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行大唐059 翰林待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醫行大唐 >>醫行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059 翰林待詔

059 翰林待詔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18日  作者:淡然飄過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淡然飄過 | 醫行大唐 
閱讀策略:

默認策略

策略定制


這個時代看重上下尊卑,不再糾纏這件事,顧民笑著道:“其實陳墨你應該知道,兩位太醫令很看重你,對你極是照顧!”

陳墨笑著點頭:“學生也知道兩位太醫令的好意,定不會讓太醫令和夫子失望。”

“你還不知道吧,你的晉級其實屬于陛下簽授的翰林醫官,也就是醫術待詔,屬于特殊的進階,兩位太醫令可是下了真功夫。醫術待詔名義上就是隸屬于太醫署,是醫術精湛者的一種稱呼,可以隨時等待宮中傳喚。比如...民間的醫術精湛者,那些煉丹的道士、占卜、精通醫術的和尚就屬于此類,當然還有那些機要官員,但他們屬于翰林學士院。”

待詔屬于各類因才技應詔而未有正官的人,須有皇帝詔命者的一種統稱,屬于皇帝特設的一個翰林學士院。待詔作為內廷供奉的性質存在,在天子長居之處之處設待詔以方便皇帝召見。這種待詔種類很多,有詞學、經術、僧道、醫者、卜祝、書奕等,由于待詔者在專門提供的院落中聽候皇帝詔命,這些別院就被稱之為“翰林院”。在翰林院供職者被稱為翰林待詔,陳墨這個特殊的存在應該就屬于翰林待招,不過他現在還沒有被放入“翰林院”。

翰林院距離皇宮很近,是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有‘天子私人’之稱。在翰林院任職與曾經任職者,被稱為翰林官,簡稱翰林。翰林學士學士院與中書舍人院有了明確分工,學士所起草的是任免將相大臣、宣布大赦、號令征伐等有關軍國大事的詔制,稱為內制;中書舍人所起草的則是一般臣僚的任免以及例行的文告,稱為外制。翰林學士院有兩名由宦官充任翰林院使,在皇帝與翰林學士間起傳達機要的作用。”

竟然和那些招搖撞騙的,掌握實權的混在一起,此“翰林院”也非彼“翰林院”,自己竟然成了一個翰林,只是無法與起草詔書的翰林學士相比,陳墨一陣好笑。不過,想想其中不會簡單,這其中必定有杜懷山和孫解的影子,兩人很穩重。而且,也必定會有杜郎中在運作,說不準還有一些朝中大佬參與其中。左睿的事情短時間不會顯露,但朝中某些大佬注定會把自己記在心中,這種特例晉級無疑就是一種回報。

這時,顧民脫離了這個話題說起了正事:“這次是要去驪山軍營,人不少,陳墨你說說我們還帶上誰,也好早作安排,有人選嗎?”

“夫子,二甲班的李戊不錯,帶上他吧!”陳墨自然不會忘了李戊。

顧民點頭同意,隨之繼續道:“陳墨知道驪山軍中的事情嗎?”

這陳墨還真不知道,難道有什么問題?他立刻問道:“夫子,學生不知驪山軍營之事,還請夫子告知。”

“還不是因為叛賊秦宗權,前一段時間秦賊攻取了陜州、洛州(洛陽)、懷州、孟州等地。此賊野心極大,竟然窺視京畿之地,前不久開始喪心病狂的進攻潼谷關,這次血戰造成很多士兵傷亡,所幸潼谷關守住了,秦賊已經撤軍,我們這次就是去驪山治療那些受傷的士兵。”

潼谷關是關中的東大門,歷為兵家必爭之地。潼谷關位于關中平原東部,雄踞秦、晉、豫三省要沖之地,潼關的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十二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岳。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人們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比擬這里形勢的隆要。杜甫游此后曾留下:“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萬古用一夫”的詩句。

在陳墨的記憶中沒有什么秦宗權的影子,這廝應該是被歷史長河碾碎的無名之輩,他問道:“夫子,秦賊現在如何?是不是已經勢弱?”

“哎...陳墨你不知道,秦賊現在...哪里似人”

秦宗權為人極其殘酷,所克州縣,焚殺擄掠,所過之地魚爛鳥散,人煙斷絕,荊榛蔽野。如此接近于“三光”的抄掠屠殺,自然造成民眾對秦宗權集團的極度仇恨。秦軍所過之處,百姓或被殺絕,或逃散殆盡,秦宗權部隊的后勤補給,甚至軍糧都成問題。可秦宗權對此并不恐慌,他派出手下將領四出擄掠,捕殺百姓之后,把其尸體用鹽腌制起來充作軍糧。

以*為食,前有異族和黃巢為例,現在秦宗權成為了他們的弟子。

陳墨無話可說,對百姓過于殘暴的人永遠不會成事,他不明白,那些人連這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嗎?藩鎮縱橫,野心膨脹,這是大唐盛世之后極度衰頹的象征,也是鼎革的前奏。

興百姓苦!亡百姓更苦!

也許自己能給這個時代做點什么,也許不能。能做點什么就做點什么吧!誰也不是萬能的,穿越者同樣不能!

天氣依舊很熱,短暫的午休,陳墨跑到了杜懷山的屋內開始等候。

杜懷山和陳墨相對而坐,陳墨的能力已經不用杜懷山擔心,加上左睿的事情,杜懷山顯得很興奮。

“有些事還是要告訴你,為師是京兆杜氏,從弟是兵部尚書、學士承旨杜讓能,要來太醫署的杜郎中名叫杜弘徽,是杜學士的嫡親弟弟,也是老夫的從弟。京兆杜氏自周代到現在皆為士人,先祖就是克明公。”

怪不得杜懷山有這樣的能力,孫解這個競爭對手和他也走在了一切,他竟然是兵部尚書、翰林學士承旨杜讓能的堂兄,另一個是戶部侍郎。而這個克明公更是震驚了陳墨,因為克明公的大名叫杜如晦。

杜如晦是誰?他位列凌煙閣第三位,第一位是長孫無忌,第二位是李孝恭。杜如晦和房玄齡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最依賴的兩個謀臣,杜如晦與房玄齡一起為李世民出謀劃策,參與策劃玄武門事變,事成之后二人功居首位。后來杜如晦與房玄齡為左右宰相,參與唐選拔人才,制定法度等,可謂對大唐王朝居功至偉。

兵部尚書現在不值錢,但翰林學士承旨卻非常了得。翰林學士承旨作為翰林學士的首領,不是單純起草詔令,而是在禁中職掌機密,是現在實際上的宰相之一,被稱為“內相”。作為杜如晦的子孫,杜家人被皇族極度信任,絕對是一顆很大很大的大樹。

ps:稍晚還有一更,是猜錯的懲罰,德國人贏了一章。。.。

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會員轉載到本站只是為了宣傳和讓更多讀者欣賞,如果作者不同意請告之。

策略定制

可視區域:

閱讀底色:

閱讀字體:

字體顏色:

字體大小:

行間距:


上一章  |  醫行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