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自古以來便是天下第一雄城。
在這座雄城之中,有人坐在龍椅上俾睨天下,有人為了官職不擇手段,有人為了生計去做商販,自然也有人淪落風塵,搔首弄姿。
在這里,每日都在上演魚躍龍門的故事,在這里,每天也在上演死無全尸的慘案。
今天也發生了一樁慘案,震驚了整座盛京。
京兆伊寧崖還未穿好官府便匆匆的趕去了皇宮,一路橫沖直撞進了朝堂之上,引來無數人側目。
京兆伊便是負責盛京之中安全治安的一把手。
寧崖在這個位置上已經做了六年之久,兢兢業業,從未做出出格的事情,也因其穩重,朝堂上下都對他坐在這個職位上非常滿意。
然而,今天的寧崖卻有些瘋癲,撞翻了無數朝中大元,跪在了乾寧殿的門前,高喊道:“陛下,微臣有要事啟奏。”
乾寧殿坐落于金鑾殿的左側,是每日早朝前皇帝陛下整肅妝容并且休息的地方。
站在無數臺階下的滿朝文武,紛紛露出詫異神色,不知這京兆尹發了什么病,多大的事兒不能等早朝說?
名為小福子的大太監不時走來,扶起了寧崖做了一個手勢,示意請進。
寧崖滿頭大汗的弓著腰走進了乾寧殿,不時便在側殿見到了當朝的皇帝陛下唐胤龍。
年歲已過中年的唐胤龍此時并未身著龍袍,身著黃色內襯,長發高攀于頂,不俗的面容之上因其常年坐在龍椅上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威勢。
“寧崖,朕知道你一向辦事穩妥。莫非這盛京中出了什么大事?”
寧崖擦了擦汗,跪在唐胤龍的身前稟告道:“的確算是大事,怕是此時已經在盛京中傳開。”
“說來聽聽。”
“今早南城門城墻上出現了十二顆頭顱和一句話,有些商販起的早,起來時還是天黑呢。當時便被嚇昏了好幾人。”
“十二顆頭顱?”唐胤龍簇了一下粗重的眉頭,質問道:“掛在城墻上,百姓居然比你們還先知先覺,你們怎么做事的?”
寧崖回道:“陛下,天色漆黑誰會向那么高看去,所以昨夜巡夜也無人發現。今早有晨光時,才被發現。”
寧崖這句話看起來有些頂撞的意味,然而唐胤龍卻舒緩開了眉頭道:“也是,那么黑,要看也是看月亮,誰去看城墻。”
盛唐民風一向彪悍。在官場之中直言更是一種美德,只要你說的有道理,皇帝陛下一般也會講道理,但如果皇帝陛下不想講道理,那么顯然他的道理便是天下最大。
“一行字是什么?”唐胤龍又問道。
“確切的說不是一行,而是四字。”
“成語?替天行道,還是滅唐復晉?”
陛下私下一向喜歡開些玩笑。但聽到滅唐復晉這四個字這種官場最大禁忌,寧崖還是干咳的兩聲,道:“不是,這四個字是孫家,呵呵。”
“孫家,呵呵?”唐胤龍的劍眉簇在了一起,不由得問道:“這什么意思?”
“屬下不知,需查明。”
“你是來要月明殿的幫助?”
“是的,那十二顆頭顱血肉模糊,實在無法辨認身份。更無法找到背后兇人,如今消息無法封鎖,這事情自然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傳遍大街小巷,如果我們不能再短時間內給出一個答案……”
唐胤龍擺手道:“這怕是盛唐建國以來的最大奇聞了,傳朕口諭。你去找李婉兒,她會助你,有什么消息通知朕,早朝也不必上了,走吧。”
“謝陛下。”話畢,寧崖便匆匆走出了皇宮。
寧崖走后,唐胤龍笑了笑,瞇著眼睛道:“孫家,呵呵?”
“那個孫家?”
“這呵呵又代表什么意思,不屑,嘲諷,還是什么意思?”
唐胤龍并不是在自言自語,站在他身邊的小福子,立刻拿出了紙幣,將京城有名的孫家概況全部寫了下來。
唐胤龍拿起墨汁還未干的宣紙,道:“你的記性倒是好,這件事情有些意思,你要在宮里呆的無聊便去出溜達溜達。”
小福子咧開嘴一笑,正在執筆在寫,唐胤龍道:“別和朕說陛下需要伺候的廢話,老子沒了你們難道生活不能自理?”
小福子點了點頭,也走出了大內皇宮。
晨光熹微,柔和的光線潑灑了南門城墻之上。
城墻之下早已經人滿為患,城墻上的十二顆頭顱分別用箭羽刺穿眉心釘在了城墻之上,污垢的血液將這十二人的五官遮的模糊非常,更別提辨認身份。
這時,禁軍正在用繩索在城墻最高處下墜,要將這十二顆頭顱收走,但卻駭然發現,單憑人力很難拔出這嵌入城墻之中的箭簇。
城墻之下的百姓看到這一幕,開始起哄,哄笑直讓那拴著繩索的禁軍臉色大紅。
幸好這種尷尬沒有持續多久,便有玄天館來人將頭顱悉數收走,但那用刀刻出的字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抹除,畢竟玄天館的高手不是瓦匠。
十二顆頭顱被收走之后,聚集在南門內的百姓們非但沒有散去,卻越聚越多。
十二顆頭顱,一行小字的事情經口口相傳,已經傳遍了盛京,民風開放的唐人好熱鬧,自然要來看看,看不見那血腥的一幕,看看哪行小字也好。
盛京官府并未多加阻攔,這是京兆伊寧崖的命令,寧崖深知好奇心是一種多么可怕的東西,官府藏著掖著,反而更會激發起百姓的興趣,引起更大的波瀾,索性就不如讓百姓們看個夠。
寧崖在出了皇宮后便直奔風月樓。
風月樓的名氣很大,無論在盛唐還是西域。都享有盛名。
名為風月,自然便是風月之地,世人只知其背后靠山極大,而這個世界上也只有幾人知道風月樓到底是干嘛的?
寧崖無疑便是其中之一,清晨走進風月樓。略顯冷清,除了負責打掃的小廝外,看不到漂亮姑娘。
小廝見寧崖身上官府,略帶詫異道:“大人,您這也太早了些吧?”
寧崖擺手,道:“你站著不許動。”
混跡風月場所的小廝眼界很是開闊。只看官府上的圖案便知這人是朝中有數的大臣之一,聞言便真的一動不動。
寧崖一路穿過清池樓臺,腳步極快的步入了風月樓的深處,三拐五繞的便進了一片人工景色極佳的密林之中。
密林深處有一座小院,院旁便是清澈的溪水,鳥語花香。美不勝收,仿佛世外桃源。
“京兆伊寧崖奉陛下口諭拜見。”
不時,那看起來樸素道了極致的木門便被打開,走入其中便見到一名小廝,而他要找的人,此時正在提著噴壺滿院的澆水。
提著噴壺的人是名女子,她身材高挑。皮膚白皙,身著普通樣式的碎花裙裝,露出的一雙小腿毫無瑕疵,引人遐想。
女子沒有轉身,可即便是背影,在這祥和的場景之下便給人一種心寧的感覺。
寧崖深吸了一口氣,仿佛比見皇帝陛下更為謹慎的道:“李姑娘。”
李姑娘轉過了身,露出了與那雙小腿似乎看起并不相稱的平凡面貌,即便之前見過幾次,寧崖也有大失所望之感。
“陛下要月明殿去幫你查?”
“是的。”
“好。春曉負責聯系你。”
“那在下就先走了。”
“好。”
話畢,寧崖便走出了院落,一路直奔衙門,對話雖然簡單到了極致,但他清楚月明殿的效率。所以不必多言。
寧崖走后,名為李婉兒的女子喃喃道:“十二頭顱,孫家呵呵?有些意思啊。”
謠言始于傳言,人與人的傳話總是在經過一手后就變得與事實大相徑庭,而經過幾百,幾千,幾萬人的傳播,自然早變了模樣。
酒館,飯館一直是傳言的聚集地,在京城官府上下都為了找到十二頭顱背后真兇的下落時,真兇張小刀正在走入飯館。
他之所以做這些事情便是真的怕孫家存在什么羅盤,而為什么怕有這種東西,則是因為他在繁山的山縫之中的真的見過所謂神器,那四根錐子生生的將一名無上高手釘在在墻面之上,所以這個世界便沒什么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將十二頭顱整齊的碼放在城墻上,便是要告訴孫家的人,元兇在盛京,而無論是官府還是孫家想必查到事情的真相并不難,張小刀如此做便是將所有矛頭都指向自己。
敢于如此做,張小刀自然有的他計劃,而此時他需要填飽肚子。
走進喧鬧的飯館之中,小二立刻引領著張小刀到了一張空桌上,剛剛落座,他便聽到了議論之聲。
“你知道嗎,十二頭顱針對的六王其中之一的第一客卿,那句呵呵太霸氣了,說不出的嘲諷。”
“十二頭顱不僅僅針對的是客卿,而是直指當朝六王,說不定這就是大內自己做出的事情。”
“十二頭顱便是六王手下的十二名高手,這元兇真是厲害。”
“什么,是六王手下的十二名高手?扯淡,我告訴你,這十二人都是當年的提刀護衛,是六王在警告當今陛下。”
“我怎么聽說,十二頭顱是那群晉朝忠狗想要謀反盛唐的信號?”
張小刀這一頓飯吃下來無滋無味,只是神色錯愕的看著周圍的食客,揉了揉太陽穴道:“這都什么神邏輯。”(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閱讀。)
PS:征集一位副版主,會不會沒事,這玩意賊簡單,一學準會,關鍵是能每周的管管事兒的,具體工作內容,也就是加加精華,刪刪什么的,符合條件的,直接起點私戳我,并在書評區內直接申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