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在金庸世界第二十三章 回返中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縱橫在金庸世界 >>縱橫在金庸世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三章 回返中原

第二十三章 回返中原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14日  作者:葬魂梅香  分類: 武俠 | 傳統武俠 | 葬魂梅香 | 縱橫在金庸世界 


慕容燕道:“本教近些年來四分五裂,一盤散沙,總壇混亂,各地分壇也都是各自為政,不再尊奉總壇號令,甚至時有互相攻伐、自相殘殺的事發生。()各地教眾近些年來屢次興兵反元,卻始終無法打開局面,和各地教眾領導不一、互不配合不無關系。所以當前本教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聯絡各地教眾,重新整合教中力量,將各地分壇,重歸總壇領導之下。”

眾人聽了,均想:“這的確是當前要務。”

墓容燕繼續朗聲道:“下面我來分派一下任務,請楊左使率領天地風雷四門,留鎮光明頂,重建總壇。請殷鷹王率領天鷹旗,探聽是否尚有敵人意欲跟本教為難。韋蝠王、五散人、五行旗和我則分赴各地,聯絡各地分壇,招集本教分散了的人眾。事不宜遲,除留守總壇的地風雷四門外,其余人等明日一早便出發。”

此時他是教主之<無<錯.s.尊,雖言語謙遜有禮,但每一句話即是不可違抗的嚴令,眾人一一接令。。無不凜遵。

慕容燕接著道:“諸位,本教剛逢大難,百廢待興。在下才疏學淺,望諸位日后能時刻提點,助我中興本教。”

眾人一齊站起身來,說道:“愿追隨教主,中興本教。”

當日眾人飽餐歡聚,分別休息。

次日清晨,慕容燕率領眾人,和楊逍道別。

楊逍道:“教主此去,多多保重。”

慕容燕道:“楊左使坐鎮總壇,多多辛苦。”

楊逍和天地風雷四門首領直送下光明頂來,這才作別。

一行人行出百余里,在沙漠中就地歇宿。慕容燕忽聽得東北角上蹄聲雜沓,有大隊人馬自西向東,奔馳而過。韋一笑和彭瑩玉先后奔到,說道:“教主。深夜之中大隊人馬奔馳,說不定又是本教之敵。”

慕容燕道:“韋蝠王。轉載請注明出處。彭和尚,咱們去探查一番。”

韋一笑和彭瑩玉連聲稱好,三人當即奔向蹄聲傳來處查察。到得近處,果見沙漠中留下一排馬蹄印。

韋一笑俯身察看,抓起一把沙子,說道:“有血跡。”

三人循著蹄印追出數里,彭瑩玉忽見左首沙中插著半截單刀,拾起看時。見刀柄上刻著“馮遠聲”三字,微一沉吟,說道:“這是崆峒派的人物。教主,想是崆峒派在此預備下馬匹,回歸中原。”

韋一笑道:“從光明頂下來,已事隔半月有余,他們尚在這里,不知搗什么鬼?”

慕容燕知道這不是崆峒派的人在搗鬼,而是汝陽王府的人的在搗鬼。但也不說破,和韋一笑、彭瑩玉一起回歸原地安睡。

慕容燕看過《倚天屠龍記》的原著。葬魂梅香早知六大派的人下了光明頂后,就遭遇了汝陽王府高手的暗算。六大派下光明頂時。因當時事情太多,慕容燕一時忘記了提醒六大派的人。待第二天他想起來,本想派人去向六大派報訊,但那時他已經的明教教主了。既然坐了明教的教主。既然就要站在明教的角度上去看待問題。

明教想要興義軍,推翻元廷,單憑一教之力。還略有些力有未逮,非要團結天下豪杰才能成功。但江湖中人多視明教為妖魔鬼怪,想讓他們與明教聯手,何其難也?方今江湖上以六大派為尊,只要六大派對明教改觀,那么其他江湖幫會自然也會跟著改**度。可近百年來,明教和六大派互相廝殺,相互之間仇怨頗多,豈是三言兩語就能夠化解的?這次雖然在慕容燕的干預下,使得六大派放棄了覆滅明教的打算,可除非讓六大派受了明教天大的恩惠,讓他們不得不感恩戴德,否則想讓他們今后不再敵視明教,甚至援助明教,卻也不大可能。而接到明教的警告,使六大派自己躲過了汝陽王府的暗算,或在他們中了暗算后,由明教的人將他們救出,哪個更能讓六大派的人感恩,自不用說。

因此慕容燕便坐視事情按照原著的劇情發展,以待時機。

又行了五日,這日行到傍晚,厚土旗掌旗使顏垣忽道:“這里有些古怪!”奔向左前方的一排矮樹之間察看,從一名部屬手里接過一把鐵鏟,在地下挖掘,過不多時,赫然露出一具尸體。尸首已然腐爛,面目殊不可辨,但從身上衣著看來,顯是昆侖派弟子。

厚土旗教眾一齊動手挖掘,不久掘出一個大坑,坑中橫七豎八地堆著十六具尸體,盡是昆侖派弟子。若是他們本派掩埋,決不致如此草草,顯是敵人所為。再查那些尸體,人人身上有傷。慕容燕命厚土旗將各具尸體好好分開,一具具地妥為安葬。

除了慕容燕外,其余眾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心頭的疑問都是一樣“誰干的?”

大家怔了一陣,彭瑩玉才道:“此事倘不查個水落石出,這筆爛賬定然寫在本教頭上。”

慕容燕道:“不管是誰干的。。對方都不容小窺。大家聽了,倘若明刀明槍地交戰,咱們自不懼旁人,但暗箭難防,此后飲水食飯、行路住宿,處處要防敵人下毒暗算。”教眾齊聲答應。

又行一陣,眼見夕陽似血,天色一陣陣地黑了下來,眾人正要覓地休息,只見東北角天邊四頭兀鷹不住在天空盤旋。突然間一頭兀鷹俯沖下去,立即又急飛而上,羽毛紛落,啾啾哀鳴,顯是給下面什么東西擊中,吃了大虧。

巨木旗的掌旗使聞蒼松見兀鷹古怪,說道:“我去瞧瞧。”帶了兩名弟兄,急奔過去。

過了一會,一名教眾先行奔回,向慕容燕稟報:“稟告教主,武當派殷六俠摔在沙谷之中。”

慕容燕道:“帶我去瞧瞧。”說著向那里趕去。殷天正、韋一笑等隨后跟來。

到得近處,只見是個大沙谷。轉載請注明出處。足有十余丈深,聞蒼松抱著殷梨亭,一步一陷,正十分吃力地上來。慕容燕沿著沙壁搶了下去,接過殷梨亭。幾個縱躍便出了沙谷。將他橫放在地,定神看時,但見他膝、肘、踝、腕、足趾、手指,所有四肢的關節盡數讓人折斷了,氣息奄奄,動彈不得。

殷梨亭神智尚未迷糊,見到明教眾人,吐出了口中的兩顆石子。原來他受傷后給人推下沙谷,仗著內力精純,一時不死。兀鷹想來吃他,給他側頭咬起地下石子,噴石射擊,如此苦苦撐持,已有數日。

慕容燕先給殷梨亭服下止痛護心的藥丸,再詳加查察,但見他四肢共有二十來處斷折,每處斷骨均是給重手指力捏碎,沒法接續。

殷天正看了殷梨亭的傷勢后。道:“是少林派的金剛指力。”

韋一笑奇道:“少林派為何要害殷六俠?”

慕容燕道:“下手的人未必就是少林派的。”

殷天正道:“可這明明是少林派的武功。”

慕容燕道:“會少林派功夫的。葬魂梅香未必就是少林派的人。我也會不少少林派的功夫,卻一天都沒在少林派待過。你們可曾聽說過‘金剛門’?”

眾人奇道:“金剛門?”

慕容燕道:“不錯,這金剛門地處西域。其創派祖師本是少林寺香積廚中灶下燒火的一名火工頭陀,因在香積廚中受氣,被掌管香積廚的武僧打得接連**三次,遂憤而偷學武功。少林寺弟子人人會武。要偷學拳招,機會良多。他既苦心孤詣,又有過人之智。二十余年間竟練成了極上乘的武功。其后,在一年一度的達摩堂大校中發難,連續重創當時達摩堂的九大弟子,并在與達摩堂首座苦智禪師較量時,將他趁機打死,從此逃出少林寺。事后,少林寺派出幾十名高手四下追索,但尋遍了江南江北,卻絲毫不得他蹤跡。其時他卻是逃到了西域,之后更是在西域安家落戶,開創了金剛門一脈。這金剛門中傳承的主要就是少林外門武功。”

說不的道:“照教主這么說,打傷殷六俠的就很有可是是金剛門的人嘍?”

慕容燕道:“不錯。”

殷野王道:“二十年前,武當俞三俠也是像這樣一般,被人用少林派的金剛指力捏碎了全身骨骼,武當、少林兩派為此爭執了多年也沒有結果。這樣看來,當初的事,也有可能是金剛門做的。”

眾人都覺言之有理。

殷天正道:“好哇,總算是真相大白了。若是讓我遇到了這些賊子,絕不輕饒了他們!”

當年張翠山和殷素素自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俞岱巖的癱瘓。殷天正對女兒的死,一直痛心不已。現在知道了事情的元兇。。不禁怒氣勃發。

聞蒼松道:“教主,你看此事現在該如何是好?”

慕容燕道:“先安排兩名教眾,讓他們好好照顧殷六俠。然后叫人會光明頂將‘蝶谷醫仙’胡先生叫來,看他對殷六俠的傷勢有沒有什么辦法。”

其時天已全黑,明教眾人點起燈火,埋鍋造飯。

次日慕容燕怕敵人還在左近,分散落單后,恐會被偷襲暗算,遭人毒手。便傳下號令,各人暫且不要分散,先一起護送殷梨亭會武當山再說。

這日眾人進了玉門關,賣了駱駝,改乘馬匹,生怕惹人耳目,買了商販的衣服換上。有的更趕著騾車,裝了皮貨藥材等物。

這日清晨動身。轉載請注明出處。在甘涼大路上趕道,驕陽如火,天氣熱了起來。行了兩個多時辰,眼見前面一排二十來棵柳樹,眾人心中甚喜,催趕坐騎,奔到柳樹下休息。

到得近處,見柳樹下已有九個人坐著。八名大漢均作獵戶打扮,腰挎佩刀,背負弓箭,還帶著五六頭獵鷹,墨羽利爪,模樣神駿。另一人卻是個年輕公子,身穿寶藍綢衫,輕搖折扇,掩不住一副雍容華貴之氣。

慕容燕翻身下馬,向那年輕公子瞥了一眼,見他相貌俊美異常,雙目黑白分明,炯炯有神,手中折扇白玉為柄,握著扇柄的手,白得和扇柄竟無分別。

但眾人隨即不約而同地都瞧向那公子腰間,只見黃金為鉤、寶帶為束。葬魂梅香懸著一柄長劍,劍柄上赫然鏤著“倚天”兩個篆文。看這劍的形狀長短,正是滅絕師太持以大屠明教教眾的倚天劍。明教眾人大為愕然,周顛忍不住要開口相詢。便在此時,只聽得東邊大路上馬蹄雜沓,一群人亂糟糟地乘馬奔來。

這群人是一隊元兵,約莫五六十人,另有一百多名婦女,給元兵用繩縛了拖著行走。所有婦女都是漢人,顯是這群元兵擄掠來的百姓,其中半數都已衣衫給撕得稀爛,有的更裸露了大半身,哭哭啼啼,極是凄慘。元兵有的手持酒瓶,喝得半醉,有的則揮鞭抽打眾女。這些蒙古兵一生長于馬背,鞭術精良,馬鞭抽出,回手一拖,便卷下了女子身上一**衣衫。余人歡呼喝彩,喧聲笑嚷。(未完待續……)

緊張時放松自己,煩惱時安慰自己,開心時別忘了祝福自己!

無彈窗,我們的地址

重要聲明:小說""所有

閱讀更多小說最新章

節請返回,支持請到各大書店或網店購買閱讀。


上一章  |  縱橫在金庸世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