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齊種田第一百一十八章 作坊竣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兄弟姐妹齊種田 >>兄弟姐妹齊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八章 作坊竣工

第一百一十八章 作坊竣工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10日  作者:獨舞娃娃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獨舞娃娃 | 兄弟姐妹齊種田 

正文

見我走近,鄉親們都跟我客氣的打起了招呼。

這段時間,大家都知道我是能理事的,對我的態度卻和原來有些不同,像是多了些恭敬,沒再把我當孩子看待了一樣。

自從上次四個極品來鬧了一場后,我的名聲雖然沒怎么壞,可大家基本都認定我是個從小就厲害的女娃。雖沒聽大人們傳出什么話,但從幾個孩子的嘴里,我已經多少知道了他們家大人的看法。

無意中,我成了一個:小小年紀就聰明、能干、有成算、有主意、潑辣、敗家的丫頭。

對于前邊幾點,我覺得沒冤枉我,但最后那個“敗家”真是讓我傷不起啊,我都這么能掙錢的,竟然被說成敗家?唉,被貼上這些個標簽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但已經管不了了。

埋頭干活的永紅哥聽到聲音,也歇了鋤頭和我說目前的進度來,他現在已經是我認命的工頭了,每天都是他帶著這大群人干活,工錢給他開了100文一天。

聽他說完后,我正色道:“永紅哥,明天要是真像你說的中午就能干完,那之后你就帶著大家把路下方山梁和后山梁的野菊花種上吧。野甘草就先不管,種了菊花后把沒后山梁種樹的坑也挖出來,和下邊一樣,把那些留起來的雜草爛葉放塘子里,到時就做樹底肥了。”

“嗯,我記下了。”永紅哥點頭應著,然后道:“明天下午應該就能種好野菊花,還能順便澆上水。后山要挖的樹塘要多些,后天開始挖,可能還得挖三四天。”

三四天是必須的了,手腳還得快,我笑道:“行啊,反正過年前能整出來就行,你也別催太急。這都是體力活,太累也傷人。”說完才想起早上的事,忙道:“對了,我爺爺說后天我家殺年豬呢。要把家里四頭豬都宰了,你等下跟大家都說說,讓他們后天下午都在我家吃殺豬飯,順便把柿子錢也給發了,讓大家過個好年。”

旁邊也有干活的人,聽到了我說的話,還不等永紅哥通知,幾人就喊了起來,山上自是一片的笑鬧不提。

來到糖作坊時,老爹跟大伯他們帶著21個工人都在上梁了。今天應該就可以蓋一部分瓦,明天就能蓋完,后天就是把面向路的大門這邊一部分留下沒砌的圍墻砌上,安上糖作坊的大門就成了。

糖作坊跟之前規劃的一樣,靠后山長近200米。寬100多米,整體呈長方形,但從中間又分成兩道院,兩道院就挖呈正方形。

從家旁邊就修了圍墻一路過來,一直修到了和大伯家交界的小箐邊上。圍墻全是用青磚砌成的,三米高的青磚圍墻看上去很是氣派。

圍墻內分成兩道院,進大門一道院。靠三面圍墻邊都建起了連通敞開的棚子型倉庫,用來以后堆放收到的甘蔗。靠另一道院的圍墻上,門洞兩邊建了兩棟兩層都是五間的大倉庫,樓下用來以后堆房成品的貨物,樓上可以放些東西,也可以給工人臨時居住。

另外一道院靠著以后的柿餅作坊。算是制糖的院子。里邊除了在后墻一排留出了安裝砟子和鍋灶的位置外,別三面墻邊也建成了敞開連通的棚子型倉庫,然后中間留出了大大的院壩,是以后用來晾曬東西的。

所有的墻都是用青一色的青磚砌成,不管是倉庫還是棚子都用了瓦片。制糖作坊兩道院共占地至少也是2000多平米,真不是一般氣派呢。這作坊比起家里現在住的房子,可是高檔太多,看得來賣柿子和幫忙開荒建房的人都時時贊嘆眼熱。

正和院中老爹他們說著話,小虎子已經找來了,這是要去收魚苗了。

買完孩子們的魚苗后,通知了十幾個孩子后天來家里吃殺豬飯的事,幾個孩子笑鬧著跟我回了家領了每次的脆柿,又開心的接著捕魚去了。

吃中午飯時摘柿的人也回來了,在大伯娘家里,哥哥們自是通知了二十二發柿錢和吃殺豬飯的事,自是少不得一翻熱鬧。

下午時,上前天出門收柿子的外公一行人也回來了,但這次四輛騾車只接回了8千斤不到的柿子,李外公父子倆也只收回了3千多斤柿子。聽說是西南邊柿子越來越少了,下次就計劃要往東北邊的東川府(西昌)方向去收。

外公家和李外公家最近是干勁實足的,他們兩年這近一個月以來,每家都掙到了幾萬一文的銀錢,這收入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所以出外收柿常風餐露宿很辛苦,可他們卻是想盡辦法的希望能多收到些柿子。

晚飯時爺爺自是把后天要殺豬的事給兩家都說了,話里話外的意思自是想讓兩家能盡量趕回來吃頓飯。

兩個外公聽這話一合計,外公就先笑道:“親家,我和李大哥商量了下,這次我們就先不出去了,就在你家吃頓殺豬飯,二十三一早再走了。”

李外公笑瞇了眼也接著道:“是啊,這陣子都在外邊奔著收柿子,我這老骨頭都快散架了,今天見到你們家這作坊這也快完工了,我們卻都忙著掙錢沒能幫把手。紅梅她們家荒也快開完了,我和她大哥也沒去幫上一鋤,說來都慚愧。唉,這次我們也乘機歇歇,在親家你這呆上兩天,后天混頓飯吃再走。”

兩外公這樣說,爺爺也巴不得他們能留下,笑著跟兩人說笑起來:“兩個親家說的什么話呢,你們出門幫忙收柿子,我們感激還來不急,又都不是外人,可別說那些客氣話。今天時間也晚了,你們都在這住下。你們明天想會家看看就回去看看,看完回來把家里人都接過來,后天咱們幾家熱鬧的吃頓飯。”

兩個老爺子自然也應下了,一群人邊吃飯邊熱鬧的聊起了最近的見聞和趣事,飯后自是從堂屋轉移到了院中,燒上兩盆火,大人孩子圍著火盆說笑起來,還烤上一些小土豆,很是自在安逸。

第二天一早。外公他們兩家人自是都回了家去看看家中情況,本以后他們會在二十二才會回來,可是才中午不到時,外公和李外公兩家又來了。這次外公和舅舅們還帶來了外婆和家里的5個孩子,獨留了二舅母留在家中飼弄牲口看家。

李外公他們也一起來了,沒帶李外婆,也沒帶李舅母,只帶來了他唯一的兒子,13歲的李玉山。他和上山村的村民來賣過柿子,所以我是認識他的,一個很能吃苦的老實孩子。他娘生他晚,所以紅江舅舅雖然38歲了,但他還是個孩子。

這年代就是這樣的。女人基本都是屬于留守的人選,不管做什么,家時留下的總是女人。要不是有二舅母頂替,外婆也真是不容易出門的,前段時間就外婆一人在家里忙活。還帶著五個孩子,直到二舅母回去,她才輕松了一些。

自從在大伯家門口接到他們,我就急急的帶著一行人往家趕。一邊黏著外婆說話,一邊逗弄著小舅家才三歲半的表弟小康。

老娘在院中見到外婆時,自是歡喜意外得都快流了眼淚,拉著外婆就舍不得放手了。除了二舅家的兩個孩子。另外三個孩子見到自己一個多月沒見的母親,想念之情一下就流露出來,自是親得不一般了,大表姐和小表弟各自抱著自己的母親,很是哭了一場。連9歲多的大表哥都拉著大舅母紅了眼框。

男人們都沒多停留,只是把牲口趕進了圈里。打了招呼就往作坊去幫忙了。

其實作坊已經近尾聲,人手也是足夠的,但他們今天既然匆匆回了家又早早趕來,就是打了幫忙的主意,一片心意大家都能明白。奶奶和老娘也都沒有勸阻。

晚上在家里自是一番熱鬧,晚飯時堂屋里根本坐不了35人,爺爺一聲令下,也不用大人動手,哥哥們直接搬了四張大桌擺到了院子里。

四張大桌連在一塊,豐盛的菜肴擺滿了桌,旁邊放上一大木蒸的白米飯。四個火盆子離著兩三米遠圍在桌子四方燒了起來,也離得遠遠的在四角插上火把點亮。除少了些歌舞,這陣勢都有些像是個篝火晚會了。

飯后自然是圍著火堆閑聊,大人們講著以后的打算,孩子們在院中逗弄著長得像個毛熊的柯楠,追逐、笑鬧著穿梭在晾曬著柿餅的木架之間。

直到夜深時,孩子們還沒玩鬧夠,柯楠也被逗得興奮到快瘋了,大人們笑罵了幾次,才讓孩子們停下來,然后分配屋子歇息。

下面房三間屋,自是兩個舅母和舅舅占了兩間,外公跟著李外公、紅江舅舅睡了另一間,兩個大的表哥直接追著哥哥們到大伯家打地鋪了,老娘讓外婆帶著兩個表弟和她睡,老爹被發配到了爺奶的屋里,而梨花表姐自是跟我和燕兒睡了一個屋。

真是有夠熱鬧的。也不知道哥哥們這晚折騰到了幾點,反正梨花表姐和我睡在一個小床上,興奮的不停和我說著話,差不多兩三點她才睡著。

但因為這次的談心,我們這對久不容易見面的表姐妹感情倒是增近了不少。

歡樂的時光過得很快,兩天時間一眨眼就過了。

二十一中午過后,大伯家開好的荒山上,需要移栽的菊花已經種完,接著就開始在挖樹塘了。

糖作坊也已經竣工。

靠山的后墻內,靠著左邊,安好了拉回來的1個大砟子。靠著右邊,兩個外公幫著壘起了4口大灶。隨后,在后墻上搭起了一排同樣的敞開式瓦棚子,把它們都遮擋在下方。

現在只要等著二十二一早的吉時一到,把作坊正大門、左中右三道圍墻上的3道門、后圍墻上的1道后門安上就行了。

親們,求票票啊,票票啊。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兄弟姐妹齊種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