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寶寶終究沒有去學著父母制作實驗室,不是不想,是不會,公孫慕容和娜拉莎倒是不藏私,聽弟弟妹妹說要學著做,就開始給他們兩個講課。
剛開始的時候寶寶過耳不忘,還聽得很認真,結果學了六個小時,發現所學的知識只能讓他們兩個做一個多功能電筒或收音機,他倆終于放棄了,決定以后再說,今天不做了。
即使如此,觀眾們也是驚為天人,紛紛稱贊寶寶聰明,而且動手能力強,居然同樣從星球上提取各種元素,并按照課程所講,用內力和術法制作二極管、三極管,還有電池、電路什么的。
兩個寶寶說不制作實驗室,卻在那里拿出通訊設備,查找起正常的課程籍,一人面前放一大塊兒冰,照著上寫的學習、練習。
有不會的馬上問哥哥和嫂嫂,對普通的孩子來說很鬧心的課程,他倆學起來反而非常開心,因為目標就是成為喋血飄零。
公孫德慷和慕容磬綰睡了十個小時,這才起來吃飯,接著又投入到了完善實驗室的工作當中。
換成公孫慕容和娜拉莎,遇到同樣的情況,他們根本不需要建造實驗室,所有零件一律手工打造。
而公孫德慷的風格與兒子和兒媳婦不同,他倆是喜歡先把基礎做好,然后用儀器來制造飛船。
他們的這種做法在速度上比不了公孫慕容,但做好基礎設備后,卻能大量出產飛船,越是到后期,速度越快,飛船功能也越完善。
當然,他們也需要觀察環境,環境允許。他們就這樣做,環境不允許,只能跟公孫慕容一樣。
觀眾們知道時間還有很長,在最初的吃驚過后,就不再繼續不睡覺盯著看,而是該做什么做什么,晚上休息的時候再看看飛船制造進度。
一天接一天過去。
兩個寶寶都不好意思在父母面前吃飯菜了,因為爹娘吃的東西現在只有兩樣,一樣是菌,一樣是一種帶殼的海鮮。
這帶殼的海鮮可不是別人送的。是兩個人在收集材料的時候從地下深處挖出來的,發現了一種玉石,玉石中是冰結晶,里面有個四爪的小生物。
換成三級文明也別想從這東西上面提取出有用的東西,但銀河文明的技術已經足夠支撐兩個人把那細胞給培養一下。
于是現在兩個人多了一種食物,這說明兩個人精通生物學,還不是一般的精通,很多王牌學的教授都承認,他們即使想要做到這點。也需要很長時間的研究與設備準備,更不用說一次就成功。
寶寶為了避免食物的èidào影響到父母,每當吃飯的時候就躲到很遠的地方,吃完回來也不跟父母提吃的是什么。
反而是公孫德慷和慕容磬綰總是zhǔdòng詢問寶寶吃沒吃好?剛才的飯菜是什么?兩個人根本不在乎。
二人在這里考核。吃著簡單的東西,每一次都非常珍惜,從來不浪費,這個行為反而是讓銀河文明的很多孩子不挑食了。
家中的大人吃飯的時候總是跟孩子說。看看那兩個在整個銀河文明身份高高在上的人,他們就是那樣珍惜食物,而且僅僅只有兩種東西能吃。那么你挑食,就是不對的。
孩子看著屏幕上兩個人進餐時候的樣子,再瞅瞅自己面前桌子上的食物,發現以前不喜歡吃的東西,似乎也變得美味了。
按照上兩個人的考核時間,三個月之內做出一所能夠飛回家的飛船就算成功,只要精過測試,能證明這艘飛船可以一直航行回去,而且用的時間不是太久,公孫德慷二人考核就通過。
曾經的055號和056號制作的飛船不能進行空間跳躍,但可以不停地給飛船加速,當加到最高速度的時候,從當初考核的星球飛回主行政星的計算是七十二年多,算他倆成功。
公孫德慷與慕容磬綰卻不dǎsuàn制造一樣的飛船,太慢,他倆正在建工廠,一個專門用來制造飛船的工廠。
二十天的時間過去,在兩個人從第一次睡十個小時,以后都是每工作三十個小時睡兩個小時的工作情況后,一個占地近四平方公里的工廠被兩個人給造出來。
星球上除了兩個人還依舊工作,有了幾千個機器人在那忙碌,這些機器人都是準智能系統控制,程序是慕容磬綰編寫的。
看這短短時間內拔地而起的工廠,還有那么多四處飛奔的機器人,觀看的人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他們非常肯定,只要給兩個人再多一些時間,兩個人絕對能夠自己把星球給改造了。如果在星球的沙礫當中還有其他被帶來的,還能夠用細胞培養的東西,加上在太空去捕獲其他飄浮物尋找,說不定兩個人能把星球變成一個有著各種生物、自然循環不錯的星球。
要知道在沒有任何工具的情況下,即便是九級文明的一個人也不可能獨自改造星球。
公孫家族掀起一波學習狂潮,向家主學習,向加主夫人學習,大牢基礎,用點滴的知識堆積起cànlàn的文明。
這就是公孫家族的口號,各個高等校里面的學子,再也無法說出學了知識以后到社會上無用的話,如果覺得沒有用,只能是說明他學得還不夠多。
看看家主和夫人吧,兩個人的行為需要多少知識來支撐?只學一科物理化學什么的當然沒用了,但他倆全學呀,整個體系的知識在他們的心中裝著。
而且兩個人的身份,注定他們對政治和經濟也必須要精通,否則如何管理整個家族?
再看人家的寶寶,不也是從頭學么?而且人家年齡還小,按照普通人來算,幼兒園都沒畢業呢,應該是上幼兒班,三歲才上小班,五歲上大班。
但就是這么兩個應該在幼兒班的跟著老師學說話的寶寶。現在已經自己制造出了一輛電動大輪的沙漠小車,正好能把兩個人裝進去,開著車就能走。
無數個家長快瘋了,他們家中的孩子看到更小的弟弟妹妹做出來的小車,那叫一個羨慕。
他們家長會給買,很便宜,二十個信用點能買一輛比現在寶寶用的車好上幾倍的電動兒童車,電子產品不值錢啊,尤其是這種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
可是他們的孩子不干,非要讓家大人也教著學制作。
大人只好買來材料。他們是沒本事從沙礫中提取元素,把材料買來,管社區借設備,然后陪著孩子一同制造,這時他們才明白,沒有技術含量那是針對銀河文明的整體技術來說的,不代表他們就會。
沒bànfǎ的情況下,大人們找,從電路設計與刻板開始學起。能如此做的。都是對孩子愿意付出更多的家大人,而且本身學問也不差,不就是學一下嘛,學。為了孩子。
不過有的家長就不能,需要工作,沒時間,孩子就整天情緒低落。尤其是聽到同班的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制作電動車,就更覺得自己不如人了。
公孫德慷和慕容磬綰,哪知道自己的考核給銀河文明造成那么大的沖擊呀。五十天過去了,兩個人認真地制造飛船核心系統,機器人正在工廠中制造和組裝飛船的框架與外殼。
此時的飛船如果不算核心系統,只從外表上看,已經很漂亮了,主體長六百米、寬四百二十米,高三百五十五米。
在三級以上文明來看,它是很小的,但對于一級文明來說,它就是龐然大物。
看著兩個人的進度,大家知道,兩個人一定會通過考核的,而且比之前的號碼擁有者成績更yōuxiù,因為他們制作的能量動力系統是可以空間跳躍的。
在明明清楚兩個人能成功的情況下,大家依舊沒有叫停,讓兩個人造飛船。一個是有了實物,能讓很多自命不凡,不愿意接受新知識和技術的人收斂一下,謙虛點。另一個則是需要把這艘制造出來的飛船放進博物館。
它代表的早已不是四級文明的技術,它是一個文明的意志,一個向外界宣傳銀河文明的標志。
它是由兩個人在不攜帶任何工具的情況下,于一顆被厚厚沙礫布滿表面的星球上誕生的。
以后真有高級的文明想要嘲笑銀河文明,那就請去試一把,看看你們所驕傲的文明等級,能否讓你們也像喋血飄零考核人員一樣做出這艘飛船不。
兩個人在考核,公孫慕容能和娜拉莎正帶著球形飛船,組織起一個龐大的征戰隊伍跟機器人搶奪地盤。
機器人一族已經知道銀河文明可以控制一種很厲害的生物幫忙戰斗了,他們也想過bànfǎ,尋找龐大生物的弱掉,予以消滅。
后來卻一直沒見過,似乎有如一場夢,只有銀河文明的艦隊不停出現,向前推進戰線。
然后就是球形飛船帶著許多人控制著戰艦、飛船、戰機和機甲四處跟他們接火。
越打機器人一族就越納悶,以前跟銀河文明的艦隊戰斗的時候,人類的參戰單位都是不怕死的,即使沒有大量靈魂填充的時候也一樣,他們總能把戰術做好,哪怕犧牲自己。
現在交火的銀河文明的作戰單位卻是一副很膽小的樣子,有的時候戰陣轉換的時候,他們甚至會自己的戰艦不小心碰到自己的戰艦,戰斗的狀態那叫一個亂啊。
娜拉莎不停地發布著命令,最后她生氣地說道:“沒見過血的戰士果然是不行,一個個不就是本體過來了么,看,把他們給嚇的。”未完待續……)
同類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