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但這畢竟是我的責任,更何況比起孔明,我這不過是動一下嘴皮子,做些決斷罷了,又算得了什么?”馬縱橫一擺手,向諸葛亮謂道,旋即似乎好像想起了什么,忙肅色向諸葛亮道:“還有孔明,你雖然身兼百才,聰明絕頂,但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你萬萬不可勉強,我看從明日開始,我還是回去與你一同審閱文書,做些決策之事。”
“主公不必多慮。不過竟然主公有心政事,倒也是好的。那么孔明恭敬不如從命了。”諸葛亮聽話,笑了笑,頷答道。他卻也怕馬縱橫終日癡迷于軍工木匠之事后,眼下馬縱橫竟然愿意重操政事,他自然樂得如此。畢竟馬縱橫將來成為一國之君后,還有大量的政務需要處理,就算他再信任自己也不可能把所有事都推到他的身上,這肯定會引起眾臣的彈劾。
馬縱橫聞言,面色一愣,不由苦起了臉色,他實在不愿意干這繁瑣無趣之事,但他還是自知肩上的責任,只能點點頭。
諸葛亮見狀,不知是笑好還是該怒好,自家君主信任他是好事,但他卻也萬萬不想看到自家君主因此荒廢了政事。
歇息一陣后,諸葛亮凝了凝色,遂和馬縱橫說起了第三件事:“至于這第三件,則是主公先前曾與孔明提起的一個設想。孔明后來也到大夫人那里問過了底細,此事可行。”
馬縱橫聽話,先是面色一怔,他和諸葛亮提出過許多的設想,這一時間猜不到是哪一個設想,忙問道:“不知孔明說的是哪個設想?”
諸葛亮聞言,笑了笑道:“不知主公可還記得當年曾與孔明說過的海上貿易?”
馬縱橫聽話,頓是神色一震,一拍腦袋,縱聲笑道:“哈哈哈哈,原來孔明說的是此事。沒錯,徐、青兩州臨近高瀛以及倭國,這兩國文明落后,戰備造藝皆不如我國,若是我軍能打通兩國的海上運輸,必能從這兩國中賺過盆滿缽滿。此事我早與大夫人私下里略微地提過。大夫人當時也十分地認同。但奈何那時,局勢不穩,我轄地左右皆有強敵虎視眈眈,加上我身邊也無善于水站的猛將,故不敢輕易行動,以免引來諸多麻煩。如今北方已然一統,曹老賊一時之間也不敢對我動手,最重要地是如今我麾下已有興霸。眼下或許正是開啟海上貿易的最佳時機。一旦這海上貿易成功了,必然能夠帶動起我轄下的經濟!!”
卻看馬縱橫疾言厲色,很是振奮地說了起來,眼里更是閃爍著陣陣精光。諸葛亮見狀,微微一笑,心里卻不禁地敬佩起來,不得不說他這位主公,在抓經濟的方面實在是一位奇才。話說當初諸葛亮聽到時,可謂是震驚無比,但礙于當時時機未到,諸葛亮只能暫時放棄,但這事一直記在心上。眼下時機正好,若能這海上貿易一旦打通了,他們就能從高瀛以及倭國中源源不絕地得到可觀的財富,這恰恰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眼下的諸多難題。
諸葛亮想到這,神色一震,道:“據孔明從大夫人那里得到的消息,高瀛國近年紛爭不斷,正是缺乏戰爭物資。而因為主公對于我軍軍器上精益求精的態度,我軍軍工庫中這些年來積累了大量的殘次品。主公大可把這些殘次品分批高價轉賣給高瀛國。當然高瀛國素來崇尚我漢人的文化以及造藝品,主公也讓馬家商會從中挑選一部分物資一同前往銷售。至于倭國他們那里雖然十分落后,但礦產豐富,尤其在黃金白銀方面,再加上倭國乃海濱之國,海上資源豐富,我軍可從他們那里收購大量的資源。不過需要注意地是倭國經常會生地震,而且那里的人雖然文化落后,但卻都十分地精明狡猾,善于奉承,倒也不像是高瀛國那里的人狂妄自大,反而更好對付。”
馬縱橫仔細聽著,對于高瀛以及倭國他自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聽罷,馬縱橫沉色道:“對于此事我已有了想法。這樣吧,讓海上運輸的隊伍分為兩支,高瀛國的貿易,以馬家商會為主,再安排精銳三千。至于倭國,則派興霸前往,并吩咐他,對于倭國之人,不必留情,必要時候大可武力鎮壓!!”
諸葛亮聞言,不由神色一驚,道:“主公如此安排,恕孔明一時難以理解。那高瀛國的人狂妄自大,反而容易生沖突。倒是倭國之人,精明狡猾,又善于奉承,為何卻要吩咐興霸在必要時武力鎮壓呢?如此豈不很容易激矛盾,被倭國之人認為我軍有意侵略其國?”
“哈哈哈!!孔明稍安勿躁。對于這高瀛國以及倭國,恐怕你不如我了解。高瀛國的人雖然狂妄自大,但他們其實多數不過是紙老虎罷了。只要我軍展示出我軍強大的實力,高瀛人大多不敢再呈威,再加上他們高瀛國如今年年征戰,怕也不給得罪我軍。最重要的是高瀛國中的軍閥此時想必都急需要威力強大的軍器。而雖然此番轉賣的軍器都是軍工庫中的殘次品,但其威力足以震驚整個高瀛國,使得那些高瀛國的軍閥陷入瘋狂。因此只要馬家商會派出口才了得的精明之輩,高瀛國的貿易相信一定能夠順利進行。當然未免萬一,除了那三千精銳之外,我還會挑選幾員年輕猛將隨同其去。”馬縱橫眉頭一挑,笑道。諸葛亮聽了,面色微微一變,道:“可眼下我軍那些年輕將領都在河內操練,莫非主公想要把他們調回來?”
“呵呵,軍中操練苦悶枯燥,對于里面有些人來說已經不需要了。再說,他們也該是時候學習一下其他東西了。而且他們如今已經操練有數月了,等我們把事情準備好也需要一到兩個月,也是足夠了。”馬縱橫摸著下巴,笑聲而道。諸葛亮聽話,見馬縱橫神色里頗有深意,遂是明悟過來,道:“主公自有安排,那孔明也不多說了。”
“至于那倭國,正如孔明說話,那里的人精明狡猾,虛偽善藏,猶如蛇蝎一般。因此,我等對付倭國人決不能心慈手軟,但若他們膽敢給我耍花樣,便以武力鎮壓,讓他們乖乖聽話!!”馬縱橫面色肅厲地說道,眼神里更藏著幾分可怕的恨色。諸葛亮見狀,心里微微一驚,卻也不知道馬縱橫和倭國人到底有什么梁子,但見馬縱橫一副認真的樣子,想他所言也不失為道理,畢竟他們漢人強大,自要拿出強國的氣勢,遂也不再去勸說。
于是,諸葛亮與馬縱橫要說的三件事,經過兩個時辰的密議后,終于商量完畢。馬縱橫當晚留了諸葛亮下來,命人煮了些飯菜,兩人后來又談了一些政務上的事情,直到夜里二更時分,諸葛亮方才告退而去。
兩個月后,卻看在河內大營之中。且看整個大營連營數十里,各帳篷擺列整齊,時不時更聽得陣陣震天動地的喊殺聲響蕩起來,卻是各部軍隊皆在各部將領的指揮之下,進行操練。
而此時在東邊的一處營地中,卻看數萬大軍分開兩部,正在對峙。在一旁高臺上,正見一員白蒼蒼的老將軍,單手貼在后背,另一手的衣袖竟然空空如也,一陣清風吹過,衣袖飛起,但卻絲毫不減這位老將的威態。此人赫然正是馬縱橫麾下大將黃忠,黃漢升是也。卻看黃忠目光冷厲,威嚴肅色地正望著大軍,忽然只聽他一聲口令落,兩軍將士各持木槍立即開始沖殺起來。
卻看左邊青袍一軍,為一將健碩高大,面容沉凝,雖然看上去十分的年輕,但一看其氣勢就知他是身經百戰的將領,正是馬易也。
馬易手提木槍為當沖,率先沖入右邊紅袍軍的陣地。而卻看紅袍軍中,一員魁梧高大,濃眉大目,一張國字大臉的猛漢子迅地沖了出來。霎時,只見兩人猛地交戰,那猛漢子一揮手中木槍,膂力驚人,好像一道霹靂般朝著馬易劈了過去。馬易反應卻快,身形靈敏地像是一頭獵豹,快地一閃,躲了過去,緊接擰起手中木槍,一招橫掃千軍,掃向了那紅袍猛漢。那紅袍猛漢迅地揮槍擋住。兩人交戰數合,一時斗得難分難解。這時,卻聽紅袍軍陣營里響起一聲厲喝,緊接只見兩員年輕將領各是引兵殺了上來。卻看左邊一人,頭戴紅巾,目光犀利,正是黃忠之子,黃敘是也。另一邊的那人,高大威猛,頗有虎態獅姿,正是張遼之子張虎是也。
“大公子莫慌,我來也!!”與此同時,青袍陣營中,很快聽得一聲怒喝,正見一員年輕將領提著槍,引兵也快地趕了上來,那人面相堅毅,身材高大,正是李典之子李楨是也。
瀏覽閱讀地址:www.zbzw.la/sanguozhiguishenwushuang/9023800.html
小說5200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著筆www.zbzw.la
閩ICP備1601824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