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七百九十五章 表明心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九十五章 表明心跡

第七百九十五章 表明心跡


更新時間:2015年09月24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李達聞言陡然大笑:“牛將軍真真是可人……”

剛要再做解釋,卻聽外面的親兵聲音急切催促:“閱兵要散了,高時明那老雜毛回來了,將軍動作快些!

這一番轉折打斷了兩個人的對話,都不約而同的退出軍帳。牛金松領著人分散到四周去,做好監視高時明的準備。反而是李達被晾在了當場,有些尷尬,但隨即也干咳了兩聲,背著手緩步而去。

過不多時,高時明果然在兩名三衛軍軍卒的護送下返回,眼尖之人一眼便可以瞧見,這兩人是李信身邊當值的親兵。到了軍帳門口,高時明客氣的謝過那兩名軍卒,將之打發走了之后,轉過身來,臉上的笑容盡數褪去。他急不可耐的踏入軍帳,見帳中無人,也無異象,心頭稍稍放了下來。可當他的目光落在銅鎖上時,心頭不由得咯噔一下子,緊接著就是一陣讓人眩暈的狂跳。

因為高時明分明發現,銅鎖和他之前鎖上之時已經翻了過來,他趕緊俯身下來仔細觀察,果見其上的頭發已經不知所蹤。這一連串的發現,讓高時明陡然間毛骨悚然,他心知里面的皇帝密旨對自己而言是一道催命符,盡管他本人并無針對李信之意,可若是這道密旨落入了李信的手中,自己又如何能解釋得清呢?須知,這等關乎生死的關鍵事情,就算暗中把自己除掉也不是不可能的。

高時明心中突然后悔萬分,他后悔的并不是來到軍營,而是后悔沒有早早將這道密旨銷毀,將來就算有朝一日能回到皇帝身邊,大可以交代在海中遇險,隨身物什一并都被海水卷了去。如果早做如此決斷,又豈會有今日之險?

一念及此,高時明雙手顫抖的掏出鑰匙,幾次都沒能將鑰匙插入鎖孔之中,也不知費了多少光景,終于聽到咔吧一聲,銅鎖的鎖簧彈了開來,銅鎖應聲落地。他急不可耐的將箱子蓋抬起,急吼吼伸手往衣衫中去摸那道密旨。到手指傳來了皇綾與密旨的反饋觸感時,高時明不由得謝天謝地,喜極而泣,還在,密旨還在。其實在這心情大起大落的關口,他已經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斷力,他怎么就不想想,銅鎖上的頭發不見了,就連銅鎖也是翻過來被鎖上的,肯定是有人將之打開過。而一旦銅鎖被打開過,那封密旨又豈會有幸免之理?

不過人在絕境處或許但凡都會如此,正如那落水之人,只要有一絲希望,哪怕是一根稻草也要拼命的抓住,仿佛只要抓住了稻草,旦夕可逝的性命就可以保住了。可是,事實畢竟是殘酷的,溺水之人最后會發現,那根稻草就算被牢牢的抓在手中,也阻止不了身軀的下墜。

高時明便是如此,他顫抖而又激動的將密旨從皇綾中抽出,破裂的封泥映入眼中,就好像重錘狠狠的敲在了胸口,幾步踉蹌下來,若非扶住了眼前的木箱便已經跌倒在地。

到了此時此刻,高時明的心中一片慘然,他再不做僥幸,知道這封關乎厲害的密旨已經被三衛軍的窺得。一時間心如死灰,知道自己大難臨頭了。他自從宮中脫穎而出,以司禮監隨堂太監之資數次監軍地方,自問比起呼喝一方的封疆大吏也不遑多讓,而事到如今才終于發現了一個可怕而又不愿承認的事實。

以往的客氣和巴結都是假象,他們所巴結的所敬畏的是皇權,而他本人,說的不客氣點僅僅是皇家的一條狗而已。現在天下大亂,皇權旁落,他們這些流落四方的狗們只怕沒幾個會落好下場吧。

胡思亂想了一通,高時明反而鎮定下來,他默不作聲的將一身三衛軍軍裝脫下,又將自己的中衣青袍利落穿好,然后小心翼翼的把密旨拽入懷中。現在令他所疑惑的,無非是明明有人已經知道并看過了懷中的密旨,可為何他們沒有將之收走,難道就不知道這封密旨若落入有心人手中,將會為三衛軍和鎮虜侯帶來大麻煩嗎?

很快,高時明就否定了發現密旨之人會如此蠢笨,可若是不是為此,那又因何如此做呢?他百思不得其解,卻又不敢貿然出了軍帳,仿佛離開這軍帳立刻就會有人來擒拿自己。

陡然間,高時明一拍大腿,心中篤定道:這一定是那些人倉促間不敢決斷,去請示鎮虜侯了。那么自己該如何應對呢?一念及此,高時明猛地跳了起來,匆匆奔出軍帳,他要在對方向鎮虜侯揭露自己之前,先一步向鎮虜侯坦白,如此一來這一直背負在心頭的大山便可從容卸去,至于如何處置這道密旨那就不是自己的事情了。

就算將來形勢反復皇帝追究起來,那也是未及發生的假設,畢竟此刻已到了生死一念間的關口,哪里還會顧及其他了。

高時明匆匆往碼頭方向奔去,正好那兩名護送他回來的親兵似乎有事耽擱了一陣并沒走遠,于是正好將他們喊住,一同去見李信。只是惶急之間,高時明并沒有注意到,身后不遠處有兩名軍卒如影隨形。

閱兵結束后,李信又接見了艦隊的主要軍官,尤其是華萊士等一干外籍軍官,這些人都是有著豐富經驗的老水手,遠非三衛軍那些剛剛加入艦隊的旱鴨子可比。

也就是在這個當口,高時明風風火火的趕了回來,也顧不得人多,當眾便要拉著李信往僻靜處口稱有極緊要的事稟報,一刻都耽擱不得。李信被高時明突如其來的動作搞的莫名其妙,這才分開不過片刻功夫,此人如何成了眼前這般德行,如喪考妣一般。

“高公且慢,這是作甚?有何事,急成這樣?”

看到李信大有不以為然的架勢,高時明又不能當著眾人明說此事,只好含混而又鄭重道:“大事,要命的大事,一刻都耽擱不得!”他生怕李信的手下突然蹦出來,提前將密旨之事揭露,到那時自己豈非被動了?

李信雖然知道這高時明私心頗重,但畢竟有著太原時共事的情份,因此也不好過分搏了此人的臉面,于是便對諸位艦隊軍官道:“今日暫且到這里,艦隊成立至今的成績,有目共睹,望諸君繼續努力!”

好不容易到了僻靜之處,就剩下高李二人,高時明這才擦了擦滿頭的冷汗,然后又顫顫巍巍的從懷中掏出了那封密旨,小心而又鄭重的捧在了李信的面前。

“鎮虜侯且看,此物在咱家身上一日,便折磨的咱家寢食難安,心有愧疚!”

這時,李信也意識到高時明所捧之物的分量,隱隱猜到了這是什么東西。可他并不伸手去接,反而問了一句:“此并非李信之物,李信只怕不宜接觸,高公既寢食不安,何不決斷處置了?”

高時明哪想得到關鍵時刻李信竟然不搭自己這一茬,心道無論如何都要將這東西讓他看到,然后再當著他的面親手毀掉,如此才能使后患盡除。

想到此處,高時明也顧不得其他,強行將已經攤開的密旨塞入到李信的手中,擺出的架勢卻是,我都不在乎,你還在乎個甚?

其實,李信并非不想看,而是顧忌高時明畢竟是宮內之人,而他手中顯然是一封密旨之類的上諭,萬一這是一種試探,貿然接手豈非要更加見疑于朝廷?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扔掉朝廷這桿大旗的,只有如此才能將江南各省的官員緊密的團結在自己身邊。

但高時明顯然是認真的,不但將那物什強塞入自己手中,還大致講了其中內容。只是這內容卻讓李信既心寒又覺在意料之中。朱由檢對他李信的疑忌表現早在年初就已經頻頻顯露,如此有一封交給魏國公的密旨也就不奇怪了。

同時,李信也不由得暗暗慶幸,幸虧魏國公此刻自身難保,如果他稍微保守一點,一直坐鎮南京,此刻被動的就該是自己了。而彼時的高時明也斷不會如現在這般與自己坦誠相對。

李信只淡然看著高時明,他要看看這位司禮監大太監要如何處置這道密旨。還有一點讓李信微覺奇怪的就是高時明態度的驟然轉變,也許事情的轉變就在閱兵結束后這片刻的時間內,或許有什么壓力和變故逼得這位秉筆太監不得不如實相對。

直到李信看了手中的那道密旨,高時明才以極其決然的語氣道:“這些日子以來,咱家的矛盾不足為外人道,但終是鎮虜侯乃國之亮弼,萬歲爺自毀長城,咱家雖為奴婢卻也不能置之不理。”

說罷,高時明又從李信手中拿回了密旨,幾下就將之撕了個粉碎,然后滿身釋然道:“或許如此才是最好的結果!”

李信被高時明的舉動驚呆了,他竟然當著自己的面撕碎了朱由檢的密旨,這對于一個宦官而言,要下多大的決心才能做到。但同時,李信也明白了,高時明是在向自己表明心跡呢。

李信一偏頭,忽然發現牛金松在遠處正緊張的望著這里,心中頓時了然,看來此番變故絕對與他脫不開干系。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