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帝王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2)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十國帝王 >>十國帝王最新章節列表 >> 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2)

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2)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22日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我是蓬蒿人 | 十國帝王 
章七十自古君王信過誰擁重兵幾人不叛2

章七十自古君王信過誰擁重兵幾人不叛2

熱門閱讀:

小貼士:頁面上方臨時書架會自動保存您本電腦上的閱讀記錄,無需注冊

(二更)

揚州,唐營。

大帳中,莫離對著輿圖,正和王樸在推演戰局,忽聞揚子斥候探報,言說淮南有樓船登岸,并且來人向唐軍遞交文書,要來勞軍,并且拜會莫離。

隨同文書而來的,還有淮南勞軍的物品清單,王樸拿過來看了,不禁笑道:“黃金五百兩、白銀兩千兩、綢緞八百匹、牛二百頭、酒一千斛,淮南這手筆可是真不小!”

王樸的開懷沒有水分,勞軍之物雖然不少,但這并不是王樸興奮的點,將敵國打到遣使來勞軍的地步,就說明大軍已經取得非凡勝果,震懾了敵國使得敵國害怕,并且距離大勝已經不遠,這才是王樸開心的地方。

莫離面上也掠過一絲笑意,不過一閃而逝,旋即正色問:“淮南使者,可是言明前來請降?”

一般而言,敵國遣使來勞軍,大多伴隨著請降、和談之事。

“淮南使者言說,此番前來正是請求議和。”斥候道。

莫離、王樸相視一眼,都露出了笑意。

揚子距離揚州實在不遠,當日盧絳、蒯鰲便率領著二百余人的隊伍到了唐軍營前,事先得到探報的王樸,奉命到轅門前等候,但見淮南使者隊伍車馬不少,裝載了許多貨物,為首的兩人倒是年紀不大,頗有英姿,正是盧絳、蒯鰲兩人。

盧絳、蒯鰲兩人到轅門前下馬,姿態頗為恭敬的笑迎上來,見著王樸就行禮。王樸笑著與兩人見禮過,請兩人與使者隊伍進入軍營,這是唐軍的榮耀時刻,王樸自然不會吝嗇笑容,“招討使已在等候,兩位請隨某來。”

王樸雖然習慣性稱呼莫離為軍師,實際上,莫離作為三軍統帥,正職是招討使兼行營都統。

盧絳、蒯鰲兩人隨王樸走進營中,一面與王樸交談,一面觀察唐營,但見營中帳篷舉目不盡,巡邏的甲士一片肅然殺氣,營中各處秩序井然,不僅嚴整得很而且干凈得很——時下軍營大多不干凈,直到到了中軍營地,盧絳、蒯鰲不禁神色一凜。

先前王樸出營迎接時,莫離已然下令,在營中大陳軍備,并且調集驍勇魁梧之士,披掛齊整,從大帳到中軍營地轅門,持刀斧侍衛于兩側,盧絳、蒯鰲此時見到的,不僅有望不到盡頭的唐軍鼎盛勁弩,還得在兩側虎狼之士的凜然目視下,在殺氣中一步步走近大帳。

好在盧絳、蒯鰲二人也不是沒有見識過兵戈的,雖然震驚于唐軍的兵甲軍械之盛,但心里也明白這是莫離給的下馬威,遂凝神靜氣目不斜視,并沒有出甚么岔子。

進了帳中,但見有數十悍將端坐兩側,甲胄雄武,人皆有龍虎之色,瞋目凝視之下,威嚴如山壓,讓人寸步難行。高坐主位的莫離,沒了平日里的灑脫不羈舉止,露出久經行伍與征戰的殺伐之氣,又因兩旁皆是甲士護衛,平添一股威嚴,讓人難以直視。

這等景象,若是尋常文臣,只怕早已膽戰心驚,盧絳、蒯鰲雖然不至于亂了方寸,但心頭也是一片凜然。

兩人來到帳中,規規矩矩向莫離見禮,并且奉上國書,說明來意。

肅立在側的侍衛接過文書,遞給莫離。莫離不緊不慢的瀏覽一遍,忽而將文書往帥案上重重一拍,冷笑一聲,喝道:“來人,將此等賊子叉出去!”

盧絳、蒯鰲聞言大驚,眼看帳中涌進數名甲士,滿臉煞氣,不由分說就要架起他們轟走,哪里還能坐得住,蒯鰲大聲道:“我等犯了甚么過錯,將軍竟然如此作派?!”

然而莫離并不理會他們,甲士也沒理會他們。

盧絳眼神一閃,心念急轉,忽然放聲大笑,“素聞北朝秉承大唐正統,乃是禮儀之邦,今日見了將軍,才知世人之言不可信!”

莫離輕笑一聲,擺了擺手,示意甲士退出大帳,看向盧絳,“你既然知曉我朝乃是天下正統,此番北上請降,焉敢欺我?”

盧絳不解道:“某安敢欺瞞將軍?”

“若無欺騙之意,這國書上只言請降,而不稱臣,更不言割地,是何用意?”莫離拿起國書丟到帳中,“閣下若無詳解,想以虛言敷衍于某,某雖不智,卻也容不得爾等在此撒野!”

“非不割地也,江淮東部七州,甚至江淮十四州,如今將軍已有大半,將軍若是要,我朝不敢忤逆將軍,只是我軍雖不曾有大勝,十萬將士正在江淮征戰,亦不曾有大敗,我朝與將軍議和,此中頗有細節,還待與將軍商議。”盧絳一派義正言辭之色,實則言語之中已暗藏殺機,他口口聲聲“我朝與將軍”而不是“我朝與貴國”,就是鋒芒暗藏之處——然則對于主將而言,讓一國與我一人對等言談,是何等快意之事,絕大部分將領也不會覺得有問題。

莫離哦了一聲,“有何細節,閣下但說無妨。”

盧絳目光閃爍,執禮道:“此為國家機要,事關天下大局,請將軍屏退左右,某才敢言之。”

這個要求本身無可厚非,但若是莫離答應了他的請求,事后盧絳再放出風聲,言說莫離與吳國有密謀,只怕莫離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就在盧絳等候莫離給出肯定答復的時候,莫離卻道:“帳中之人,皆我大唐棟梁,某乃鄙陋之人,閣下的請和之策,某還得與眾人商議,此時何必避之?”

說罷,上身微微前傾,“若是閣下果真為議和而來,就不要遲疑,否則必是別有用心,就不要怪某將爾等轟出轅門!”

盧絳心頭叫苦,暗道莫離果然名不虛傳,思慮竟然這般縝密,不過他也早有準備,此時便道:“若將軍退兵,我朝愿獻上濠、壽、泗、楚四州,以求兩地永世盟好,永止刀兵!”

莫離嗤笑一聲,“區區四州之地,就想讓我朝退兵?簡直癡人說夢!閣下難道不知,江淮十四州,大半已入我手?”

盧絳寸步不讓道:“將軍雖然攻陷多地,然則我淮南驍勇十萬、良將千員、英杰百人”

“來人!”莫離又要叫人將盧絳、蒯鰲叉出去。

盧絳無奈,只得悻悻道:“那依將軍之言,該當如何?”

“淮南去帝號,向大唐稱臣,并且割獻江北十四州,如此,則我等方能容你渡江之卒南撤。”莫離不容置疑道。

“將軍逼迫何其之甚,這豈是和談之道?”盧絳變色道,“我大吳世居江南,江南子民,莫不俯首效忠”

“來人!”莫離懶得與他廢話。

“”盧絳只得閉上嘴,面上已然盡是憤恨與受辱之色。

莫離看向盧絳,“答應或者不答應,別無他選。”

盧絳臉色數變,好半響,長嘆一聲,“此等大事,非某所能決斷,請容某稟報朝廷。”

“來人!”莫離這話一出口,盧絳、蒯鰲簡直忍不住要罵娘,不過好在莫離旋即輕輕一笑,“帶貴使下去安歇。”

盧絳、蒯鰲帶來了勞軍之物,而且言明來議和,雖然開出的條件不好,但也答應回報吳國再作商議,這個情況下,莫離是沒法拒絕議和的,拒絕了,就是不恤將士征戰的勞苦,會引得將士不滿,說不得還會被人攻訐為別有用心。

“既是如此,還請將軍暫罷江淮戰事,予我等商議之機。”盧絳沒有立即退出去,這個要求很重要,行反間計總要時間,若是計策還沒成功,淮南兵就被擊敗了,那可就貽笑大方矣。

莫離果斷搖頭,“江淮者,我朝既然發兵來攻,不得之必不罷戰。或者爾等獻之,爾等不獻之,我等自取之!”

他看向盧絳,“公等要與淮南商討議和條件,某不阻攔,但若公等妄想以此為緩兵之計,某絕不容許!”

一番話不給任何商量余地,態度強硬,而后不復多言,打開折扇輕輕晃動,示意盧絳、蒯鰲可以離開了。

盧絳、蒯鰲無奈,只得退出大帳,由軍士領著去安歇。

盧絳、蒯鰲離開后,莫離與王樸、衛道等人坐在一起,商議所謂議和之事。

不時,第五姑娘走進帳來,跟幾人說道:“這兩人回到軍帳后,就立即派了人帶著文書離開軍營,看樣子應該是把軍師的議和條件報回去了。不過,這兩人似乎并無太多焦急之態。”

“能讓錢元瓘、錢鏵討不到半分便宜的人,自然不會是庸碌之輩,不焦急也屬正常。”類似的話,莫離先前就已經說過了,此時再度說起,無非是提醒王樸、衛道等人要謹慎應對。

接下來的幾日,盧絳、蒯鰲聲稱得到金陵回信,又去見過莫離幾回,談話的內容無非討價還價而已,莫離的口吻雖然依舊不曾松懈,但也沒有像第一回一樣大擺陣仗。

待得盧絳、蒯鰲在軍營待得時日長了,與眾人都漸漸熟悉下來。雙方要商議的東西就那么多,徐知誥采用了添油戰術,每回都把條件放寬一些,但當然不會全然答應莫離的要求,這就使得盧絳、蒯鰲一直逗留在唐軍營地,閑暇之余,盧絳、蒯鰲等人少不得與王樸、衛道等人有所結交,李從珂等人亦不曾避免。

幾日后,馮道來了揚州,與莫離相見之余,也跟盧絳、蒯鰲兩人座談了一番。

數日過去,盧絳、蒯鰲除卻跟唐軍營地中的人正常交往,離間計看似并沒有大舉展開,實則自馮道離開揚州后,事情正在朝著兩人期望的方向發展。

事情真正進入博弈階段,源于兩軍在滁州、揚州交界處的一場激戰。此役交戰的雙方,吳軍是李建勛、劉仁贍率領的近萬人,唐軍是李彥超、丁茂率領的數千人。

戰斗的緣起是吳軍主動奔襲,在野外伏擊了唐軍,戰斗的結果是雙方鏖戰,李彥超、丁茂因為輕敵冒進,而損兵折將,被迫退回**。

隨著這份軍報一起傳回洛陽的,還有馮道的一份奏章,皆是八百里加急。

(請您記住我們網址:,任何搜索引擎搜索(ltoooo)即可快速進入本站!手機站網址:m.ltoooo隨時隨地開心閱讀。感謝您的支持!!)


上一章  |  十國帝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