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道君第六十五章 吐蕃使團(1)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道君 >>大唐道君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五章 吐蕃使團(1)

第六十五章 吐蕃使團(1)


更新時間:2014年12月20日  作者:七月初三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七月初三 | 大唐道君 
第六十五章吐蕃使團1

李多柞剛離開,閆莊就匆匆走進來向李弘匯報道,“殿下,樂相求見!”

“是樂彥瑋嗎?”李弘皺眉道。這個時候樂彥瑋突然來見自己干什么?

“對,就是他。”閆莊回答道,“他說了想跟殿下商議一下關于怎么接待吐蕃使團的事情。”

“哦!”經過閆莊這么一提醒李弘倒是想起來了,之前自己遇刺時武后不就就借機會讓樂彥瑋協助自己接待吐蕃使團了嗎?這么一想,他就忙開口說道,“你讓他去崇教殿等孤吧!”

“諾!”閆莊領命離開。

李弘也大步走出書房來到了承恩殿。

“參見殿下!”趙紅裙正在殿內練琴,猛然間見到李弘,忙起身施禮。

“不用多禮了,你快服侍孤沐浴更衣吧!”李弘盯著趙紅裙急促的說道。趙紅裙雖然已經服侍李弘一段時間了,可被太子這么盯著看,太子說的還這么急切,這讓她臉上也布滿了嬌羞,只能低頭低聲道,“諾!”

因為樂彥瑋在議政的時候總是站在自己的一方,李弘也不想怠慢了他,沐浴完了之后也沒有再調戲趙紅裙,而是匆匆換了衣服就來到了崇教殿。

“微臣樂彥瑋,參見太子殿下!”看到李弘,樂彥瑋忙起身施禮道。

“樂相不用多禮,快請坐吧!”李弘熱情的說道,就徑自走到主位上坐下,開口問道,“樂相今天突然造訪東宮,不知所為何事啊?”

李弘話里有話,就是埋怨樂彥瑋升任宰相之后沒有來參見過他。

樂彥瑋又豈能聽不懂太子話里的意思,這是埋怨自己沒有親近他啊?就頗為尷尬的的笑道,“前幾天殿下遇刺,娘娘讓臣負責協助殿下做好接待吐蕃使團的任務,臣今日就是來跟殿下商議的。”

“這個——”說實話李弘也沒想到這事情該怎么辦,因為這次的吐蕃使團覲見高宗目的很不純,可他們還沒有到長安城,具體會做什么他有猜不到,能做的就有在禮數上不想對方挑出問題了,就淡淡的問道,“樂相的意見呢?”

“要是依照往年的規矩,這次依然以從屬國的禮數接待他們,恐怕不妥。”樂彥瑋說道。

“樂相的意思是?”李弘不解的問道。

樂彥瑋開口說道,“微臣以為,就以兩國是同等身份的禮節接待他們吧?”

見太子有點不解,樂彥瑋就開口說道,“根據消息說,這次到長安城的除了吐蕃大使安來外,還有芒松芒贊的妹妹格桑公主,因此…”

見樂彥瑋欲言又止,李弘不悅的說道,“樂相有什么難言之隱就直說吧!”

“這次吐蕃使團到長安城,到時候殿下是否能夠出城迎接一下?”樂彥瑋說道。

對方出使之人中有一位公主,自己這邊既然要以兩國相等身份迎接,就起碼得有親王出面才行。而高宗的子嗣中,能到代表大唐的就只有太子李弘了,更何況這件事情也歸太子管啊!

其實樂彥瑋不傻,他也知道要是對吐蕃使團接待不周,讓對方抓出把柄,以此為借口來威脅朝廷的話,他很清楚自己需要承擔什么樣的后果,才會讓請李弘出面。

李弘沒有急著回答樂彥瑋,而是思量了一下,這才開口問道,“他們何時到長安?”

眼下他有兩個問題要解決,第一就是華縣慘案,之前他不急著破案,是因為他像借華縣慘案的機會,讓狄仁杰在大理寺取得更高的位置,現在他知道了長安縣的前任主薄就死在華縣劉家村時,他隱隱的覺得華縣慘案未必像他看到的這么簡單,兇手殺劉主薄只是因為掩飾西市稅收貪污的真相,他猜測這其中還有更大的秘密,因此他不想再等了。第二件事就是,賀蘭敏之雖然已經被抓,證據也已經確鑿,可是他清楚賀蘭敏之身邊人的能力,楊氏、賀蘭敏月還有武后她們都不愿意賀蘭敏之就這么倒了,所以賀蘭敏之的案子拖的時間越長,對賀蘭敏之就越有利,對他就越不利,因此他想迫切的結案。

所以,對現在的李弘而言他的時間很緊迫。

“說不準,他們行程時快時慢,難以讓我們猜測,估計也就是這三兩天吧!”樂彥瑋回答道。

“時間有點緊啊!”李弘嘆息道。不過他略微思量了一下,還是答應了樂彥瑋。畢竟,這次接待吐蕃使團的任務他也有份,其次要是樂彥瑋因為這件事情罷相對他沒好處。

“多謝殿下!”樂彥瑋見太子答應了就忙謝道。

能夠讓太子親自出面迎接吐蕃使團,這在禮數上是給足夠吐蕃使團面子,想必他們也不會在這方面挑刺吧?

“樂相客氣了,這也是孤分內的事情嘛!”李弘說道,“不過,這段時間孤有點忙,這接待吐蕃使團的任務,就勞煩樂相多費心了。”

“臣明白!”樂彥瑋領命。

他跟李弘不熟,再加上事情已經說完了,就告辭離開了。

樂彥瑋前腳剛走,武后身邊的貼身內侍張英后腳就到了東宮。武后懿旨,讓李弘火速進宮面見她。李弘能從張英傳達武后話的語氣上判斷出武后這時有多么的憤怒。

“張公公,你稍等片刻,孤這就去沐浴更衣。”對面張英時李弘表現的很客氣,張英可是武后的貼身內侍,可不是一般的太監能比的,而且這貨還掌管著武后的暗衛系統,是監視東宮一舉一動的主腦人物,李弘對張英可一點都不敢大意。

“殿下要快點,娘娘很生氣。”張英低聲說道。

“母后為什么生氣?”李弘假裝問道。張英聽李弘這么說,就不由的在心里嘀咕,還不是因為你闖的禍嗎?可他不敢說,只能一臉歉意的說道,“老奴也不知道,殿下還是快點進宮吧,到時候見到娘娘自然就清楚了。”

“多謝張公公!”李弘客氣道,就大步離開了崇教殿。他早已換過衣服了,這么跟張英說,只是想去書房取張柬之跟李嶠兩人審案供詞。他出了崇教殿徑自來到書房時,張柬之和李嶠兩人已經在等他,兩人見到李弘正要施禮,李弘卻已經開口說道,“你們審問的怎么樣了?”

“殿下,這是趙先生的供詞,這是張縣丞的供詞,這是賀蘭敏之自己認的罪狀,還有,這是西域胡商的證詞。”張柬之拿出幾頁紙張遞給李弘說道,“證據已經確鑿,足以判賀蘭敏之貪污之罪了。”

李弘接過幾份供詞,他只是快速看了幾眼趙先生的供詞,他的臉色就變得很陰沉,他沒想到賀蘭敏之竟然跟自己被刺有這么大的關系,不過他的憤怒只是一閃而過,隨即他又開口問道,“有武友之的供詞嗎?”

賀蘭敏之貪污西市稅收,這在武后眼里不算什么大罪,只要她愿意,她可以隨便借口理由就能赦免了賀蘭敏之,而光是趙先生供詞里他跟自己被刺有關這一點,還不夠他跟武后討價還價,而武友之替賀蘭敏之私募死士,人數達到了三百,這才是李弘跟武后討價還價的籌碼!

“沒有。”李嶠說道,“武友之嘴很硬,他不肯承認自己是在為賀蘭敏之效力。因此我們就算是有趙先生的供詞,可也不能就認定他私自圈養死士跟賀蘭敏之有直接的關系。”

“殿下,想要武友之的供詞恐怕還需要有點時間。”張柬之語含深意的說道。

“張司議郎的意思是?”李弘問道。

“武友之乃兇悍之輩,長安縣衙普通的刑法對他根本就不起作用,而想要讓他開口,就得嚴酷逼供,這需要時間。”張柬之說道,見太子疑惑不解,他又補充道,“我們得找一名精通酷刑的人。”

張柬之這么一解釋,李弘就懂了。

確實,武友之既然能被賀蘭敏之看重,讓他訓練和統領死士,就足以說明他的武力不弱。而這樣的人,往往也比尋常人更能收的到刑訊逼供,因此想要這種人開口,非得嚴刑逼供不可。而凡是長安城出現了什么重大的案情,大理寺和刑部就會立馬接受而不會留給長安縣衙查詢,因此長安縣衙平常斷的全都只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案子,大獄里自然也就沒什么邢獄方便的高手了。

“我們東宮還真實缺人才啊!”李弘嘆道。因為這一刻他想到了武后時期的酷吏周興和來俊臣,要是現在這兩人之中有一人就在自己身邊,他覺得這次審理武友之也不會這么麻煩了。

“殿下放心,一個晚上,只要給臣一個晚上的時間,臣保證能得到武友之的供詞。”張柬之見太子皺眉不已就立馬保證道。

“張司議郎辦事孤放心!”李弘說道,“你們兩人就放心的去做吧,不管出什么事情孤都會支持你們。”

張柬之和李嶠聽到李弘這么說,很是感動,就躬身說道,“謝殿下!”

因為張英就在崇教殿等他,李弘也就沒有再跟張柬之和李嶠兩人多說什么,而是將這幾份供詞揣在袖子里,到承恩殿換了一套衣服,就來到崇教殿跟張英一起離開了。


上一章  |  大唐道君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