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養兒不易第一百四十八章 好事(二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穿越之養兒不易 >>穿越之養兒不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好事(二更)

第一百四十八章 好事(二更)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20日  作者:寂寞的清泉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寂寞的清泉 | 穿越之養兒不易 


老爺子紅著眼睛從西屋里出來時,已經午時。()

正午的陽光正烈,雖然還是春日,但依然刺得他睜不開眼睛。他拿手擋著陽光適應了一會兒,看到院子里一片翠綠,生機勃勃,一虎兩狗追逐跳躍,清秀的孫媳婦正在和江老頭擺弄花草,幾個小丫頭也在旁邊幫忙澆水。惡夢過去了,林家的災難過去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發展,這就夠了。

老爺子意得圓滿地踱著方步向老院子走去,江老先生看見他出來,也不招呼自己就往后院走,也急著跟了上去。剛走了兩步又轉過身,把江又梅拉到一邊小聲說,“徒弟,你快讓虎娘陪你去取千年泉水回來,我的花草等著救命吶。”

江又梅笑著點頭應是。

中午是米飯,酸菜南湖魚,紅燒肉,鹵味拼盤,醬香鵝腿,兩個素菜。吃飯的時候,江老先生說,“老哥哥,這米飯我咋總覺得比我以前吃得香了許多呢?”

本來林老爺子還在想瑞虎的事情,很是為自己的英明決策開懷。經江老先生一提醒,也的確覺得這米飯與以往吃的不一樣。點著頭說,“你這一說還真是,這米飯是要香糯得多。”

一旁又來送白果燉雞的大丫說,“這是青華香米,是我們家大奶奶自己種出來的。不僅比別的米香,關鍵是高產咧,一畝要多收好多糧。”

別看林老爺子有許多缺點,但有一個優點誰也抹殺不了,那就是他是個為國為民的好官。一聽這米又好吃,又高產,那可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正在心里打著算盤,又聽大丫說開了,“你們沒覺著我們烙的餅也比別家的好吃嗎?我們家的面也是大奶奶自己種的小麥磨的,我們家種的小麥也是好吃又高產,而且比別家成熟的早些,再過個十來天就可以收割了。”

江老爺子說,“你家的餅和灌湯包是比我原來吃過的都好吃,我還以為是你們的手藝好,卻原來是面好。”

大丫說,“我們的手藝也好,我們家的面也好。”

林老爺子對大丫說,“今兒晚上我要吃白面饅頭,還要吃面條。”

大丫點頭說好,就去了新院子。()

江又梅吃過午飯,假意把虎娘和虎娃及兩條狗都帶著,拿著一個壇子,又把挑著扁擔的宋望才叫著一起去了南靈山,虎娘和狗崽、花花身上還掛了兩只小桶。依然是延著碧水溪往山上走,此時正值春季,雜草叢生。兩只虎走前面,然后是宋望才,再然后是江又梅,兩條狗在江又梅的左右。

來到深潭,用桶舀水,一條近兩尺長的魚竟不知死活地跳進了桶里,令宋望才和江又梅很是高興。

宋望才說,“大奶奶,這可是個好兆頭,以后財神爺怕是擋都擋不住地要跳進咱們家里來咧。”

江又梅也打著哈哈說,“好啊,咱不擋,咱們張開雙臂歡迎他的到來。”

兩人兩虎兩狗滿載而歸。江又梅很是神秘地在正房廳里放個大水缸,泉水就倒進了這個缸里。

午睡后,林老爺子急著要去看江又梅在大灣村的一百畝麥子,讓林進過去叫宋老頭趕牛車帶他們去。

林進先來請示江又梅,畢竟宋老頭是江又梅的人,他不好直接去叫派。江又梅聽后又有些不高興地想,那老綁子又在打什么主意?那可是自己的產業,不關他一毛錢的關系,他那么關心干啥?但人家只是說看,又沒說其它的,也只得點頭讓宋老頭送他去。

宋老頭來老院子后院套牛車,臨時頂班看門的宋大春就來報,東河村的李員外、李里正及西河村的趙地主、趙里正都來拜望。

老爺子本來很是不耐,但想著自己以后既然要住在這里了,就要把這里的地頭蛇關系搞好。就點頭說請,又對林進說,“叫宋老頭不必套牛車了,我們大概明天才去得成。再把大奶奶叫來,正好里正來了,該買的地就可以買下來了。”

江老先生本來已經準備跟著去大灣村看麥田的,這又去不了了,又不耐跟那些不認識的人客套,就對江和等人說,“走,咱們去看看我的花草,瑞虎回來了,也不知我徒弟取回千年泉水沒有。”然后就帶著人走了。

李員外的兒子漢華縣令李先方專門跟他爹打了招呼,南山居的林老爺子關系一定要打理好,他原來可是京城里的大官。至于什么大官沒敢說,因為林老爺子囑咐過不許說他的真實身份。

李員外就把侄子李里正叫上一起帶著禮物去南山居,結果剛過了碧水橋,就又看見了趙地主和趙里正拿著禮物往南山居走,正好結伴一起去。

趙地主也是從縣城里的當官親戚那里聽說林老爺子不一般,雖然不知道到底怎樣的不一般,但想來也不是他們這些鄉下土老財能惹得起的。于是,拎著禮物,去叫了趙里正一起去拜訪,正好壯壯膽。

李員外、李里正、趙地主、趙里正幾人結伴來到南山居求見。

林老爺子親切地接見了他們,看見他們嚇得雙腿都在發抖,還熱情地開著玩笑,讓他們放松了不少。

老爺子在說了些天氣、風景之類的客氣話后,直接說了想在這里買地建祠堂、建老宅,還想為鄉親們做點好事,建個林氏族學。

趙里正和趙地主一聽激動壞了,如果林家在西河村安家落戶,那村里的好處可是太多了,今后有個大人物能跟朝庭里的人說得上話,那么收稅、服瑤役等都能享受些優惠的政策,而且如果遇到歁壓百姓的酷吏也不敢隨便欺負到這里來。

趙里正趕緊站起來顫抖著聲音表態,熱烈歡迎林家到西河村安家,地他可以便宜些賣給他們甚至不要錢。

老爺子大手在揮,“不用便宜,是什么價就給什么價,林家從來不與百姓爭利。”

李員外和李里正傻眼了,這怎么能沒有東河村的什么事呢,這么大的人物不拉到東河村損失可大發了。

李員外又趕緊站起身表態,說東河村的地方更大,風水更好,也更富足,沒看香火特別望的靈濟寺就在東靈山,所以強烈要求林家在東河村落戶。

趙里正和趙地主不高興了,這不是當著面撬墻腳嘛,真是太缺德了。就站起來斥責他們不仁不義,盡干損人利己的壞事。

這眼看雙方因為爭搶林家就要吵了起來。

林老爺子馬上擺了擺手,讓雙方不要激動,都先坐下,然后說道,“在我眼里,西河村和東河村一依帶水,都是我的家。你們看,在兩村之間,一條小河上就修了三座橋,關系多親密啊。南山居在西河村,而我孫媳婦的產業卻在東河村,我們林家跟你們兩個村都有關系啊。這樣吧,祠堂還是建在西河村南山居附近,這塊地我已經看好了。我今天上午去看了西河村西北邊接壤大灣村的地方有一塊近二十畝的荒地,林家宅子就在那建。林家族學就建在東河村吧,以后凡是西河村和東河村家的孩子上學,束脩統統減半,學堂前五名的孩子免束脩,還免費提供筆墨紙硯,虧空部份林家補貼。而且,只要這個學堂的孩子考上了秀才,還會資助二十兩子去省城參加鄉試。”

四個人都皆大歡喜,以后兩個村的人家供孩子讀書就不用花費那么多了,特別是貧寒人家的孩子有了盼頭。

江又梅已經過來了,他聽著老爺子的官腔,心道,這老綁子真會說話,說得比唱得還好聽。

等老爺子說完了令人歡欣鼓舞的希望工程,江又梅就說了準備把碧水橋以南的地方,無論是東河村的,還是西河村的,這兩塊地都買下來。林老爺子點頭,又補充了一句,那就在東河村碧水橋以北買塊地,在那里建林家族學。

同時,又說了自己孫子曾經的林大郎當年被人救了,還活著。那么那個所謂林大郎的墳頭里裝的就不知道是誰的骨頭了,既然念兒拜祭了那么多年,也算有緣份。他想著墳頭還保留著,但要把墓碑換了,刻個無名氏。這件事當然會是他的人去辦,但這件事情得由兩個里正說出去,讓村里人知道那墳頭跟林念再沒有瓜葛了。

說干就干,趙員外提議現在就去劃地,林老爺子點頭同意。他們四人送的東西都是些土特產或野味,林老爺子也就收了。他們走的時候,林老爺子又讓林出拿了些京城的特產給他們。他們也就歡天喜地地接了過去,拿回家去顯擺京城大官還送了他們東西。

宋望才、宋老頭、林進、林出分別跟著他們去劃地,交銀兩,因為天晚了,等第二天再去縣里辦契。

林家要辦族學,并且還有那么多優厚條件,又以最快的速度在兩村之間傳揚開來,這是關系到每家切身利益的事情。人們高興啊,特別是貧苦人,更是念著林老太爺R1152

緊張時放松自己,煩惱時安慰自己,開心時別忘了祝福自己!

無彈窗,我們的地址

重要聲明:小說""所有

閱讀更多小說最新章

節請返回,支持請到各大書店或網店購買閱讀。


上一章  |  穿越之養兒不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