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權臣第三百七十四章 蘇州城外的邂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亂世權臣 >>亂世權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四章 蘇州城外的邂逅

第三百七十四章 蘇州城外的邂逅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15日  作者:蒼蠅尾巴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蒼蠅尾巴 | 亂世權臣 

(ps:第三章!我做到了!!!呼......吃根辣條恢復一下元氣。周一見!)

緹騎不干政事,所以謝神策退了出來,只留烏山等人在里面戒備,聽候使喚。

他想著今天就要離開,竟然有些不舍。

對竇紅線招了招手,看到有些失神的線娘走過來,謝神策說道:“殿下很喜歡你做的蔥花魚。”

竇紅線驚訝的看了他一眼,似乎很詫異謝神策把她叫過來就是為了說這么一句話。

謝神策不滿意竇紅線的表情,于是繼續說道:“我的意思是,你中午能不能再做一遍?”

竇紅線立即點頭,然后說道:“可是沒有魚......”

“河里有么?”

“三里外的潭子里有。”

“嗯,叫上豆子,咱們去捉魚。”

“嗯,啊?現在?”

謝神策嘆了口氣,說道:“當然是現在啊,中午就要吃的。還得趕快了。”

“但是大......殿下不是還在里面么?”

“殿下是有正事的,又出不來,而且,我們在這兒干等著也不是事兒啊。”

于是竇紅線便被說服了。

之后謝神策招手,叫了幾名緹騎過來,說道:“準備一下捕魚的東西,咱們出去溜達溜達。”

很快的,幾名緹騎便準備好了餌料工具,又牽來幾匹馬和一輛馬車,問清楚道路能通馬車之后,便出發了。

幾名官員看著日漸升高的太陽,想著先前謝神策說的安靜的等待結果,感受著后背漸起的濕意,再看看謝神策遠去的背影,心里很是怨憤。

就這樣走了,說好的一起等呢?

當然,官員們也不是傻子,很快發動百姓搭起了涼棚遮陽,還有百姓提來了茶水解渴。

這么多人,中午吃飯是一個大問題,作為村長,老人召集了青壯,便準備去城里采購食材,結果被緹騎攔下來了。購物這種事情,最后自然是差役們去的。至于之后給不給報銷,就不是緹騎們關心的事情了。

反正緹騎又沒有出一分錢。

大半個時辰后,謝神策等人就回來了,豆子很高興,興奮的對竇友德夫婦說用了多長時間就捕回來了多少大魚,連說帶比劃,亢奮得很。

隨后竇紅線母女兩便被緹騎放進去準備午餐了。

謝神策在涼棚下喝茶,脫下濕了的外套,緹騎拿去曬了,然后照招過來一名緹騎詢問進度。

據緹騎說,在謝神策走之后,有兩名官員被叫了進去,之后再也沒有出來。

謝神策看著周圍佯做淡定的官員,暗自好笑。

做便是做了,怕什么呢?既然敢做,把手伸的那么長,就要有壯士斷腕的覺悟。

過了一段時間,采購食材的差役們也回來了,于是老人發動婦女,開始做飯。

太子處理事情的速度比謝神策想象的要快。

與侵占田地有關的兩名官員被迅速定罪,由緹騎看押,審問之后遞交京都,便可執刑。與此事有關的幾名財主,由緹騎進城迅速捉拿歸案,一并收押。武大官人被當做了直接罪人,太子下令將其家產充公,家仆遣散,三代不準入仕,侵占的土地也全部還給了村民。

中午的午飯由謝神策與蘇州刺史段懷、蘇州別駕陳黃岐作陪,吃著竇紅線親手做的蔥花魚,十分的快活。

在稻場上,蘇州的大小官員們露天而坐,吃著地道的鄉村菜肴,竟然也是十分爽快。只是不知道這爽快是不是與他們沒有被牽扯進來有關。

魚是新鮮的魚,蔥花是脆嫩的蔥花,酒是自釀的老酒,段懷吃完之后感嘆道:“這手藝果真不錯。”

太子笑著說道:“吃也吃了,刺史大人是不是要補償些什么?”

段懷大笑道:“殿下既然這么說,飯錢下官出!”

太子笑著搖了搖頭。

段懷不解,陳黃岐也不明白為什么太子搖頭。

“耽誤了許多功夫,村外的那片稻子......刺史大人,別駕大人,有沒有興趣親自試試?這農忙雖然辛苦,但勞作過后,卻別有一番幸福。”

段懷與陳黃岐吃了一驚。

竟然要我堂堂朝廷命官下田勞作?

官威何在?尊嚴何在?

然而兩人畢竟是為官多年的老油子,居然齊齊的露出了驚容,然后歡喜的應下了。

這兩人是蘇州城官員之首,他們既然要下田割稻子,那么下面的官員豈有不跟著的道理?于是蘇州知州,蘇州知府等所有前來的官員,都要跟著一起割稻子。

然后就出現了下面的場景:

莊稼漢與婆娘們孩子們,站在田埂上,看著一群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官老爺們,脫了官服,卷起長衫,帶著帽子,別扭的揮舞著鐮刀,別扭的或蹲著或彎腰,去割那比銀子還堅硬的稻桿子。很快,有的人割破了手,有人的手腳起了水泡,有人瞇了眼,有人渾身癢,有人腰酸背痛。

但就是沒有一個人喊累。

這副場景后來被寫進了御前的奏折中,蘇州府上下官員,心系百姓,參與農忙。

晉帝在朝堂上大喜,特地下了圣旨,嘉獎了所有參與的官員,之后吏部考評,所有參與的官員禮部考評全都是甲等。這件事還被寫進了郡志。

當然這都是后事,且與謝神策無關。

太子的手受傷了,自然沒有參加,謝神策也不知道躲到那兒去了,據說是帶竇豆子騎馬去了。

太陽下山,太子總算是發了慈悲,讓官員們都回來。

于是在官員們走后,莊稼漢子們就收拾那堆爛攤子。

竇一十八一邊心疼的撿著被踩壞的稻穗,一邊罵罵咧咧。

“娘咧,真是官老爺,不是這把式瞎弄個屁,多好的稻子被糟踐成了這副模樣......”

太子終究是走了,在竇紅線戀戀不舍的目光中走了。

事實上,在去捕魚的路上,謝神策曾經隱晦的暗示過竇紅線,要不要“去外面看看”,但是被竇紅線拒絕了。

此時太子遠去,儀仗都要看不見了,她還站在村頭,默默佇立。

竇友德看了一眼閨女兒,然后嘆了口氣。

經過太子的仲裁,武大官人歸還田地,自家的田地份額已經足夠了,大兒子竇良應該很快就能參加陌刀軍的選拔,依著條件,應該不成問題。只待軍隊傳回來消息,官府的批示也下來,他就想著把竇豆子送進官學。

本來還想著趁著喜事,把線娘的婚事也辦了,只是如今看來,倒是難了。

倒不是難選好小伙子,就怕閨女兒不愿意。

然而與太子......終究是不可能,竇友德不會抱這個奢望,只想過兩年,女兒的心思淡了,就好給說個秀才,將來也不委屈了她。

謝神策與太子坐在寬大的馬車里,誰也沒說話。他能感覺得到太子的心情,并不是怎么愉悅,想了很久,最終開口說道:“殿下,那個女子......”

太子抬手打斷了他的話,說道:“鳳之不必多言,本宮明白。她性子淳樸,不適合的。”

謝神策沉默。

太子頓了頓,說道:“不過還是勞煩你吩咐下去,緹騎幫忙照看著些,直到她找到個好男子。”

謝神策點頭應允下來。

太子的這番話,讓謝神策突然想到了慕容姑娘,想著慕容姑娘臉上的那朵小花和面紗,謝神策突然覺得,當初就應該聽楊總司的,派人一路照看。只是現在也已經晚了。

蘇州城太湖沿岸最大的兩座城市之一,僅次于郡首府無錫城,繁華程度亦是不遑多讓,謝神策在入城的時候,打開了窗子,看著高大的城墻,心里暗自猜測當年大伯是怎么把它打下來的。

蘇州城規模較無錫城稍遜,但當年謝衣攻占它所用的時間卻比打下無錫要長了許多。

據說當年蘇州城守將寧死不降,叫囂著要將謝衣拖死在城外,結果卻被謝衣用計從水門攻破。戰后謝衣下令,將所有披甲之人,全部在水門斬首。蘇州水門為之變赤。

不過謝神策沒有從水門進城,也就沒有機會見到據說匯集了兩萬英靈的蘇州水門——沉銀門。

據說當年南宋擴建城池的時候,水門的水清澈見底,城守大人夜晚在城頭飲酒,看著潔白的月亮倒影在水中,像是一塊銀盤沉入了水中,于是便有了沉銀門名稱的由來。

只不過后來沉銀門斬首之夜過后,水為之變赤,活下來的人便不再稱水門為沉銀門,而是稱為紅門,或赤水門。

謝神策看著進進出出的人,心想這城死了死么多人,又是大伯造的孽,晚上這些死人會不會找自己報仇,不由得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陡然間,一輛馬車與謝神策的馬車擦肩而過,謝神策從掀起的簾子中看到了一張熟悉的臉。

嘿,居然真的在蘇州見到了。

不過那個人可能也沒認出自己,而且一個進城一個出城,謝神策又是與太子共乘一車,因此沒有停下,繼續往城內行去。

一輛出城的豪華馬車,寬大平穩,一看便是大戶人家家眷專用,出城想必是去城外莊園度假的。

馬車內,一名梳著江南郡最時興的“飛云髻”的女子,膝上正有一個小姑娘在吃著果脯,一名大丫鬟也在車中,往盤子中添加吃食。

“夫人,剛才那輛馬車,有夫人的舊識?”

女子回過神來,笑道:“還是未出閣時候的相識。”

大丫鬟變了臉色,心道自己真是多嘴,下面的話該怎么接,這下子可惹了麻煩。

女子自然知道大丫鬟的心思。丈夫極為善妒,她在家中時常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受到刁難,要不是女兒和未出生的孩子,公婆也護著她,她早就過不下去了。這不還是剛剛和丈夫吵了一架,想出城散散心。

不過這舊時相識也不是什么忌諱,大丫鬟雖然是丈夫派來監視他的,但這些年,早已變成了自己人,她也就不在意這些。

“說起他啊,還真是一個不得了的人呢。我家三妹為了她離家出走,四妹更是一門心思撲在他身上。你不知道在我家那邊,有多少小姑娘小媳婦兒被他迷的神魂顛倒呢。”

大丫鬟聽了,臉色大變。

夫人的三妹,在淮揚道可是極為出名的,因為喜歡上了妹夫而與家庭決裂。而夫人的四妹,就是那位隱隱成為大晉第一美人的淮揚之花。

那么剛才馬車里的漂亮男人,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淮揚道人的女婿,江南郡人咬牙切齒的對象,緹騎司提督謝神策。


上一章  |  亂世權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