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道君第二百六十二章 神探神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道君 >>大唐道君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二章 神探神探

第二百六十二章 神探神探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29日  作者:七月初三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七月初三 | 大唐道君 

正文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過了一炷香的時間,狄仁杰就來到了書房,他先是跟李弘施禮,就向李弘介紹了一下他這段時間在大理寺的工作。風云小說閱讀網其實就是他在糾察以前的錯案和冤案,審理以往各地錯案和假案,有了蘇定方和樂彥瑋的支持,他徹底掌控了大理寺,查出了不少錯案假案和冤案,一時間在長安百姓心目中他成了神探的代名詞,一想到冤情要得到,百姓們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大理寺的少卿狄仁杰。

所以,當李弘一踏入長安城的地界時,他就聽說了狄仁杰的事情。

他的心里很高興。

狄仁杰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以后他要是提拔狄仁杰,武后也不會有什么話要說。

這樣,對于他來說,就多了一個可以抗衡武后的中堅力量。

再加上已經在高宗面前站穩腳跟的張諫之和李嶠兩人,李弘很清楚今后他在朝堂上的實力將不會屬于武后,而且他的實力只會更大龐大,而不會慢慢減弱,因為他是老中青三代英才的組合,而武后現在的心腹大臣已經逐漸在變老,新人又沒有足夠的資歷入住中樞,李弘相信武后要是看不到這一點,只要再過四五年的時間,武后在朝堂的實力終究將會被他代替。

而這也是李弘想看到的結果。

畢竟母子相殘的事情他也干不出來的,要是能跟武后和解,能讓武后放下權利跟高宗頤養天年,將政務交給他,李弘相信他還是有足夠的度量能夠容得下武后的。

“狄卿,你做的很不錯,沒有讓孤失望。”李弘聽完,很欣慰的說道。

是他將狄仁杰調到長安,調入大理寺的。現在狄仁杰取得了這樣的成就,他在朝堂上也有光彩。當然,他提拔的人有不少,張諫之和李嶠都是,而且兩人分別在中書和門下兩省混的也是風生水起,讓中書門下的宰相們很滿意。

這使得李弘在不知不覺間已經被朝中大臣加上了一個有了識人之明的太子的稱謂。

自古君王,識人方面也是一門學問,因為你要駕馭一個帝國,就需要重用和提拔賢才和良才,而要杜絕奸臣和庸才占據廟堂。

古代帝王在太子人員方面,這一門學問占的比例也很大。

現在李弘有識人之明,這讓高宗更加喜歡自己選定的這個接班人了。

“多謝殿下的栽培,臣還做到不夠。”狄仁杰謙虛的說道,只是得到一個神探的稱號,還不足以讓狄仁杰滿意,狄仁杰還有很多理想和報復等著他去實現,不過在李弘的手下他干的很開心,因為太子賞識他,對他全力支持,他只需要做他認為對得起大唐對得起百姓的事情就行了,他不需要再去考慮其他的。

當然,很多情況下他也不是個魯莽的人,他是太子的人,太子跟娘娘的爭斗他很清楚,很多涉及到太子的問題,他也會盡量的去回避或者不去觸碰。

因為他知道孰輕孰重。

“狄卿,你在孤這里就不要客氣了,你做的好就是好,跟孤栽培沒多大關系。”李弘笑道,“孤提拔的人不多,你、李嶠和張諫之,你們三人都身居廟堂,你們都做的不錯,孤很欣慰,只要有你們的榜樣在前,我想以后孤再舉薦他人,朝中就不會再有人反對了。”

李弘說的反對的人,自然是指武后和她的黨羽了,這點狄仁杰還是很清楚的。

不過狄仁杰因為清楚,就不知道該怎么說了。

李弘也不為難他,直接開口說道,“劉舉已經被關入了大理寺,這個清楚吧?”

“臣知道,已經加派人手看管他,不會出什么問題。”狄仁杰保證道,通過蘇定方和樂彥瑋的支持,狄仁杰以大理寺少卿的身份掌控了大理寺,現在大理寺的人都以他馬首是瞻,他有絕對的信心可以保證,只要將劉舉關入了大理寺的大獄,沒有他的命令,劉舉想要出來是很難了。

“狄卿,想要關住劉舉不難,難的是怎么可以利用他做文章。”李弘說道。

“殿下的意思是?”狄仁杰問道。

“洛陽現在的情況你清楚嗎?”李弘問道。

“殿下是說,娘娘在洛陽大肆興建廟宇?”狄仁杰問道。武后在洛陽修建白馬寺,準備安置從長安城被趕出去的僧侶一事他早就聽說了。對于佛道之爭,狄仁杰沒有什么想法,他覺得佛道都是一種文化,一種宗教信仰,沒有對錯之分。可是這涉及到了兩位大人物的博弈,狄仁杰就不得不關注了。所以,仔細的研究了一下當前的形式之后,狄仁杰得出的結論就是,國教的建立有利于大唐的長治久安,有利于大唐文化的傳播,更加有利于大唐疆土的擴充。

至于佛教,狄仁杰認為有點避世的年頭,避難的念頭,他不是很贊同。

就像很多殺人犯犯下了大罪,躲到寺廟了出家做了和尚,一切罪名都解脫了,這是完全不行的。

這段時間查案,狄仁杰就遇到了不少這類案件,大都是兇手被查出來時就出家做了和尚,而案件也就不了了之了。這種現象讓狄仁杰很不滿意,絕對的不滿意。

“你該知道孤準備建立國教,想整頓大唐存在各種宗教流派,讓百姓能有一個堅定的信仰,不至于生出悲觀、避世和避難的情緒。可是現在母后在洛陽興建白馬寺,又收留了從長安被趕出去的大莊嚴寺和大慈恩寺的僧侶,她這是變相的表達了對孤組建國教的不滿,而在洛陽興建白馬寺,她更是想有與孤的國教分庭抗衡的意思。”李弘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又繼續道,“國教正在組建之初,要是再出現一個白馬寺,而且聲勢這么龐大,對我們非常不理。劉舉就是佛教之人,被譽為佛祖轉世。我們現在既然抓住了他,就該在他身上做點文章。你覺得呢?”

“殿下的意思臣明白了,不過這得容臣想想才行。”狄仁杰說道。

李弘莫名的提出這樣一個要求,狄仁杰還來不及考慮,自然不會立即發表自己的意見看法了。

“這件事情不急,你慢慢想,什么時候想清楚再什么時候告訴孤。”李弘說道。

因為祿東贊被抓,高宗對祿東贊一事很慎重,特意讓李弘先將劉舉關押在大理寺的大獄了,專門帶祿東贊道洛陽見他。因此李弘有足夠的時間在劉舉身上做文章。

“臣知道了。”狄仁杰說道。

突然,狄仁杰欲言又止。

李弘問道,“狄卿,你還有什么話要說嗎?”

“殿下,幾個月前我們在查賀蘭敏之貪污案時發現這件案不同尋常,之前是因為有諸多阻力,才沒有繼續進行下去,不過現在跟之前不同了,殿下有權處理長安以西政務而不必詢問陛下,臣也掌控了大理寺,有足夠的精力去查這件案子,臣想問的是,我們還也好繼續查下去嗎?”狄仁杰開口問道。

對于當初沒有徹底查清東西市貪污案,狄仁杰耿耿于懷。

現在,他做了大理寺的少卿,又掌控了大理寺,他自然想將沒查清的案子的查清楚了。

這就是狄仁杰的性格,他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的很好。

“狄卿,你的心思孤清楚,只是現在還不是時候。”李弘拒絕道。他何嘗不想查清這件案子,徹底鏟除寄生在大唐官場的蛀蟲們。可是現在高宗不在長安城,他又要征伐吐蕃。這種時候讓狄仁杰大肆查處貪污案,沒有他或者高宗坐鎮長安城統御全局會出很大的問題。

狄仁杰有點不解。

李弘就解釋道,“狄卿,貪污案背后的大人物非同小可,不是一朝一夕,或者一個人就能夠查清出他們的底細的,而現在父皇不再長安城,孤又要出征吐蕃,長安城只有蘇相和樂彥瑋坐鎮,你在這個時候查這件案子,恐怕會受到很大的阻力,要是處理不當還可能會出現大問題。”

“大唐在遼東戰場上的形式不錯,可想要攻下高麗和新羅、百濟還需要時間,孤又要征伐吐蕃,這種情況下,大唐的官場需要一個安定的環境。你說呢?”李弘反問道。

經過李弘這么一解釋,狄仁杰也覺得太子說的很對,就不再言語了。

“對了,現在崇文館的典籍署不是在大量刊印書籍嗎?你在刑獄方面很有想法和見解,要不你就以這方面內同為題材,寫一部書吧。”李弘說道,“大唐出現了這么多錯案冤案,很多情況下不是官員不勤勉,不是他們不想替百姓昭雪,是他們沒這個能力,因為誰都不是萬能的。孤想不少官員很需要你在這方面的經驗和看法。”

“當然,讓大理寺的仵作有寫本關于驗尸方面的書籍,孤準備向全國縣衙的仵作們推廣,讓驗尸成為審案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李弘說道。

他想改進大唐的審案制度,想引導大唐的官員用科學的方法判案,而不是僅憑自己的一點見解。

狄仁杰先是一驚,再聽到李弘將話說完,他微微點頭,就答應了李弘的要求。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玄幻小說,提供在線閱讀。


上一章  |  大唐道君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