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極品玩家第四百三十章 論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都市之極品玩家 >>都市之極品玩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章 論德

第四百三十章 論德


更新時間:2015年02月22日  作者:蛐蛐不是蟈蟈  分類: 都市 | 異術超能 | 蛐蛐不是蟈蟈 | 都市之極品玩家 
您的位置:


/蛐蛐不是蟈蟈

分享到: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M.Shushu5

“其中《道》之一篇共三十有七章,《德》之一篇共四十又四篇,合在一起共計九九八十一,暗合天道最大之數。”李伯陽又說道,“鑒于天道之玄妙,在下今天就不必講,我想先給大家講解《德》中的四十事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李伯陽緩緩的講訴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說,上等的德行就是不顯露出來的德行,而下等的德行就是那種表面上的道德,上等的德行就是看似什么也不做,實際上卻什么都做了,下等的德行就是故意去做所謂的‘德行’……”

一群人在下面聽得十分的沒意思,因為他們想要聽的是道,而不是德。王天以前也研究過《道德經》,全篇都看過。經過他的研究,前面一片道篇,實際上只是開篇,而德之一篇才是精華所在。這些人不喜歡聽德,是把珠玉當成瓦礫了。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一也。”李伯陽繼續講訴著。

王天聽著仿佛明白了一些天道的道理,其中的一就是極致,天的極致就是清,地的極致就是寧,而神則是靈,谷則是充盈,而萬物的極致就是‘生’。

“對于這一句我自己也不是太理解,因為這是我憑空想象出來的,自己都不能做到。下面的各位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來。我與你一起研究。”李伯陽說道。李伯陽的一生菁華都在道德經上面,不過很多也是他臆想出來的。雖然他現在已經是圣人,但是他的修為還遠遠達不到極致。

王天仔細想了一下,這句話實際上就是對于‘術’的理解。天得一以清,也就是說天道的極致神通是清明。比如說他以前遇到的那位神秘的淘寶店主,他的神通之一‘虛無’就已經達到了清的境界。而地得意以寧,孔子雖然號稱地圣,但是他的神通還遠遠達不到寧的境界。

萬物得一以生,昔日上古蛇妖掌握了傳承規則,就是這一句話的最好詮釋。而王天記得妹妹的兩大神通。其中之一就是:萬物生。于另外一規則‘傳承消弭’相對。

傳承規則的規則技能:規則技能1,萬物生:創造力:0無窮大。特定條件下使用,999級后才能使用。

規則技能2,傳承消弭:破壞力:0無窮大。特定條件下使用,9999級后才能使用。

“我覺得你這一句是天道的總綱。一般人只要研究其中的一句就好了。”這時候王天站起來回答道。想要全部做到,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人類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很多的方面即使上古大妖要做到都很難,更何況是一個凡人?

“做到其中的一句?”李伯陽聽了王天的話若有所思。這是天道的總綱,要做到一句都是異常的艱難,因為做到極致,就等同于掌握了規則。

王天雖然現在明白了這一句的道理,但是明白不一定代表自己能夠做到。而且這是總綱。聽聽就好了,知道了總綱才知道這些規則的技能和神通。而李伯陽現在是天圣,他只需要去研究天得一以清這句就行了。至于何為清。他還需要走很長的路去研究和參悟。

李伯陽思考了一會兒,繼續講訴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他這一句一出,下面的人立刻來了精神。因為這一句之中。提及了道。

王天現在才知道,李伯陽所說的《德》篇。其實是《術》篇,其中大多數講的是術。自己學的是流傳了幾千年的《道德經》,這種道德經已經被很多所謂的名家所解釋,所標注。導致自己認為《德》里面講的是德行,其實自己是被千人給誤導了。

王天仔細的思考他這句話的意思,想了一會兒,他有了自己的領悟。這一句其實講的是道和術之間的關系,大道三千其實是相互有關系的,不是獨立存在的。比如說自己所領悟的殺戮之道,和往生之道。而‘弱者道之用’的意思就是說,領悟的‘道’所使用的神通,是一個逐漸累積和增強的過程。

至于最后一句: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天地萬物都是從“有”中而生,而“有”的來源又歸結于“無”。“無”才是萬物的本源。就像我們物理世界中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大爆炸前是無,能量總和為0。大爆炸后生成的各種基本粒子為正,表現在其質量及勢能上;而萬有引力的能量及(負)暗物質為負。雖然總能量仍然為0,但在表現形勢上,卻有了千千萬萬的物質。這便是有生于無。

這一句屬于地系方面的大神通,所以地系最大的神通就是萬物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李伯陽繼續講道。

“既然賢士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那么請問何謂一,何謂二,又何謂三?”這時候,那個頭戴著王冠的巨大鸚鵡仰頭向李伯陽問道。王天聽小鈴給他介紹過,這只鸚鵡就是多毛國的國君疾鵬大人。雖然疾鵬一開始聽李伯陽說只講德心里也有些不爽,但是聽到他講的德講到了‘道’的方面,于是他就開始認真的傾聽了。

尤其是聽到這一句,他覺得十分的帶感,所以開始大聲詢問。要是人類詢問老師的話,一般會舉手站起來。但是它只是一只鳥,站起來和坐著沒什么區別。至于舉手嘛,他剛才的確是揚起了一下自己的翅膀。

“是啊,什么是一,什么是二?這些又和我們修煉的方面有什么關系?”其余的很多人也開始問道。他們其實最想知道的是,聽了這堂課是不是能夠提升自己,找到修煉的捷徑。

而王天聽到了這句十分有名的話,他陷入了思考。后世認為道家消極無為,實在是太片面了。恐怕他們連《道德經》都沒有讀懂吧,李伯陽的這句話,是更宏觀、更客觀的世界觀。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思想,即是規律產生(效法)于事物自身的發展趨勢(需求)。不要主觀的態度去看待,因為越在意越適得其反。道家的文化冷靜而客觀。

“一就是混沌。”李伯陽解釋道,“天地未來之時,每一個位面為混沌一片,這就是所謂的一。在混沌之中孕育大能,后來開天辟地成為陰陽二汽,其中清者上升為天,濁氣下沉為地,這就是所謂的‘二’,而三則是天,地,人三才。三生萬物,天地生萬物,而萬物也為人而存在……”

人位于三才之一,所以人也是萬物之靈,是萬物的主宰。

“原來如此。”一干人等紛紛點頭。

“你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是不是就是說修煉之道,講究的是負陰抱陽,要陰陽一體咯?沖氣以為和,意思是說最大的神通是陰陽互合,可是我們修煉的只是一途,講究三千大道只取一道。一道都難修,更何況是一起修?”有人不解的問道。

“我并不是說要一起修煉,只是說每一種道都不是單獨存在的,需要考慮的方面很多。”李伯陽回答說道。

“我們是多毛民,并非人類。那么我們的修煉之道又是為何?”疾鵬代替他的臣民開始問道。這里聽講的大多數是多毛國居民,他們都是鳥,屬于妖族。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我非妖族,怎可指點你們修煉之道?”李伯陽回答道。他畢竟只是圣人,而不是創世之神,當然宇宙中根本沒有創世之神存在。宇宙是因為規則而存在的,不是任何一個生靈能夠創造出來的。能夠指點妖族的修煉之道的大能,恐怕只有妖族中才有。比如說那些上古大妖,那些圣妖等等。

他的這句‘正復為奇,善復為妖’,只不過是對妖族存在的理解而已。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解答了疾鵬的話,李伯陽又繼續講訴道。

“你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道是天下最大的,鬼神不傷人,是因為這個人有道嗎?”就在這時候,聽眾當中的一人人類站了起來說道。

“是的。”李伯陽回答道,“因為天下的道是想通的,如果一個人有道,那么此人則是鬼神不侵。”

王天回憶自己記憶中的《道德經》記得這句話前面還有一句,那就是‘治大國如烹小鮮’歷史上對這句話十分的推崇。不過李伯陽在這里卻沒有這么一句話,大概是他方便于《道德經》在人間流傳,這才加上了這么一句的吧。(未完待續)R655

書書屋最快更新,請

本內容出自《》,蛐蛐不是蟈蟈出品,。


上一章  |  都市之極品玩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