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道君第六章 一份口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道君 >>大唐道君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 一份口訣

第六章 一份口訣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18日  作者:七月初三  分類: 歷史軍事穿越歷史 | 七月初三 | 大唐道君 

正文第六章一份口訣

第六章

一份口訣

午時的長安城顯得非常的熱鬧繁華,自明德門到朱雀門的朱雀大街上人流涌動。

這時,突然一支馬隊進入了正德門,頓時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因為這支馬隊由一千鐵騎和一輛一輛孤零零的大車組成。

身穿赤紅色盔甲的騎士騎在高頭大馬上,將馬車嚴嚴實實的圍在中間,一副殺氣騰騰的樣子,確實震住了在朱雀大街閑逛的胡商。而長安百姓則是司空見慣了這種場面,不以為然。還有不少人在低聲的議論。

“這是誰啊,很厲害的樣子,身邊盡然有一千鐵騎充當隨行侍衛?”

“不知道,不過一看他坐的這輛破舊的馬車,就知道他肯定不是什么王公貴族、達官顯貴,沒準就是一個流放到嶺南,又被押回長安受審的囚犯。”

“不會是李義府吧?”

“不可能,我覺得更像是被貶申州的許王。”

就在眾人的議論聲中,這支馬隊踏進了朱雀門,停在了東宮門前。

他們正是李弘的親衛軍,太子右右監門率府一千鐵騎。今天他們終于從終南山順利的將孫思邈綁回長安城了。

李弘在車隊進入長安城時就得到了消息,他專程在東宮麗正殿等待孫思邈。

良久,就見閆莊和一名身形高大英武的將領陪著一名白發蒼蒼、仙風道骨老者踏入了麗正殿。

李弘一眼就認出了眼前這名老者是孫思邈,便忙上前施禮道,“弘,見過孫真人。”

“李多柞,參見殿下!”李多柞也向李弘施禮。

“太子殿下客氣了。”孫思邈語氣冷淡的說道,“不知道殿下千里迢迢將老夫捆綁到長安城,想欲意何為啊?”

孫思邈的話鋒銳利,一開口就是質問李弘,一點都沒有給李弘留面子意思。

李弘早就有做好了要被孫思邈訓斥的心里準備,見孫思邈一開口就質問自己,他也不慌不忙,示意李多柞不用多禮,才將目光移向孫思邈回答道,“想讓孫真人解救千千萬萬大唐的百姓痛苦,讓他們不再受病痛的折磨。孫真人覺得,孤這個理由夠不夠將你捆綁到長安城?”

孫思邈一愣,他有點好奇李弘的回答,便開始仔細的打量起眼前的李弘來。早在路上時他聽說了李弘身患頑疾,又知道高宗得了風疾,他以為李弘將他綁到長安城,就是為了給他自己和高宗治病,早已做好了要狠狠的訓斥他一頓的準備,沒想到李弘會給他這樣一個理由。現在一看果然是這樣,因為他發現李弘雖然面清目秀,唇紅齒白,一身明黃團龍袍服第六章

一份口訣

穿在他的身上,讓他盡顯英武之氣,可是因為常年頑疾纏身而身體很瘦弱,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一個病秧子。

“孫真人請!”就在孫思邈打量自己時李弘客氣的說道。

孫思邈的目光從李弘的臉上一閃而過,他心里的怒氣也就減輕了不少。因為只是看了一眼他就已經確定,以李弘現在的身體狀況,要是沒有名醫為他醫治,絕對活不過十年。

因此這一刻,他多少理解了李弘之所以這么強硬的綁他回長安城的苦衷了。

就微微頷首,緩步走到一張椅子前落座,這才開口想李弘問道,“老夫想問問殿下,何為為君之道?”

“孤的祖父太宗皇帝曾說過:為君之道,先百姓,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如割肉以喂腹,腹飽而身斃。若要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沒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孤深以為然。”李弘微一思量,就開口答道。

“何為為臣之道?”孫思邈目光直逼李弘繼續問道。

“立德立功立言”,可謂為臣之道。即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于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李弘侃侃而談,“孫真人以為呢?”

孫思邈目光柔和了很多,他微微點頭,突然臉上露出了笑非笑表情,“殿下怎么會確定老夫愿意為你診治?”

“因為孤是大唐太子,孤的一舉一動都將會影響到大唐將來的國運,影響到大唐百姓們的生活!”李弘淡然一笑說道,“而就在剛才,孤的答案孫真人也很滿意,難道這不足以讓孫真人為孤診治嗎?”

“太子殿下果然聰慧,倒是老夫小瞧你了!”孫思邈拈須大笑道。

“孫真人,孤準備集中人力和財力,訂正、補充和規范醫學著作,這樣既能保存歷代醫學典籍,又能在整理的過程中找出一些古醫書上記載的關于疑難雜病的治療方法,等到書成之后再大量刊印,將著作公布天下,讓更多的人了解藥理知識,讓他們能夠在平時的生活中防微杜漸,減少患病幾率,想請孫真人全權負責總纂官,不知道真人意下如何?”李弘見孫思邈之前因為被自己綁回長安城的不快怒氣已經消失的差不多了就趁機開口問道。

“殿下是大唐太子,你想一個做總纂官的人不容易嗎?為何非要找老夫呢?”孫思邈語氣平靜的問道。不過很顯然他也有點動心了,因為他是一個心懷天下百姓,一生以濟世活人為己任的名醫,而李弘這次的舉動能夠更多的惠及子孫后代,確實值得他盡心盡力的去做。

“因為孤只相信孫真人。正所第六章

一份口訣

謂‘大醫精誠’,作為一名大夫,既要有精湛的醫術,對病人還要誠。作為一名大夫,他只有在臨癥時應安神定志,精心集中,認真負責,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一樣看待;治療中要不避危險,晝夜、寒暑、饑渴與疲勞,全心赴救病人,不得自炫其能,貪圖名利,才是一名好大夫。而天下這樣的好大夫又有多少呢?因此,讓別人做,孤不放心。”

“而且,孤也知道孫真人自己也在編纂醫術,可是自古至今,名家層出不窮,醫學著作浩海如煙,以孫真人一個人的力量恐怕力有不逮,何不集中大家的力量一起來做呢?”李弘語氣誠懇的說道。

“大醫精誠”是孫思邈的醫德理論,是他所著《備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中的精髓,只是現在他的這本書還沒有寫,只在心里有一個想法而已,可是被李弘這么一說出口,他自己也感到很吃驚,古井不波的臉上露出了一抹不同察覺的驚訝之色,將目光移向李弘再次打量起他。

今天他在李弘身上發現了太多的驚喜之處!

李弘知道自己該說的已經說了,猛藥已經下了,現在就看孫思邈的決定了。

半響,孫思邈才收回目光說道,“讓老夫為殿下診一下脈吧!”

他既沒有答應,可也沒有拒絕,可是對李弘而言,這已經足夠了,因為他已經在孫思邈心里埋下了一顆種子,只要再讓他孫思邈跟相處一段時間,他就有足夠的理由說服孫思邈留在長安城。

“孫真人這幾日舟車勞累了,還是休息一天,明日你再為孤診治吧!”

“不可,殿下的病已經拖的太久了,早一天得到有效的治療,就能有早一天痊愈的機會,不能再耽誤了。”孫思邈一臉嚴肅的說道。

“孫真人,孤的病真的治好嗎?”李弘大喜道。

“讓老夫先給殿下把把脈。”孫思邈嚴肅的說道。

李弘微微點頭,一旁的閆莊忙將錦緞縫制的脈枕放在桌子上,李弘將胳臂放在上面。孫思邈將三根手指放在李弘的右手腕上,良久,他又讓李弘換左手。片刻之后他問了一些關于李弘以前的治療情況和服用的藥物,以及病癥情況,就眉頭陷入了沉思。

許久,孫思邈才皺眉說道,“殿下之病乃‘沉瘵嬰身’,世之少見啊!”

聽到孫思邈這么一說,李弘的心就往下一沉。

他可是很清楚在古代“沉瘵嬰身”是一種什么病,就是肺結核,而現在的大唐又沒有青霉素這種藥,只要得了肺結核就等于是患了絕癥一樣啊!

“難第六章

一份口訣

道就沒有醫治的辦法了嗎?”李弘小心的問道,只要但凡只要有一點希望,他也不想放過,而且他對孫思邈還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

孫思邈沒有立即開口回答李弘,而是沉默不語。許久,他才目視李弘語氣嚴肅的問道,“殿下,老夫希望你以后能夠真心待天下百姓。”

李弘一愣,隨即大喜不已,因為孫思邈這么說,就說明他已經有了醫治自己身上頑疾的辦法了,就忙說道,“孤現在就可以跟孫真人立誓,永不負大唐百姓。”

“嗯,”孫思邈這才點點頭說道,“殿下的病老夫會盡力,不過想要醫治的話,需要內外兼顧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內以服用湯藥祛毒為主,外需用藥浴蒸煮身體,以逼出體內寒氣、濕氣和毒氣,還有一點,就是想要徹底治愈‘沉瘵嬰身’,今后殿下必須要堅持不懈的鍛煉自己的體魄才行,這方面老夫倒是可以傳殿下一套養生的口訣!”

說完,孫思邈已經不理會大喜過望的李弘,就開始跟閆莊要了紙筆,開始寫起了藥方。

待李弘從驚喜中回過神來時,孫思邈的藥方已經寫完了。

李弘忙將閆莊叫到身前,讓他按照藥方上寫的去抓藥和煎熬,而且還讓閆莊以后聽孫思邈調遣。

閆莊躬身領命,大步離開了麗正殿。

“孫真人,不知這樣醫治,孤的病幾時能愈?”待閆莊離開,李弘才開口問道。

“只要殿下能夠堅持不懈的勤煉體魄,快則半年,慢則一年。”孫思邈肯定的回答道。

李弘一下子就從孫思邈的話中聽出了弦外之音,孫思邈只說勤于鍛煉體魄,而不是說要堅持服用藥物和藥浴,可見治療自己的頑疾,關鍵不在于他開的藥方,而在于他傳授的這套修煉口訣。

孫思邈是名醫,可他還是一個學道,煉氣、養形,究養生長壽之術的人,而他傳授自己的口訣,豈不就是他現在修心養性的長生術口訣嗎?

想到這里,李弘猛然抬頭,目視孫思邈,正好跟孫思邈的目光一觸,發現孫思邈正對他微微頷笑,似乎這名老者已經從李弘的眼神中猜到了他的疑問。

李弘心中一陣狂喜,真要是這樣,自己修煉了孫思邈的長生術,今后什么肺結核什么瘟疫,這些絕癥對上自己,只會是戰斗力不到五成渣啊!

他忙起身就要跪拜謝孫思邈,卻是被孫思邈給阻止了。

“殿下仁孝之心老夫早已聽聞,而且又心懷天下百姓,今后必將是大唐百姓之福,你說老夫又豈能袖手旁觀讓殿下因罹患疾病而身亡?”孫思邈淡淡的說道第六章

一份口訣

,“至于殿下的心思,老夫懂得,不過老夫已經不收徒了,而且殿下學的是治國大道,而不是醫道之學,就不用拜在老夫門下了。殿下能有這份心老夫就已經很滿足了。”

“多謝孫——多謝老師——!”李弘起身對孫思邈執弟子之禮。

孫思邈沒有還禮,而是微微頷首,很坦然的受了李弘這一拜!第七章

神醫進宮

僅僅只是一次治療,李弘就發覺自己的身體發生了一些奇妙的變化,身體內沉積的炎癥似乎少了很多,而且精神比以前好了很多。早晨起床之后他就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他知道是孫思邈的治療起到了效果,準確的說是昨天孫思邈將一部呼吸吐納的口訣傳授給他之后,他在昨天中午和晚上修煉了兩個小時,就讓他的身體有了今天的變化。

這時,剛下朝的高宗已經顯得很疲憊,他正靠在榻上休息。武后今天也沒有獨自去紫宸殿處理政務,而是侍奉在他的身邊。

高宗因為太累,只是擺手示意了一下,沒有說話。而武后卻是好奇的盯著李弘,語氣輕柔的問道,“弘兒!不用多禮了。你怎么來麟德殿了?”

“母后,昨天兒臣從終南山請的名醫孫思邈到了長安城,今天前來麟德殿是專門讓他來給父皇診治的。”李弘恭敬的向武后解釋道。

“名醫?”高宗一聽到李弘請了名醫給他治病,他整個人一似乎精神了很多,開口說道,“是你上次跟朕說的孫思邈嗎?”

“對。就是兒臣上次跟父皇說的孫思邈。”李弘點頭道,又見武后正在一臉疑惑的盯著自己,他就向武后和高宗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孫思邈的情況,又將昨天孫思邈給自己診治,自己今天氣色好多了話跟兩人說了一下。

武后和高宗聽完李弘的話,這才將目光移到李弘的臉上,兩人的眼睛驟然一亮,因為他們都發現李弘今天的氣色比上次見到時好了很多。

“沒想到這個孫思邈醫術竟然這么高明?”高宗看到李弘的變化之后便嘖嘖稱奇,就向武后說道,“皇后,既然這個孫思邈有這樣高明的醫術,就讓他為朕診治一下看看吧!”

“諾!”李弘躬身道,對麟德殿里的一名小內侍低聲說了幾句,小太監領命,立即小步退出了麟德殿,再次回來是他的身邊跟著孫思邈。

第七章

神醫進宮

僅僅只是一次治療,李弘就發覺自己的身體發生了一些奇妙的變化,身體內沉積的炎癥似乎少了很多,而且精神比以前好了很多。早晨起床之后他就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他知道是孫思邈的治療起到了效果,準確的說是昨天孫思邈將一部呼吸吐納的口訣傳授給他之后,他在昨天中午和晚上修煉了兩個小時,就讓他的身體有了今天的變化。

這時,剛下朝的高宗已經顯得很疲憊,他正靠在榻上休息。武后今天也沒有獨自去紫宸殿處理政務,而是侍奉在他的身邊。

高宗因為太累,只是擺手示意了一下,沒有說話。而武后卻是好奇的盯著李弘,語氣輕柔的問道,“弘兒!不用多禮了。你怎么來麟德殿了?”

“母后,昨天兒臣從終南山請的名醫孫思邈到了長安城,今天前來麟德殿是專門讓他來給父皇診治的。”李弘恭敬的向武后解釋道。

“名醫?”高宗一聽到李弘請了名醫給他治病,他整個人一似乎精神了很多,開口說道,“是你上次跟朕說的孫思邈嗎?”

“對。就是兒臣上次跟父皇說的孫思邈。”李弘點頭道,又見武后正在一臉疑惑的盯著自己,他就向武后和高宗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孫思邈的情況,又將昨天孫思邈給自己診治,自己今天氣色好多了話跟兩人說了一下。

武后和高宗聽完李弘的話,這才將目光移到李弘的臉上,兩人的眼睛驟然一亮,因為他們都發現李弘今天的氣色比上次見到時好了很多。

“沒想到這個孫思邈醫術竟然這么高明?”高宗看到李弘的變化之后便嘖嘖稱奇,就向武后說道,“皇后,既然這個孫思邈有這樣高明的醫術,就讓他為朕診治一下看看吧!”

“諾!”李弘躬身道,對麟德殿里的一名小內侍低聲說了幾句,小太監領命,立即小步退出了麟德殿,再次回來是他的身邊跟著孫思邈。

第七章

神醫進宮

僅僅只是一次治療,李弘就發覺自己的身體發生了一些奇妙的變化,身體內沉積的炎癥似乎少了很多,而且精神比以前好了很多。早晨起床之后他就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他知道是孫思邈的治療起到了效果,準確的說是昨天孫思邈將一部呼吸吐納的口訣傳授給他之后,他在昨天中午和晚上修煉了兩個小時,就讓他的身體有了今天的變化。

這時,剛下朝的高宗已經顯得很疲憊,他正靠在榻上休息。武后今天也沒有獨自去紫宸殿處理政務,而是侍奉在他的身邊。

高宗因為太累,只是擺手示意了一下,沒有說話。而武后卻是好奇的盯著李弘,語氣輕柔的問道,“弘兒!不用多禮了。你怎么來麟德殿了?”

“母后,昨天兒臣從終南山請的名醫孫思邈到了長安城,今天前來麟德殿是專門讓他來給父皇診治的。”李弘恭敬的向武后解釋道。

“名醫?”高宗一聽到李弘請了名醫給他治病,他整個人一似乎精神了很多,開口說道,“是你上次跟朕說的孫思邈嗎?”

“對。就是兒臣上次跟父皇說的孫思邈。”李弘點頭道,又見武后正在一臉疑惑的盯著自己,他就向武后和高宗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孫思邈的情況,又將昨天孫思邈給自己診治,自己今天氣色好多了話跟兩人說了一下。

武后和高宗聽完李弘的話,這才將目光移到李弘的臉上,兩人的眼睛驟然一亮,因為他們都發現李弘今天的氣色比上次見到時好了很多。

“沒想到這個孫思邈醫術竟然這么高明?”高宗看到李弘的變化之后便嘖嘖稱奇,就向武后說道,“皇后,既然這個孫思邈有這樣高明的醫術,就讓他為朕診治一下看看吧!”

“諾!”李弘躬身道,對麟德殿里的一名小內侍低聲說了幾句,小太監領命,立即小步退出了麟德殿,再次回來是他的身邊跟著孫思邈。

第七章

神醫進宮

僅僅只是一次治療,李弘就發覺自己的身體發生了一些奇妙的變化,身體內沉積的炎癥似乎少了很多,而且精神比以前好了很多。早晨起床之后他就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他知道是孫思邈的治療起到了效果,準確的說是昨天孫思邈將一部呼吸吐納的口訣傳授給他之后,他在昨天中午和晚上修煉了兩個小時,就讓他的身體有了今天的變化。

這時,剛下朝的高宗已經顯得很疲憊,他正靠在榻上休息。武后今天也沒有獨自去紫宸殿處理政務,而是侍奉在他的身邊。

高宗因為太累,只是擺手示意了一下,沒有說話。而武后卻是好奇的盯著李弘,語氣輕柔的問道,“弘兒!不用多禮了。你怎么來麟德殿了?”

“母后,昨天兒臣從終南山請的名醫孫思邈到了長安城,今天前來麟德殿是專門讓他來給父皇診治的。”李弘恭敬的向武后解釋道。

“名醫?”高宗一聽到李弘請了名醫給他治病,他整個人一似乎精神了很多,開口說道,“是你上次跟朕說的孫思邈嗎?”

“對。就是兒臣上次跟父皇說的孫思邈。”李弘點頭道,又見武后正在一臉疑惑的盯著自己,他就向武后和高宗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孫思邈的情況,又將昨天孫思邈給自己診治,自己今天氣色好多了話跟兩人說了一下。

武后和高宗聽完李弘的話,這才將目光移到李弘的臉上,兩人的眼睛驟然一亮,因為他們都發現李弘今天的氣色比上次見到時好了很多。

“沒想到這個孫思邈醫術竟然這么高明?”高宗看到李弘的變化之后便嘖嘖稱奇,就向武后說道,“皇后,既然這個孫思邈有這樣高明的醫術,就讓他為朕診治一下看看吧!”

“諾!”李弘躬身道,對麟德殿里的一名小內侍低聲說了幾句,小太監領命,立即小步退出了麟德殿,再次回來是他的身邊跟著孫思邈。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大唐道君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