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帝王章三十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4)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十國帝王 >>十國帝王最新章節列表 >> 章三十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4)

章三十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4)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25日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我是蓬蒿人 | 十國帝王 
作者:我是蓬蒿人

大軍行蹤被斥候發現,通常意味著想要順利脫身已不可能,在得到百戰軍游騎回報過東川軍的行蹤后,李從璟即知大戰已不可避免,而這正是他想要的。擺\渡\\說\免\費\下\載\小\說,x.眼下他要考慮的,是如何安排這場戰事。

“據現有形勢推論,李紹斌當不知我軍虛實,百戰軍主力當收縮戰線,如此可進一步迷惑李紹斌,使其以為閬州一線只有百戰軍一部。”莫離稍作沉吟,“可不能讓李紹斌的主力跑了,大軍得盡快趕過去。”

李從璟道:“這是自然。既然李紹斌已經露頭,此戰便已成定局。除卻留下部分兵力守衛閬州城,李紹斌能帶出來的兵力,大概在兩萬五千上下。兩萬五千......其中尚有一半是西川軍,歸屬并不統一。”他笑了笑,“若非需要將其全殲,僅以百戰軍便足夠將其擊潰。”

王師主力距離百戰軍有五六十里距離,趕過去最快也需要一日時間。

說到這,李從璟下馬,讓謝玉幹將軍情處繪制的地圖奉上來,和莫離、王樸、桑維翰、衛道、杜千等人圍在一處,他指著地圖道:“據斥候所報,李紹斌率軍出朗州城,已過蒼溪,正向北而來。現今我部位于永歸,距其不到兩百里,百戰軍已攻克江口城,前鋒東渡嘉陵江,進抵張村一帶,距其主力不到百里,離其先鋒僅半日路程,兩軍斥候,已有頻繁接觸。”

“不難看出,此戰戰場,必在江口、張村一帶。江口雖談不上重鎮,卻也是方圓百里之內的要地,更何況江口城俯瞰嘉陵江,自然要重視。”莫離指著嘉陵江西側道。

“好在百戰軍已攻占江口,這于我軍大為有利,將其作為戰場后方,建造戰地醫院,并屯糧草、軍械于此處,使大軍可進可退,是上佳之選。”杜千頷首道,所謂‘戰地醫院’,并非現代戰爭才有,古時便有類似機構,只不過稱呼不同,功用趕不上后世罷了,李從璟整軍以來,這個概念自然逐漸明晰。

“如此說來,戰場當放在嘉陵江以西,江口城前。”王樸沉吟道,“一旦戰事開啟,嘉陵江不利進退、轉圜,背靠嘉陵江者,不僅周轉余地小,還會被迫背水一戰,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被對方半渡而擊之,更有甚者,一旦戰事不利后退,遭遇敵方追擊,士卒幾乎無路可走,只得潰入江中,則必導致大軍全面崩潰!”

“嘉陵江有如此之便,不若誘敵過江,我再趁其不備驟然擊之,必可一舉獲勝!”衛道雙眼明亮。

李從璟聽著一眾幕僚議論,并無多言,他看著地圖,暗暗沉思。

忽然,他聽到桑維翰語出驚人:“諸位緣何緊盯嘉陵江不放?既然我等深知江口、嘉陵江、張村一帶之地勢優劣,李紹斌豈能不知?既然李紹斌知曉,又如何會如諸位所愿?一旦他見我重兵把守江口城,如何還會輕易渡河?他便不會改道么!”

“方圓百里,并無它道可供大軍通行,李紹斌想要奔襲劍州,必經此地。”王樸淡淡道。

“若是李紹斌見我軍防備嚴密,不愿以身犯險,放棄奔襲劍州,回守閬州呢?我等謀劃豈不成了空?”

“這......”

“大帥,卑職有一計,可敗敵軍,使李紹斌覆滅在此。”

“但說無妨。”

“搶渡嘉陵江,奔而擊之。”

“哦?”

“不可!”王樸立即反對,“此計太過冒險!需知,距離江口、張村一帶的路程,我軍并不比李紹斌短,若是我軍搶渡未成,而李紹斌率領大軍趕到,豈不自陷困境?”

“司馬謬矣!”桑維翰道。

“某何處錯了?”王樸反問。

“司馬不知李紹斌此人。”桑維翰道。

“莫非參軍便知?”王樸冷笑。

“某若不知,緣何知曉司馬錯矣?”桑維翰道。

“敢請參軍指教。”王樸道。

“李紹斌奔襲劍州,其因為何?因不知我軍虛實,不明我軍主力在何處,故欲一力破百巧,使我軍露出原形。”桑維翰道。

“那又如何?”王樸問。

“既不知我軍虛實,李紹斌緣何敢搶渡嘉陵江?既然彼輩無意搶渡嘉陵江,又怎會急速行軍?某料定,為免陷入我軍埋伏,李紹斌必定行軍謹慎。不僅如此,行軍謹慎,對李紹斌而言,還可在發現我軍主力時,及時撤回閬州。既然行軍謹慎,速度便不會快。故此,我軍可安然渡河,奔襲彼部!”桑維翰道。

“李紹斌既是奔襲劍州,又如何會行軍謹慎到緩慢的地步?”王樸再度冷笑。

“司馬此言,正顯露出司馬不知李紹斌此人。”桑維翰道。

“參軍何必賣關子?”王樸道。

“奔襲劍州,是戰略需要,源自李紹斌欲走出困境;行軍謹慎,是戰術需要,因了李紹斌不敢貿然行動,因為他已不能再敗,故必須時時保持軍力。”桑維翰道。

“李紹斌如此謹慎,為何不直接回援梓州?”王樸冷笑再三。

“回援梓州,困守一地,便失主動,往后有守無攻,有進無退。李紹斌自視甚高,豈能不作其它嘗試,便行此下策?”桑維翰嗤笑一聲。

說罷,見王樸不答話,桑維翰向李從璟拱手為禮,“大帥,卑職以為,為今之計,當令百戰軍收縮防線于張村一帶,以迷惑李紹斌,使其以為閬州內外只百戰軍一部,誘其進攻張村,而后我大軍加速行軍,在張村與之決戰!如此,必能一戰勝之!”

王樸思慮再三,仍是不贊同桑維翰的提議,他道:“大帥,此舉風險太大,還請大帥三思!”

李從璟笑了笑,心中已有答案。

主力出閬州,的確是謹慎用兵的需要,這是李從璟針對目下局勢的最優選擇。然則,謹慎用兵,不意味著要錯失良機。

他站起身,道:“傳令:百戰軍收縮戰線,主力轉為守勢,精騎靠前,監視東川軍動向,一日三報。再令,大軍加速,倍道兼行,趕往江口城。”說到這,頓了頓,對眾人道:“且看游騎探報,若是李紹斌果真行軍緩慢,我則一舉過江!”

桑維翰大喜,“大帥英明!”

李從璟如此布置,王樸也挑不出毛病,不復多言。

張村。

此時的的村落,或者稱之為村,或者稱之為里,此地名為張村,自然以張姓百姓為多。只不過到了今日,村中的百姓已沒了幾個。

但凡戰爭所到之地,百姓自然是要逃兵災的,即便是百戰軍,也無法阻攔所有人逃離。只不過百戰軍前鋒到了此處之后,將還未逃離的百姓都控制了起來,送到江口城,只留下一些有膽氣的青壯,作為此地鄉導。

此舉既是為了避免戰爭開始后,百姓無辜遭殃,也是為了避免走漏大軍機密。

秋高氣爽,村頭一座民防上,孟平高坐屋頂,嘴里啃著一只白梨,望著村前的大道。村落內外,百戰軍已做好了臨戰準備,只待一聲令下,便能在村外結陣而戰。

這意味著,村外那些該砍伐的樹木、該割掉的雜草、該填平的溝壑,百戰軍都已處理好。總而言之,作為一處合用的戰場,百戰軍已將這里打理好。現在,萬事俱備,就等李紹斌送上門來,大戰一場。

打馬奔回的斥候,向孟平匯報了東川軍的最新行蹤,“賊軍前鋒三千兵馬,距離此處已只三十里。”

孟平點點頭,示意知曉,待他不緊不慢啃干凈手中的梨,將梨核隨手扔掉,拍拍手,隨意抹了一把嘴,站起身來,對在屋前候命的傳令兵道:“傳我將令,結陣迎敵!”

前鋒未必都是馬軍,但李紹斌派遣來的前鋒,的的確確就是三千騎。這三千騎到了張村村外,卻并未擅自發動進攻,而是遠隔十里,就地徘徊起來。

聞聽此訊,坐在房頂上的孟平啞然失笑,惋惜一嘆,“都說諸葛用兵唯謹慎,李紹斌入蜀不久,看來已深得其味啊!”

屋下,楊重霸正在擺弄自己的兜鍪,聞言嗤笑道:“不進攻、不開戰的前鋒,也叫前鋒?”

孟平不以為意,“等著吧,他們會進攻的。”

“將軍緣何肯定他們一定會進攻?”楊重霸納罕。

“東川三千馬軍之所以暫且不動,是因李紹斌用兵謹慎,故而不會妄啟戰端。但就如你所言,不開戰的前鋒,還叫什么前鋒?等他們請示過軍令,李紹斌總該探探我們的虛實才是。”孟平手撐著下顎道。

“那為何我軍不主動進攻?”楊重霸又問。

孟平一動不動,“大帥吩咐過了,百戰軍只能守,不能進。”

“為何?”楊重霸頗為不甘。

“因為大帥在釣魚。”孟平笑得天朗氣清,他看向楊重霸,問道:“你見過會咬人的魚餌嗎?”

“魚餌不會咬人,只有猛獸才會咬人。”楊重霸聞聲翁氣道。

“這話說得好。”孟平撫掌而贊。

“但將軍說過,對方還是會進攻,屆時我們怎么打?”楊重霸想了想,又問。

“自然是狠狠的打。”孟平理所當然道。

“可將軍方才說,我們是魚餌,魚餌不會咬人。”楊重霸滿臉不解。

“我們的確是魚餌。”孟平笑容怪異,“但我們是百戰軍。”

“這有什么不同?”楊重霸擾擾頭。

孟平嘆了口氣,“所以你真該多讀點,否則你這腦袋就只道打打殺殺了。”

說罷,孟平補充道:“若是我們不出力,不打出百戰軍的風采,那就裝過了頭,反倒是會讓李紹斌起疑,不信這里只有百戰軍一軍。”

楊重霸又想了想,點頭道:“末將明白了。”

“去陣前吧,此戰以你為首。”孟平道,“李紹斌不出來,我也不會下來。”

“是!”楊重霸欣然領命。

“等等!”孟平叫住了他,認真道:“別殺干凈了,總得留幾個人回去給李紹斌報信。”

“末將明白!”

手機閱讀本站:

本書地址:


上一章  |  十國帝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