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順隆書院
類別:歷史軍事作者:獨舞娃娃本章:
和燕兒一起收拾好后,回到箱房躺在了自己柔軟的小床上,聞著陣陣菊花的清香,想到今天和家里人說明了股份的事情,心里是一陣的輕松。
如果不是看到二舅母今天的表現,一直只想著家里的和樂,真的沒想過現在就把自己手里股份的打算說明的,現在提前說了,也是好事。
后邊大伯娘和爺爺奶奶說的一些話,也許也是發現二舅母今天的異樣了。在說分股份時,因為并沒有提到外公家,所以二舅母的表情是有些不太好的。但家里辦作坊這些事,真的沒打算讓外公他們家參進來的,只要他們買上地,再把那商隊整好了,是能掙下不少錢了,將來就算他們也想開個什么作坊,到時自己也會盡心幫忙出些個主意的。
唉,也許今天真不合適在外公他們家面前提起分股份這事,但如今舅母們也住在這,話趕話的也就說上了......
正想著事,睡在另外一張床上的燕兒突然輕聲道:“小姐,你真的要把那些股份都分給大家嗎?那小姐到時怎么辦啊?你不是一直都有很多打算的嗎,到時.....”
聽著燕兒這話,我一愣后打斷她還沒說完的話笑道:“放心吧,都是我最親的家人呢,就算將來把股份都分了他們,在一些事上,大家還是會聽我一些建議的。嘿嘿,就算將來嫁人,大人和哥哥們可也不會少了我的嫁妝。燕兒姐你和曉晨哥現在都有了柿餅脆柿半成的股份,到時不管是曉晨哥娶親還是燕兒姐你嫁人,你們可都有了家底了,一定能找門好親事。呵呵呵....”
“芽兒,你又不正經,這些...這些羞人的話也敢天天講,到時我告訴老太太,看她怎么收拾你。不和你說了。我睡覺了。”燕兒急急的說完后,撐起身吹滅了我和她床頭小桌上的油燈,屋里終于靜了下來。
從十一月二十一買完山后,在第二天一早老爹和大伯就跟著外公舅舅們去永仁縣方向收野柿子了。也不知道外公他們是怎么想的,在出發的時候還順路把二舅母送回了家。對我們說是不放心家里只有外公帶著幾個孩子,其實應該是和二舅母頭天晚上的表現的更多的關系的。
這理由用得很是合情全理,走時二舅母也并沒表現出什么不高興的,在跟大家道別后,就那么離開了。
那兩天因為外公一直在家里,爺爺不知什么時候也跟外公講了表哥們讀書的事,原本很是倔強的外公也終于同意了,說是忙完收柿的活,也都到了年低。學館還放假,到了明年開春,就把九歲多的大表哥和七歲多的二表哥都給送了來。
這些天不光這一件喜事,老爹和大伯二十二的時候就跟著去收柿子,在二十三回來的時候。不光收到了六大騾車1萬4千多斤的柿子,還帶回來兩張都已經蓋上了縣衙印章的地契,兩家山梁的地契已經完全的合法了。
孩子們每天都不上山了,不光小些的孩子,連十一二歲不能跟著上山的孩子也開始了抓魚來賣,每天家里都能收到大小不一的魚上百條。小的就按原計劃放養進了大山溏中,十來條大的能賣的。就養在了家里的自來水溏里,每天爺爺和哥哥們上鎮里時,都帶去按原價10文一斤賣給食味居的和掌柜,有多余的就暫時養在鋪后院子里新買的一個大水缸中,當天就能有來鎮上采買的別地酒樓的買辦會買走,倒也沒有造成虧損。
就這幾天的功夫。近山的野柿子摘得差不多了,鄉親們都往更深處的山林中摘柿子,每天收到柿子的數量也在減少。但好在外公和舅舅們每兩天就能收回來1萬多斤的柿子,掙上67千文錢。
李外公家也趕著騾車跟著他們一起收,爺爺還讓大伯把家里的一輛騾車和騾子借給了他家。所以就李外公父子兩人,兩天也能收回56千斤柿子,每次掙上23千文錢。大伯娘為這事在她娘家也算是露了臉了,她每天雖然很忙卻都樂得合不上嘴。
老爹和大伯找到人照我的要求訂做了砟子,現在已經開始帶著一些不敢上山摘柿子的外村人開始挖起了作坊的地基,而一部分對蓋房子沒經驗的人就直接先幫著大伯家開上了荒。
建房子和開荒的工錢都是40文一天,每天晚工就讓他們在大伯家找大哥和浩清哥領當天的工錢,每天中午奶奶帶著大伯娘在大伯家準備一頓上百人的簡單中午飯,家里開始又忙亂了起來。
自從十一月二十七開始賣第一批收到柿子做成的4千多斤柿餅后,現在家里每天都有一批四五千斤的柿餅做成出缸,但一多半都存在了倉庫里等著慢慢賣。
每天45千斤的柿餅是賣不完的,除了第一次一下子拉了4千多斤柿餅去后,現在每天早上都只運到鋪子2千來斤的柿餅和5千斤的脆柿。
最近那脆柿硬是被鎮上有心的人弄了出來,只是口感沒有我們家里做的甜脆,那柿餅也是有人在賣了,但更是感不上我們家那種沙甜糯軟,所以他們賣的價格雖然便宜不少,可還是沒能搶走多少客戶,只是家里把脆柿由原來每天做的7千來斤降到了現在的5千來斤。
每天趕上一輛牛車和一輛騾車,老爹或是大伯隨便抽一人跟著爺爺送到鎮上也就行了,青椒幾天前也倒了苗,現在家里除了一些小蔥蒜苗和豌豆尖瓜尖等一類的蔬菜在賣外,已經沒有最搶手的青椒和洋瓜賣了。
忙亂的日子過得是最快的,今天已經是十二月初二了。
送走了去鎮上的三個哥哥跟爺爺和大伯,先察看了一圈正晾曬中的柿餅后,我又帶著柯楠開始了無所事事的巡察之路。
就在我們家的旁邊,老爹和曉晨哥已經帶著九個大漢挖著糖作坊的地基,這地基挖了8天,也挖好大半了,快要接近了小箐邊上。
因為作坊規劃得又比較大,所以得靠著上方山梁出不少的土,把不太平坦有些坡度的山梁挖平整一些地。進度就有些慢了下來。
老爹伸起腰時見我來了,跟我閑聊了兩句,幫忙的鄉親也是和我打起了招呼,了陣叫人過后。我打量了下四周,看著老爹輕聲道:“爹爹,這地基快完了呢,跟窯廠訂的青磚說好的時間沒,什么時候能送第一批來啊。”
老爹笑了起來,輕聲的笑罵道:“小小年紀操心這么多,你大伯昨天就跟我說了,那窯廠的劉老爹帶了兩塊青磚到鋪子給你爺爺看過了,現在已經順利燒出了兩窯,雖然很久沒人訂過青磚這東西。但他那手藝可是不錯的,你爺爺說磚都是好磚,你大伯今天回來前還會去看看,反正磚窯離著鎮子不遠,就在你哥哥他們學館下邊幾百米。那瓦片他那也是現成的不少。也被燒不了多少。”
聽老爹這細細的交待,讓我放心不少。聽之前說起,那青磚兩天能燒出一窯,一窯能有5千塊磚。只要青磚能按時燒出來,瓦片就不用擔心了。
那窯廠的劉老爹聽說是個有手藝的人,只是在這小鎮上,用磚用瓦的人家確實太少。這些年他都是以種地為主了。這次家里6萬多塊青磚和3萬多片瓦片的生意,讓他很是重視,直接就叫回了他在麗江鎮上在別家窯廠幫忙的兩個兒子。
比現代紅磚大了兩三倍的青磚這里賣2文1塊,瓦片是1文2片,就現在這數字,就是13萬多文的生意了。對他家來說絕對是筆大買賣。那磚和數量到時要修外圍墻可能還不夠呢,但因為大伯對這磚的數量確實沒把握,所以讓暫時燒上這些。
看完了作坊的地基,又帶著早已等不及的柯楠向著大伯家正開荒的山地走去。路過大伯家門口時,還沒有來賣柿子的人。院中只傳來等著削皮的女人們的說笑聲。
如今全家都是忙人,大伯已經把他家開荒的事都交給了我來負責察看,要如何開,怎么開,注意些什么,全是我每天去他家外邊路下方那山梁上給鄉親們講解,從最初開荒的鄉親們有些驚疑外,現在大家都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剛到山梁邊也還不到九點鐘,太陽都才剛剛升起。路邊的山梁頂上已經挖上了個一畝多大的山溏,如今已經積上了快滿的水,下方開出了六七畝山地和田。山梁下靠河邊的地方,十幾個幫忙開荒的鄉親已經開始忙活著了,見我走近他們開始熱情的打著招呼,卻少了開始幾天時的逗弄。
一個很有些主意的中年男人看著我笑道:“芽兒來了啊,這個山梁今天就能弄完了,你給看看合不合你大伯的要求。明天就能弄旁邊那山梁了,但我每天看這田地之間留出這么大的空地埂就心疼啊,那些要給開出來,可得種上不少的莊稼了。今天多嘴了這句,說得中不中聽你家可別見怪,只是想你再問問你大伯看看。”
沖他感激的笑了笑我才道:“張大伯放心吧,我大伯這些天出進時看到過的,他滿意著呢。也不瞞你們,那些空地埂是要種上果樹的,而且讓你們留下的那些野菊花和野甘草也是有用。”
見大家來了興趣,我又道:“那野甘草和野菊花是要留著種上的,等今天大家開完了這片山梁,有時間的話就順手先把在田地中間沒挖掉的野菊花種到地埂和水溝的邊上吧,時間不夠就明天種上。”
說完后,指了指箐邊道:“那箐邊的野甘草就暫時不管它們了。等大伯家這荒山都開完了,再幫忙把所有的地埂和空地上都挖上種樹的塘子,怎么挖到時我大伯給我講了,我會來告訴你們的,等整完這些再去開我家的山梁。”
剛才并沒說出以后要收野甘蔗的事,也是怕大家聽風是雨的現在就開始砍起來。畢竟一聽說是能賣錢的,肯定很多人都不放心那東西長在野地里了,可砍來早了,糖作坊還沒建好,又不能收,那就都得浪費了。
雖然沒講清楚,大家剛才又很好奇,但見我只說了這些,大家也都沒有多問,答應一聲后又開始揮起了鋤頭忙活起來。
按照和大伯商量后的打算,他家路下方的每個山梁頭上都要挖上一個像我們家一樣的大山溏子。雖然都沒那么大,也沒那么深,更沒我家的山溏能積水,但有個山溏是強不少的。
每個山梁左右兩邊都有個小箐,山溏里隨時積滿水,養上點魚種上點藕,需要時還能給下方的田地果樹灌灌水,要是遇到天干的年頭,就更是頂上大用了。
正很有成就感的看著山梁上挖好的水溝,一群準備開始抓魚的孩子已經從村里順著河邊進來了,帶頭的大虎子大聲喊道:“芽兒啊,我們開始抓魚了喔,等抓到些魚是不是還去你家叫你?”
已經習慣的站在山梁上吸了口氣,拉著聲音大聲道:“是啊,要是沒看到我在山梁這邊,你們就去家里找我,如果不在就去我大伯娘家,你們轉告一下。”
親們,周六的第一更,下午六點后送上第二更。
,,,內容來源于互聯網或由網友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