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箭9”最先問世的時候,是作為一種優秀的反坦克導彈出現的,由于其采用了垂直攻頂戰術,且破甲厚度達到了一千毫米,能夠摧毀世界上所有的坦克,是名副其實的坦克殺手!
在經過小靈的改進后,“紅箭9”從單純的反坦克導彈,成為了多用途單兵導彈.主要表現在縮小彈體體積、改進燃料配方、換裝新的導引頭等等。不僅在射程上有了極大提高,達到了三十千米的距離,更因為新式導引頭的能力極高,讓這款車載導彈徹底成為了射程遠、精度高、自主尋的、保證命中的多用途攻擊武器!”“
在對陸、海目標攻擊的時候,可以選擇犀利的垂直灌頂打擊方式;在面對空中目標時,可以選擇紅外/視頻制導的打擊模式。再加上彈體較小,其飛行速度和巨大的過載能力,完全能夠擊落兩萬米以下的任何飛行器。
更令人稱道的是,集結一定數量的“紅箭9”發射小組,還構成一道可靠的區域反導系統,執行重要目標的近程防空反導作戰任務!
這是全新的單兵多用途導彈,強悍而精巧,其發射筒加上彈體,總重也不過才二十公斤,完全能由單人肩扛發射,無須專門構筑發射陣地,可謂靈活之極。
這也是一種華夏國內并未列裝的導彈,之所以還是以“紅箭9”命名,實在是韓風的惡趣味就是要混淆美國人對華夏“紅箭9”性能的認知,同時盡量不讓美國搞清這種導彈的真正作戰能力。
但是現在,六十多枚“紅箭9”從發射升空到飛行姿態,甚至最后的毀傷效果,都全部被美軍艦隊的電子情報系統查探清楚,并立刻共享到了美國軍隊的中央數據庫。
雖然還不清楚這種不知名的小導彈具體的性能,但來勢洶洶的導彈群,很快就讓美國海軍認識到了他們的威力。
盡管美國人態度很不端正,但認識……卻極為深刻!
反艦導彈一般在發射后都會采取掠海飛行,以避免目標雷達發現從而采取規避或防御措施。但天風版“紅箭9”卻如彈道導彈一般,升空之后,飛行到目標正上方,從垂直角度開始俯沖,直到延遲引信引爆戰斗部為止。
任何軍事裝備的頂部,往往都是防御最弱、最易被攻破的死角,美國軍艦也一樣。
更何況,這是一群根本就不敢發射防空導彈的軍艦!不停拋射的誘餌彈、無法正對頭頂射擊的密集陣,在火眼金睛的“紅箭9”眼中,完全就是浮云,根本不可能影響到它們對戰艦的攻擊!
“各艦自行規避!”
這是艦隊指揮官唯一還能發出的命令。但艦船的機動性,又怎能比得過以十馬赫速度俯沖的高機動導彈?
十多艘美軍艦船的艦體上,幾乎同時出現了或多或少的一個個大洞,這是導彈穿過裝甲的那一瞬間。
在突入艦體內部之后,延遲引信才引爆了戰斗部。一連串沉悶的爆炸聲,頓時此起彼伏的在美國海軍編隊中響起。
黑色濃煙爭先恐后的從各個縫隙中涌艦身,漸漸將整只艦隊都籠罩在煙幕里。偶爾不斷閃現的紅色火團證明,這可不是美國人主動釋放的煙霧……
和皮粗肉厚、體型龐大的美軍艦只比起來,嬌笑的“紅箭9”最終總算還是落了下風,并沒能取得直接擊毀的戰果。
這就是小型導彈的先天不足裝藥量不夠,達不到全尺寸大型反艦導彈如DF21D那種“一彈一艦”的毀傷效果。但即便如此,所有導彈全部命中目標的成績,還是證明了小靈改進導引頭的成功,更證明地球科技與美魯克星系的科技水平相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盡管“紅箭9”的爆炸威力相對于美國的大型艦只而言,實在非常有限,但并不代表“紅箭”們毫無成就!
由于阿曼的“神盟軍民混編艦隊”預先分配好了攻擊的目標;擁有大量剩余計算資源的小靈又突然喜歡上了中東的熱鬧,進行了聯網親自引導;美國軍艦由于“反水”事件已經不敢發射防空導彈;“紅箭”們采用的又是最難防御的灌頂攻擊……
各種各樣的原因,就像一根根命運的觸手,死死纏繞在美軍艦隊身上,并最終結出了無法挽回的惡果。
“紅箭9”屬于一次性消費,但其帶來的連鎖效應,卻不斷在美國軍艦上發生作用。
殉爆的炮彈和導彈,能夠輕易舉撕開相對薄弱的艦體內部;密布艙室的各種線纜,在爆炸引起的大火中不斷散發著毒煙;因連環爆炸而射出的任何物體,都成了追魂奪命的恐怖彈片,極大了影響了軍艦的損管能力。
在造成這場悲劇的所有因素中,最大的那只黑手,當然非小靈莫屬。
這臺百無聊奈的智慧系統,早就儲存了美軍所有艦艇的數據資料,艦身結構當然也在其中!因此,“紅箭”雖小,但卻刀刀致命!
就算不能全部消滅,但數量彌補了效能。
而且在這個世界上,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不會缺少一種很衰的東西,它們的名字,就叫“倒霉鬼”。
而在阿曼灣發生的這場阻擊戰中,由殘破軍艦和休閑游艇組成的神盟“艦隊”顯然成了最大的贏家。因為敵人陣中出了一只最大的倒霉鬼“林肯”號航空母艦!
有二十六枚“紅箭9”負責攻擊“林肯”,并在它龐大的身軀上留下了二十三個導彈刺出的大洞,隨后在它體內,陸續爆出了二十六朵森冷而又熾烈的巨大火團!
這些讓小靈精心計算并引導而來的小型導彈,卻像一柄柄敲向支撐榫頭的鐵錘,總是炸響在“林肯”體內最薄弱、最危險的地方當然,反應堆除外,因為主人韓風肯定不想在中東出現任何核泄露事件!
可憐的“林肯”,悲催的美國大型核動力航母,代表世界最先進最強大戰力的鋼鐵怪獸,漸漸走向了生命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