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電影公司嫉妒羨慕恨也沒有用啊,誰讓你沒有那個口碑啊,如果你能夠保證你公司制作或投資的電影,觀影人次每一部都能夠超過500萬,甚至動不動就是上千萬,保證你的電影不需要上映,光是植入的費,差不多就把本賺回來了,甚至還有多的。
但沒辦法,誰讓MC公司的電影有著口碑和影響力,基本上保守500萬觀影人次,動不動就是上千萬的觀影人次,如此巨大的成功,更重要的是這么多人觀看電影,這樣的電影宣傳才會起到真正的效果,其他的電影商只愿意拿出一億韓元的宣傳費,但在MC公司制作的電影,就算是10億韓元,甚至是十幾億,幾十億韓元也不會皺眉頭,因為MC公司電影的口碑擺在那里,商也絲毫不擔心拿出這么大一筆費用打會虧本。
尼瑪,動不動就是上千萬觀影人次,整個韓國才多少人,也不過5000萬人口。就算很多孩子和老年人無法真的走進電影院觀看,而且電影的觀影人次很多是影迷二三次觀看的結果,但至少也能夠保證500萬人觀看了電影,整個韓國十分之一人口觀看的電影,只需要打,而且會有一周的巔峰期,能夠持續一個月,費再多點都無所謂。
畢竟,電影一上映,然后火爆,就這么一個月的時間,在電影當中植入的就會受到明顯的影響,效果也會飆升。說白了就是借著電影上映的火爆,可以讓自己的產品在短時間內銷量爆發一次。這比起花錢多,而且時間長,效果也不是特別明顯的電視臺,電影這種短時間內句能夠就能見效,而且還是爆炸式的見效方式,無疑更值得砸錢去打。
只不過,誰都無法肯定這部電影一定會成功,獲得好的票房成績,所以商也不是傻子,當然也會十分謹慎,在價格方面也會再三思考和談判。
只有MC公司,自從MC影視部成立以來,不管是電視劇還是電影,每一部不是收視率爆棚就是票房橫掃,幾年下來就徹底形成了口碑和影響力,也得到了商們的絕對信任。
所以,MC公司制作的電影,絕對是商的最愛,甚至一收到消息,就會紛紛從四面八方趕來,揮舞著支票求著MC公司接受自己的支票,讓自己的產品出現在即將拍攝的電影當中。
原本就算是10億韓元的費用,但擔心掙不到位置,或者機會被其他的商,甚至是競爭對手搶走,也會大方的15億韓元,甚至是20億韓元的開天價增加成功率。
不說別的,光是《盜賊同盟》這部電影,還沒有拍攝,只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在知道金昱范會親自擔任導演、編劇和男主角之后,無數的商都坐不住了。
三星集團財大氣粗的大手一揮50億韓元的費用,要求電影當中必須出現三星集團剛剛上市的手機產品,必須要有五個畫面,總時間不能低于15秒。
樂天集團大手一揮,35億韓元,要求電影當中出現樂天集團的商場五秒鐘的時間。然后每過一秒鐘就增加1億韓元。這等于電影出現一個場景,男主角站在樂天某家商場門口等人,剛好背后出現樂天百貨的字樣,五秒鐘就行了。
如果這個鏡頭拖延個半分鐘,那就可以足足多賺25億韓元,只不過MC公司也沒有這個需要,金昱范雖然不會拒絕費用來賺錢,但也不會特意為了而去拍攝電影。
現代集團更牛逼,電影內出現的現代汽車一次就是一億韓元,現代汽車剛剛上市的汽車能夠出現足足10秒的鏡頭,那就是30億韓元,如果整部電影只有現代汽車,那么就是100億韓元。
更別說,還有其他服裝、飲料等等產品,基本上都是韓國各領域當中的佼佼者公司和集團找上門來,動不動就是幾億韓元,甚至是十幾億韓元的支票砸過來。
所以說,MC公司拍攝一部電影,電影還沒有正式開拍,基本上這個費用就足以把制作費有給賺回來了,甚至還有多余的。
這也是為什么有些電影明明是票房失利虧本了,但這個導演就是不缺少電影拍攝,電影公司也好,還是投資商也罷,都很相信這個導演。最主要就是電影看起來在票房方面虧本了,但實際上電影內的代言費用就足以賺回本,甚至還賺的不少。
這種情況下,投資商也賺錢了,電影公司也賺錢了,當然也會繼續找這個導演拍攝電影。如果電影內的費用,包括票房都虧本了,這個導演再牛逼,估計也不會有人繼續找這個導演拍電影。
電影說到底,也就是生意,大家都是奔著賺錢的目的去的,誰都不會奔著拿獎去的,最起碼第一任務還是為了賺錢。拿獎只是給導演、編劇和演員,包括劇組工作人員增加光環,提高身價,但對電影公司和投資商而言,沒有任何好處。
不能夠賺錢,投資商也不是傻子,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當然不會繼續砸錢邀請這個導演拍戲。
MC公司光是在電影方面的一年下來,《柏林》觀影人次823萬,《觀相》觀影人次再一次投票千萬大關,達到了1037萬人次。這兩部電影就直接帶來了1300億韓元的票房,MC公司直接得到400億韓元的收入。差不多就等于兩部電影的投資就回來了,而兩部電影的代言方面,這才是大頭收入,足足超過了600多億韓元,那就是3.5億人民幣。
電影有人氣和票房市場保證,商也相信,愿意砸錢打。這才是電影公司真正賺錢的大神器。畢竟再高的票房,也需要上稅、院線、發行公司好幾家分,真正分不到多少,反而遠不如收入多。
因此,MC公司2013年全年下來,公司總收入達到了3.7億美元,將近4200億韓元,遠超S`M公司的2600億韓元。
3.7億韓元除開公司正常運轉,還有投資和一些資金的消耗,差不多純收入達到了2億美元,那也是2255億韓元,這些錢才是MC公司幾個股東可以直接拿來分錢的。
金昱范個人占據MC公司79的股份,就可以分到1781億韓元,差不多10億人民幣。洪勝成占據10,可以分到225.5億韓元,也足足有1.3億人民幣。就算是劉在石的1,也能夠分到22.55億韓元,足足1300萬人民幣。還有日本環球唱片交叉持股的10,也能夠分走225.5億韓元,也就是1.3億人民幣。
金昱范憑借著絕對的股份,一年下來分紅就能夠分到1781億韓元,這還是公司純收入的分工,還沒有計算金昱范一年下來的個人收入,加起來那絕對更多,至少達到了2500億韓元以上,也就是保守估計是14.8億人民幣。
沒辦法,金昱范有著先知的條件和機會,然后美元更值錢,然后各種挖坑,賺的錢自然更多,而且還是美元。再算上音源、代言、還有一些綜藝節目的版權費用等等,收入不要太高哦。
因此,賺了這么多錢,還是只捐獻1億韓元,那也太小家子氣了,媒體報道后國民們知道了,肯定會引起不滿,所以金昱范也打算加一點,就2億韓元。
當然,2億韓元也不算多,但考慮到MC公司福利待遇非常好,對旗下的員工和藝人也非常照顧,這種照顧可是要靠著花錢來照顧的。
金昱范賺得多,但基本上一年到頭來都是不停的捐錢,這次幾千萬韓元,下一次一億韓元,一年下來累積起來也捐獻了至少20億韓元,雖然遠不能跟金昱范的收入相比,但金昱范一直在堅持捐款,而且數額也不低,誰也不能,也沒有資格和理由指責金昱范吝嗇和沒有慈善心。
當然,金昱范也完全可以財大氣粗的捐獻10億韓元,甚至更多,反正對金昱范而言,影響不大。但問題是這樣做,或者就會真的造成做好事反而引來壞事,你這樣做會讓很多人臉上無光大為尷尬,到時候媒體和國民們借著金昱范的慈善去攻擊其他人,無形之中也會給金昱范帶來很大的麻煩,至少這些被打臉和攻擊的人,肯定會怨恨金昱范,到時候就麻煩了。
這一點金昱范心知肚明,所以寧愿一年到頭來,不斷的捐款,但也絕對不會一次性捐大金額的善款,就是為了避免給自己帶來大麻煩。
要知道,光是金昱范一個人,按照和MC公司的合約,一年下來就給MC公司帶來了足足2000萬美元的收入,要知道金昱范和MC的合約是5:5的,金昱范身為MC的會長,這看起來也有些高了,但金昱范不在乎,畢竟拿著公司79的股份,高一點無所謂。
金昱范光是在好萊塢拍電影,個人收入就超過了3000萬美元,這還是《末日之戰》和《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兩部電影的片酬,還不考慮《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在亞洲片方市場的分紅,不然的話又要多出差不多一千萬美元。
而且這些對金昱范而言,都是小錢,真正的大頭在《暮光之城》電影系列,按照合約,金昱范以演員、編劇和導演的三個身份沒片酬參與電影,享受電影的票房分紅,一部電影下來就是差不多5000萬美元的保守收入,這樣算下來,金昱范一年光是憑借著《暮光之城》電影系列就能夠給MC公司帶來2500萬美元的收入。
再算山《末日之戰》和《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的片酬1500萬美元,那就是3000萬美元加上750萬美元,一共達到了恐怖的3750萬美元的收入,那都是足足420億韓元的收入啊!
更何況,金昱范除了電影片酬外,還有音源收入,這也是很大的收入來源,畢竟MC公司作為發行公司也可以從中分到一杯羹。然后就是一些商業代言,還有些商演,雖然不多,但架不住金昱范地位和人氣以及影響力,拿到的錢也非常多,這些算起來,金昱范一年下來差不多可以給MC公司帶來好幾百萬美元的收入。
金昱范一個人的收入,差不多就相當于少女時代在2010年瘋狂爆發的收入。要知道少女時代在2010年的時候,憑借著《GEE》絕對大翻身,然后2010又憑借著《Oh!》橫掃韓國歌壇,徹底成為具有絕對統治力的現象級別,光是上半年的收入就給S`M公司475億韓元,2010年更是給S`M公司帶來了700億韓元的收入。
好吧,這基本上是韓國女團最賺錢的記錄了,少女時代也是憑借著《GEE》和《Oh!》絕對大翻身,瘋狂爆發才變得如此恐怖,在2010年之后,少女時代雖然還是絕對的統治地位,女團第一和歷史第一的地位不容置疑,但在吸金力方面,還是遠不能跟2010年相比,甚至一年下來連2010年的一半都比不上。
而金昱范,就是清清楚楚三部電影一拍,拿著片酬再加上一些其他的收入,就相當于少女時代2010年最瘋狂的吸金力時期,由此可見金昱范的恐怖。
少女時代2010年的瘋狂吸金力,可以讓S`M比童年增長了59,純收入更是增長385,由此可見一支組合的巨大成功,會給經紀公司帶來多少收入,使得經紀公司資金大增,實力大增,競爭力大增,對公司的綜合發展都是有著巨大的保證。
但少女時代也只能夠保持那么一年的瘋狂,但金昱范基本上每一年都是如此瘋狂,所以MC公司在短短幾年內,就能夠讓MC公司一躍成為韓國第一經紀公司,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尼瑪,換做是誰動不動就是100,甚至是200,或者更多的收入增長率,有了錢什么都好辦,資源也多了,競爭力也強了,說話的底氣也足了,公司的實力想要發展慢一點都不可能。
而且別忘記了,MC公司可并不是金昱范這么一個藝人,MC公司旗下的天后團隊也絲毫不差。
Kara雖然在韓國有些開始走下坡了,但到底還是韓國最頂級的女團之一,一年下來給MC公司帶來幾十億韓元的收入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但關鍵是Kara的主要市場,大部分時間都是放在日本,在日本的Kara可絲毫不比少女時代差,光是日本一年下來,Kara就能夠給MC公司帶來一兩百億韓元的收入,算上韓國市場的幾十億韓元,加起來就是200億韓元了。
Kara作為韓國頂級的女團,其中吸金力就是一大標志,你人氣再高,吸金力不行也無法達到頂級組合的地位,你吸金力強,超強,那么人氣差一點也無所謂,你同樣是頂級的女團。
尹河一年下來50億韓元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了,雖然人氣和影響力不怎么樣,但尹河是那種典型的音樂人,專輯銷量好啊,音樂作品音源收入高啊,一年累計下來也是巨大的收入。
至于IU,那就更不用說了,作為李孝利之后,唯一能夠扛起韓國solo女歌手大旗,正式對上頂級組合絲毫都不落下風的存在,原本IU在2011年收入就能夠達到100億韓元。
尼瑪,看清楚了,這是指的IU個人的收入,個人收入超過100億韓元,那么IU的經紀公司能夠分到多少錢,IU的經紀公司總不至于給IU開出5:5的合約吧,這明顯是不可能的事,這意味著IU在2011年的時候,一年下來吸金力就超過了300億韓元。
如果沒有這個吸金力,IU憑什么說能夠成為solo歌手當中,唯一跟頂級組合正面對抗都絲毫不落下風的存在,沒有這個吸金力,憑什么敢跟頂級組合死磕。
而如今,IU在金昱范的培養下,雖然出道時間晚了一些,但目前所取得的人氣和收入方面,絕對是比原本的IU更強,一年下來給MC公司帶來的收入,金昱范雖然沒有刻意去詢問洪勝成,但心底也有一定的范圍,保守估計是350億韓元。
Fin.K.L和BabyV.O.X雖然人氣大不如十幾年前,但到底是韓國傳奇女團之一,人氣和影響力還是有的,幾場演唱會,還有成員們的solo發展,給MC公司也能夠帶來幾十億韓元的收入。
確實,Fin.K.L和BabyV.O.X已經遠不能跟十幾年前相比,如果Fin.K.L和BabyV.O.X能夠有十幾年前的能量和人氣,一年下來給MC公司輕輕松松就可以帶來一兩百億韓元的收入。
金鐘國有些沒落了,但架不住金鐘國憑借著《》開啟了自己事業的第二春,雖然在歌壇沒有什么太大的作為,但憑借著《》這個節目,金鐘國在海外有著非常高的人氣,光是代言,就能夠給MC公司帶來幾十億韓元。
這并不夸張,韓國市場就那么小,真正的大頭都是在海外市場,尤其是在中國。這也是韓國各大經紀公司想方設法想要進軍中國的目標和原因,只要有人氣和影響力,就能夠很輕松的賺到很多錢。
韓國頂級經紀公司的年收入,之所以百分之幾十,甚至是百分之一百以上的飆升,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海外市場的發展,不然的話僅僅靠著韓國這么小的市場,玩了命也賺不到那么多錢。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