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王府后院的日子137 抉擇(一更求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混在王府后院的日子 >>混在王府后院的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137 抉擇(一更求訂)

137 抉擇(一更求訂)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21日  作者:贏紫華  分類: 古代言情 | 架空歷史 | 贏紫華 | 混在王府后院的日子 
137小說旗


九月九的重陽節,是宋玉籫的生辰。

康平三十四年,這個宋玉籫滿了十八歲的實歲生辰里,德馨院還是非常熱鬧的。就是王妃余元青那里,也是提了話,說是她的生辰小小慶祝一翻。只是,王妃余元青的意思,宋玉籫自然是婉拒了。

在宋玉籫看來,王妃余元青的生辰,都沒有大肆操辦的意思。她一個側妃,還是歇歇罷了。

倒是娘家那邊,給宋玉籫來了幾分賀禮。瞧著兩個弟弟還是很有心的單獨,都列了一分,宋玉籫的心底還是非常受用的。當晚,李濟祉自然是歇在了德馨院里。

宋玉籫過生辰,李匡旻小同志,還是非常高興的祝賀了親娘,年年今日,歲歲今朝。至少生辰禮,這個小家伙天天都在丫鬟嬤嬤的眼皮子下,禮物自然是沒法子準備了。

晚上,李匡旻睡著了后,李濟祉跟宋玉籫很難得,二人在小院里,還是賞月飲酒。

對酒按說得高歌,不過,宋玉籫的五音不算得太美,所以,她沒有獻歌一曲的雅性。只是,李濟祉這個誠郡王本人,還是非常有雅性,在飲了酒后,是開懷的唱了一曲豪邁的西北曲。

說是西北曲,不如說,是當年秦王破陣樂中的調子。聽著渾厚,一聽就知道,那必然是男子喜歡的殺場之樂。李濟祉這時候,倒是望著月亮,道:“西北不靖,父皇有意親征。朝廷之中的大臣們,是不會同意了。大皇兄想去西北,太子二兄想塞了本王這個兄弟進去……”

“真是一鍋亂粥,玉兒,你說本王應該不應該去西北一趟?”李濟祉有些醉眼蒙蒙,那是望著宋玉籫問了此話道。

應該不應該西北?這問題有些為難宋玉籫了,如果說每一個男人都有一個戰場的英雄夢,那么。李濟祉本人一定是非常樂意去西北,抓了一支兵權的。可是,宋玉籫在想,她的身份應該回答這個問題嗎?

男人的情緒。是海底一樣深的,什么變了,誰知道呢?

宋玉籫搖了一下思緒,就是總結了她的話,道:“西北,那里聽說長河落日圓,也不知道是不真的?妾都是好奇呢。”

“只是,去不去西北,王爺如果想去,便去。王爺不想去。便不去。都說男兒有大志,不應該讓后宅的女兒們左右。妾不曉得,西北的天空,有多廣?妾更不曉得,西北的大草原。有多美。”好吧,這一世的宋玉籫,是真沒親眼見過的。所以,這話,也不算是假話。

至于第一世那些經歷什么的,也只是前塵往事,不歸于這一世嘛。

“妾只曉得。王爺有大志向,必然是會做出最好的抉擇。”這話,說了后,宋玉籫是就是唱了小調,那是在喉間哼著一些小音符。

瞧著宋玉籫也似乎醉了的模樣,李濟祉倒是點點頭。說道:“是啊,本王得做決定。”

在朝廷之中,因為西北事,而動起來的心思,又何止了誠郡王李濟祉一人呢。為了那西北的兵權。可以說,太子李濟礽和大皇子李濟堤,那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啊。朝廷之上,此時的風波,自然也是圍繞著西北的兵事,那是暗流涌動。

次日,宋玉籫在查來后,對于昨晚的回憶,還是模糊的。不過,誠郡王李濟祉倒是對昨晚的回憶,清晰著。李濟祉是在朝時,還是在想著,也許他缺了兩個幕僚。他應該再是招幾個得力的親近人,給他出謀劃策。

不管李濟祉如何思量?

朝堂之上,他自然在此刻,當了一個角力點。因為,他是站了太子李濟礽的東宮一方,而大皇李濟堤嘛,倒是更為積極的在康平帝的面前,爭取了西北兵權一事。

康平帝瞧著兒子們的心思,那是記于了眼底,記在了心上。

雖然康平帝沒多講,可是,他這個帝王在開始老了,身體老了,心更老了。正因為如此,看著年青之態,雄姿英發的兒子們。康平帝一個年老的帝王,是有些莫名其妙的嫉妒的。這也許,不過是一個老人,在走向了死亡之途時,那種對生死之恐怖的大恐慌吧。

這是人之常情,就像是春花秋葉,也要迎來了寒霜而降的冷冬一樣。

四時的更替,總會有萬物,生生死死。而康平帝一個享受著天子,會擁了江山的帝王,自然是恨不得把手中最至高的權利,那是勞勞的握緊了。可惜,人老了,怎么可能還有那份精力呢。

康平帝在害怕,正因為如此,他對太子李濟礽還有大皇子李濟堤的爭斗,那是暗暗默許了的。這是因為,這種情況,有利于他這個帝王的平衡。

太子沒能力掌握更多的權力,還有一個大皇子李濟堤的治約,這讓康平帝在最高的權利寶座上,那是更有安全感啊。

早朝,自然是在兩系人馬的爭斗中,結束了。

看著朝廷之上,那顯得很明眼的紛亂,誠郡王李濟祉很清楚,這一切,也行是意味著,他這個皇子王爺也是落入其中的。在局里,誰也不可能只身事外的。

只是不曉得,是最后誰成了贏家?

早朝后,東宮有召。誠郡王李濟祉自然是去了東宮一趟。太子李濟礽見到了三弟時,還是關切的說了幾句。當然,話中之意很明顯,就是讓誠郡王李濟祉想法子表現一樣。然后,東宮自然樂得當了推力,那是推薦上一把。

“三弟,此次西北的兵事,在父皇的眼中,那是看得非常之重。三弟是個干大事,不惜身的人。不知道三弟這一回,可動心了?對那西北的兵權?”東宮的太子李濟礽這么一問,李濟祉這個三皇子那是心中一動。

如果說,對西北的兵權,沒有一點的野心的話,那自然是不可能是的。只是,太子李濟礽會便宜了他嗎?李濟祉對此,是不敢抱了太大的希望的。

“這……”誠郡王李濟祉思了一下后,方回道:“如果可能,弟自然愿意為太子二哥分憂解難。”

誠郡王李濟祉這是表態,太子李濟礽倒是表示了,他要的,就是這么一個態度啊。

對于東宮拉攏了兄弟的手法,大皇子李濟堤一系,倒是表現的非常的氣憤。原由很簡單,下面的弟弟們長大了,對于弟弟多了這么一回事,大皇子李濟堤啊,可未必是高興的。畢竟,多了分肉的人,豈能讓人舒服。

而且,再是過上兩年,七皇子李濟祚和八皇子李濟祿,那也是到選妃的時候了。到時候,剩下的兩個弟弟再是一插手了朝廷之中的政事。有著貴妃在宮里的支持,李濟堤這個大皇兄,更是心中憂慮啊。

“本王不想太子得意,不想東宮撿了便宜。而且,眼下東宮對下面的弟弟們,倒是拉攏的很。如果再過兩年,怕是本王最小的兩個弟弟也得觀朝政事了。到時候,本王可未必架得住,下面的弟弟分權啊。”在王府內,李濟堤如果不講出了他的擔憂。

對于李濟堤的擔憂,自然是幕僚同樣的擔憂。

說實話,康平帝越來越老了,可太子的位置,還沒有動搖呢。眼下里的功夫,做得那些事情,并沒有讓康平帝對太子的寵信,那是減少了太多。這些東西,不足以讓李濟堤把太子搬倒了。

奪嫡之爭,那是不贏必輸,而這些年跟太子作對,李濟堤是注定了,沒得退路的。哪是誰個皇子繼位,對于李濟堤而言,就是不能太子繼位啊。要不然,倒是最輕的處罰,怕是終生的圈禁了。更可能,李濟堤這個大皇子連同兒子后輩,都不會有個根兒血脈留下了下來。

不能食九鼎,必為九鼎烹。這一路奪嫡路,李濟堤如何不明白?

他沒得退,直郡王府,沒得退。

“太子,太子,西北的兵權,豈是那么好爭的。”李濟堤可不會讓東宮的太子得意啊。

“對了,本王的那兩個觀政的弟弟呢,最后情況如何?”大皇子李濟堤最終,沒問了幕僚們的意見。因為,前面能預料到的事情,現在都是在計劃之上了。

大皇子李濟堤,倒是更關心,他的弟弟們倒向了東宮的太子,那是到了什么樣的程度?

“誠郡王和恂郡王跟東宮日益親近,所是有心當了東宮的跟班。”幕僚回著話時,李濟堤倒是拿手捏了一下下巴,然后,笑道:“嘿嘿,本王可不信,兩個弟弟如此純良。”

真是純良,那就不是皇家的種了。

不過,李濟堤也沒有再講了更多,在這位皇子看來,也許他的兩個弟弟在打了什么主意?要曉得,兩個弟弟的妻族,可都不是吃素的。

特別是太子那個良娣和三弟那個側妃還是同族吧?這可真是半個連襟了。

“哦,是嗎?”

李濟堤說了此話后,還道:“最近可是聽說,七皇弟和八皇弟那邊的王府后,要住的府邸啊,都是讓內務府在備上了。兩位皇弟,可真是得父皇寵信啊。貴妃,貴妃母……”

這個貴妃眼下,可是宮里的嬪妃里,身份最高的。可以說,諸皇子中,以身份而論,除了太子外,就是這位七皇子李濟祚的出身最是顯著了。

母以子貴,那是子嗣有出息。

而子以母貴,在皇宮里,那是必然的事情。

李濟祚,又何嘗不是大皇子直郡王李濟堤注意的對象呢。


上一章  |  混在王府后院的日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