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道君第二百六十六章 遇到個調皮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道君 >>大唐道君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六章 遇到個調皮蛋

第二百六十六章 遇到個調皮蛋


更新時間:2015年06月03日  作者:七月初三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七月初三 | 大唐道君 
最新章節之:

大軍東行是需要有所準備的,然而對于薛仁貴來說,這樣的準備只是小兒科,他這次前來支援西北戰事,身邊的一萬鐵騎是他常年訓練出來的精銳,不管是修正訓練,還是戍守城防,都是隨時準備好了沖鋒陷陣的準備,因此他一聲領下,大軍就已經集結在了校場,命令一下達,大軍沒有準備多久,就已經整裝待發。

將大軍停在城外,薛仁貴帶領一千親衛到大理寺附近的一座院子里,將祿東贊從囚禁他的院子里押解到囚車上,就拉到了城外跟大軍會和。

李弘在陳恭和八百侍衛的護衛下走出長安城,在渭水河畔跟蘇定方和樂彥瑋、狄仁杰等告辭,翻身上馬前行了一會兒,就見前方出現了一支大軍,是薛仁貴的一萬精騎。

“參見太子殿下!”薛仁貴遠遠的看見太子李弘,就騎馬上前向他施禮。

李弘微微點頭,開口問道,“人押上車了嗎?”不跳字。

“已經關在車里了,請殿下隨末將來。”薛仁貴說道。

李弘跟著薛仁貴騎馬來到隊伍的中央位置,就見八百鐵騎緊緊的護衛著一輛囚車,囚車里正是吐蕃大相祿東贊。

“大相,好久不見,你過的不錯啊!”李弘笑嘻嘻的說道。

周興已經從祿東贊口中得知了他想要的一切,他現在對吐蕃的防御了如指掌,而且還清楚了祿東贊搜刮了不少財富,足夠他發動三次對吐蕃的戰爭了,因此這一刻的李弘在面對祿東贊時顯得很輕松。

人為錢死,鳥為食亡。

有了祿東贊的錢,李弘將三分之一用來這次攻打吐蕃的賞次,剩下的拿出一小部分用來收買吐蕃貴族,就是原本屬于祿東贊的這群人,讓他們暗中支持什么麻煩。

估計到時候唯一的麻煩就是芒松芒贊了。

不過只有十萬大軍不到的芒松芒贊,李弘有什么好怕的?

李弘之前忌憚的是吐蕃的貴族們,他們要是跟芒松芒贊團結在一起,將自己的私兵現出來組成一支大軍,以吐蕃貴族的私兵數量,芒松芒贊組建二十萬精騎沒有問題,到時候確實會讓李弘有點費勁。

可現在他有錢了,用錢就可以瓦解芒松芒贊的脆弱聯盟,攻下吐蕃指日可待了,他還有什么不高興的呢?

“太子殿下紅光滿面,春風得意啊!”祿東贊譏諷道,他在劉舉失敗,什么都告訴了周興。

所以現在的祿東贊,心已經死了,唯一活著的理由就是想見見高宗,見見這位生了一個將自己打敗的兒子大唐皇帝。

這才一直強撐著,不然他早就不想活了。

因為現在的他活著比死了更累,他不怕死,他也不留戀活著的味道…他沒有死的恐懼,他只是想見見高宗,這個自己沒有贏卻讓自己的男人。

“還是托了大相的福,不然什么時候滅吐蕃,孤也就不會像現在這樣高興了。”李弘很實誠的說道。

他沒有想過要氣死祿東贊的意思,不過能夠從祿東贊身上找點開心他還是很原因的,當初祿東贊將他追的像狗一樣逃跑時,他可沒少受罪,現在風水輪流轉,他欺負下祿東贊又怎么了?

祿東贊聽到李弘的話,臉色再次漲紅,隨即變得煞白。

可他終究還沒有再說出話,只是冷哼一聲低頭不再言語了。

李弘也是冷聲一聲,不再停留在這里,而是走到隊伍的前面,跟薛仁貴下達了行軍的命令。

大軍開拔,緩緩的向洛陽而去!

長安城到洛陽要經過不少州縣,這次李弘不想沿途的百姓,他就像走小路。

這樣行軍兩天,到了傍晚時分,就踏入了硤石縣地界。

這里是一處綠水環繞,環境清新的山林,李弘覺得這里環境不錯,就準備在這里安營扎寨。他將薛仁貴叫到身前,告知自己的想法,薛仁貴就領命去安排了,而他則是帶領陳恭和一百侍衛在附近游玩。

突然,就在他走到山林之中時,前方傳來了一陣猛虎的叫聲,還有人的大喊聲。

“什么情況?”李弘問道,“為什么這里還會有人?”

這里距離硤石縣城還有三十里,附近有沒有村莊,山林里怎么會有人呢?

陳恭也不清楚,忙派遣前去查看。

片刻,兩人侍衛急匆匆的前來匯報說,前方發現了幾名少年在射獵,他們被老虎追咬,正在四處逃竄躲命。

李弘本不想多管閑事,可是涉及到人的性命,他不能坐視不理,就率領眾人上前查看。

李弘的箭術大家都領教過,因此他騎馬上前,陳恭等人也不阻止,只是緊緊的跟在他的身后。

騎馬向前走了五百多米,就見山坡下馬一個名少女被困在樹下,樹下只一直兇猛的大老虎,正在不斷的高高躍起,準備要將樹上的少女咬下來。不遠處一塊巖石上,三名年約十六七的少年郎彎弓搭箭,不停的瞄準老虎射箭,可不管他們怎么努力,準時總是偏失,根本就碰不到不聽跳動的老虎。

因此,他們就這樣跟老虎僵持著…

眾人膽子小,沒人敢上前驅趕老書,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身上的少女不停的叫喊,而少女所在的樹枝正在慢慢的被壓彎,有要折斷的跡象。

“你們在這等著,孤下去看看。”看到這一幕,拿出弓箭,李弘向身邊的陳恭說了一聲,就催馬沖了下去。

陳恭早就習慣了李弘的冒險,他也不阻止。

話說太子殿下敢以身犯險,誘因祿東贊中計被俘虜,還會怕區區一只猛虎?再說即便太子殿下不是猛虎的對手,可是太子殿下夸下的戰馬是神駒,它豈能讓老虎靠近中計?

所以,陳恭和侍衛們沒有動,就騎馬站在原地,靜靜的注視著下方。

李弘騎馬,一步一步的沖向了被困在樹上的少女。

啪嗒——

啪嗒——啪嗒——

馬蹄聲響徹在這寂靜的山林,格外的響。

一下子就吸引了樹上的少女,還有巖石上的三名少年郎。

“這位郎君,快救我——”少女看到李弘騎馬而來,還在彎弓搭箭,欲要射死了這只老虎,她不知道哪里來的勇氣,竟然對著李弘大喊道,“這位郎君,快救——我——”

巖石上的三位少年郎看到李弘的凜冽氣勢有被震的不輕,因為他們年紀跟李弘相仿,甚至要比李弘大幾歲,可他們就沒有李弘這樣的氣勢。

“吼——”猛虎看到李弘騎馬竟然敢沖向自己,它怒了,舍棄了少女,狠狠的撲向了李弘。

“郎君小心——”樹上的少女急切的喊道。

“兄臺小心——”巖石上也有少年郎喊道。

可是李弘已經不理會他們的叫聲了,只見他彎弓搭箭,瞄準撲向自己的猛虎,“嗖!嗖!”就是兩箭,兩根羽箭破空而出,射向了身前的猛虎。

“漂亮——”

巖石上的少年郎大聲贊道,就這姿勢,就這力道,一看就是箭術高手,這兩箭射出,這只老虎不死也差不多了。

“吼——”猛虎看到兩支羽箭射向了自己,它身體在半空中停滯了一下,大吼一聲,猛然一個翻身,“嗖——”的一下,竟然躲過了兩支羽箭。

“啊——”少女看到兩支羽箭射偏了,不由的驚呼道。

“過去?李弘則是不以為然,他只是對猛虎躲過自己的兩箭感到一點點的吃驚,不過隨機再次取出一支羽箭,瞄準了老虎,“嗖”的一下射了出去。

“砰——”這一次,老虎沒有再躲得過去,胸口狠狠的中了一箭。

不過它依然沒有停止自己的沖鋒的步伐,而且還快速沖向了李弘。

李弘收弓,“鏗鏘”一聲,剛拔出腰間的佩刀,迎上了沖上前的老虎,只是老虎似乎不愿意跟李弘廝殺,就見它身形一偏,“蹭”一下竟然從李弘的身邊穿過,消失在了他身后的樹林里。

李弘收回高舉的戰刀,回頭看了一眼老虎消失的樹林,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就騎馬走向了少女。

將少女解救下來之后,巖石上的少年郎也匆匆走到了李弘面前。

“我叫姚元崇,這位是舍妹姚笛,剛才多謝兄臺的救命之恩,不知道兄臺怎么稱呼?”剛才在巖石上說話的少年郎開口問道。

姚元崇——

不就是姚崇嗎?李弘聽到姚崇的解釋,他被嚇了一跳。自己點子有這么順嗎?隨便宿營休息,騎馬出來玩玩,就能遇到唐玄宗時期的注明宰相姚崇?

“姚笛多謝郎君的救命之恩。”少女姚笛這時也回過神來,忙向李弘謝道。少女姚笛在樹上上根本看不出她的美貌,現在站在李弘面前,這小丫頭的嬌美的容顏才展現的李弘面前,不得不說即便是李弘見慣了白素貞和郭襄這樣的傾國美女,可看到姚笛的美貌時,還是有點吃驚不已。

因為姚笛的美,在于少女的天真無邪,還有淡淡的青澀…這種美就像是初戀,是誰都可以有,可也是誰都留不住的。姚崇已經十六歲了,他怎么說也有十四歲了,在大唐十四歲的小姑娘就已經到了出家的年齡,因此這個年紀的姚笛還留著初戀一般青澀的容貌和氣質,確實是難能可貴。

李弘被姚笛這么一謝,忙回過神客氣的說道,“你們不用謝我,只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

隨即,他的目光還是意向了姚元崇。

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關中硤石人,是嶲州都督姚懿之子。姚崇文武雙全,歷仕則天、中宗、睿宗三朝,兩次拜為宰相,并兼任兵部尚書。他曾參與神龍政變,后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被貶為刺史。唐玄宗親政后,姚崇被任命兵部尚書、同平章事,進拜中書令,封梁國公。他提出十事要說,實行新政,輔佐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被稱為救時宰相。姚崇執政三年,與房玄齡、杜如晦、宋璟并稱唐朝四大賢相。721年(開元九年),姚崇去世,追贈揚州大都督,賜謚文獻。

由此可見,姚崇是一個多么難得的良才。

能夠太宗時期的房玄齡、杜如晦相提并論,可見姚崇確實有過人的才能。

可是李弘看到的姚崇…還真是跟歷史上的姚崇一點都不像,更像是一個玩世不恭的貴公子。

不過對于歷史上的姚崇,李弘了解的比較清楚。

姚崇年輕時生性灑脫,注重氣節,勤習武藝,以打獵自娛,二十歲后發奮讀書,以孝敬挽郎的身份步入仕途,又考中下筆成章舉,授為濮州司倉參軍。

696年(即通天元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作亂,攻陷河北數州。當時,軍機事務繁忙,姚崇處理得當,有條有理,深受武后賞識,他被擢升為兵部侍郎。

698年(圣歷元年),姚崇升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一躍成為了真正的宰相,之后后又任門下侍郎,又兼任相王府長史。

而在704年,姚崇因母親年邁,請求辭去官職。武后遂免去他的宰相之職,但保留其相王府長史一職,讓他奉養老母。

不久,武則天又讓姚崇兼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姚崇推辭道:兵部執掌兵權,臣是相王府屬官,兼任夏官不利于相王。

武后深以為然,便改任他為禮部上書。

當時,武后的男寵張易之欲把長安大德寺中的十名僧人調到定州,充實私置寺院,致使僧人上訴。姚崇不顧張易之的屢次說情,斷停此事,因此得罪張易之,被貶為司仆寺卿,但仍保留宰相頭銜。九月,姚崇出鎮靈武,充任靈武道行軍大總管、安撫大使,并舉薦兵部侍郎張柬之為宰相。

這就是姚崇在武后執政時期的履歷。

之后的整治生涯就要從張諫之神龍之變之后開始了。

705年,即神龍元年,張柬之與桓彥范等人,發動神龍政變,擁立唐中宗為皇帝,復辟唐朝。姚崇恰于此時回到京城,得以參與政變密謀,因功賜爵梁縣侯,實封二百戶。不久,姚崇被外放為亳州刺史,后歷任宋州、常州、越州、許州。

到了景云元年,唐睿宗繼位。姚崇被征召回朝擔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又升任中書令。姚崇與宋璟協力合作,革除中宗時期弊政,任用忠良,貶黜奸邪,賞罰分明,杜絕請托,使得各項法度重新得到整飭,朝野都認為國家復有貞觀、永徽之風。當時,太平公主干擾朝政,諸王手握兵權,對皇太子李隆基構成威脅。景云二年,姚崇與宋璟密奏睿宗,建議將宋王李成器、豳王李守禮外放為刺史,將岐王李范、薛王李業由羽林將軍改為東宮屬官,并讓太平公主遷居東都。太平公主大怒,指責李隆基。李隆基無奈,只得上奏皇帝,稱姚崇離間宗室。

姚崇因此被貶為申州刺史,后歷任揚州長史、淮南按察使、同州刺史。期間姚崇政法簡肅,吏治清明,得到百姓立碑頌揚。

到開元元年,唐玄宗李隆基發動先天政變,誅殺太平公主黨羽,后到新豐(在今陜西臨潼東北)檢閱軍隊。當時,姚崇正在同州擔任刺史,距離新豐不到三百里,按規定應到行在見駕,而唐玄宗也密召姚崇前來。姚崇到后,與唐玄宗議論天下大事,侃侃暢談,不知疲倦,唐玄宗有意任命他為宰相。姚崇遂提出十條政治主張:

唐玄宗欣然接受。次日,姚崇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封梁國公后升任紫微令。

姚崇拜相后,佐理朝政,革故鼎新,大力推行社會改革,興利除弊。他從整飭制度入手,罷去冗職,選用官吏,并抑制皇親、國戚和功臣的權勢,注意發展生產,為開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礎和經濟基礎。

姚崇的資料在李弘的腦海里一一閃過,而僅僅只是這么一小段的內容,就讓李弘感到了姚崇過人的才能。

確實,他值得李弘將他收入麾下。

再說這不是李弘早就想收入麾下的良才嗎?

既然在這里遇到了,李弘就不想再放過了。

“姚小娘子不用謝,只是舉手之勞。”李弘拿定主意,就對姚笛謙虛的說道,“不過猛虎離開這里不久,它又受了傷,我們要是再去追它,沒準還能追的上,你們原因跟我一起去嗎?”不跳字。

李弘可不傻,猛虎在這么危險的情況下不顧自身的傷亡想要逃跑,這是一種很奇怪的表現,因此可以說明猛虎是雌虎,它有幼崽在附近,才會這么急著逃跑。

李弘在吐蕃使團到長安城,逼他斗狗時,就想著要養一只狼或者一頭虎了。只是當時時間逼的太近,他沒有功夫去抓狼崽或者虎仔,隨后他太忙了就沒再顧得上。現在有了這么好的機會,他又怎么會放過呢?

“好,既然兄臺喜歡,我就陪兄臺去一趟。”姚崇表現出了他豪爽的一面說道。

“哥,我也想去。”姚笛也開口說道。

“這——”姚崇有點為難了,剛才自己,自己總不能將她一個人仍在這里吧?不少字

不由得,姚崇有點難辦了,就將目光意向了李弘。

是由會員手打,更多章節請到網址:

全文免費閱讀提示您現在閱讀的是最新章節之


上一章  |  大唐道君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