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道君第六十九章 吐蕃使團(5)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道君 >>大唐道君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九章 吐蕃使團(5)

第六十九章 吐蕃使團(5)


更新時間:2014年12月21日  作者:七月初三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七月初三 | 大唐道君 
第六十九章吐蕃使團5

天色暗淡,長安縣衙的大堂里燈火通明,三具尸體就放在大堂上,李弘臉色陰沉,張柬之和李嶠、駱賓王低頭不敢正視他的目光。

崔源毒死了趙先生和武友之,再畏罪自殺。這是他們怎么防備都沒有想到的。

堂堂的縣令,主動去大獄里毒殺兩名囚犯,誰信?而且還是士卒門閥子弟出身的崔源。

“驗尸結果是什么?”沉默了片刻,李弘才開口問道。

這兩人一死,他明天還怎么跟武后討價還價?不過通過這件事情倒是讓李弘更加清楚了武后的實力,深不可測。他今天剛跟武后討完價,回到東宮就立即做出了安排,可依然晚了一步,可見的武后的動作有多快。同時這件事情也再次證明了武后做事果斷和狠辣,只要對她不理的她都會鏟除。

“三人全都中的是西域鶴頂紅,這種毒無色無味,要是放在酒里毒性會更大。”駱賓王回答道,“崔源是先到大獄毒死了趙先生和武友之,再在自己的書房里服毒自盡的。”

“我們去看看崔源的書房。”李弘說道。即便是之前張柬之和李嶠、駱賓王他們都搜查過了崔源的書房,可他還是想去看看。因為崔源書房是他唯一的希望了,要是不能在崔源的書房里再找到什么有用的線索,那么他這次跟武后的直接交鋒就已經以失敗告終了。

三人陪著李弘來到了崔源的書房,書房里彌漫著一股死氣,幾支大紅蠟燭點燃,書房里亮了起來,李弘靜靜環視書房,半天都沒有發現什么蛛絲馬跡。

“哎——!”他嘆息一聲說道,“你們有沒有詢問崔源在去大獄之前跟誰接觸過?”

“問了,沒人看見他接觸過誰。”李嶠回答道。

“教訓啊!”李弘低聲嘆息道。

今天,武后給他上了一課,武后用三條人命給他上了一課什么叫心狠手辣,什么做事果決。

“東市那邊查的怎么樣了?”李弘突然問道。

“不太順利。”張柬之搖頭嘆息道。

因為不像西市這樣因為魏伶的死因而名正言順,又沒有駱賓王這樣的主薄支持,張柬之和李嶠在東市調查商稅貪污一案時受到了不小的阻力。

其實,兩人之所以受到這么大的阻力,還跟他的官職有關系。他們現在只是東宮屬官,而太子權柄不重,因為上有皇帝陛下,旁邊還有一個聽政的皇后娘娘。要是給張柬之和李嶠兩人一個品級不低于六品萬年縣令的官職,萬年縣的縣令、縣丞和主薄未必敢這么陰奉陽違!

“那就不查了吧!”李弘說道。

遇到阻力還要強行調查,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再說以他目前的實力,還真不能硬碰這塊雷區,得想個辦法迂回查案,就像因為魏伶的死因才會查西市商稅貪污案一樣。

“殿下的意思是?”張柬之很不解的問道,他可不是一個半途而廢的人。

“還是現將西市商稅貪污案,還有賀蘭敏之案,魏伶的案子查清楚吧!”李弘說道,“這件事情干系甚大,不能焦急,得慢慢一步一步來。”

步子邁得太大,對東宮沒有好處,這點道理張柬之還是懂的,因此聽到李弘這么說,他也就不再有異議了。

“殿下,接下來我們該怎么辦?”李嶠問道。

“將這幾天查到的線索再捋一下,等到孤明天見完母后再說吧!”李弘說道。

既然武后已經插手了,而且還是以死了崔源為代價,可見她這次是死保賀蘭敏之了。武后下了這么大的決心,李弘要是再跟她硬碰硬,就很不識時務了,他只能先看看武后的態度再說。

張柬之和李嶠、駱賓王三人領命,就不再說話了。

四人再次來到大堂,李弘看了一眼值班的衙役,淡淡說道,“長安縣令畏罪自殺、縣丞又下了大獄,縣衙事務得有人處理才行,駱主薄,這幾天就幸福你了,長安縣令和縣丞的職務你兼任一下。”

李弘的話雖然說的很隱晦,可聰明人一聽就懂了,駱賓王這是要升官了。縣令和縣丞沒了,駱賓王這個主薄能不升官嗎?再說有了太子的提攜,以太子的身份舉薦駱賓王,長安縣令還能跑得了嗎?

長安縣令官職不高,品級不大,可貴在是京畿縣令,這可是一個踏入朝堂的好跳板啊!

“臣明白!”駱賓王不卑不亢的領命道。他的臉上沒有表現出任何的喜悅,可心里也是興奮不已。主薄到縣令這是一個坎,現在過了這個坎,還得到了太子的賞識。自己離今后入住中樞的路還遠嗎?

不要說文人就沒有當官的欲望,古代社會,這么多人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不就是為了一官半職嗎?

“殿下,這次是卑職辦事不周,還請殿下責罰。”回去的路上,陳恭向李弘請罪道。

李弘笑了笑,沒有說什么。

這不是陳恭辦事不周,而且武后的實力太強大了。他相信即便是陳恭能夠及時趕到長安縣衙的大獄,嚴密保護武友之和趙先生。武后想要兩人的命,兩人也活不到明天早上。這根本不是辦事不周的問題,這是實力的差距。

“陳恭,你是不是覺得很憋屈?”李弘問道。

“殿下,能不憋屈嗎?我們剛趕到,他倆就死了。這…”陳恭很憤慨的說道。

“你看到他們死時,是不是覺得很無力?”李弘問道。

“對啊!”陳恭說道,“卑職就在心里想,要是我們早到一步,他們未必就會死了。”

“這就叫實力上的差距啊!”李弘嘆息道,“不是我們不夠努力,是我們還做不到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

陳恭聽太子這么說,他就沉默不語了。

以前太子身體孱弱,深居東宮而不出,能有什么實力?這幾天,要不是陛下力挺太子,估計很多人早就忘了大唐還有太子了。

“不急,不急,只要我們一步一步的努力,總有一天會達到我們想要的實力。”李弘說道。

只要一步一步的布局,風輕云淡的將他身邊的這些人安排到朝堂上,再先一步在幾個地方布下棋子。李弘有信心到時候能跟武后分庭抗衡。

“前面是誰?還不快停下——”突然,就在這時,前面傳來的親衛的呵斥聲。因為有了上次遇刺的經歷,李弘出門時身邊的親衛增加了很多。親衛們在太子安全方面警惕性也提高了不少。

“卑職薛訥,正準備值完班備回家,剛才想事一時沒有看清情況,不知道沖撞了哪位郎君,還請恕罪。”前方有人賠禮道。

“薛訥?”李弘聽到這個名字,就想到薛仁貴長子、薛巖的哥哥薛訥,再想到李多柞說過想請薛訥做親衛騎兵的箭術教頭,他就向身邊的陳恭說道,“讓他過來,孤想見見他。”

“諾!”陳恭領命,騎馬上前。

再回到李弘面前時,他身邊跟著一個年過二十,身形看似單薄,可雙臂孔武有力,眼神炯炯有神年輕小將,他就是薛訥。

薛訥跟陳恭一同騎馬走到李弘面前,看到李弘時忙跳下馬背,躬身施禮道,“左監門衛薛訥參見太子殿下!”

“你就是薛訥?薛禮長子?”李弘問道。

“是。”薛訥回答道。

“你在左監門衛任何職?”李弘問道。

薛訥略微驚訝,不過立即回答道,“卑職在左監門衛任職仁勇校尉。”

“仁勇校尉?”這次李弘驚訝了。

仁勇校尉只是一個正九品上小軍校,薛仁貴的長子,箭術高超的讓李多柞都知道的薛訥,竟然在左監門衛只是一個正九品上的任勇校尉?

“你箭術怎么樣?”李弘又開口問道。

“難及家父的十分之一…”說到箭術,薛訥臉上露出了興奮之色,不過他的話還沒有說完,李弘就開口道,“將你弓讓孤看看。”

薛訥雖不知太子看自己的弓干什么,可太子有命,他不能不從,就從馬背上取下自己的四石軟弓遞給了李弘,“請太子過目。”

李弘接觸薛訥的軟弓,一試他就知道了想要拉開這張弓,需要四石的力量。不說薛訥的箭術怎么樣,就憑這力道,他一箭射出,這箭的威力就不容小覷。

“真實屈才了——”李弘將軟弓還給薛訥嘆息道。

薛訥聽到太子的嘆息聲,他的臉色有點漲紅,不知道該怎么說。

“薛訥,從明天開始你就不要再去左監門衛任職了,你去東宮親衛將軍李多柞軍前效力吧!”李弘說道,不給薛訥思量的時間,同樣不聽薛訥的答復,就徑自騎馬離開了。

騎馬拐過這條街,陳恭才低聲說道,“殿下,我們就這樣將他收到了東宮?”

“那你還想怎樣?”李弘笑問道。

薛訥不像是張柬之和李嶠這類讀書人,又不像是周興這種愣頭青。他要的是別人的賞識,還有一個可以發揮自己能力的舞臺。李弘看過他的弓,就表明欣賞他的能力,而到了東宮,就是太子親軍,比左監門衛要強很多,而且薛訥又是軍人,不這樣收服怎么收服?

陳恭聽到太子這般回答,就真不知道該怎么說了。

不過有一點他很清楚,那就是他發現,最近太子現在做事越來越霸氣了!


上一章  |  大唐道君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