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在金庸世界第二十五章 英雄大會6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縱橫在金庸世界 >>縱橫在金庸世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五章 英雄大會6

第二十五章 英雄大會6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18日  作者:葬魂梅香  分類: 武俠 | 傳統武俠 | 葬魂梅香 | 縱橫在金庸世界 

(左鍵)

未完待續,加入收藏下次從這里開始


--25

(108尒説鯁噺)25:更新時間:2014110106:01:15。這是最后一章免費章節。

/a/26112/7901633.html108尒說更新

慕容燕收楊過為徒后,除了開始一年教了他一些“九陰真經”上的功夫外,之后兩年都是以傳授逍遙派的武功為主。逍遙派最上等的武功都是一些精妙掌法,但這些功夫都需要以深厚的內力為基才能修習。

楊過隨慕容燕習武至今,不過三年功夫,他又沒學“北冥神功”,自然沒有那么深厚的內力。所以楊過現在跟慕容燕練得最精純的乃是劍法,于是向群雄道:“那一位尊長請借柄劍一用。”廳上二千余人之中倒有三百余人佩劍,聽楊過如此說,齊聲答應,紛紛拔劍。

在場人中,以孫不二的寶劍最為鋒利。孫不二未曾拜王重陽為師之時,均已心懷忠義,后來受王重陽熏陶,攘夷御侮之心更熱。楊過反出全真教,她自甚感惱怒,但此時見他力抗強敵,為中華爭光,登時將門戶私見拋在一旁,縱身搶在頭里,奉上寶劍。

但楊過想起自己在重陽宮中所受的屈辱,又想到日前和全真教剛起來沖突,白眼一翻,卻不接劍,轉頭從一名丐幫弟子手中取過一柄黑沉沉的生銹鐵劍,說道:“就借大哥此劍一用。”

孫不二見楊過不取自己的寶劍,反拿了一把銹劍,頓時僵在當地,進退不得。慕容燕見楊過將這本可與全真教修好的機會,弄得雙方嫌隙更深,也沒有什么表示。就像慕容燕在楊過剛入門時慕容燕對他說的,既然身為“逍遙派”弟子,行事便當隨心所欲。楊過若愿意與全真教化干戈為玉帛,慕容燕自然樂見其成。但楊過若不愿意和全真教修好,慕容燕也視為平常。

霍都見楊過不取寶劍,卻拿了一把銹得斑斑駁駁的鐵劍,心中卻多了一層忌憚之意。蓋武功練到極高境界,飛花摘葉均可傷人,原已不仗兵刃銳利,心想敵人取了這樣一柄鈍劍,當真有恃無恐不成?當下張開折扇,揮了兩下,欲待開口叫陣。

楊過挺劍指著折扇上之前霍都和朱子柳比武時,朱子柳在上面所寫的四字,笑道:“爾乃蠻夷,眾人皆知,倒也不用張揚了。”霍都臉上一紅,折扇啪的一聲,折成根短棒,向他“肩井穴”微點,左掌呼地劈出,勢挾勁風,凌厲狠辣。楊過使動鐵劍,以逍遙派劍法還招。

逍遙派傳人已有百余年未在江湖上出現過,當今武林人士,不要說見過逍遙派武功,只怕連聽過“逍遙派”之名的沒有一個。此時楊過使出逍遙派劍法,大廳上各門各派高手畢集,頗多見多識廣之士,但除慕容燕外,竟沒一人見過。此時但見楊過滿廳游走,手中精妙劍招層出不窮。一套劍法只使得十余招,群雄無不駭然欽服。

霍都的扇上功夫本也算得武林一絕,揮打點刺,也以飄逸輕柔取勝,但此刻遇到天下無雙的逍遙派,竟施展不出手腳,加以他扇上給朱子柳寫上那四個字,給楊過一番取笑,不愿再行張開,這樣一來。扇子中的“揮”字功夫便使不出了。

旁觀眾人之中第一歡喜的要算郭靖,他見故人之子忽爾練成這般身手,想起自己郭家與楊家的累世交情,不由得悲喜交集。黃蓉斜眼望了丈夫一眼,見他眼眶微紅,嘴角卻帶笑容,知他心意,伸手過去握住了他右手。

霍都眼見不敵,焦躁起來,暗思今日若竟折在這小子手中,自此聲名掃地,還說什么揚威中原?當下發聲長嘯,右扇左袖,鼓起一陣疾風,急向楊過樸去。吆喝叫嚷,一招狠似一招。

楊過劍走輕靈,招斷意連,綿綿不絕,當真是閑雅瀟灑,翰逸神飛,大有晉人烏衣子弟裙屐**之態。但在其劍法姿俊雅之下,卻隱藏著兇險殺招。逍遙派的武功本就清雅飄逸、姿態翩翩,襯著對方的大呼狂走,更加顯得楊過雍容徘徊,雋朗都麗。楊過雖一身破衣,但這路劍法使到精妙處,人人眼前斗然一亮,但覺他清華絕俗,活脫是個翩翩佳公子。

又過了十來招,霍都見自己全力以赴之下,依然無法奈何楊過,不由更加焦躁。他這一急,招數間就不再那么嚴謹。又過了數招,楊過窺得他一個用力過猛,而回招略慢的破綻,一連刺出三劍,連進了三記殺招,霍都大感狼狽,全力抵御。待得第四招時,霍都再也抵擋不住,被楊過一劍刺中眉心。霍都要害中劍,當即摔倒在地。索性楊過手中拿到是一柄銹濁不堪的鈍劍,兼之人體上顱骨甚硬,楊過這一劍只是刺破了表皮。所以霍都才沒有送掉性命,但也因頭部受到震蕩,而昏了過去。中原群雄見楊過勝了,都大聲歡呼。

蒙古僧人達爾巴大踏步走出,抱起師弟交在師父手中,轉身向楊過道:“小孩子,我來和你比武!”金剛杵橫掃,疾向楊過腰間打去。這一杵揮將過來,帶著一道金光。金剛杵極為沉重,他一出手,金光便生,可見其膂力之強,手法之快。楊過急忙邁“凌波微步”躲開,金剛杵恰好在他腰前掠過。

那知達爾巴不等金杵勢頭轉老,手腕使勁,金剛杵的橫揮之勢斗然間變為直挺,竟向楊過腰間直戳過去。以如此沉重兵刃,使如此剛狠招數,竟能半途急遽轉向,人人均出乎意外,楊過也大吃一驚,忙又邁步躲開。達爾巴兩杵落空,大喝一聲:“往那里逃?”又一杵向楊過打去,再次邁步躲開。

達爾巴見楊過步法精妙,一連躲開了自己三杵,便用蒙古語稱贊楊過的武功,便詢問他的師承。楊過不懂蒙古話,直以為達爾巴是在罵自己,于是學著達爾巴的口音,也是嘰哩咕嚕的說了同樣幾句。達爾巴聽楊過用蒙古語跟自己說話,便也用蒙古語跟楊過對話,而楊過不管達爾巴和自己說什么,都依樣葫蘆的全盤奉還。

達爾巴為人魯直,說了幾句后,竟把楊過當成了自己的大師兄轉世,突然拋下金剛杵,向楊過低頭膜拜。這一來楊過自然大奇,中原群雄更是詫異之極,不知楊過跟他嘰哩咕嚕、咭咭咯咯的對答半晌,說了番什么言語,竟折服了這神力驚人的番僧。

在場的人中,只有郭靖和金輪國師懂蒙古話,郭靖天生鈍拙,雖明白達爾巴和楊過所說的蒙古話,但不知楊過何以要學他說話,也不知達爾巴為什么要拜他。這中間只金輪國師明白原委,當即向達爾巴說明楊過不是他大師兄。達爾巴對師父的話向來奉若神明,他既說楊過不是大師兄轉世,那就多半不是大師兄了,便拿起金剛杵又向楊過打了過去。楊過連忙邁步閃開。

達爾巴的武功遠在楊過之上,此時杵法展開,當即逼的楊過上躥下跳。只見燭光照耀之下,黃金杵化成一道金光,縱橫來去,楊過雖仗著步法精妙,不會被打到,但黃金杵長,而鐵劍短,向要近身去攻擊達爾巴也是不能。

轉眼間,就過了二三十招,達爾巴的力量無窮無盡一般,招式的更加迅猛,廳上的紅燭已有七八枝被杵風帶滅,楊過在這狂風暴雨的攻擊中只能不斷躲閃,而毫無還手之力。中原英雄盡皆心驚,默不作聲,蒙古眾武士卻暴雷價叫起好來。

慕容燕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回想起原著中楊過戰勝達爾巴的方法,當即叫道:“過兒,移魂!”

《九陰真經》中有一門功夫叫做“移魂”,系以心靈之力克敵制勝。王重陽在古墓石室中刻下《九陰真經》法要便包含此法,旨在集破**的兩人心意相通,心通之術既受阻撓,**的諸般妙詣便使不出了。慕容燕早將古墓石刻上的真經,都教給了楊過,這“移魂”他自然也是學過的。

楊過這幾年來一直聽師父的話聽慣了,此時雖然不知道使出“移魂”有什么用,但還是照做了。當下心中摒慮絕思,依著經中所載止觀法門,由“制心止”而至“體真止”,寧神歸一,竟無半點雜念。這時他全憑本性招架,聽聲閃躍、遇風趨避,眼光呆呆的瞪著敵人。

又拆數招,達爾巴忽覺楊過舉動有異,向他望了一眼,金杵猛擊過去。楊過邁步閃開,沖著達爾巴微微一笑。楊過這么一笑,達爾巴已受感染,先是一呆跟著也是一笑。楊過眉清目秀,添上笑容,更增風致,達爾巴顴骨高聳,面頰深陷,跟著楊過作態一笑,旁觀眾人無不毛骨悚然。

楊過見他呆住,一劍刺出。達爾巴側身閃開,單手握住金剛杵,將杵當劍來使,也刺了過來。之后無論楊過使出什么招式,達爾巴都依樣模仿,只將眾人看得又驚駭,又好笑。

金輪國師早看出不對,連聲呼喝。達爾巴竟恍如不聞。又過了幾招,楊過見時機已至,突然揮手在自己臉上斜削一掌,左掌削過,右掌又削,連綿不斷。楊過的手掌削上了自己臉頰,看似出手甚重,其實只是手掌在自己臉上輕輕一抹,達爾巴那里知道,雙掌拚命往自己臉上打去。他神力驚人,每一掌都是百余斤勁力,打到十余掌,終于支持不住,將自己打得昏暈倒地。

群雄齊聲歡呼,叫道:“我們又勝了第二場!”“武林盟主是大宋高手!”“蒙古韃子快快滾出去罷,別來中原現世啦!”兩名蒙古武士在紛亂中搶出,將達爾巴抬了回去。

25:

108尒説更噺

先看到這里了,按[CtrlD]將本頁加入收藏夾,下次從這里接著看

(左鍵)

未完待續,加入收藏下次從這里開始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

發表書評

本站所轉載的小說均為網友上傳


上一章  |  縱橫在金庸世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