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帝王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十國帝王 >>十國帝王最新章節列表 >> 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

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08日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我是蓬蒿人 | 十國帝王 

(第二更。:3w.感謝毒蛇兄和天山下人的月票。)

在集結百戰軍,準備出發之前,李從璟召集衛行明父子和河陽軍陳青林,安排懷孟之事。此番出征河上,莫離李從璟是要帶走的,他是李從璟的智囊,此番征戰,戰事浩大,不是一兩場戰斗就能解決的問題,有莫離參贊軍機,李從璟才能放心。如此,坐鎮懷州的任務,就落到了衛道身上。

衛道才智雙全,自他出任百戰軍掌書擊以來,及至升任懷州長史,未嘗出過半分差錯,是難得的軍政雙才,而衛行明更是處理政事的行家里手,有衛行明輔助,再用以穩重著稱的荊任重領軍鎮守城池,則懷孟無憂。

“此番唐梁之戰,重在河上,懷孟之地不會出現戰事,是以軍帥大可放心。下官所慮,也是將士征戰之兇險,王彥章才高,河上梁軍勢大,此番征戰之難,勝過以往如何一次,不過有莫別駕伴隨軍帥左右,下官亦可安心。只是不能聽用于軍帥帳前,下官甚為牽掛,還望軍帥珍重。”

廳堂議事之時,衛道如此言說。

各方安排都沒有任何異議,唯一的意外卻是發生在陳青林身上,這位靠著軍情處之計,謀殺了皇甫紹,而成為河陽軍都指揮使的年輕將領,此番竟然一再請求隨李從璟出征,言辭懇切,“幸承軍帥兵鋒,河陽軍得以在天下大勢歸唐時,棄暗投明,全軍上下莫不感念,青林不才,本是庸將,竊據高位,心甚憂之。如今大唐伐梁,正是我等未有尺寸之功之輩效忠國家之時,還望軍帥念眾將士一片心誠,予此機會。末將侍候軍帥帳前,但有驅使,不敢不用命,以報軍帥之恩!”

陳青林說這話時,李從璟眼中意味深遠。

河陽軍投靠大唐之后,仍舊駐守孟州,李從璟未借機瓦解其軍,剝奪其權,不過節度使是沒有了,陳青林為最高統帥,也只是一個都指揮使而已。但這些不是李從璟心慈,而是現實需要。百戰軍主力盡出河上,要說后方隱患,河陽軍可以說算一個,畢竟才歸順不久。但在當前形勢下,河陽軍并沒有叛唐的理由,所以李從璟并不擔心。

如今陳青林主動請求跟隨李從璟出征,倒是很出乎他意料。

見李從璟不予表態,陳青林繼續努力道:“大爭之世,凡有血氣者,皆有爭心,河陽軍算不得天下雄師,青林亦算不得良將,但終究并非一無是處,河上梁軍勢大,青林請戰,或許能為軍帥效力一二。”

李從璟知道陳青林是個有野心的人,這也是當初策反他能夠成功的原因,但陳青林的野心有多大,李從璟卻不知,畢竟相處日短。

“既然陳將軍愿意為國效力,本帥不是妒賢嫉能之輩,亦不會阻塞他人奮進之路,此番出征,陳將軍可帶軍前往。”百戰軍自有萬八千人,兩三千河陽軍放在身邊,豈會降服不了,李從璟答應了陳青林的請求。

陳青林難掩激動,抱拳拜謝,“多謝軍帥!”

大軍出發之前,軍情處已將河上周邊,包括梁朝能夠打探到的消息,做了一個初步的匯總,交代了李從璟手上,是以百戰軍還未到河上,但對其形勢,李從璟已是了若指掌。

這一日,大軍出征,李從璟以李紹城為先鋒,讓他領其本部先行,以彭祖山為后軍,為大軍看管輜重,蒙三和吳鉤為左右翼,他自帶孟平、陳青林和君子都為中軍,以日行五十里的速度,趕往此行目的地:楊劉城。

崔玲瓏由軍情處押解,在大軍后面跟著。這回出征,李從璟與那人碰面是必然,崔玲瓏可能會用得著,索性就帶在身邊。

“王彥章攻克德勝南城之后,又乘勝攻陷了潘張、麻家口、景店之地,德勝北城成為一座孤城,陛下得到消息之后,令宦官焦守賓趕赴楊劉城,幫助鎮將李周固守,同時令朱守殷放棄德勝北城,拆屋做筏,載著兵甲去楊劉城,與李周匯合。”

“王彥章和副使段凝集結十萬大軍,猛攻楊劉,一日數戰,多次攀上城頭,虧得李周全力防御,率將士死戰不退,才使得楊劉暫時得以保全。王彥章久攻楊劉不下,退回城南,另派水師據守河津,意圖深遠吶。”

“據軍情處探明的消息,戴思遠這回也在王彥章麾下效力,他前番回大梁之后被問罪,是王彥章在出征之際將他提了出來,帶在身邊聽用。王彥章攻克德勝南城時,就是用得戴思遠為先鋒。”

“知恥而后勇者,戴思遠也。他從上將之位跌落下來,只能做個偏將,卻能奮不顧身,心性倒是極佳。這回我等兵發楊劉,意在和陛下兩面夾擊,王彥章未必不會遣軍前來阻截,待靠近楊劉時,此事不可不防。”

“此言甚是。”

行軍路上,李從璟和莫離談論著眼下形勢。

孟平扶了扶頭盔,這時接話道:“既然如此,不如讓我先行一步,去探探路如何?也免得大軍中了埋伏。”

李從璟看著他打趣道:“你現在是步軍統率,難道還想借用我的騎兵出戰?”

孟平憤憤不平,“軍中各部都有馬軍,就我沒有,軍帥你此舉真是用意深刻,讓我不明啊!”

李從璟和莫離哈哈大笑。

“放心吧,探聽敵情這種事,有斥候銳士,不會有差的。”李從璟道,他向來重視斥候和軍情,況且先鋒是李紹城,怎會讓大軍陷入埋伏。

一身白袍的莫離往身后看了一眼,但見入目都是官道上長長的行軍隊伍,擺出去幾里長,蔚為壯觀,回過頭,問李從璟:“那人的事,你打算如何處理?”

李從璟沉默下來,長久不語,陷入深思。

實話說,這個問題他還沒想好。不是沒想好動不動手,是沒想要動手到哪個程度。

莫離抽出折扇,想要搖一搖,拿出來之后發現一邊在馬上顛簸,一邊要搖出風度來很困難,有些惱火,只得將折扇又放回去。李從璟看見他這個動作,忍不住笑道:“你要說謀劃便說,不用每回往外倒壞水都要搖你那破扇子。”

莫離也不介意,微微一笑,道:“我們既然已經捉了崔玲瓏,你說那人會不會想要救人?”

“當然。”

“他會不會想要復仇?”

“當然。”

“如此,你猜他接下來會怎么做?”莫離問。

李從璟沒好氣道:“上回是他對老子發難,還差點兒干死老子,你怎么不問問老子要怎么做?”

莫離頓時啞然,失笑道:“那你準備怎么做?”

在百戰軍日益臨近楊劉時,梁軍對楊劉的攻勢卻緩了下來,連綿十數里的梁軍大營中,王彥章正在中軍大帳召集諸將軍議。

因為此番北征,梁軍頗有傾盡全力的意思,是以梁朝諸位大將都身在其列,滿座俱是一張張拉出去震撼人心的面孔,副使段凝和偏將戴思遠也在其中。

披掛嚴整、須發皆白的王彥章環視眾將一眼,開口道:“楊劉久攻不下,方才又聞軍報,李亞子親率大軍已經南下,不日即到楊劉,到時候一旦其與楊劉城內唐軍匯合,勢必更難戰勝。諸位有什么好的破敵之策,都可以說來聽聽。”

“李亞子來便來了,我等又不是初次與李亞子對陣,沒什么好怕的,到時候擺開陣勢決戰,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但除此之外,軍帥豈不聞李從璟已經兵發懷州,領數萬人馬,日夜兼程向我們側翼緊逼而來?”說這話的人哪里是在說什么破敵之策,簡直是在跟王彥章抬杠,他便是副使段凝,軍中諸將莫不知他與王彥章不和,兩人經常發生口角。

王彥章看向段凝,虎目生威,“李從璟來了如何?副使又意欲如何?”他看不起段凝,不僅因為在他看來段凝才能平庸,更因為他巴結朝堂奸臣,阿諛奉承,兩人不是一路人。

段凝冷笑一聲,道:“末將曾聽聞,李從璟麾下的百戰軍,極為善戰,常常能以少勝多,最善奔襲戰,往往能出其不意,是個勁敵。這一點,想必戴將軍比我更加清楚吧?”

他瞥向臉色發青的戴思遠,輕蔑之意很明顯,戴思遠被揭了傷疤,雖然惱怒,此時也只能強忍著怒意道:“李從璟智勇雙全,百戰軍善戰之師,的確如此。”說完,有些不服氣,補充道:“末將雖曾敗于李從璟之手,但無日不想要雪恥,段將軍也不是百戰百勝,嘲笑末將是想要如何?”

段凝沒想到戴思遠竟然敢忤逆他,只道他是仗著王彥章,當下冷笑道:“雪恥?你雪得了么?莫不是敗了一次不夠,還要敗二次三次,你要敗上多少次才肯甘心?”

他這話極為惡毒,不僅戴思遠忍不住,王彥章也是大怒,猛地一拍桌子,喝道:“段凝,休得辱我大將!”深吸一口氣,又道:“既然你說戴將軍不能雪恥,莫非是你能戰勝李從璟?”

“自然!”段凝傲慢的偏起頭,“軍帥若給末將三萬甲士,末將必定大破李從璟,振我軍威!”

“此話當真?”王彥章簡直被氣樂了。

“末將愿立軍令狀!”段凝信誓旦旦道,“若敗,末將提頭來見;若勝,末將也將上奏陛下,將這等無用之人驅逐出帳!”指著戴思遠。

驅逐戴思遠,王彥章臉面往哪里放?段凝這話的意思是,若是他勝了,王彥章就該讓主帥位。讓出帥位,自然是讓他段凝來坐。王彥章自然知道段凝的用意,但段凝竟然拿出了立軍令狀的舉動,又把話說得這般絕,他也不再阻攔。況且李從璟威脅側翼,確實是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好,本帥便依你,撥給你三萬甲士,還希望你果能戰勝李從璟!”

“多謝軍帥!”段凝眼中有了陰謀得逞的笑意。

立下軍令狀,段凝傲然走出大帳,雄糾糾氣昂昂。


上一章  |  十國帝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