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帝王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十國帝王 >>十國帝王最新章節列表 >> 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

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21日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我是蓬蒿人 | 十國帝王 
正文

到韃靼部這兩日,李從璟已經知曉,阿貍是新婚少婦,而且還是讓人遐想連篇的寡婦。別人的東西總是比自己的有吸引力,何況是別人家的媳婦,每一個成熟男人,稍微正常一些的男人,應該都曾對那些風情萬種又美到極致的人妻,多多少少有過想法。而現在,如阿貍所言,面對一位美麗而又尊貴的公主,這樣一位世所罕見的尤物,她就這樣一絲不掛的躺在自己面前,拿勾人的眼神,撩撥人心弦的話挑逗自己,吸引力尤甚。

但李從璟還是稍稍猶豫了一下,雖然他是一個正常男人,但卻不是一個被下半身支使的男人,他在思考阿貍出現在這里的用意。

這并不難理解,簡而言之,阿貍就是白送到嘴邊的肥肉。

見李從璟久久不動,阿貍嚶嚀一聲,手指伸進自己櫻紅的嘴唇里,眸子里仿若要滴出水來,就如一只盼人憐愛的小貓,她扭動了一下曲線完美的嬌軀,嘴邊流下一滴晶瑩的啖液,搔首弄姿的模樣,如同一只發情的母狗,“怎么,李將軍,我不夠美么?”

李從璟一把掀開毯子,將阿貍扯到自己懷里,壓在身下,惡狠狠的道:“在這三尺榻上,光美怕是還不夠!”

感受到面前男人對自己的上下其手,阿貍浪笑著呻吟,“那李將軍就來見識一下咯!”

清風不入帳,春風不出墻,當下兩人顛鸞倒鳳、大戰三百回合不提。

此處省略一萬字。

天欲破曉時,帳中終于消停下來,狼藉的床榻上,李從璟大馬金刀橫躺著,放縱過后,猶有余味,細細咀嚼之下,更能深味其中之妙。阿貍渾身香汗淋漓,披頭的長發將她半個身軀裹在李從璟懷里,那便是她唯一的遮掩,溫順乖巧的枕在李從璟臂彎里,臉頰緋紅,她那雙嬌艷欲滴的眸子中,此刻都是滿足、疲倦的神色。

修長的手指在李從璟胸前畫著圈,阿貍再無力氣有其它動作,休息了好半響,嚶嚀一聲,她望著李從璟剛毅的側臉,露出一個狡黠的笑容,“李將軍,現在我該怎么稱呼你呢?”

“最尊而美麗的公主殿下,中原雖與草原有差異,但在行房之事后,你應該稱呼我為‘我的男人’。”李從璟在阿貍胸前抓了一把,笑道。

阿貍嗔怪瞪了李從璟一眼,拍掉對方在手,又將李從璟抱得更緊了些,癡癡道:“那你會保護我嗎?”

李從璟哈哈一笑,“我的女人,永在我的保護下,天下雖大,再無可傷其分毫者!”

阿貍眸中閃爍著溢彩,那里面有欣喜、亦有依戀,作為一個女人,此刻她像是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和天一般,將那張傾國傾城的臉,深深埋進眼前這個給她莫大安全感的男人胸前。

往后數日時間,李從璟與圖巴克就大唐與韃靼部合謀之事,進行了細細探討。

李從璟告訴圖巴克,當下韃靼部方經歷大戰,損失大,且人心不穩,軍力也弱,不應著急與契丹決戰,而應該先謀得喘息之機,恢復實力。再者,眼下也不是向契丹發動大戰的時機,李從璟也需要時間準備,待到來日契丹征伐渤海,軍力消耗一些,耶律阿保機喪命的時候,才是起事之機。這其中的理由,李從璟自然不能盡數直白告知圖巴克,不過要讓圖巴克相信他的話,卻也不難。最后,李從璟讓圖巴克派遣使臣入朝,這也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李從璟在朝中多有臂助,想要李存勖同意這么一件對他而言,不費力不費神,不用付出什么,而能有所收獲的事,向來以李存勖現在的性子,不至于不答應。

圖巴克固知當下非與契丹決戰之機,韃靼部先要恢復元氣,才是當務之急。對李從璟的提議,他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不過自打阿貍“自薦枕席”后,圖巴克對李從璟又信任了幾分,對李從璟的話沒有多少懷疑。不過他還是問李從璟,“眼下固非與契丹決戰之時,然則依照李將軍的謀劃,這個時機何時能夠到來?”

這卻是非常重要的問題,若是時間太長,韃靼部也等不起,臨時棲息地也不好找,還不如西遷來的實在。

李從璟道:“依朝廷布局和本帥的謀劃,三年之內,此事必起!”其實不用三年,但李從璟總不能將準確直接說出來,所以約定三年為期。

這個期限不長,圖巴克沒有不同意的道理。

經過幾日磋商,諸事議定之后,韃靼部繼續西行,去尋找他們暫時棲息的地方。李從璟與圖巴克選定的地方,在金南南麓,西州回鶻東部。這里水草條件不錯,處在契丹兵鋒之外,但卻又未完全脫離契丹大軍威脅。在此地棲息,相當于是為西州回鶻稍稍抵擋西征契丹軍,有這個前提在,西州回鶻也不至于有過激行為。

李從璟初至此地時,滅了一支契丹監視韃靼西遷的契丹軍,之后契丹的大軍一直未曾露面,這里面固然有耶律敵烈在桑亁關損兵折將的緣故,但這并不意味著契丹會放棄派遣大軍繼續前來。李從璟與圖巴克將諸項事宜商議完后,韃靼部離開居延海,繼續西行。

李從璟本欲去西域看一看,順路也探查一下沙州瓜州一帶的情況,但一封經由勝州,突兀傳達到他手中的信件,讓他不得不放棄這個打算。不僅要放棄這個打算,李從璟還準備立即動身東歸幽州。

百戰軍孤軍深入,與幽州信息傳遞不便,這封信件到李從璟手中時,距離發出的時間已經過了許久,所以李從璟幾乎是在看完信后,就面見圖巴克,提出東歸。

這封信,源自幽州。或者,更準確的說,他源自遼東。

莫離和桃夭夭自去年秋隨同大明安入渤海國,時已近一年。前不久,渤海國出兵遼東,一路連戰連捷,但在其攻下建安城后,面對契丹五萬大軍,大明安踞城而守,與之激戰,終因城防不固,城防器械、糧草缺乏,為契丹大敗。

信是莫離所寫,他在心中提到,渤海**隊在敗走建安城后,不得不退守東部泊汋城,原本良好的形勢急轉直下,遼東危急。不過好在南部都里鎮尚在渤海**隊手中,渤海仍能據守遼東半壁江山,只不過面對契丹雄師,渤海**隊能否守住這半壁江山,實在沒有把握。莫離在信的結尾說道,因屢有勝績,半下遼東,大明安者滋生驕狂之氣,建安之敗,未因天時地利,乃因人為。今大軍敗退,大明安方知悔之晚矣,然遼東大好局勢,幾乎付之東流。遼東若要堅守,必須得援軍,否則斷無戰勝契丹大軍之理。是棄是守,請速定奪。

契丹大軍雖在百戰軍手中屢吃敗仗,但其畢竟是久戰精銳,豈是渤海**隊可以相提并論的?渤海**隊以絕對優勢兵力,輔以奇謀,或可戰勝,而一旦失之大意,必敗無疑。

李從璟要走,圖巴克無法挽留,只得相送。

當日,百戰軍拔營,李從璟令大軍先行,自與圖巴克、阿貍等人作別。

自打那日阿貍半夜入夢后,這幾日來,她與李從璟夜夜纏綿,兩人之間雖不說如膠似漆,卻也都深陷其中。畢竟阿貍已為人婦,風情不同,李從璟這幾日深解其趣。而今分別,再見便不是朝夕之事了。所以在送行眾人中,阿貍卻是最為幽怨的。

但兩人之間并無名分,這件事也沒有公開,一直都是“隱蔽”進行,是以在眾人面前,兩人也不好太過糾纏,然而阿貍那副欲語還休的神情,卻讓李從璟心中多了幾分不舍。

最后,李從璟只能告訴阿貍,“來日方長,今日雖別,來日相會有期,公主殿下不必太過掛懷。”

阿貍嗯了一聲,依戀道:“將軍保重。我和韃靼的未來,就寄托在將軍身上了。”

李從璟點頭,再與圖巴克等作別,隨即躍上馬背,揚鞭一揮,踏風而去。

目送李從璟的背影離去,眾人身色不一,圖巴克目中飽含希望,莫西里則是一副送別英雄的神情,而巴拉西,臉色卻有些異樣,他看了神色黯淡的阿貍一眼,眸底不知在流淌什么情緒。

在送別李從璟之后,圖巴克等人陸續西歸,趕上韃靼部大隊人馬,繼續西遷的征程。當然,為與韃靼部保持聯系,李從璟也留了人跟在圖巴克身側。

回到西行隊伍中,巴拉西走到阿貍身旁,神色復雜的問她:“阿姐,我聽說這些時日來,你曾夜入李從璟的大帳,此事是真是假?”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此事雖不至于讓韃靼舉族皆知,但要瞞過所有人,卻是不太可能,巴拉西就是知曉此事的人之一。

阿貍笑了笑,不在李從璟身側,她全無那副溫馴小獸之態,眉眼里除了一成不變的嫵媚,就是濃濃的英氣,自有一股尊貴,“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聽到這個回答,巴拉西感覺到胸中騰地生氣一股怒火,他沉著臉道:“李從璟是唐人,你怎么可以進他的帳篷?”

“我要進誰的帳篷,誰又管得了呢?”阿貍咯咯笑著走開,將巴拉西留在原地發愣。

這一幕恰好被圖巴克看在眼里,他走過來,拍了拍巴拉西的肩膀,追上阿貍,嘆了口氣,眼中流露出愧疚之色,“讓你為韃靼部作出如此之大的犧牲,是父汗沒用啊!”

阿貍展顏道:“父汗這話錯了。李從璟是世間英雄,委身于他,怎么能說是犧牲呢?若說是犧牲,只怕世間萬千女子,求都求不來這份犧牲呢!”

圖巴克怔了怔,“你當真這么想?”

“哪個女子不希望自己的男人,是有雄心壯志,又有與之相匹配實力的豪杰?在這一點上,我與尋常女子并無什么不同。”阿貍道,“唯一不同的是,我比他們都幸運。”

圖巴克錯愕之后露出祥和的笑容,“如果真如此,那父汗就沒有什么好擔心的了。”說完,不知想到什么,又嘆了口氣,“只不過,李從璟是唐人,又身居高位,你要與他長相廝守,只怕是不容易。就如眼下這一別,來日再見不知是何時,這份相思之苦,倒是累了你了。”

阿貍抬頭望天,長長吐出一口氣,笑道:“有些事情,不一定要死盯結果,過程才是最美好的。有些人,不一定要日夜廝守,相互守望,也是一種幸福。”

閱讀提示:


上一章  |  十國帝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