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收藏系統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件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之大收藏系統 >>重生之大收藏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件套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件套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24日  作者:月華炎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月華炎 | 重生之大收藏系統 
科幻


熱門推薦:

走進第二個房間后,王宋眼睛一亮,如果他猜的沒錯,這里肯定是屬于主廂房,無論是空間和擺件都要好的多。

走進其中后,王宋第一個將眼神放到了其中的一個瓷器上,只見其以前肯定是用來放盆栽或者是養魚的,只不過太久沒人管,里面的水早已干涸,只剩下一些干枯的水草。

本以為會是什么好東西,可結果一上手后卻發現居然就是個現代工藝品,這讓王宋不禁苦笑不已。

將其放回原位后,王宋再次查看起了房中的老家具,可知掏老宅子最大的驚喜就在這里了。

其他的東西可能會有,但非常的少,只有老家具才容易出現一點,而王宋也想將自己的房子給弄得古樸一點,自然少不了這些東西。

看了一整圈后,王宋也只發現了兩件值得入手的老家具,一張海黃梨的凳子,和一個紫檀木的的衣柜。

看到這里后,王宋不得不感嘆,這龔育家祖上,還真是大戶人家,而且這欣賞水平也非常的高,不然的話怎么可能出這么多的精品家具。

再次檢查了一圈,發現沒什么值得入手的東西后,王宋便準備去下一個房間看看,家具等看完了再搬也不遲。

“咚”,正當他想走出門口的時候,腳下卻有個什么東西絆了他一下,不過王宋身形都沒逛一下。而那個東西卻被踹出了好遠。

“咦”,低頭看了一下后,王宋眼中閃過了一道亮光。趕緊走上前去將其撿了起來。

“乖乖,可千萬別撞破了”,將其拿在手中后,王宋仔細的檢查了一遍,發現其并沒有什么破損的地方后,這心中才算是松了口大氣。

“三河劉的蟈蟈葫蘆,好東西啊”。王宋有些欣喜的將其身上的灰塵給抹凈,放到手中仔細的查看了起來。

葫蘆蟲具是一種用以置納冬蟲蟈蟈、油葫蘆、蛐蛐等鳴蟲。能夠揣在懷中把玩的物件,至于葫蘆蟲具中的上選之品,那必須要提到“三河劉”。

據民間傳說:咸豐年間,有一年三河縣陰雨綿綿。秋收不成,葫蘆也成為殘品,劉家為糊口求生,只能帶著較好的葫蘆來到京城同仁堂,準備借些錢好過年吃飯。

同仁堂東家將鳴蟲放入劉家拿來的葫蘆里,鳴蟲一叫,聲音愈顯寬厚、宏亮。從此民間迅速傳出“三河劉”的葫蘆蔭皮搭葉、瓷皮糖胎、發音寬厚的美譽。

“三河劉”種的葫蘆大都在火沙地上種植,皮厚薄合適,深受玩蟲者的喜愛。從咸豐年間至今。名氣一直很旺,現今所見的許多珍貴藏品都是三河劉制作的。

“范制的,這造型。真心不錯”,這是王宋上手后,對手中蟈蟈葫蘆的第一感覺。

所謂的范制,其實就是在葫蘆還未成型的時候,便用一些模具將其束縛起來,待其長成后取下。葫蘆的體型自然就會跟模具一樣。

而范的種類也非常之多,分為木范。瓦范,紙范,石膏范,也就是常說的木模,瓦模,紙模,石膏模。

其中紙模還有最為講究,還分為兩種類型,細紙模,和草紙模,甚至有些人還用的是布模。

最早官模葫蘆使用的是木范,用四塊梨木拼制,中心挖空,內陰刻所需圖案題材,優點是此模可多年使用,缺點是每模只能范一個葫蘆,產量很低,此為木模。

后來發展出現用五塊或七塊梨木旋制成模,在模外面雕刻花紋,此為陽模,然后在模具上覆泥,待泥稍干將木模中心抽出,使木模之分瓣木條依次拿出,再將泥范入窯燒制成瓦模,此模具的優點是可將一件陽木模翻制成多個瓦模,增加了范制葫蘆的模具降低了成本,缺點是,有些泥范在入窯燒制時有變形。

木模翻制瓦模的技術無疑提高了范制葫蘆的產量,而王宋手中的這個蟈蟈葫蘆便是用的這種手段,因為這是三河劉的慣用。

看到這里,王宋就不禁有些感慨,一個合格的蟈蟈葫蘆從出生開始,就要好生的照料著。

從最基本的種植架藤施肥,到更深層次的上模范制,如果中途有任何一個地方出錯,那很有可能就會影響葫蘆的品質。

如果品質出了問題,那么這個葫蘆也就是廢了,只能將自己一年辛苦勞作換來的成果丟掉,委實太過可惜。

觀察完其的范制模型后,王宋便將眼光放到了其身上的圖案上,仔細的鑒賞起來。

一件極品的蟈蟈葫蘆,不光要看其形狀大小,還要看其葫蘆身上的圖案,如果是名家出手的話,那肯定會身價百倍。

可惜的是,王宋手中的這個葫蘆圖案,并不是什么名家出手,但其身上的這幅火畫,也是非常有意境了。

所謂的火畫,其實很好理解,就是將一個鐵條燒紅,在諸如蟈蟈葫蘆,木板甚至是紙上作畫。

火畫的施藝范圍很廣,諸如案頭的文房用具、竹筷等等,當然,有火畫,也有鐵模燙印的,如杭州的天竺筷。

從小擺設,到門,窗,立柜,木櫥的板,扇上,都可燙畫,一些以木板代紙,烙鐵代筆的單幅或條屏,更可懸掛后作壁上觀,與傳統紙絹畫無異。

而王宋手中的葫蘆,就是用的這種方法,葫蘆身上畫的赫然是一副山水畫,遠山近水,小船流水人家,盡顯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

并且此葫蘆在晚清時候就被裁切成器的,鑲以象牙做的牙口,飄蓋也是象牙為框,安有玳瑁蒙心。

高牙蒙心上鏤空雕刻有荷花、鷺絲鳥,刻工精細,打磨精致,動物形態栩栩如生。

看得出來,這個葫蘆在以前被經常使用,色澤暗紅,器形也非常的完好,撫摸的時候,亦光滑如膚。

只是不知道為什么,現在卻是被丟在這地上無人問津,還好今天被王宋發現,才重見天日。

將其放在了懷中后,王宋終于走出了第二間廂房,向著最后一間屋子里走去,心中同時也期待著,能給自己帶來什么驚喜。

只是還沒走到最后一間廂房的時候,王宋便被前方一根晾衣桿上的鳥籠給吸引,不禁停下了腳步。

看到這個鳥籠后,王宋臉上突然露出了一幅哭笑不得的表情,如果他猜的沒錯,自己手中的扇子,蟈蟈葫蘆,以及眼前的這個鳥籠,很有可能是龔家祖上,一位清朝的紈绔少爺所留下來全套裝備。

在那個時候,達官貴人的子弟們,都非常的流行遛鳥,斗蛐蛐之類的娛樂活動。

你要是沒有一兩個好的器具,那別人還不知道怎么看你,只以為你是家道中落了,才會如此。

所以在那個時候,就算是家里再窮,也要挖空心思的湊一點錢出來,給自己的兒子搞上一套好的裝備。

畢竟在那個時候,面子大于一切,也多虧了他們的面子思想,不然鬼市還不知道能不能出現了。

看到眼前的這個鳥籠,王宋就不禁想起了他的歷史,其實自唐以來,玩鳥已成氣候,而制作鳥籠的技術,則是等到清朝乾隆年間才達到極盛。

當時,清宮造辦處組織全國能工巧匠,專門為宮中制作鳥籠,其藝術品位和價值都達到了較高水平。

在皇家影響下,全國各地的文士、官員紛紛仿效,養鳥玩籠之風愈演愈烈,一直沿續到清末民初。

鳥籠雖小,五臟俱全,鳥籠的頂部稱籠頂,籠頂配籠鉤,籠鉤的品種很多,有金鉤,銀鉤,銅鉤,象牙鉤,牛角鉤,玉鉤等等。

而王宋眼前的這個鳥籠籠鉤是玉至的,整體的造型為方形,籠架為象牙制作,整體看上去非常的上檔次。

除了鳥籠以外,鳥籠中的配食缸也是必不可少的,而配食缸的品種也很多,有瓷缸、玉缸、象牙缸、紫檀木缸、紅木缸,以及玳瑁缸、景泰藍缸、犀牛角缸等。

而眼前鳥籠中的配食缸卻是用的紫檀木缸,讓其在突然出了一抹別往的韻味。

拒王宋所知,在市場上,鳥籠也分高,中,低不同檔次,而評價高檔鳥籠的話,必須要具備以下三個特征。

一是年代越早價值越高,比如,曾有一只1.5米高,配有銀質籠鉤,鑲嵌蒼龍雕花的清代巨型鳥籠,其價格已在萬元以上。

材料越考究價格越高,如用紅木加竹配紅銅雕花提手制成的鳥籠,目前的市場價在一千元以上。

而云南金竹的質地細膩,抹過香油的陳年老鳥籠呈棗紅色,純樸自然,收藏價值也極高。

做工越精細價格越高,由于制作鳥籠的竹子脆硬,且縱向雕刻難度非常大,工藝大師在鳥籠上雕刻栩栩如生的龍、鳳、花、鳥浮雕,雕刻越精美,價格越高。

就目前來看,王宋眼前的這個鳥籠在市場上,沒有個近七位數,還真不好拿下來。

但是相比前面自己從外公家找到的那個鳥籠,價格無疑是要低上不少,主要是那個鳥籠的做工以及材料都十分難尋,也可以說是獨一份了。

將鳥籠先放在原位后,王宋繼續向最后一個房間中走去,期望能找到一個能讓自己真正感到興奮的東西。

……(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重生之大收藏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