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在金庸世界第三十一章 明教大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縱橫在金庸世界 >>縱橫在金庸世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一章 明教大會

第三十一章 明教大會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22日  作者:葬魂梅香  分類: 武俠 | 傳統武俠 | 葬魂梅香 | 縱橫在金庸世界 


說不得道:“天下百姓苦難方深,人心思變,正是驅除韃子、還我河山的良機。()&昔年陽教主在世,日夜以興復為念,只是本教向來行事偏激,百年來和中原武林諸派怨仇相纏,難以攜手抗敵。天幸慕容教主主理教務,和各派怨仇漸解,咱們正好同心協力,共抗胡虜。”

周顛道:“江湖上都說咱們明教殺光了六大派高手,一聽到‘明教’兩字,人人恨之入骨,什么‘同心協力、共抗胡虜’云云,說來好聽,卻又如何做起?”

說不得道:“咱們雖然蒙此惡名,但真相總有大白之日,何況張真人可為明證。”

周顛笑道:“倘若的確是咱們殺了宋遠橋、火絕老尼、何太沖他們,張真人還不是給蒙在鼓里,如何作得準?”

鐵冠道人喝道:“周顛,在張真人和教主之前不可胡說八道”

周顛伸了伸舌頭,便不言語了。

彭瑩玉道:“周兄之言,倒也不是全無道理。依貧僧之見,咱們當大會明教各路首領,頒示張教主和武林各派修好之意。同時人多眼寬,到底宋大俠、滅絕師太他們到了何處,在大會中也可有個查究。”

慕容燕道:“宋大俠、滅絕師太等人都是當今武林中的中流砥柱,元廷抓住了他們,怕他們被人劫走,必定將他們關在了一處安全的地方。而對元廷來說,天下間再也沒有比大都更安全的地方了。所以我猜測他們現在應當是在大都。不過彭大師適才創議,本教召集各路首領一會,此事倒是可行。這樣,咱們先召集本教各路首領會一會,然后就前往大都打探消息,各位意下如何?”

群豪均道:“甚是。在武當山上空等,終究不是辦法。”

周顛道:“教主,你說在何處聚會最好?”

慕容燕略一沉吟。說道:“現在江湖上各幫各派和元廷都視本教為大敵,咱們這么光明正大的召開大會,只怕會有人來破壞。胡先生當初隱居的蝴蝶谷地處山谷,便于防守。所以我想,本教這次大會,便在淮北蝴蝶谷中舉行。”

當下群豪各無異議,言明三個月后的八月中秋,明教各路首領齊集淮北蝴蝶谷聚會。

次曰清晨,五行旗和天鷹旗下各掌職信使,分頭自武當山出發。()傳下教主號令:諸路教眾,凡香主以上,概于八月中秋前趕赴淮北蝴蝶谷,參見新教主,共商大事,其副手則留于當地,主理教務。

其時距中秋日子尚遠,慕容燕便暫留武當山修養,暇時則與張三豐探討武學。韋一笑、彭瑩玉、說不得諸人。則各處游行,探聽江湖上的消息。

如此過了兩月有余,慕容燕偕同殷天正、殷野王、冷謙、鐵冠道人、周顛、胡青牛、小昭等人,辭別張三豐師徒。前往淮北。楊不悔則留在武當山服侍殷梨亭。

明教一行人曉行夜宿,向東方行去,一路上但見田地荒蕪,民有饑色。江淮沿海本為殷實富庶之區。眼前卻餓殍遍野,生民之困,已到極處。群豪慨嘆百姓慘遭劫難。卻又知蒙古人如此暴虐。霸居中土之期必不久長,正是天下英雄揭竿起事的良機。

數日后到了蝴蝶谷外。先到的教眾得知教主駕到,列成長隊,迎出谷來。其時巨木旗下執事人等,早已在蝴蝶谷中搭造了許多茅舍木屋,以供與會的各路教眾居住。

再過三日便是八月十五,蝴蝶谷中筑了高壇,壇前燒起熊熊大火。慕容燕登壇宣示和中原諸門派盡釋前嫌、反元抗胡之意,又頒布教規,重申行善去惡、除暴安良的教旨。教眾一齊凜遵,各人身前點起香束,立誓對教主令旨,決不敢違。

是日壇前火光燭天,香播四野,明教之盛,遠邁前代。年老的教眾眼見這片興旺氣象,想起數十年來本教四分五裂、幾致覆滅的情景,忍不住喜極而泣。午后屬下教眾報道:“有洪水旗旗下弟子朱元璋、徐達諸人求見,說是探聽到了少林、武當兩派高手的下落。”

慕容燕道:“快請他們進來。”

不一會兒,從門外走進七個人來,一齊躬身行禮,說道:“參見教主!”

慕容燕道:“在下初掌本教,對教中兄弟還都不太熟悉,請問諸位高姓大名?”

一名氣概軒昂的青年漢子開口道:“屬下名叫徐達。”接著他對余下六人做了介紹,一個方面大耳的姓湯名和;一個英氣勃勃的姓鄧名愈;一個黑臉長身的姓花名云;兩個白凈面皮的親兄弟,兄長吳良,兄弟吳禎。最后徐達指著一個相貌十分丑陋人,道:“這位是朱元璋,朱大哥。”

慕容燕打量著未來的明太祖,只見他下巴向前挑出,猶如一柄鐵鏟相似,臉上凹凹凸凸,甚多瘢痕黑痣,雙眼深陷,生平所見,再無一人比他更丑。但他雙目炯炯有神,盼顧之間自有一股英雄氣,讓人一見,就覺得其非常人。

朱元璋雖是未來明朝的開國皇帝,但慕容燕連忽必烈都殺過了,對這些所謂的未來皇帝自然也就視之平常。當下開口問道:“聽說你們探聽到了少林、武當兩派高手的蹤跡?”

朱元璋道:“是。”

當下朱元璋就說出了事情的經過:六月上旬,朱元璋、徐達、湯和、鄧愈、花云、吳良、吳禎七人奉到慕容燕令旨,歡喜之余,便打算備些禮物慶賀掌教。因淮北貧困,沒什么好東西,便一起打算上山東去闖闖。他們生怕給官府認了出來,因此扮作了趕腳的騾車夫。來到河南歸德府時,有伙掄刀使槍的人讓他們再一群垂頭喪氣,萎靡不振的和尚。他們細加打探,得知了這群和尚都是少林寺的僧人。在河間府時,又遇上了六輛大車,其中坐的都是武當派的高手。他們一路北上,最后到達了大都西城的萬安寺。

慕容燕聽后,道:“七位探聽到少林、武當兩派高手的下落,此功不小。待安排了抗元起義的大事之后,咱們便去大都相救兩派高手。”

當晚慕容燕大會教眾,焚火燒香,宣告各地并起,共抗元朝,諸路教眾務當相互呼應,要累得元軍疲于奔命,那便大事可成。

是時定下方策,教主張無忌率同冷謙、青翼蝠王韋一笑執掌總壇,為全教總帥。白眉鷹王殷天正,率同天鷹旗下教眾,在江南起事。布袋和尚說不得率領劉福通、杜遵道、羅文素、盛文郁、王顯忠、韓皎兒等人,在河南潁川一帶起事。彭瑩玉和尚率領徐壽輝、部普旺、明五等,在江西贛、饒、袁、信諸州起事。說不得以前曾在汝寧、信陽州扶助棒胡,以明教為號召起義反元,彭瑩玉曾在袁州扶助周子旺起義反元,均遭撲滅,兩人奉命聯絡棒胡及周子旺所屬舊人,再次起事。鐵冠道人率領布三王、孟海馬等,在湘楚荊襄一帶起事。周顛率領芝麻李、趙君用等在徐宿豐沛一帶起事。朱元璋、徐達、湯和、鄧愈、花云、吳良、吳禎,會同孫德崖等在淮北濠州起兵,奉韓山童為首領。光明左使楊逍會同西域教眾,截斷自西域開赴中原的蒙古救兵。五行旗歸總壇調遣,何方吃緊,便向何方應援。

這等安排方策,是慕容燕和彭瑩玉、殷天正等明教高層一起商量出來的。慕容燕宣示出來,教眾歡聲雷動。

慕容燕又道:“單憑本教一教之力,難以撼動元朝近百年的基業,須當聯絡天下英雄豪杰,群策群力,大功方成。眼下中原武林的首腦人物半數為朝廷所擒,總壇即當設法營救。明教眾兄弟散處四方,遇上機會便即殺韃子動手,總壇也即前赴大都救人。今日在此盡歡,此后相見,未知何日。眾兄弟須當義氣為重,大事為先,決不可爭權奪利,互逞殘殺。若有此等不義情由,總壇決不寬饒。”

眾人齊聲答應:“教主令旨,決不敢違!”呼喊聲山谷鳴響。

當下眾人歃血為盟,焚香為誓,決死不負大義。

是晚月明如晝,諸路教眾席地而坐,總壇的執事人員取出素餡圓餅,分饗諸人。眾人見圓餅似月,說道這是“月餅”。后世傳說,漢人相約于八月中秋食月餅殺韃子,便因是夕明教聚義定策之事而來。

慕容燕又宣示道:“本教歷代相傳,不茹葷酒。但眼下處處災荒,只能有什么便吃什么,何況咱們今日第一件大事,乃是驅除韃子,眾兄弟不食葷腥,精神不旺,難以力戰。自今而后,廢了不茹葷酒這條教規。咱們立身處世,以大節為重,飲食禁忌,只是余事。”自此而后,明教教眾所食月餅,便有以豬肉為餡的。

次日清晨,諸路人眾向張無忌告別。眾人雖均是意氣慷慨的豪杰,但想到此后血戰四野,不知誰存誰亡,大事縱成,今日蝴蝶谷大會中的群豪只怕活不到一半,不免俱有惜別之意。是時蝴蝶谷前圣火高燒,也不知是誰忽然朗聲唱了起來:“焚我殘軀,熊熊圣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眾人齊聲相和:

焚我殘軀,熊熊圣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萬事為民,不圖私我。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群豪白衣如雪,一個個走到慕容燕面前,躬身行禮,昂首而出,再不回顧。但聽歌聲漸遠,壯士離散,熱鬧了數日的蝴蝶谷重歸沉寂。(未完待續。。)u


上一章  |  縱橫在金庸世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