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齊種田第八十七章 宋老板上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兄弟姐妹齊種田 >>兄弟姐妹齊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七章 宋老板上門

第八十七章 宋老板上門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12日  作者:獨舞娃娃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獨舞娃娃 | 兄弟姐妹齊種田 

正文

柿餅雖然價格不錯,如果再改良一下味道也會變更好,價格也能有所提高,可是用時太長,至少得半個月,而且這價格基本都得是有些家底的人才吃得起的,平民百姓有些消費不起。而這個世界上,最錢人可不是最多的,還是咱們老百姓的數量占了多數。

經過剛才的促銷試吃,通過幾個貨商對于價格的的反映,和在制作加工上的不同跟成本,所以決定在做柿餅的同時,再走一條平民路線。

如今柿子在過年前就會開始掉落,制作一些用時短又好吃的脆柿成了目前必然的選擇,三四天時間就能做好脆柿,而且它的制作過程容易好學,不需要柿餅那么多次復雜的工序,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的投入,所以在價也能大大降低,只是它的存放時間并不會太長,制熟后只能放七八天。

所以多多制作柿片也成了目前的首選,柿片只要把皮削掉,然后切片晾曬到果片脫掉水份九成以上后,用比做柿餅簡單的上霜方法,在柿片上了一層白霜后,水分基本已經脫光,這時就可以收入干爽的器具或是袋子中存放了,存放時可密封可通風,只是得注意不能受潮。

邊跟哥哥們討論著,邊到陳記食鋪去訂了早飯。在陳大伯答應會盡快頭給我們送飯菜后,我們兄弟六人又邊討論著邊往鋪子中去了。

爺爺并沒有過多的責備,他在了解了整個過程又聽到我們的討論后,也加入了進來。

脆柿價格被我定在了4文1斤,而柿片定成了5文1斤。如今正常的蔬菜的價格依然是2文1斤,但這個季節的瓜尖南瓜洋瓜一類已經稀有的是4文1斤,晚青椒的價格是5文1斤,家里過年后賣的鹽菌還能賣到牛肝菌10文雞油菌12文1斤;可是這季節已經沒有什么水果了,就算偶爾有人賣點儲存得好的梨子和蘋果也是56文1斤不等,松子杏仁一類的干果更是夸張的要賣1520幾文1斤不等。就是炒花生和瓜子也是賣的10文。

所以把脆柿定成4文,柿片定成6文,這幾批有些過干的柿餅定成8文,并不算貴了。而在隨后可能做出更好的柿餅,是準備把它定成10文一斤的。

試想,更加脆甜可口又新鮮的柿子比更貴12文梨子蘋果便宜;干透了的柿片積香脆甜于一身,1斤就一大包,比起炒花生炒瓜子可是便宜了4文,更是比松子杏仁類的干果便宜了好幾倍。就算到時貨商們還得再往上漲幾文,兩三文,也都不是問題的。

這年頭,甜的東西才是最貴的。再說,這就今年脆柿和柿片能掙點錢。這兩種的制作方法實在簡單,到了明年后,稍微研究一下的人就基本能掌握它們的做法了,而且過了今年,把這些方法直接教給想學做的人家也沒什么問題的。孩子們可是又為此多了樣冬日的甜食,只不過明年時,收購柿子可能得漲價了。

比起這些以后要面對的問題,關于目前需要的大量原料的問題就很簡單了。因為現在這種一直有澀味的柿子都野生的,所以準備向鄉親們以1文的價格收購。可別小看這1文,一個成年人一天要是都有柿子可摘,那一天掙到幾百文不是問題的。但是山上柿子雖然多。可是當摘的人也多時,那誰家想要摘多點,就得看各家的本事了。

不出意外的,爺爺對我們目前的打算和想法都沒意見,但只說讓先賣了今天的柿餅,讓他親自了解下貨商們的意見想法后。如果真不錯再讓我們去瞎搗鼓。

在后院靠近鋪子后門邊的簡易飯桌上,竟然擺上了兩壺酒,飯菜都還沒送來,爺爺就先給自己倒了小半杯葫蘆酒壺里的酒,喝了一口后咂吧著嘴笑得見牙不見眼。邊喝還邊跟我們吹噓說這4斤酒是賣麂子的趙永大叔送給他的。看著爺爺那高興樣,我雖然努力的裝著很淡定的陪著笑,可是心里已經偷偷笑癱了,趙叔當時推讓著只收900文,要把150文算做爺爺的中間費,可是爺爺跟他推讓半天死活不要,現在得了這4斤二三十文的一壺酒,卻樂成這樣,嘿嘿。

看著哥哥們看著爺爺那羨慕的眼神,正偷笑得不行呢,陳記食鋪的陳大伯給送飯菜來了。

晌午的飯菜是很不錯的,一大瓦盆的白米飯,一小瓦盆老洋瓜燒紅燒肉、一大碗酸菜炒土豆片、一盆白水青菜湯配著個農民蘸水,還有一小碗油酥花生米。這花生米還是陳大伯贈送的,說是給爺爺下酒。

陳大伯剛放下菜,爺爺就熱情的非抓著他喝一杯,本以為爺爺又要拿趙大叔送的酒來顯擺,可是爺爺卻是得意得拿起桌上另一個小壺,在陳大伯的眼前晃了一圈后說道:“陳大侄子可別急,喝點這個麂子血酒可是不錯的,這還是今天幾個酒樓管事的在我這殺了頭麂子,走時硬是給我留下了這么一小罐,你不嘗嘗可就可惜的喔。”邊說著,邊就拿起桌上另一只小酒杯,小心翼翼的給倒了小半杯。

而本還要推拒的陳大伯,在聽到是麂子血酒后,笑呵呵的邊拉凳子坐下邊道謝:“嘿嘿,那感情好,謝謝劉大叔還想著我,那我也就不客氣,喝兩口再回去。”

嘿嘿,爺爺這次顯擺的竟是管事們送的麂子血酒了。看著那酒中透著紅紅的顏色,再看到陳大伯興奮的一口就喝掉一半時,嚇得我打了個冷顫。看著爺爺也兩口喝完杯中原有的白酒,然后也珍惜的喝上了那血酒后,不得不感慨中國這有些強悍的飲食文化了。

陳大伯喝完就慌著離開了,這時是他店里生意的高峰時間。

唉,來到這里,全亂套了,一天都只吃兩次飯,在家里十點左右吃早飯,下午六點左右吃晚飯,而在鎮子上,大家更是凌亂,從早上九點左右一直到晚上七八點鐘都有人吃,而那賣包子稀飯的攤子更是會從早上七八點就開始售賣,一直能賣到晚上七八點。第一頓飯,有人叫早飯,有人叫晌午飯.......

晌午飯后,鋪子里也迎來了第一個客人。

一個穿著一身深藍色細布長衫,腰系同色腰帶,腰上還掛著一塊翠色玉佩的五十來歲的老者笑著走進了鋪中,他身后還跟著兩個穿青色粗布衣褲外罩著深色大褂的中年男人,顯然是老者的手下。

老者邊進門,邊向爺爺笑道:“劉老哥,我這可是來你這收點新貨了。”

聽他跟爺爺一頓招呼過后,已然知道此人姓宋,是東川府(今四川涼山州西昌市)幾家商鋪的老板,從日用品到酒樓食品等都有經營,所以自家還組了個商隊,常往來于東川府和麗江府(云南麗江)之間,而我們這小鎮,也是他的商隊每次必經之地。

這宋老板和爺爺寒暄完后看著我笑道:“小丫頭是叫芽兒對吧,之前在碼頭我可是嘗了你一個柿餅的,嘿嘿。”笑完后,看見從后院跑進來的哥哥們吃驚的笑道:“喲,劉老哥五個孫子也都在呢,嘿嘿,看來今天還得巧了,好久沒遇到過浩清浩軒兄弟幾個了,如今在學業上有沒有什么進步啊。?”竟是關心起了哥哥們的功課。

哥哥們都一一跟宋老板打過招呼又回答了他的一些提問后,宋老板又是一陣的夸贊,還跟爺爺說起了他家中兒孫等等之類的家常,說到后來很是感慨的來了一句:“劉老哥,兄弟最是佩服你家這點了,有遠見,好樣的,幾個小子也要好好念書,將來給你們老劉家掙個官家的身份,看那些文人還怎么看不起我們這些商人。哈,哈哈...”說完后長笑起來。

做官?顧不上再聽他們再聊什么,腦中被這個詞吸引住了。從送哥哥們上學,真沒想過這事,難道真要讓哥哥們做官么?不知道他們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家里大人也從沒淡起過這關于是否做官的事啊。

再說了,從幾個哥哥的性格來看,除了大壯哥和二哥,我覺得其它幾個哥哥可都不是當管的材料啊。

大哥雖然也聰明,可是不夠油滑,正進了管場,十有七八是混不開的;而小哥,雖然一直覺得他在幾個哥哥中是最適合讀書的,他那比家里任何人都倔強的性格,要是真入了官場只怕不是好事;再來就是小壯哥了,他聰明是聰明,可是不夠圓滑,還太過天真和善,在家里也夠活躍,可對外人時就顯得有些拘謹過頭,不太善于與人交際,而這些年雖說好了一些,可也沒有大的改變。

大壯哥和哥哥到真是能做官的料,大壯哥處事老練圓滑,做事穩重,不驕不躁,而且頭腦絕對夠用;二哥雖然屬于溫文邇雅那一類型的,可是他從小就比誰都更精明機靈,只是因為話不多所以有些不顯山不露水而已,如說官場上玩點心計,那他絕對會是個好材料,他也絕對是家里最穩重可靠一個人。

還在心里假想分析著誰更合適做官呢,旁邊的燕兒拉了我一下。

原來爺爺和宋老板都已經寒暄完,正往后院中走去了,而哥哥們都眼巴巴的等著我要跟我一起出發。

掃了一眼五個都還臉帶稚氣的哥哥們,直接把那做不做官的事情拋到腦后,沖他們伸舌頭做了個鬼臉,嘻嘻笑著帶頭向已經進了后院的爺爺追去。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兄弟姐妹齊種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