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在金庸世界第二十章 大戰光明頂8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縱橫在金庸世界 >>縱橫在金庸世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章 大戰光明頂8

第二十章 大戰光明頂8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11日  作者:葬魂梅香  分類: 武俠 | 傳統武俠 | 葬魂梅香 | 縱橫在金庸世界 

熱門、

慕容燕雖然不再施展“六脈神劍”,但他在峨眉弟子叢中穿來插去,將眾人視如無物,一柄柄利劍向滅絕師太擲去。&{}.{}.}滅絕師太想要追擊卻被自己門下弟子所阻,依然處在只有挨打、沒法反擊的局面,不禁暗暗焦急。

這時,慕容燕繞到了一名清麗秀雅,姿容甚美,約莫十**歲年紀的綠衣少女面前。慕容燕一時覺得她好生面熟,待將她手中長劍奪下來后,才猛然想起,她便是七年前有過一面之緣的周芷若。

慕容燕驚異地道:“咦,原來是你。看在相識一場的份上,劍還給你。”說著,就將剛奪下來的寶劍塞回了周芷若手中。

周芷若羞的雙頰暈紅,手中長劍丟也不是,不丟也不是,一時手足無措的站在當地。

丁敏君在旁冷笑道:“周師妹,他待你真是與眾不同。明明已經將你的劍搶了去,卻又還給了你。”

滅絕師太也看到了這邊的情況,耳聽丁敏君的言語,暗想道:“這小子偏偏將芷若的兵刃還了回去,莫非兩人當真暗中勾結?我試試便知!”朗聲喝道:“芷若,你敢欺師滅祖么?”挺劍疾向周芷若當胸刺去。

周芷若大驚,不敢舉劍擋架,叫道:“師父,我……”她這“我”字剛出口,滅絕師太的長劍已刺到她胸口。

慕容燕雖明知滅絕師太這一劍多半是在試探,但卻也不敢保證她不是真的要殺周芷若。滅絕師太一向心狠手辣,手下從不容情,對自己的弟子痛下殺手也不是第一次了。因此慕容燕縱身躍上,一把抱起周芷若,飛出丈許。

滅絕師太好容易反賓為主,長劍顫動,直刺他后心。慕容燕聽到背后風聲。抱著周芷若向前急沖而去,滅絕師太則持著倚天劍急追在后。只見倚天劍的劍鋒雖然距離慕容燕的后心只有不到兩尺之遙,卻再也無法拉近一絲一毫。

慕容燕剛向前奔出三步,就見丁敏君恰好擋在自己面前。他右手抱住周芷若,左手如電伸出,丁敏君還未有反應,慕容燕的左手已經搭在了她的肩頭。慕容燕左手向后一甩,丁敏君只覺眼前一花,倚天劍的劍鋒已經刺到了自己面前。丁敏君嚇得雙眼緊閉,口中大叫道:“啊。師父!……”

滅絕師太眼見自己的弟子出現在自己的劍鋒之下,手中的倚天劍不由一頓。但就在此時,慕容燕突然從丁敏君的背后竄了出來,使出“天山折梅手”的精妙手法,在滅絕師太的手腕上一拂,將倚天劍輕輕巧巧地奪了過來。隨即反轉劍柄,將倚天劍指住滅絕師太咽喉,微笑道:“師太,承讓。”

從滅絕師太舉劍刺向周芷若到慕容燕奪劍取勝。這幾下兔起鶻落,快捷無比。旁觀眾人上一刻還見滅絕師太持劍指著慕容燕,下一刻就見形勢反轉了過來,變成了慕容燕持劍指著滅絕師太。

周芷若滿臉漲得通紅。身子微微一掙,道:“快放下我!”

慕容燕道依言將她放下,鼻中聞到一陣淡淡幽香,只覺她頭上柔絲在自己右頰拂過。不禁斜眼相望,只見她俏臉生暈,又羞又窘。雖神色恐懼,眼光中卻流露出歡喜之意。

滅絕師太站在那里,一言不發,瞧瞧周芷若,又瞧瞧慕容燕,臉色越來越青。

慕容燕倒轉劍柄,向滅絕師太道:“師太,貴派的寶劍,請收好了吧。”

滅絕師太臉色鐵青的接過倚天劍,冷冷的道:“峨嵋派今日落敗,日后再找閣下算賬。芷若,一會兒你給我好好說清楚:你跟他到底是怎么回事?”轉身退出場外,峨眉眾弟子跟著她也退了下去。

周芷若應道:“是。”向慕容燕看了一眼。

慕容燕正用飽含歉意的目光望了過去,意思是說:“抱歉,害你受師父責罵了。”

兩人目光一觸,周芷若俏臉一紅,低下頭,跟在滅絕師太身后向外走去。

慕容燕看向武當派的方向,道:“武當派有那位高人要來賜教?”

此次六大派圍攻光明頂,崆峒、少林、華山、昆侖、峨嵋五派高手均已敗在慕容燕手下,只剩武當一派尚未跟他交過手。若武當派再不能取勝,那“六大派圍攻光明頂”這件轟傳武林的大事,就要落得個鎩羽而歸了。此后六大派在江湖上臉面何存?一時其余五派中人都看向武當派。

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殷梨亭、莫聲谷五人互相對視了一眼,誰也沒有把握能夠戰勝慕容燕。張松溪開口道:“這位慕容公子武功之高,實在是世所罕見。當今天下,除了師父他老人家外,只怕無人是他的對手。以我看除非我們五兄弟一起出手,組成‘真武七截陣’,才能戰而勝之。”

俞蓮舟道:“不成!慕容公子救過無忌,我五兄弟怎能以多欺少?”

張松溪道:“二哥,依小弟之見,大局為重,我五兄弟的名聲為輕。”

莫聲谷道:“名聲乃身外之物,只不過以五敵一,實在是勝之不武。”

一時議論難決,各人眼望宋遠橋,靜候他作個定奪。

宋遠橋見殷梨亭始終不發一言,可是臉上憤怒之色難平,心知他未婚妻紀曉芙**于明教楊逍,實是平生奇恥大恨,若不一鼓誅滅明教,掃盡奸惡淫徒,這口氣如何咽得下?當下緩緩說道:“魔教作惡多端,除惡務盡,乃我輩俠義道的大節。名聲固然要緊,但現今兩者不能得兼,當取大者。我們上吧。”

其余四俠齊聲道:“是。”

武當五俠走到慕容燕身前,宋遠橋朗聲道:“慕容公子,你救了我那無忌侄兒的性命,有恩于我武當派。照理說,我們武當派不該跟你為難,可現在礙于大局,只有得罪了。”

慕容燕道:“無妨,宋大俠只管出手就是。”

宋遠橋續道:“慕容公子,你武功高強。我們五兄弟自任都不是你的對手。我武當派有一套‘真武七截陣’,自創成之日起,還從未以之對過敵。今日我五兄弟想將此陣擺下,請慕容公子品評一二。”

慕容燕道:“久聞武當派的‘真武七截陣’的大名,一直想一觀其中奧妙。五位盡管布陣便是。”

武當五俠互相點了一下頭,站好方位,宋遠橋開口道:“慕容公子,請。”

慕容燕邁步走入陣中,道:“小心了。”一掌向張松溪拍去。眼見梅超風這一下便要拍到張松溪身上,可張松溪卻既不抵擋。又不閃避。突然左右各有一柄長劍刺到,卻是俞蓮舟與莫聲谷同時出劍。這武當劍法變化精微,雙劍連勢,威力極盛,慕容燕不敢輕忽,凝神接招。慕容燕只接了三招,俞蓮舟與莫聲谷便撤劍退下,慕容燕剛要追擊,張松溪和殷梨亭就舉劍從旁刺了過來。慕容燕只得變招抵擋。張松溪和殷梨亭一擊無功,便即退下,不待慕容燕做出應對,宋遠橋又

一劍刺了過來。宋遠橋之后。又是俞蓮舟攻上……

這“真武七截陣”本是張三豐一日見到龜蛇二將,想起長江和漢水之會的蛇山、龜山,心想長蛇靈動,烏龜凝重。真武大帝左右一龜一蛇,正是兼收至靈至重的兩件物性,當下連夜趕到漢陽。凝望蛇龜二山,從蛇山蜿蜒之勢、龜山莊穩之形中間,創了一套精妙無方的武功出來。

只是武功雖然創出,但那龜蛇二山大氣磅礴,從山勢演化出來的武功,森然萬有,包羅極廣,決非一人之力所能同時施為。于是張三豐不飲不食凡三晝夜之久,潛心苦思,終是想不通這個難題。直到第四天早晨,見江上旭日東升,才猛然醒悟,將至一份為七,將之化為了一套陣法,分別傳給了自己的七個弟子。

因為這套陣法由真武大帝座下龜蛇二將而觸機創制,是以名之為“真武七截陣”。這陣法的七套武功分別行使,固是各有精妙之處,但若二人合力,則師兄弟相輔相成,攻守兼備,威力便即大增。若是三人同使,則比兩人同使的威力又強一倍。四人相當于八位高手,五人相當于十六位高手,六人相當于三十二位,到得七人齊施,猶如六十四位當世一流高手同時出手。

只見武當五俠每個人的步法方位和劍法招數都各不相同,但五人的武功配合到一起,卻相輔相成,攻守兼備,攻勢蜿蜒靈動,守勢莊穩凝重,毫無破綻可言。慕容燕只覺對方五人好似化為了一體,攻此則彼助,攻彼則此助,雖然武當五俠只有五人,但慕容燕卻感覺自己像是同時在和十來個武當五俠交手一般。

慕容燕施展開平生所學“天山六陽掌”“般若掌”“參合指”“大伏魔拳”“一陽指”……全都信手拈來,卻始終只能和武當五俠打成平手。六人這一番交手,當真是打的天昏地暗,難解難分。旁人既對對武當派“真武七截陣”的威力而感到震驚,也慕容燕武功之博,所學之精而感到嘆服。

六人翻來覆去比拼了兩個時辰,依然互相相持不下。這時,莫聲谷又一劍向慕容燕刺過來,慕容燕一招“般若掌”見莫聲谷刺來的劍拍偏。莫聲谷一擊不中,正要變換方位時,腳下突然一頓。原來武當五俠中以莫聲谷年齡最小,功力最弱,酣斗至現在,他已有些真氣不繼。莫聲谷腳下這一頓,使得愿本毫無漏洞的陣勢出現了一絲破綻。

慕容燕見此,眼前一亮,心中大叫:“機會!”右手一揮,帶開張松溪刺來一劍的劍鋒。左手拇指向莫聲谷一按,全力一道“少商劍”射了過去。莫聲谷閃避不及,知道慕容燕無形劍氣的厲害,急忙橫劍一擋。只聽“呯”的一聲,莫聲谷雖然擋下了慕容燕的“少商劍”,但他手中的佩劍也斷為了兩截。

俞蓮舟見莫聲谷沒了兵刃,怕他有所閃失,便道:“七弟,你先退下,這里就交由大哥、四弟、六弟和我來應對。”

莫聲谷應了一聲便退出了戰圈。

莫聲谷退下后,慕容燕所面臨的壓力驟減一半,他一邊應對著四人的進攻,一邊開口道:“宋大俠,你們五人時尚沒有戰勝我,現在只剩四人,勝機就更加渺茫了。不如你我雙方就此罷斗如何?”

宋遠橋道:“沒有打到最后,誰知勝負如何?”

慕容燕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奉陪到底。”說著,他分別豎起左右兩手的中指和無名指,同時將一道“中沖劍氣”和一道“關沖劍氣”分別射向俞蓮舟和張松溪。接著慕容燕十指連連彈動,雙手同時御使兩道劍氣與武當四俠斗在一起。

又過了大約兩刻鐘,漸漸的殷梨亭也有些真氣不繼,被慕容燕一記“少沖劍”擊斷了手中的長劍,也退了下去。至此,慕容燕已經占據了上風,只見他用左手劍氣逼住宋遠橋、俞蓮舟兩人,右手劍氣則猛攻張松溪,張松溪頓感有些應接不暇,不久就步莫聲谷、殷梨亭兩人的后塵,被慕容燕折斷長劍,退下場去。

剩下的宋遠橋和俞蓮舟兩人,只剩下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更是無力回天。勉力支撐了一陣,便被慕容燕用一道“商陽劍氣”和一道“少澤劍氣”同時擊斷了手中的長劍。(未完待續。。)

同類小說:、


上一章  |  縱橫在金庸世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