蕩,對左睿越來越有利。
就在沈垣在東城“幫忙”的第二天,讓左睿感覺更瘋狂的事情發生了。
第一個看到這封信的人是韓建,韓建立刻親自把信送到了左睿手中。
陳墨被喊了過來,看到陳墨,左睿難掩自己的興奮之色:“二弟看看這封信,我們好像要成功了!”
信是沈垣寫的,這位太學博士陳墨不認識,但信的內容讓陳墨也興奮起來:“若能收了袁興謀可是大大的好事,不但京師旦夕可下,就是邠州也不再是問題,恭喜兄長!”
“這可信嗎?”左睿總歸是有些擔心。
“有什么不可信?”陳墨長長出了一口氣:“詐降有什么好處?最多讓我們損失一些人手,袁興謀的家人可是在邠州,他是在害怕王行瑜搶得先手。至于朱玫,必敗的結局,人心離散,誰還管他?”
“那就回信。”
陳墨肯定的答道:“當然要回信,讓沈垣定好時間和地點,最好是黎明前,這樣便于我們行動。”
“既然如此,沈垣說他需要淑妃和我的書面承諾,那就辛苦一下二弟去一下淑妃那里。”
“這不是問題,淑妃也想早日收復京師,好給陛下一個驚喜。”陳墨再次露出一陣微笑:“袁興謀這樣的老將考慮事情比較細致,此次若是詐降,以后的突圍將更難。所以袁興謀不會是詐降,他對朱玫失望了,因此只能選擇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
“那也要謹慎,這次讓畢忠打頭陣,畢將軍敢打敢拼,萬一是詐降他也會從容應對。想不到這次作戰畢忠有這樣的表現,發現了一名難得的良將!”
左睿有些得意,朱玫上次的突襲雖然兇猛,但畢忠太給他長臉了。在損失過半的情況,他的手下竟然沒潰敗,要知道,這個時代死傷兩成還不潰敗的軍隊已經屬于精兵,何況是這樣的戰損。
對于這次的作戰,不得不說,畢忠的指揮和御下能力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現在,畢忠再一次升職,已經被左睿任命為正四品下的壯武將軍,品級僅次于古子銳、云寬和鮑全友三人,完全就是扶搖直上的大將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