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在金庸世界第二章 活死人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縱橫在金庸世界 >>縱橫在金庸世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 活死人墓

第二章 活死人墓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20日  作者:葬魂梅香  分類: 武俠 | 傳統武俠 | 葬魂梅香 | 縱橫在金庸世界 
__全本

下載:全本推薦:、、、、、、、、

終南山地處陜西,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峰疊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唐代詩人李白曾有詩贊曰:“出門見南山,引領意無限。秀色難為名,蒼翠日在眼。有時白云起,天際自舒卷。心中與之然,托興每不淺。”

慕容燕定下主意后,在路上買了匹馬,離開嘉興,曉行夜宿,一路向北,不一日,便渡過黃河,來到陜西。此時黃河以北,已盡為蒙古人天下。慕容燕時常見到有蒙古武士奔馳于道。

這一天慕容燕終于到了樊川,此處已是終南山所在,漢初開國大將樊噲曾食邑于此,因而得名。沿途岡巒回繞,松柏森映,水田蔬圃連綿其間,宛然有江南景色。

慕容燕一路上岡,中午時分到了岡頂的一座廟宇。慕容燕見廟門橫額寫著“普光寺”三個大字,當下將馬拴在廟外松樹上,進廟討齋飯吃。廟中有七八名僧人,見慕容燕富家公子的打扮,便十分客氣,拿出份素面、三五個饅頭給他吃。

慕容燕坐在松下石凳上吃面,一轉頭,忽見松后有一塊石碑,長草遮掩,露出“長春”二字。心中一動,走過去拂草看時,碑上刻的卻是長春子丘處機的一首詩,詩云:“天蒼蒼兮臨下土,胡為不救萬靈苦?萬靈日夜相凌遲,飲氣吞聲死無語。仰天大叫天不應,一物細瑣枉勞形。安得大千復混沌,免教造物生精靈。”慕容燕體會著詩中的意味,不禁長嘆一聲,心想:“丘處機的武功為人如何暫且不論,單只這份憐世憂民的胸懷,便值得人贊嘆。”

慕容燕吃完面,下的岡來,來到了終南山上。慕容燕知道想要進古墓有兩條路,一條便是從正門進去,這條路倒是好找,但古墓之中機關重重,慕容燕不明其中底細,恐難以入內。另一條就是古墓密道了,這一條路雖然不好找,但卻無人把守,而且直通留有重陽遺刻的石室。慕容燕略一權衡,便決定由密道進入古墓。慕容燕記得密道的入口是在一條小溪中,便在終南山附近四處探查尋找。

慕容燕在終南山中找了兩個月。一日,終于在山腳一處極為荒僻的所在發現了一個山洞,一條小溪自洞中流出。慕容燕見周圍的環境和書中的描寫極為類似,心下一喜,知道自己是找對了地方,當下便泅水而入。

慕容燕這一世自小在太湖長大,自然熟悉水性。慕容燕入水后游了大約一柱香時分,之間水勢漸急,地勢漸低,進入了一處地下潛流。耳中只聽的水聲轟轟,雖為地下潛流,聲勢仍足驚人。

慕容燕在溪底暗流中潛行。地底信道時寬時窄,水流也忽急忽緩,有時水深沒頂,有時只及腰際。又行了大約一頓飯的功夫,水勢減緩,地勢漸高,路上水自與胸齊,自腹而腿。越走水越低,漸漸只沒至踝。

再走一會,濕氣漸輕,但道路卻變得奇陡,竟是筆直向上,若非慕容燕武功還算不弱,早已滑倒摔落。上行了約莫半個時辰,道路漸平,同時腳下漸漸干燥。又走了一會兒,前面出現了一道石門。慕容燕推開了石門,走了進去,只見里面卻是一間平常的石室。

慕容燕從隨身攜帶的油布包中取出事先準備好的火折子,迎風一晃,使其點燃。借著火光,仰頭向室頂看去。但見室頂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字跡符號,最右處寫著四個大字:“九陰真經”。

慕容燕見此,心中大喜,急忙用心默記。足足用了兩個時辰,慕容燕才將室頂上刻著的經文記全。

王重陽在此留下的真經要旨除了一些例如“易筋鍛骨篇”的內功修行法門之外,還有一些專門克制“”的如“解穴秘訣”、“閉氣秘訣”、“移魂**”等法門。

其中“解穴秘訣”、“閉氣秘訣”、“移魂**”三項神功互有關連。“解穴秘訣”中講明自通穴道之法,如修習內功時走火,穴道閉塞,即可以此法自行打通。人之穴道經脈因受封而閉塞,非經外力,難以通解。若意身能以“閉氣”之法暫停呼吸,內息停運,即可順勢解開閉塞之穴道經脈;然“閉氣”極難,須得運使“移魂**”中放心離魂之術,神游物外,心不附體,短暫閉氣方不致窒息斷氣,氣絕身亡。

慕容燕記完經文后,本想就此原路而返,卻突然看到石室另一端通向古墓的出口。心中一動,想道:“既然已經來了這里,何不上去看看聞名已久的活死人墓和小龍女?”想到便做,慕容燕當即轉過腳步,向著那處出口走了過去。

轉了個彎,通過一條短短的甬道,前面是一排向上的石級。慕容燕沿著石級向上,石級直通到頂,中間沒有別的岔路。慕容燕在周圍的墻上四下摸索了一下,果然摸到個可容一手的凹處,緊緊握住了向上一提,卻紋絲不動。慕容燕又朝左轉了一下,再向上反提。只聽喀喇一響,頂上的石板應手而起。

慕容燕閃身竄了上去,上面是一座石棺,棺蓋只推上一半。慕容燕將棺底的石板合好,跳出石棺,向四周看去,只見自己此時所處之地是一座空蕩蕩的大廳,大廳上并列放著五具石棺。凝神細看,見兩具石棺棺蓋已密密蓋著,另外三具的棺蓋卻只推上一半。

慕容燕推開大廳沉重的石門,外面是一條黑漆漆的墓道,慕容燕不明古墓地形,在墓道中東繞西繞,四處亂轉。不一會兒,就來到了一處石室,慕容燕見堂上也是空蕩蕩的沒甚幺陳設,只東西兩壁都掛著一幅畫。

慕容燕先向西壁上掛的畫看去,只見里面是兩個姑娘。一個二十五六歲,正對鏡梳妝,另一個是十四五歲的丫鬟,手捧面盆,在旁侍候。畫中鏡里映出那年長女郎容貌極美,秀眉入鬢,眼角間卻隱隱帶著殺氣。又向那丫鬟裝束的少女看去,那少女憨態可掬,滿臉稚氣。慕容燕心想:“這兩人應該就是林朝英和她的丫鬟了。”

慕容燕又向東壁上的畫像看去,只見上面是一個道人,那道人身材甚高,腰懸長劍,右手食指指著東北角,背脊向外,面貌卻看不見。慕容燕知道這道人就是全真教的開派祖師王重陽了。

慕容燕望著兩幅畫像,思及二人當年的風范,不禁心生感慨:“王重陽與林朝英均是武學奇才,原是一對天造地設的佳偶。二人之間,既無或男或女的第三者引起情海波瀾,亦無親友師弟間的仇怨糾葛。王重陽先前尚因專心起義抗金大事,無暇顧及兒女私情,但義師毀敗、枯居古墓,林朝英前來相慰,柔情高義,感人實深,其時已無好事不諧之理。但兩人都是爭強好勝之人,每當情苗漸茁,談論武學時的爭競便隨伴而生,始終互不相下。最終落得個情天長恨,一個出家做了黃冠,一個在石墓中郁郁以終的結果。”

慕容燕緬懷了一陣先賢,便退出了這間石室,繼續在古墓里亂轉。不一會兒,又來到一間石室。慕容燕見這座石室形狀奇特,前窄后寬,成為梯形,東邊半圓,西邊卻作三角形狀,抬頭一看,室頂石板上刻滿諸般花紋符訣,均以利器刻成,或深或淺,殊無規則。但慕容燕武學見識遠超凡俗,不一會兒,就看出上面所刻的都是上乘武功訣要。慕容燕看了一會兒,便已有所領悟。可惜的是,上面所刻的只有符訣圖形,而無心法口訣,終歸無法盡悟其中之妙。

慕容燕知道此處應當就是古墓中的練功場所了,之所以形狀如此奇特,是為了練功方便。此室前窄練掌,后寬使拳,東圓研劍,西角修練內功。慕容燕回憶了一下《神雕俠侶》書中的內容,走到東邊,伸手到半圓的弧底推了幾下,一塊大石緩緩移開,現出一扇洞門。里面又是一室,卻和先一間處處對稱,而又處處相反,乃后窄前寬,西圓東角。慕容燕抬頭一看,果見室頂也刻滿了無數圖訣。慕容燕又參悟了一會兒這間石室的圖訣,發現其上所刻武學要旨的精妙之處實不下于前一間石室所刻,且處處顯現出對前一間石室所刻武功的克制。

慕容燕正在領悟石刻上武功的奧妙時,忽聽身后傳來的一個老婦人的聲音:“什么人?”

慕容燕回身望去,只見在這間石室的門口站著一名臉上生滿雞皮疙瘩的老婦人。慕容燕他功力被封,對周圍的感知也隨之變弱,再加上他剛才專心參悟武學,沒有留意周圍的情況,所以不知什么時候竟來了一名老婦。

那老婦這時又道:“哪來的賊子?竟敢擅闖古墓!”說罷,不等慕容燕回話,就一掌拍了過來。熱門連載:、、、、、、、、、、


上一章  |  縱橫在金庸世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