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下一章:
熱門推薦:
糧行的東西還是很齊全,而且糧食的價格又往上漲了一文到兩文,唉,最早8文的糙米如今竟然漲到了12文,這都趕上一年多前白米的價了,而玉米變成了8文,連蕎子和大麥都成了5文。
如今都是糧食豐收后的季節了,這價格沒降反而漲了,看來如今四處的災情已經遠遠超出了我的想像。
歷史記載光說山西旱災延續到了康熙三十二年,可現在全國很多地方災情肆起,大大小小水災旱災不斷,這莊稼收不上來,不見得明年就能解決得了,真有可能如野史所說,康熙三十年的災害會持續七八年才有所緩解。
老板看幾人進了鋪子東看西看,幾人對著價格長噓短嘆,很是不高興:“我說,你們這是想買點什么,還是光看啊?”說完不耐煩的看著正牽著我的大伯。
大伯也到沒什么不高興的,畢竟賣東西的大早上是有些忌諱的,忙讓哥哥們住了口“好了,你們幾個別在那瞎操心了,來這還有正事呢,老板真是不好意思了,我們是想買點蠶豆回去種的。”說完跟老板不好意思的笑笑。
老板聽大伯這么一說,也到是不好意思再板著臉了,見有生意上門笑了起來:“呵呵,也沒什么,剛才也只是這生意還沒開張,有些...倒是我不好意思了,那蠶豆到是有的,你們這是要買回去...不如買蕎子和大麥吧,雖說貴了點。”
老板聽說是買蠶豆,掃了一眼我們幾個孩子,有些猶豫的給介紹著其它兩種,還有些不解的看著大伯。
這老板不會以為我們家窮得沒飯吃了,要吃蠶豆了吧,大伯應該也是跟我想一處了:“啊,不是買回去吃,就是準備買點回去種,只是剛才看了,沒見擺著,不知道多少錢一斤?”
“啊,嘿,那是我想岔了,以為你們這是要買去吃,那東西吃可沒蕎子好,雖然蕎子吃著苦一點,可不脹人,你這么多個孩子,要不就種點蕎子或是大麥吧,只是比蠶豆要貴上一文的,年后一兩月也能收了。”老板邊說,邊又看了看我們幾個孩子。
看不出這不太討喜的老板,其實也算是有些熱心的人。
“嘿,那些也是種了的,前幾天還來跟你這買了一百多斤小麥種上呢,這次是家里讓再來買點蠶豆,不知道你這有多少?”大伯說話的語氣有些沒底,蠶豆這東西看來真的并沒人愛啊。
“哈,這個你放心,種的肯定是夠的,這不糧食漲價了,還是有幾家把那種來喂牲口的豆子拿來賣的,我都收的3文一斤,轉手賣給來收糧的貨商都是4文,這東西這還沒人賣,也就沒擺出來。”
老板邊說,邊就往鋪子堆糧食的角落去了,扒拉了幾個,翻出了一袋裝得不太滿的麻袋,看樣子也得有個七八十斤,他熟練的把那捆著袋口的細繩子一解,一顆顆成人小指頭大小的蠶豆就露了出來。
“看看吧,都是今年收的,都沒長蟲,種是絕對沒問題。你這是準備要幾斤?跟貨商一樣算你4文得了。”老板邊說,邊用手翻著蠶豆給大伯看。
大伯也是站在袋子面前,細心的翻看著,邊看邊點了點頭:“嗯,是今年的,那就稱...稱多少合適啊你們說說?”說著轉頭問著哥哥們。
大伯看著幾個孩子,見幾人都沒什么主意了,開口提醒著:“豌豆和蠶豆你們是準備哪樣種多些,要不蠶豆就隨便種點?我給你們講,這東西可真是不好吃的,你們是沒真被餓過不知道。”
老板對于大伯的問話有些詫異,但也沒有說話,只是笑著又看了看幾個孩子,然后蠻有興趣的留意著幾個孩子和大伯。
看哥哥們真是拿不定主意了,其實我也不知道得用多少種子的,真沒實際操作過:“大伯,爺爺昨天可說了要種上的,兩樣都種。”
“是啊,大伯你看照昨天說那種法,得多少合適呢,反正就是照這么寬的距離來種,一塘種兩三棵豆子。”二哥邊說著,邊用兩手比劃著二十厘米左右的寬度。
大伯聽完深思了一下,顯然正大概計算著:“嗯....那就先稱三十來斤吧,到時要是不夠再跑一趟就行,這東西放久了可是愛長蟲的。”
終于算是買到這叫蠶豆的胡豆了,嘿,我可是不怕它能長蟲,現在基本沒什么人種這東西,豆莢嫩的時候就能邊長邊賣不少呢,如今有酒樓在,只要做出來好吃,也不怕沒人收,干胡豆到時加工成怪味胡豆的成品賣給酒樓也不錯呢。
而且從聽說酒樓的背景后,我更是放心了,好東西不怕沒銷處的,而且和掌柜的也是個精明人,他自然知道怎么樣在他東家面前掙功勞。
洋瓜才賣沒多久的時候,他可就特意讓哥哥們請了老爹和大伯到鎮上的,說是讓家里明年多種些,有多少他都收,雖然他沒說,但想也知道,那一定是要往別的酒樓運去的。
明天就送鹽菌了,到時得跟著來看看,和掌柜和陳管事的這么激動,可不是激動的酒樓有菌賣,那是激動的即將到手的功勞。
這就是各取所需了,我們需要一個穩定的購貨商,而他們需要的是在東家面前做出成績,兩個也都是不錯的人,那就先合作著吧。
雖然每次賣了新菜時,基本都附帶上了幾個新菜譜,可我還真沒打算把菜譜賣錢,這些小菜做法真沒什么技術含量,而有技術含量的菜譜我還真不會。
在這現實的社會中,這小菜譜真不可能賣上幾十幾百兩的,這些簡單的小菜色一有人做,別人吃兩次也都能學會了,還不如穩穩當當的賣貨,保持著酒樓給出的優先合作權。
只要有好東西,真正讓人不容易學去的,那到時就不是別人選擇我們,而是我們主動選擇別人了,鹽菌可能都獨大不了多久,但總會有那么一天的。
今天外公舅舅們說了還會來幫忙一天,爺爺昨晚上就安排了讓今天買幾斤肉,從糧行出來大家就往菜市去了。
今天不是趕集的日子,而且也才八點多鐘,可是集市上早已經熱鬧起來了,提著籃子買菜的大娘大嬸們,或一人獨行,或兩三人結伴,大都不急不緩的在街上邊走邊逛。
一隊隊的馬幫和貨商隊伍,卻顯得都有些匆忙,邊“吁..吁”的吆喝著牲口,邊招呼著:“麻煩讓讓...唉,當心了...小心小心,大爺你.....”在集市上來來往往。
馬幫的隊伍里,除了偶爾有一兩匹馬,它們被打理得比較干凈,還有一點膘,那都是供頭領一類人騎行的;其它皮毛有些臟亂,而且干瘦的騾馬都馱滿了貨物。這些隊伍大多都是要遠行,還得要經過牛車馬車無法穿越的山路,去那小村小鎮中販賣收購貨物。
貨商隊伍中,幾條老黃牛或是騾馬拉著滿滿的貨物,其中還夾雜著一兩輛專門供人乘坐的騾車馬車,這些基本都是順著道路前進的,他們大多是往周邊的各個大鎮,或是更遠處的府城而去。
周邊的馬幫和貨商,從各個小城小鎮運來當地的物產,如稻谷、玉米、土豆、茶葉、山貨等等,來到馬頭販賣給外來的貨商,然后從外來的貨商手中收購這里所沒有的,如布匹、糖、鹽、北方產的面條小麥......這里所沒有的生活必須品。
而外來的貨商們,則會在賣掉東西后,把在這里收購到的貨物從長江水路運走,運往江下游,一路分散到其它地方,那些山貨和茶葉大部分會遠賣到北方去。
才進到菜市,永紅哥和永忠哥早開心的向我們招手了,但大爺爺家兩個堂哥卻不在。昨天因為家里太忙,哥哥們也并沒有約好時間,今天來時也沒遇到他們。
孩子們一見面,嘰嘰喳喳的討論起來,從糧價上漲聊到周圍的小食店,從地里的菜聊天河中的魚........
高速最新章節,本章節是地址為如果你覺的本章節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