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列表
額,改名字?確實得改改才合適呢。
邊一盆盆的捏著葡萄,我們邊商量著,把這糖作坊內院改成了東內院。而把柿餅作坊內院,改成了西內院。
對于這東西走向的大作坊區來說,這樣的名字確實是最好區分的。而東邊的糖作坊外院,和西邊的柿餅作坊外院,也相對的成了東外院和西外院了。
邊說笑邊干活,到了下午六點多鐘飯熟時,張曉晨也趕了回來。
燕兒那丫頭依然沒在,也不知道是白天奶奶她們偷偷給她留了飯,還是她真是吃想成仙了,所以晚飯時她依然沒出現。
覺得有些奇怪的張曉晨起了奶奶隨意的一提,也沒管他那妹子,跟著我們一起熱鬧的起了個晚飯。
因為大家都刻意去回避這問題,讓桌上的氣氛在熱鬧中透出了幾絲怪異,但也算是比我想像中的好了太多。
吃過飯后,我就把大家招呼到了客廳中,然后說出了我要交出財政大權的事,而讓大哥和浩清哥兩人同時管理。
說明了原因后,這提議也倒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同。而從今往后,我就成了一個可以隨時提錢辦事,卻可以不管錢的甩手大總管了。
商定完事情,除了幾個要學習的孩子,和去找燕兒談話的張曉里,其它的人都又到了作坊里繼續捏葡萄制酒。
終于在近十點前,才是把捏完的葡萄都適當的加了一些紅糖粉末,攪拌均勻后,把那長寬都是一米大的方瓦缸口子上搭上了竹席捆上,又在上方搭上了塊稻草簾子。
如今,就等這葡萄慢慢發酵二十幾天,然后過濾,再裝進訂制好的酒壇子就行。
而且這一次,我還在其中一壇子里加上了大量的紅糖粉,到時可就是適合我們孩子喝的美味果酒了。
雖然這果酒肯定會帶著濃濃的紅糖香,酒也沒有糖少的那么亮透。但我已經非常的滿足。
當天晚上,燕兒那丫頭耷拉著腦袋跟著她大哥等在了客廳里,先是燕兒給大家道歉說知道她錯了哪些,然后張曉晨也是跟著道歉。
面對著這跟我們一起生活了近六年,親如自家孩子一樣的兄妹兩,大家當然也是一陣的勸慰。而這事,也算是就這么過去了。
而我,也真的希望燕兒在這次真正認識到她自己的錯誤,然后改掉那幾個壞毛病,那她將來也可以稱得上是個完美的女人了呢,一定能得到一個完美的人生。
在第二天,也就是六月二十三,家里就找齊了人手開始改、建葡萄、粉條、糖類小食品的小作坊。
同一天,先是作坊區里的樹苗在六月二十三上午就種完,共種下了整整的2000棵。1000棵芒果樹里,有400棵都種在了400米長的青磚路兩旁,每棵樹都是兩米種下一棵。
剩下的600棵,同大部分的荔枝、桂圓、枇杷一樣,種在了棚子前的水溝邊,和房子前的水溝邊,就連那要建的房子水溝位置前,也是種上了。
而桃子、杏子也是種在了糖作坊大門東則那空地的中間位置,邊上則夾雜著種了常青的芒果桂圓等樹。把那大門東側的空地、廚房、本棟倉庫房都分隔了出來。將來只要在果樹林中,鋪上一條小道,不光這外院變得美觀,就是他們三家住著也更是舒適了。
而余下桂圓、荔枝、枇杷、杏子和大量的桃樹,共有1500棵,被平分種到了我家大后院,和大伯家的大后院里。
雖然一家只得種下了750棵,還是沒能把大后院種滿,但我也只有慢慢再找機會“買”樹,或是等著張四家跟萬大江家拉來桃樹苗再種了。
而在鎮子上,爺爺也找齊全了人手,開始加緊把山貨鋪里的貨搬到了后院買賣,開始砌起了隔墻和兩家人的灶房、煙囪。
爺爺也是舍得花錢,不光是家里的作坊,連鎮子上砌那墻都是買了青磚來用。雖然成本高了些,但是也是因為方便,而節省下了不少的時間。
而且我還把兩家的廚房設計得更合理了一些。把那隔成寬5米,進深也是5米的鋪子里,靠著后墻一頭直接砌出了1.5米的廚房,留出了個寬5米,進深3.5米的店堂。
廚房墻正中留出了長1米、高半米的廚窗口,方便傳遞菜品之類的;在廚房一頭砌了兩口灶,而另一頭對著店堂留出了一道門洞方便進出廚房。
到時兩家在廚房后墻前擺上水缸、碗筷架子、切菜或是合面的長案板桌等家當,就能開始營業了。而且就是連收洗碗筷這些,都是給他們在后墻邊上開了洞留了出水溝的。
六月二十八一早,兩家見到這樣的裝修,自是高興得連連稱謝,然后就忙活著搬家當去了。這樣的設計,和還顯得潔白的墻壁,可比他們原來的雜亂整潔多了,在店堂里吃東西都覺得舒心。
看到爺爺跟兩家人說笑時,我在旁邊想著家里也已經快建成的小作坊,已是咧嘴笑了起來。
“芽兒啊!”爺爺拉了我一下,在我回神看他時,笑罵道:“在想什么呢,就會傻笑,問你話也不應。”
額,剛才問我話了?
我回神看時,哪里還有兩家租戶的影子。真是愣神太久了。
“嘿嘿。”我干笑一聲,道:“剛才想著家里這些天的事呢,咱們家新分建的6個小作坊,明天應該就都能完工了呢。我不就是高興上了嘛。爺爺問我什么事?”
爺爺好笑的看著我,道:“有什么好高興的,要不是早前你讓在四面墻邊都建上瓦棚子,如今要建房的位置又得拆掉,這六棟三間的小作坊早建成了。”
暈,要拆也只是拆建房子的15米,哪里有多費事。
爺爺雖然是說著怨怪的話,但卻是忍不住的激動的笑容,讓我更是覺得好笑,卻也只得強忍的點頭配合著。
他見我如此,瞪我一眼道:“張、黃兩家最多半天就能搬完,咱們那邊要如何安排,你說說想法看。”說完站在鋪子門口看了看太陽,又道:“還要去馮鐵匠那打你說那裝在土烤爐灶里的鐵東西,和那鐵托盤子,咱們爺孫兩邊走邊說吧。”
聽他一說,我也才發現這時已經是近九點來鐘了,忙是笑牽了他一路往那馮鐵匠家走。
我邊走邊道:“那可不是建在烤爐灶里的,而是在燒柴的灶洞上方安上這大鐵盒子,再在這鐵盒子里外上下都敷上層厚泥,砌成一個沒鍋洞的灶臺。這鐵盒子的長開口子要朝著灶臺后方,還得配上個合烤爐長口的長蓋子,到時把做好的生餅用鐵盤子裝著放進去,關上蓋子烤制可就成了。”
說著時,又細細的給爺爺普及了一遍,我家這算是先進,卻依然要人掌握溫度火候的烤箱。
這可是我快想破頭,才想出來的“最新型”土烤爐了。1米長、0.6米寬、箱口高0.6米,在長的其中一方開了口子當成烤箱口。把這鐵烤箱內層都平敷上10厘米左右的泥,然后把烤算橫架在有并排兩個灶洞之上,開口的一面在灶洞背面。
然后再在這烤箱左右和上方都如砌土灶一樣砌上泥,把它砌成一個比烤箱大的土灶平臺。但最大缺點,就是大大的灶臺平面上,雖然為了保溫而隔了二三十厘米的泥層,但烤著東西時要是誰不小心碰到,依然可能被燙傷。
一路說著話,直到鐵匠家打鐵鋪棚子前時,爺爺才是想到他要問的話還沒問呢。
“劉小姐,你是來取東西的?”馮鐵匠見到了,緊張的問了起來。
那6套燒烤工具,除了跟大伯家各一個,分兩個外婆家、小姑家各一個,另一個可是我要偷放進空間的,哪里能讓爺爺發現。
看到爺爺看過來的眼神,我生怕馮鐵匠說起我做了多少的數量,忙擺手道:“不是不是,今天是來訂做新東西的,這東西好打,也不急。”
好在終于把他那話岔了過去,一時說起了打烤箱的事情。
聽完我的描述,馮鐵匠就直接點頭道:“行的,劉老太爺和劉小姐放心,這東西還是好打。等我把給劉小姐打那”
不等他說完,我又忙是搶先道:“好好,行,那就這樣吧,你到時給算算是多少錢就行,我要打兩個。時間不急,七月底前我來拿就成。”
說完聽他應了,我馬上就拉了爺爺的手,催道:“好了爺爺,張、黃兩家說不準現在就搬完東西了,咱們回去看看,你聽我給你細細說一下那裝修的事情。咱們家這邊和堂伯家的食鋪子,可是不能整得比他們那頭差呢。”
邊說,就邊拉了跟馮鐵匠告辭的爺爺往外走。
直到那送我們到了小路邊的馮鐵匝,有些愣然的回去后,爺爺才是笑罵道:“你這鬼丫頭,你這是跟你馮大伯訂做了什么,怎么神神秘秘的,說都不讓人家多說一句。”
我忍不住僥幸又后怕的在心里嘀咕:說了神秘哪里還能講,竟然還問。
但卻還是討好的笑道:“爺爺不能問,那可是我給大哥過生日準備的禮物。問了哪里還有意思,但保證你們都會喜歡的。”
這可是好東西,那燒烤架下的方爐子不光能烘烤時用,不加篩網時,直接用來當火鍋爐子可也是好使的。
到時再讓大伯做上一個長1.5米,寬1米左右,中間有個直徑60厘米左右的火鍋桌子。訂做上一個60厘米走私不到的銅火鍋盆,那可就真是幸福到沒邊了。
哈哈,每天無事不是燒烤就吃火鍋,可是我前世的超級夢想之一呢。然后再等哥哥們一個接一個的長大能立事,我就可以完全的當一個超級幸福大米蟲,天天玩好玩的,吃好吃的,還要策馬暢游大清朝。
“呵呵,呵呵,嘻嘻。”
“芽兒。你這瘋丫頭,又那傻笑什么。”爺爺往我背上狠拍了一掌,笑罵聲中有些恨鐵不成鋼的味道。
額,我醒個神來,都不用四下打量,就知道竟然已經來到街上。而且我剛才應是笑出聲了,幾個在我旁邊的人正側目忍笑看著我,而爺爺正哭笑不得的瞪著我。
額我覺得自己臉紅了,剛才那美好的幻想,也瞬間破滅。
“嘿嘿。”我沖著爺爺討好的干笑一聲,又是解釋道:“我,我剛才想到大哥開心的樣子,就樂上了。”說完,感覺這慌撒得自己耳朵都瞬間熱了起來。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