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道君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決戰(1)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道君 >>大唐道君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決戰(1)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決戰(1)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11日  作者:七月初三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七月初三 | 大唐道君 
正文

河州城內因為太子殿下的突圍而出兒彌漫著一股子沉悶之氣。守將郭侍封清楚太子殿下沒有遇到危險,正在跟祿東贊在城外大草原斗智斗勇,而且他清楚這是太子殿下計劃,可就是不放心。誰叫李弘是大唐的太子殿下,誰叫他是河州城的守將?可是他擔心沒有用,李弘給他的命令很簡單,擊退攻入河州城的吐蕃人,再嚴防守城就行。因此他即便很擔心和焦急,除了派更多的斥候出城偵查,向涼州的裴行儉,向滁縣的孫處約傳遞消息外,就只能坐在城里等了。

滁縣的孫處約在等了幾天,依然沒有得到太子回城的消息之后他也坐不住了,立馬跟戴志德兩人趕到了河州城。

這樣河州城的氣氛就更加凝重了。

要是大唐的太子被吐蕃給生擒了,這得多挫大唐的銳氣,多讓陛下丟臉。要真到這一步,估計參與這次大戰的所有人都脫不了干洗吧?

沒準大家的仕途也就到此為止了。

看到孫處約和郭侍封等人焦急的樣子,劉文杰和語文重天多次請戰,讓郭侍封下令讓他們率領鐵騎出城尋找太子殿下,郭侍封都沒有答應。

這一天,孫處約正跟郭侍封、黑齒常之三人在城樓上遠望,討論是不是該出城尋找太子殿下,就見一匹快馬沖到了河州城下。郭侍封一眼看出這是太子的斥候,就忙領士卒開門,將這名斥候領到了城樓上。

當郭侍封三人從這名斥候的口中得知太子殿下大敗祿東贊準備回城的消息時,他們既是欣喜又是驚訝,欣喜的是太子殿下終于可以回城了,驚訝的是突圍出城時太子殿下身邊只有五千不到的鐵騎,怎么可以打敗有五萬多鐵騎的祿東贊呢?

不過當他們知道有兩萬吐蕃精騎協助李弘時,他們便釋然了。

當然他們不知道德勒黑反叛了李弘,斥候也沒有詳說。不然他們會更加驚訝于太子殿下的指揮能力和手下鐵騎的作戰能力。

“孫相,這下你能安心睡個覺了吧?”郭侍封笑問道,這幾天為了太子的事情孫處約可沒少熬夜,時常大半夜睡不著會登上城樓看看,郭侍封知道他這是擔心太子殿下的安慰。

孫處約爽朗的笑道,“不止我能睡個安穩覺,蘇相和樂相兩人也能睡個安穩覺了。”

他口中的蘇相和樂相就是蘇定方和樂彥瑋,蘇定方是軍中老將,在西北軍中很有聲望,又是太子少保,是李弘器重的人,孫處約很尊重他,樂彥瑋跟孫處約一同受封宰相,可他投靠李弘的時間不及樂彥瑋,現在樂彥瑋在宰相團里的地位已經排在了他之前,他也只能以樂相稱呼樂彥瑋。

“對,我差點將這事情給忘記了,我立馬派人給長安送信。”郭侍封恍然大悟道,就匆匆的下了城樓。

這段時間,蘇定方和樂彥瑋沒少往河州城派信使探聽李弘的消息,即便蘇定方知道李弘的全盤計劃,可對于初次領軍,還是以太子身份領軍的李弘,他多少有點不放心。

當郭侍封將太子殿下不日就要回城,還擊敗了祿東贊六萬大軍的消息告知河州百姓時,城里的百姓興奮不已,因為擊敗了祿東贊大軍,就等于保住了河州城,保住了他們的家園,保住了他們的親人。

一時之間,太子李弘的形象再次深入到了河州城百姓的心里。

李弘從一個體弱多病的皇太子,一躍之間成了河州城百姓心中的保護神。

太子李弘大敗祿東贊的消息傳到長安城時,蘇定方聽到這個消息,狂笑不已。他終究還是沒有看錯人,沒有選錯人,太子果然不負他的才學和膽識,用這樣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戰證明了自己的才華。

當初,他死活不會長安城,就是不想參與皇族內部的斗爭,像武后和高宗的爭斗,像武后和太子之間的爭斗,他只想明哲保身,做一個游離于朝堂之外的人。

可是李弘的封上書,高宗的一封封賞徹底打破了他的防備,他被任命為宰相,還繼承了李績太子少保的官職。蘇定方是官場老人,豈能不懂高宗這封封賞背后的意圖,這是想讓他以軍人身份入相職,以便抗衡李績在朝堂上的實力,因此他又豈能不知道這封封賞背后的人是誰?所以這份封賞是逼迫他在太子和皇后之中做出選擇啊!

因為這樣,蘇定方才以軍務太多,難以短時間內交割為由,沒有及早回長安城,而是在高宗和武后離開之后才回到了長安城。

到了長安城,他本想學李靖,以身體有疾,不能理政的理由拒絕入朝參政,準備在家閉門謝客,了此殘生。

沒想到,他到長安城之后李弘的一系列做法讓他很感動,再聽到李弘的豪言壯志,蘇定方的心思發生了變化,他覺得跟隨這個一個太子殿下未必就是壞事,沒準他還真的能成就一番事業呢?

當時,他選擇效忠李弘,有豪賭的一方面。

果然,他蘇定方賭對了,太子殿下還真不是一般的強,是非常的強大。假以時日,等到太子殿下等級稱帝,他相信太子殿下一定會達到太宗的高度,有可能還會超越太宗,成為像秦皇漢武一樣的英主。

孫處約在得知河州城有消息傳到了長安城,就急急忙忙來到了蘇定方的府上,他從蘇定方的口中得知太子大勝祿東贊時,興奮之情難以言表。他本就是一個愣頭青一樣的人物,不然當初也不會冒犯了武后差點被革職。而跟了李弘,他得到賞識,得到了太子的支持,他不但沒有收斂自己的個性,反而更加的張揚了。

所以他很清楚,他的一切都要歸功于太子,太子一旦失勢,第一個倒霉的就是他自己,他是在拿自己的性命賭太子不會被武后壓垮,會奮起反擊的。

沒想到他賭對了。

對,是他很的賭對了。

試問經過這次對吐蕃的大戰,太子要是能夠滅了祿東贊的大軍,除了大唐的幾位老將之外,誰的功勛還能比得上他?再加上太子在文學方面取得的成就,處理政務方面得到的認同,他就是能武能文的皇太子。這樣的太子,即便武后權勢再大,又怎么能撼動他的位子呢?更不要說太子得到了蘇定方的支持,獲得了西北軍的軍心。

想到這里,樂彥瑋比蘇定方還要高興。

一個人做官,封侯拜相,光宗耀祖,這是每個人的夢想,只是每個人為了這個夢想采取的手段不一樣。有的人做了小人,有的人做了奸臣,有的人做了酷吏。

“蘇相,該不該將太子大敗祿東贊的消息告知陛下和娘娘?”樂彥瑋問道。

蘇定方微微點頭道,“陛下和娘娘很擔心西北戰況,他們也擔心太子的安危,必須要盡快將消息傳遞到洛陽。不過,關于這次大戰,我們還需要詳細的消息才行。不然陛下和娘娘問起來具體的細節,我們恐怕難以對答。”

“嗯。”樂彥瑋點頭表示贊同蘇定方的意見,長安城現在就他跟蘇定方坐鎮主持政務,蘇定方為主,他從旁協助,這是太子的安排,對此樂彥瑋也不反對,他很樂意接受蘇定方在政務上的指點。

“這么看來殿下都不需要東北軍的支援,就能滅了祿東贊的大軍,解了西北之圍?”樂彥瑋感慨道,僅憑西北那么點人馬,就能解決了祿東贊的二十萬吐蕃精騎,這樣輝煌的戰果,估計也只有眼前這位跟李績才能做到吧?

“這次大戰是用不到東北軍了,可下次大戰就未必。”蘇定方點頭說道。

樂彥瑋大驚,忙開口問道,“蘇相,聽你這么說,太子不想就此罷手了?”

滅了祿東贊二十萬大軍還不想罷手,難道太子想一口氣滅了吐蕃不成?要是太子真的滅了吐蕃,這可是功比太宗的一件偉業啊!當初就是太宗健在時,大唐國力強盛之際也沒有滅掉吐蕃的能力,才不得已將文成公主嫁到了吐蕃。要是這次太子滅了吐蕃,后面的話樂彥瑋就不敢想了。

“大唐雖然很強盛,可還沒有到達真正的讓周邊諸國忌憚的不敢放肆的地步,就像吐蕃、就像天竺等,因此想要徹底平定西域,穩定大唐在西域的統治,就得殺雞儆猴,這次滅吐蕃,再穩固西域都督府,就是殿下接下來要做的。”蘇定方緩緩說道。

其實,這些也只是他一個的猜測,不過之前李弘跟他提過,他現在也就說給樂彥瑋聽了。樂彥瑋聽到這里,眼睛都瞪圓了,因為他不敢相信,太子還真想要滅了吐蕃。

“這件事情要不要告知陛下?”樂彥瑋愣了片刻說道。

“這么大的事情太子豈能不告知陛下,不過再等等吧,只要太子回到河州城,估計他會立馬給陛下上書。”蘇定方說道。樂彥瑋微微點頭,今天跟蘇定方的談話,他確實是被震住了。

當李弘大敗祿東贊,殲滅了祿東贊十萬大軍的消息傳到洛陽時,還在用早膳的高宗立馬放下碗筷,興奮的在大殿里來回走動。吐蕃有多強悍,他可是很清楚。當初,就是他的父皇在大唐軍力強大擊敗了突厥,讓周邊國家戰栗時也不敢跟吐蕃交鋒。而現在的吐蕃在祿東贊的經營下國力再次大漲,實力比十年前更大強盛了。可是又能怎么樣?還不是敗在了自己兒子的手里嗎?高宗通過長安蘇定方傳來的消息可以分析得出,要是這一戰再計劃的詳細一點,大唐不但滅了祿東贊大軍,就是斬殺了祿東贊這個吐蕃巨擘也不是沒有可能啊!

自己的父皇被譽為天可汗,可是在他的時代都沒有擊潰吐蕃,而到了自己的手上,不但擊敗了強大的吐蕃,滅了他們的數十萬大軍,再過不了幾年還能平定東北高麗三國。

這樣的豐功偉業,是不是已經超越了父皇呢?

大唐兼容包并,從帝王到大臣,從平頭百姓到商賈漁夫,從販夫走卒到山野村婦,都有一股子作為大國人民的氣度。

高宗也沒有之后歷代帝王不敢超越先祖的虛偽和膽戰心驚。因此想到這里,能夠超越自己的父皇天可汗李世民,他的心里就很興奮。

當初他想要去泰山封禪時有不少大臣反對,說現在的大唐還沒有到封禪的地步,說白了就是說他的功績還不夠。現在自己的兒子打敗了吐蕃,平定高麗三國指日可待。試問誰還敢再說封禪時機還不夠成熟?

高宗興奮的在大殿上走動,可武后的臉色就難看了,她沒有想到祿東贊會這么菜,二十萬吐蕃精騎攻打大唐,大唐在西域的守軍不到十萬,就是加上李弘從長安城帶到河州的兵馬,可也不到二十萬,而且這些士卒的戰斗力能跟吐蕃精騎相比?

然而就是這樣一支馬兵在李弘的指揮下竟然接二連三的大敗祿東贊,殲滅祿東贊大軍。

現在,竟然大敗祿東贊親衛大軍,殺的祿東贊像狗一樣到處逃竄——武后實在是想不到自己的這個兒子何時變得這么厲害了?之前自己怎么就沒有發現?現在自己再對付他,是不是已經來不及了?經歷了吐蕃大戰的李弘,有了蘇定方等一群軍方將領的支持,又有樂彥瑋、孫處約等新任宰相的協助,還有秦、程、尉遲等開國功勛家族的鼎力支持,自己還有跟這個兒子一爭長短的資本嗎?

這一刻,武后內心深處關于跟李弘爭奪權利的想法有點動搖了。

要是這么發展下去,他很清楚大唐在東北的大決戰估計也輪不到李績了,相對于李績統領大軍取勝大勝來說,高宗更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取得滅過大戰。

這樣大唐皇室才能屹立不倒,才能讓山東士族信服。

難道就這么認命了?武后的心里很矛盾,因為她想不出對于現在強勢崛起的李弘,該用什么方法對付才行。現在的李弘身邊,文臣武將全都不缺,而且全都是年輕一輩,全都是一些有能力有野心的人,反觀自己一方,老的老,沒能力的沒能力。武后想到這里,就覺得自己今后的路更難走了。



上一章  |  大唐道君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