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然飄過作品:···為了保護您的視力健康,請勿長時間閱讀,注意休息!
››››
田令孜和楚懷秀商量的不可謂不透徹,對策也很正確。
可惜現實很骨感,就在他們把屬于不同派系的將領安置在大散嶺和附近。在派出的使者走后第三天,一個讓人心驚肉跳的消息傳來:朱玫和李昌符的聯軍已經過了五丈原。
京師已經沒有什么油水,李昌符想回家了。而手下大將袁興謀在子午谷吃了敗仗,朱玫也沒心思去報復了。他知道子午谷的情況,那條狹窄山谷中建設的堡壘太堅固了,只有正面強攻一途。從來沒有人能夠在重兵把守下攻陷過子午谷,所以朱玫也不會讓自己的士兵去白白送死了。
既然沒事可做,干脆,朱玫留下大將袁興謀和一部分軍隊駐守長安,他和李昌符直奔鳳翔。
五丈原并沒有幾個守衛者,朝廷的軍隊已經龜縮在鳳翔和去興元的沿途各地。朱玫和李昌符的軍隊等于毫無阻礙,很快過了五丈原,而這個消息也很快到了鳳翔。
前幾日還雄心萬丈,充滿希望的田令孜慌了。擁有一顆鼠膽的人,他的心臟永遠也長不成虎膽,田令孜沒有猶豫,立刻指揮宋文通和魏玉霆等人,護送著皇族龐大的隊伍開始再次跑路。
鳳翔府城太小了,城墻也太矮,守不住,宋文通和魏玉霆等人知道后果的嚴重性,沒什么可說,跑!
鳳翔府城距離陳倉(寶雞)還有四十里,田令孜還算有心機,他一邊帶著皇族車駕逃跑,一邊安排軍隊進行阻擊。以楊晟為指揮帶領幾位楊姓將領在潘氏留守,并給了他一個節制軍隊的指揮使職銜,并負責守大散關。
皇族都是乘坐車馬,加上宮女和內官,這些人太多了,速度可想而知。
道路太難走了,當皇帝和眾多的皇族狼狽不堪到達陳倉,已經入夜。
歷史如此的相同,而又如此的不同,相同的是皇帝仍舊被田令孜挾持。
歷史上,就是在這天夜里,田令孜連夜帶著皇帝直接跑路。千辛萬苦,剛剛冒著生命危險追上了皇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蕭遘、兵部侍郎鄭昌圖、門下侍郎裴徹等百官卻再次被甩了。皇帝命弘文館學士孔緯催促百官跟上,也不知道百官是真的厭惡田令孜弄權,還是弘文館學士孔緯從中搞鬼,眾多的文官就這樣留在了陳倉,后來成了朱玫的俘虜,并成為了朱玫后來的某些籌碼。
一個人可以改變很多事情,尤其是一個穿越者小小的扇了一下翅膀。比如,曾經的門下侍郎裴徹現在徹底消失了;皇帝身邊的軍隊增加了很多;本來應該被甩掉的百官跟了上來。
歷史有些面目全非,弘文館直學士孔緯正是借這次機會成功上位,他被授予刑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后來任同平章事,后加司徒,封魯國公。現在嗎,孔緯還是那個孔緯,他還是弘文館直學士。眾位大佬都在,拜相的事情暫時輪不到他了。
連夜趕路,還要翻山越嶺,整個隊亂的不成樣子,尤其是身后傳來一個不好的消息;以楊晟為首的楊家軍在潘氏被朱、李聯軍瞬間擊潰。
幾萬大軍來襲的消息加重了緊張情緒,整個隊伍已經有些失控的苗頭,因為前面的道路被阻塞了。
不僅是皇帝在跑,百姓們也在跑,誰都知道朱玫和李昌符的手下軍隊之殘暴,此時不跑更待何時?
陳倉棧道前面的關口就是大散關,去鳳州皇帝必須優先越過大散嶺。逃跑的百姓漫山遍野,整個大散嶺前已經成為人的海洋,無奈的田令孜派出王建、晉暉為斬斫使,這種要命時刻也不用憐惜百姓了,直接驅趕砍殺。
大散關前,不僅是百姓,另一出悲劇也同時發生了。
遵涂驛是一個登上大散嶺之前的驛站,這個驛站很小。就在這個小小的驛站之前,一個皇族的車駕慢下來,襄王李煴掉隊了。由于兩日奔波,襄王李煴病情越來越重,眼看就要不行,絕望的隨從再也不敢繼續駕車跑了
南青風關是踏上陳倉棧道的最后一道關口,皇族們跑不動了,后面沒有追兵的消息,神策軍大將軍宋文通親自斷后,皇帝終于可以暫時休息一下了。
天亮了,簡單吃些東西,皇帝的車駕終于再次起程。
也就在皇帝踏上陳倉棧道的同時,身后傳來消息,以楊晟為首的將士已經退到了大散關。
宋文通沒有猶豫,在征得皇帝和田令孜的同意后,讓上手下大將宋繼鵬帶兵五千去大散關支援防守。張造也不甘落后,他派出了自己看家的將領大將李鋌帶領三千人去協助斷后。
在將士和百官的護送下,皇帝鑾駕再次加快速度
大散嶺是一道天然山嶺,姜水在這里一直向南而去。防守住這道山嶺就等于防守住了大散關,因為大散關就建在大散嶺之上。
盡管敗的一塌糊涂,但楊晟、楊守亮、楊守宗等人并沒有完全失去斗志,他們手下還有不少士兵。
“我與幾位將軍負責東側,請諸位將軍放心,只要我楊晟還活著,就絕不會讓朱玫的賊軍通過眼前的關城。”吃的敗仗很多,可久經戰陣的楊晟并不膽怯,他首先要求擔任這個最艱難的防守任務,因為東側有一段關墻已經因為倒塌矮了一大截。
宋繼鵬和李鋌哪里放心?兩人擔心這些楊家將領再次崩潰,另外還要防著他們放水,畢竟雙方不是一個陣營,內部斗爭加上外部斗爭,不得不慎重。
為了以防意外,李鋌立刻請戰:“我帶人與幾位將軍配合防守東側,宋將軍兵多將廣,就負西側的防御好了。”
“好,那就辛苦諸位!由李將軍和諸位將軍防守東側,西側由我來負責。”宋繼鵬馬上同意了。
楊晟和其它幾位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誰讓自己是敗軍之將?雙方不是一個陣營,現在需要的是同心協力,幾個楊家將領也不爭什么了,立即配合李鋌投入布防。
百姓們在紛紛逃跑避禍,朱玫和李昌符的軍隊還沒有追上來,為了防止百姓添亂,李鋌和宋繼鵬派人趕緊去催促后面百姓越過大散嶺。當大散嶺前的百姓人流逐漸減弱,士兵們用石塊把大散關的城門洞整個堵了起來。午時之后,一萬余人防守的防線終于算是構建起來。
時間很充裕,一眾將士還吃了一頓簡單的熱飯。
未時,幾匹斥候的快馬帶著一路黃塵跑向大散嶺,朱玫和李昌符的軍隊來了。
暖才文學網為您提供全文免費閱讀!注冊會員可獲私人書架,看書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