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道君第一百三十五章 總是這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道君 >>大唐道君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五章 總是這樣

第一百三十五章 總是這樣


更新時間:2015年02月04日  作者:七月初三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七月初三 | 大唐道君 

晚上,尉遲循儼就來向李弘回話,說他們三家都同意將自家存的黃金借給李弘作為銀行的儲備金,總共是十八萬兩。有了這十八萬兩黃金,再加上李弘手里的十四萬兩,一共三十二萬兩的黃金儲備,再加上一百萬貫錢資本,李弘在長安城開設一家小規模的銀行是足夠了。

有了錢,李弘就連夜寫出了關于組建銀行的規章制度和運作模式。第二天,李弘就將這份東西交給閆莊說道,“你先看看,有什么不清楚的到時候來問孤,還有找幾名有大才的心腹,讓他們熟悉上面的東西,你再在東市找一家門面,裝修成孤上面寫的樣子,八月份我們的銀行就正式開業。”

閆莊這么多年在東宮管理財務,又是李弘的絕對心腹,將這件事情交給閆莊,李弘很放心。

“殿下,不知道這個銀行該叫什么名字?”閆莊問道,至于銀行是什么,究竟是做什么的,他拿的這沓紙上都已經寫清楚了,他也不會笨到再問李弘。

“恩,就叫帝國銀行吧!”李弘沉吟了一下開口說道。本來大唐中央銀行這個名字更加威武霸氣,可李弘現在還不敢用,就只能退而求次了。

“帝國銀行?”閆莊嘀咕道,“確實很霸氣。”

李弘一笑置之,這名字要是霸氣,就沒有更霸氣的名字了。

現在是五月份,距離八月份只有三個月時間,對于開設一家黃金儲備三十二萬兩,銀錢一百萬貫的銀行,顯得很匆忙,他便急忙離開去準備了。

六月份高宗和武后就準備要離開長安到洛陽居住,到十月份會從洛陽出發去泰山封禪。

可以說,這次去洛陽對大唐今后的格局影響很大,因為從這次高宗去洛陽之后就很少回長安了,他跟武后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洛陽度過的,而李弘今后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長安監國。可以說,武后跟高宗去了洛陽,大唐的政務就遷到了洛陽,這是武后早就想好的策略。畢竟長安在關隴士族的手中,而且又跟李氏的發源地并州太近,不利于她的謀劃,同樣這也體現出了大唐在西域的控制力已經不像之前那么緊了。

武后的這次舉動對李弘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因為武后到高宗去了洛陽,將政務遷到洛陽,他留守長安監國,就等于說高宗將長安以西的政務全部交給了他處理,李弘的發展重心就在長安以及西域,這讓他在長安城的布局就更加游刃有余了。

當然,放眼整個大唐,李弘要是將全部的精力放在長安以西的地方,很顯然他跟武后之間的斗爭必將會以失敗告終,因為大唐最富裕的地方可是在江淮,大唐現在最精銳的大軍在東北戰場上,因為中間隔著洛陽,對于這些地區李弘是觸及不到的。

因此,高宗和武后離開長安城,對來說既有利又有弊。

“看來,真的要部署一番才行啊!”李弘想了想嘆息道,必須要在高宗離開之前,將自己的計劃布局完整才行,不然等高宗和武后去了洛陽,自己再去部署的話,估計就得拖延到泰山封禪之后了。想到這里,李弘的腦海里出現了兩個人的名字,秦懷道和程處寸,而他的計劃中的棋子,就是秦懷道和程處寸,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兩個棋子的人員,只是到現在他也沒有確定是誰,不是不想,是他還沒有發現適合的人。

就在李弘這般思量時,狄仁杰走進了書房。

“參見殿下。”狄仁杰向李弘施禮道。李弘看到狄仁杰就笑著說道,“狄卿不用多禮,快坐吧!”

“不知道殿下召集微臣所謂何事?”狄仁杰開門見山的問道,作為大理寺的丞,他很忙,可沒有多余的時間在東宮耗費。

“下個月父皇和母后就要去洛陽,大理寺少卿張德裕也在隨行之列,因此他不會再大理寺少卿一職,孤想跟父皇上書,將大理寺少卿一職給你,你要做好心理準備。”李弘向狄仁杰說道。

高宗和武后離開,他在長安就如魚得水了,只要再控制了大理寺,他就更加游刃有余了。

“這——”狄仁杰驚訝道,這速度也太快了吧?不過他也很喜歡大理寺少卿這一職務,因為能破案,就欣喜的說道,“微臣知道了,多謝殿下。”

“狄卿在這方面的才能孤是知道的,你就不要再客氣了。”李弘說道,隨即沉吟道,“狄卿,你在并州大都督府任職時,可曾發現大都督府有什么可用的人才啊?”

李弘剛才想的部署自然就是在荊州、揚州、并州和益州這四個地方,而狄仁杰在并州大都督府任職法曹,對都督府的情況很熟悉,所以他才會這么問的。再說歷史上的狄仁杰是一個慧眼識人的人,能夠得到狄仁杰的賞識,立即覺得這個人他就可以放心的大用了。

狄仁杰一聽李弘的話,就明白了李弘的意思,他沒有理解回答李弘,而是沉思了片刻這才回答道,“并州大都督府能用之人不少,能為殿下所用者,大概就只有并州大都督府的長史張仁愿了。”

“張仁愿?”李弘不解的問道,“并州大都督府的長史?”

“對,就是他。”狄仁杰肯定的回答道,“殿下,張仁愿是華州下邽人,曾任殿中侍御史,后來又任肅政臺中丞、檢校幽州都督等職務,現在是任并州大都督府長史,是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

說實話,李弘真的不知道張仁愿的誰,可狄仁杰這么說了,他就相信了狄仁杰的話,微微點頭道,“照狄卿這么說,這個張仁愿還真是個人才啊!狄卿跟他很熟嗎?”

“臣在并州大都督府任職法曹時曾跟他有過交集,關系很一般,不過殿下想要用他,臣可以出面說服他。”狄仁杰開口說道,既然真心的歸順了李弘,狄仁杰也就開始為李弘考慮了。

李弘大喜,能被狄仁杰稱為文武全才的人肯定不一般,而現在狄仁杰又主動提出愿意為自己招攬張仁愿,李弘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就朗聲說道,“那這件事情孤就交給狄卿了。”

“臣絕不辜負殿下的期望。”狄仁杰說道,他雖然跟張仁愿交集不多,可憑借李弘的聲望,還有太子的身份,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夠說服張仁愿。

李弘見狄仁杰這么肯定,就更加放心了。狄仁杰見太子殿下同意了自己的請求,就沒有再多逗留,而是匆匆告辭離開了。

并州都督府長史是從三品大員,想要張仁愿能夠歸順他,李弘倒是不介意在三年之內讓張仁愿坐上并州大都督府大都督一職,并州距離長安不遠,只要張仁愿成了自己人,再坐上并州大都督府的都督,李弘在長安附近的實力就會再一步增強。再者大唐最重要的四大重鎮就是并州、益州、荊州和揚州,要是能夠這么容易的就可以控制并州,李弘又何樂而不為呢?

至于讓狄仁杰出馬,李弘很放心。

這么一想,李弘考慮的就只有益州、揚州和荊州了。

而在這三州中益州是大唐財富的最大來源地,同樣也是李弘最為頭疼的一個地方。因為現任的益州大都督是杞王李上金,是李弘同父異母的哥哥。對于李上金這個三哥,李弘真的沒一點的好感,同時他還能確定作為高宗三子的李上金,絕對是一個不容自己易忽視的對手。而李弘想在益州安排自己的棋子,就該放一個德才兼備,又有智謀的人才行。可他手里的兩人秦懷道和程處寸都不是這樣的人。

這就讓李弘糾結了。

說白了,自己身邊還是缺人才,而且還是那種能夠為自己所用的人才。

就在糾結之時,內侍魏志強回稟說秦懷道和程處寸已經到了崇教殿。程處寸和秦懷道是李弘專門召集到東宮的,現在兩人已經在崇教殿等他,他起身同魏志強一同來了崇教殿。

今天下午,通過尉遲循儼為太子籌備黃金一事秦懷道和程處寸就知道太子在謀劃一件大事情。因此現在太子將自己兩人召集到東宮,秦懷道和程處寸雖然不清楚太子見他們的目的,不過也多少猜到一點,那就是太子殿下要重用他們,因為他們兩家跟尉遲家一同為太子貢獻了十八萬兩黃金。

“沒想到兩位這么快就到了,孤來遲了一步,讓你們久等了。”李弘走進崇教殿便開口說道。

“參見太子殿下!”程處寸和秦懷道看見李弘忙躬身施禮。

“兩位不用多禮,請坐!”李弘擺手示意道,就大步走到主位上坐下。李弘坐下,程處寸和秦懷道這才落座。等到婢女端上茶水,李弘讓兩人喝了一口,程處寸因為性子比較急,就開門見山的問道,“不知道今天殿下將我們兩人召集到東宮有何事要吩咐?”

“孤今天召你們來只是想問問,你們對荊州和揚州熟悉嗎?”李弘問道。既然益州的情況比較復雜,以秦懷道和程處寸兩人的能力,不足以待在益州給自己助力,李弘就只能將他們放在揚州和荊州了。之所以選擇兩人,除了對于他們秦家和程家對他建立銀行的支持外,同時還看重了他們對李氏的忠誠度。


上一章  |  大唐道君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