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帝王章十三 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十國帝王 >>十國帝王最新章節列表 >> 章十三 勝

章十三 勝


更新時間:2014年12月16日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我是蓬蒿人 | 十國帝王 

李正帶五百騎殺入陣中。

如果說李從璟親帶君子都入陣,是攪動一汪死水的鰱魚,讓梁軍步卒軍陣無法成陣的話,那么李正隨后的五百騎,就是沖垮這汪死水的巨鰻。五百騎從前陣正中破陣而入,與君子都前后相應。

廝殺半響,百戰軍兩部匯合。

梁軍步卒最為完整的前陣,隨即告破。

“軍帥,末將來遲!”看到人與馬俱成猩紅色的李從璟,李正大為羞憤,“軍帥,剩下的交給末將,請軍帥和君子都暫歇!”

李從璟回頭看了一眼不到百騎的君子都。

他沉默了一下。

這時,丁茂所領一千百戰軍步軍,也殺到了近前。

“林英,你等下去休息!”李從璟道,“其余將士,隨本帥將梁軍趕到河里去!”

梁軍背靠潭水河,趕人入河自然比全殺了省力。

林英卻不答應,他的嘴因為在山林中受了毒蟲的咬,現在還腫得老高,“君子都愿隨軍帥破陣!”

林英話音落下,只有百騎的君子都齊聲喊起來:“愿隨軍帥破陣!”

李從璟喉硬眼熱,卻沒有多說什么,看了一眼已經陣不成陣的梁軍,舉起長槊:“殺!”

“殺!”五六百騎兵,匯合陣型嚴整的一千步卒,碾向梁軍。

梁軍好不容易成型的步卒大陣被破,眼看百戰軍殺來,哪里還抵擋得住,紛紛后撤。

這一撤,就到了河邊。

百戰軍不會給他們喘息的機會,殺勢不停,驅趕著梁軍入河。

戰至中段,另外的一千百戰軍步卒,驅趕著還剩下的梁軍潰兵,也到了河邊。

大軍合攏。

梁軍潰不成軍,你趕我我趕你,丟盔棄甲,慘呼著沒命一般往前逃。

整個情形,活生生狼群驅趕羊群之態勢。

潭水河邊,四五千梁軍在近三千百戰軍的驅趕下,成了倒卷珠簾,不少人逃入河中,卷起水花無數,幾百步寬的距離上,處處皆魚蝦,更多的梁軍,張皇逃進河里。

后有追兵,前有大水,深入河中不遠,漸漸有梁軍淹死河里,或者被水沖走。

河邊,百戰軍步卒后陣中,飛起陣陣箭雨,砸進河中。

梁軍崩潰。

不知是誰,首先舉手哭喊著投降,一傳二二傳三,成片成片的梁軍丟下兵器,喊著要投降。

這些出自大梁天子六軍的中央軍,此番信心滿滿出征懷州,本以為戰功隨手拈來,所到之處必然唐軍皆潰,但還沒過黃河,就損失不小,剛入懷州境內,就被襲擊。到這時,所謂的天威天武軍,竟是被一舉擊潰,再無還手之力。

“將梁軍都趕緊河里,要投降,到河里脫了甲胄,交出兵器,再做分說。”李從璟立馬河邊,看著幾乎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梁軍潰兵,如是下令。

在河邊的空地上,戰的辛苦的其實只是百戰軍馬軍,步卒的任務,只是順勢擊潰梁軍,將整個戰場的梁軍打成倒卷珠簾之勢,讓梁軍沒有機會扭轉局勢,所以他們的戰斗進行的并不難。

難的是堵住山口的五百步卒。

山口的道路不寬不窄,能容十人并排而過,于是李紹城下令,五百步卒排成五十排,死死釘在山口。

這五百百戰軍步卒,唯一的優勢是,他們集中了全軍所有大盾,所以他們幾乎可以做到人人有盾,如此一來,無論是梁軍弓箭手拋射攢射,他們都能以密不透風的大盾陣擋下這些利箭。

如果不是這樣,別說五百人,再多步卒也會很快拼沒了。

前排豎立的大盾尤其重要,受到的沖擊也最大。

先是梁軍步卒以盾擊盾,想要將百戰軍頂開,但百戰軍一步不曾后撤,梁軍此戰無果,雙方前排傷亡相差無幾,在丟下二十幾具尸體后,梁軍改變了戰法。

第二陣,梁軍以刀斧手重擊破盾牌。超過二十斤重的大斧,砸在盾牌上威勢驚人,前排大盾不消片刻便被砸開不少。這時,李紹城下令長槍手從盾牌后出擊,出一槍,刺倒一排梁軍刀斧手后,立即回撤,待梁軍刀斧手再前行,如是再戰。一番慘烈廝殺,梁軍死傷五十有余,破陣失敗。

第三陣,梁軍大部后撤,留出空地,以重甲騎兵沖陣。這一陣,是百戰軍步卒至此傷亡最多的一陣。重甲騎兵沖陣,威力如泰山壓頂,百戰軍前排大盾手立即被撞的五臟劇烈,吐血而亡。

梁軍重騎突入陣中二十步,陷入百戰軍長槍陣中,李紹城帶頭不顧生死斬斷梁軍馬腳,這才遏止住了梁軍攻勢。這一陣,百戰軍傷亡數十。

馬尸和人尸堵塞了通道,血流遍地讓人無處下腳。

梁軍清理尸體,抬出巨木,把百戰軍步卒大陣當作城門,轟然撞來。

百戰軍死傷再次增加。李紹城再次不顧生死,帶人前沖,殺向巨木兩側梁軍。梁軍趁勢回擊,雙方鏖戰,李紹城差點兒戰死。

這一陣之后,百戰軍派出弓箭手在大盾后待命齊射,才化解了梁軍巨木撞陣的手法。

最后,近乎無計可施的梁軍,仗著人多,用起了人海戰術,以命換命。由此,雙方陷入血戰。

尸體不斷堆積在大道上,漸成尸山。雙方將士遂登上尸山,踩著同袍或者敵人的尸體戰斗,然后又將自己變成了這不停流血的尸山的一部分。

戰斗到此,慘烈程度讓人駭然。

雙方都沒有停止廝殺的意思,前面的同袍一個個死了,后面的軍士就一個個補上去,兩邊拿命換來的,是誰也沒能前進一步。所以,那條中線依舊是中線。

梁軍要支援前面的同袍,因為天早黑了,他們只能聽到前方的廝殺聲,卻不知道百戰軍來了多少人,但從戰場的聲音中,梁軍中的將領豈能聽不出來,戰場形勢呈現出一邊倒的局面。

既然百戰軍還有一部死死守在這里,那么在前面潰敗的,就不可能是百戰軍,所以梁軍愈發心急。心急了,攻勢自然就猛,攻勢猛了,人死得就更快了。

五百百戰軍步卒,死了前排,后一排填上,沒了前陣,中陣填上,沒了中陣,后陣變成前陣。

無論戰死的,在戰斗的,還沒戰斗的百戰軍,無一人回頭。

前方,才是他們的戰場。

李紹城甚至不需要喊什么,說什么。戰斗至此已經非常簡單,簡單的用兩個字就能形容:不退。

不退,就意味著死。

尸山已經堆得很大很高,血已經在片地方匯集成了一個血潭。

到最后,不用回頭去數,李紹城也知道,只有五排將士了,這意味著,百戰軍只剩下五十人了。

拔出橫刀,李紹城向前一引,帶頭舉步而上:“百戰軍,向前!”

“百戰軍,向前!”最后的五十人,一排一排,沖了上去。

有人在顫抖,有人在流淚,有人甚至在上山的時候跌倒,但沒有一個人后退。

一側身抱住兩柄刺來的長槍,李紹城手一揮,刀鋒掠過那兩名長槍手的脖子,血灑在他臉上;他又前進一步,彎腰的同時刀架在背后,擋下一叢長槍,左手從腰間再拔出一柄長刀,在身前一掃,將一排梁軍的腿削掉。

梁軍慘嚎著順著尸山滾下去,卻有更多梁軍沖上來。

一柄長槍刺穿李紹城的肩膀,這意味著他身邊已經沒有了親衛,他一手握住槍桿,一刀斬斷長槍。

黑夜中,密密麻麻的梁軍在往上沖。

李紹城高喊:“百戰軍,向前!”

沒有人回應。

因為他身邊已經沒人。

一個人站在尸山上,望著沖上來的梁軍,血液順著傷口流下,李紹城有點站立不穩,他已經沒有力氣了。左手捂著肩膀,右手握緊長刀,看著前方,李紹城忽然咧嘴笑了笑,“大哥……我先走一步了。”

梁軍到了他身前,長槍齊刺而出。

“先走個屁!”一聲怒罵從他身后響起。

接著李紹城感到一只手搭上了他的肩膀,將他從長槍槍尖面前扯了回去,一個人影沖上來,長槊一輪,將面前的梁軍挨個兒掃倒。

“大哥……”李紹城看清了來人。

李從璟將李紹城交給林英,對他道:“剩下的,交給我了。”

李紹城笑了笑,體力不支,暈了過去。

洪流一般的百戰軍步軍沖上尸山,殺向梁軍,他們接過李紹城手里的接力棒,高喊:“百戰軍,向前!”

翌日清晨,李紹城醒了,他走出大帳,看到了百戰軍在潭水河邊扎下的營地。因為走山道的時候丟棄了輜重,百戰軍扎營,用的還是梁軍的帳篷。

不遠處,一眼看過去根本瞧不出具體數目的梁軍俘虜,被看押在一起,李紹城估摸著少說也超過了四千人。

昨日李紹城截斷山道后,前部梁軍約莫六千人,除卻死傷,基本都在這里了。

然后李紹城看到了李從璟。這廝竟然脫下了甲胄,卷起褲腳在河里扎魚。是扎,不是抓。他手里舉著一桿長槍,一動不動,正凝神盯著河面,看上去就像是一座雕像。

忽然間,李從璟手中長槍閃電般插進水里,然后李紹城就看到他提起長槍,槍尖上釘著一條不大不小的魚,尾巴還在不停彈動。

李從璟哈哈一笑,轉過身,看到李紹城就在河邊。大步走向李紹城,李從璟笑道:“你小子有福氣,剛睡醒就有魚吃。”

李聰明將魚取下,丟給林英,林英手里還提著一個桶,他將魚放進桶里,和李從璟一起上了岸。

李紹城上前看了看,桶里的魚竟有四五條。

“大哥真是好興致,看來我醒得很是時候。”大戰之后腹中空空,李紹城頗有食欲。

李從璟在河邊坐下,李紹城將軍靴遞給他,李從璟一邊擦腳一邊說道:“這一戰打得不錯,三千打贏了一萬二,痛快。可惜,就是沒看到戴思遠。”

李紹城正準備說什,李正策馬而來,滾落馬鞍后他向李從璟和李紹城行了禮,道:“末將奉命追殺梁軍,現回來復命。”

“昨夜后部梁軍潰逃,我讓李正和丁茂領著千人追殺出去。”李從璟跟李紹城解釋了一句,問李正:“戰果如何?”

李正頗為興奮,嘿嘿笑道:“斬獲不多,不過依靠軍帥的意思,驅散了梁軍。梁軍逃到孟州去的,能有三千人就不錯了!”

“做的不錯,下去休息吧。”李從璟很高興。

李紹城和李從璟一起走回軍營,在路上沉吟道:“戴思遠領著三千人逃回孟州,倒也是個麻煩。”

李從璟看了他一眼,指著自己的鼻子很認真的問道:“你覺得我像個白癡嗎?”

李紹城一怔,不解道:“大哥此話何意?”

李從璟陰陰一笑,“我既然知道從這里潰散的梁軍會就近逃到孟州,和河陽軍合兵一處,是個麻煩,那我又怎么可能讓這個局面真的出現?”


上一章  |  十國帝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