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六百九十四章 相遇常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九十四章 相遇常州

第六百九十四章 相遇常州


更新時間:2015年08月08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海森堡面目冷峻,竟也從腰間牛皮袋變戲法一般拿出了一管單筒望遠鏡,自來江南后獲得這些東西比在北方容易的多,他便出資買了一管。品書網他雙手持鏡對準了江面不斷的調整的方向,突然調整的動作陡然定住了,目鏡之內竟赫然有一名金發碧眼的歐洲人。海森堡有些激動,畢竟身在異鄉,驟然見到歐洲人心情難免有些起伏。一瞬間之后,鏡筒又開始移動起來,更多張西方面孔出現在鏡筒之內。

這一輪齊射的效果不如頭一炮,但仍舊射了兩艘大船的桅桿。打斷一根,擊傷一根。為了達到虛張聲勢的效果,海森堡命令所有口徑的大炮與十二磅炮一齊開火,上百門炮齊射其威懾力還是相當可觀的。當進行第五次齊射完畢之后,海森堡將鏡筒放了下來,整個人也隨之放松。對方的艦隊撤了,他們被岸邊上百門炮的齊射嚇退了。

撤退的命令已經下達了有半個時辰,華萊士上校仍在罵罵咧咧的詛咒著剛剛遇到的可怕而頑強的炮兵。他攻陷古老帝都的希望在眨眼間落空,船隊有十幾條船的桅桿和船帆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如果明軍陸地上有這么多炮兵,他不敢確定自己麾下的士兵們還有沒有把握一路勢如破竹。

看來古老的帝都雖然腐朽,也不是幾千人輕易就能攻陷的。華萊士如此自我安慰著。但這并不代表他的憤怒平息了下去。

“何斌,何斌……拿地圖來!”

南直隸的地圖都是漢字,而且東方繪制地圖的線條他也看不明白,只有身邊的這位通事何看的明白,說的明白。華萊士上校指著地圖,“哪里還有人多財富多的城市?標出來,我要把他們一一蕩平!”

華萊士想的沒錯,就算明人軍隊再多,也不可能所有地方都排布重兵,放置大炮。

何斌生于福建,雖然沒讀過書,但從小就海上漂泊,后來又追隨鄭芝龍多年,閱歷自非尋常人可比。后來鄭芝龍招安以后清算當年十八芝的老弟兄,多數人都慘死海上,滯留外海的他不愿兄弟反目這才投效了紅毛番,改信了紅毛番的天主。

至于南直隸地形水道,他此前身為海盜,自然頗多了解。說起哪里富庶人多,其實根本不用特意尋找,南直隸乃天下繁盛之最,隨便一處登岸都能得金銀財貨無數。

不過,何斌并不希望讓這個紅毛番鬼輕易的擄掠本地百姓,也希望他再碰個大釘子,于是伸手指點江都。

“揚州府的財富多的驚人,據說糧食堆積如山,金銀裝滿府庫……”

何斌的描述讓華萊士上校頗為心動,他又詢問了幾個船上的明人水手,是否聽過揚州。所問之人都紛紛豎起大拇指以表示這座城市的聞名,甚至還有為水手提及,聽說有個來自北方強大帝國的國王貪戀此處繁華,被思鄉的將軍所弒殺……

對明人水手的描述,華萊士十分滿意,證明那個令人生厭的通事何并沒有欺騙他。居然有國王寧可死在那里也不愿返回北方,他越發的對這些古老國城市著迷,急不可耐的想去看看那座叫揚州的城市。

龍潭距離大運河水道與長江交匯之處并不遠,申酉之交時分船隊順利抵達,但讓華萊士極度失望的是,大運河太淺,海船吃水深根本無法駛入。如果想要北上,只能在此處登岸步行前往。

他急躁的又將猥瑣而令人生厭的通事何叫了過來。“江口距離揚州有多遠?”

何斌掐著手指頭換算了一番,“大概有二十英里!”

如此推算抵達城下,即便是盛夏天黑的晚肯定天也早就黑透了,華萊士搖搖頭,他雖然為古老的東方城市著迷,可還要為麾下的士兵們的生命負責。

于是,在懷來是上校不滿的責備下,何斌老老實實的又給他指了一個地方,常州府!常州雖然比不得蘇松二府富庶,但勝在距離艦隊極近,能夠在天黑之前登岸,并有足夠的時間布置營寨,以便于次日的搶掠。他們這次來除了執行一些不為他所知的任務,另一大誘人之處就是可以搶掠這些富庶繁華之地。

“好,就去常州!”

華萊士上下暗暗發誓,如果通事何再指了一條莫名其妙的路,他一定會將他扔到江里去喂江魚。幸好何斌這次沒給他搗亂,華萊士發現這里是一處非常適宜登陸結陣的地點,放眼江岸是一望無際的水田。

當然,在登陸之前他還要徹底確定這片江灘上沒有威脅。單筒望遠鏡不停的在江灘山個掃視著,陡然間他被江灘上奇怪的景象所吸引了。只見江灘上滿是奇怪的小型穹頂建筑,還有巨大的擺臂在往復的擺動著,更為奇怪的是這些穹頂小型建筑還有個煙囪,在不斷的噴吐著黑色的濃煙……

“鎮虜侯此舉造福一方,澤被后世,下官感佩至極!”

常州知府對李信贊不絕口,恭維逢迎之意溢于言表。并江陰、無錫等地知縣陪同,排場好不隆重。李信頭一次受到地方官的優待,多少還有些不適應,干笑著謙虛了幾句,便繼續沿著水渠視察工程質量。

這些地方官巴結著李信也并非僅僅因為修渠一事,從督造衙門搭起了架子辦公開始,先是浩浩蕩蕩的搞了稻田改棉田,然后在米價風波安然無恙不說,還賺了個盆滿缽滿,后來更將米價風波的幕后主使趕出南京城。其實,在米價風波之處初,這些在稻田改棉田受了氣的地方官員們,都齊齊等著看李信的笑話,哪成想這個北方來的老粗竟然一舉就扳倒了阮大鋮。

而且這還不算,太倉沈家的百萬石糧食僅以通賊的罪名,說扣就扣了,難得的是僅用其三十萬石收買就得到了南京戶部的允準。由此無心插柳,一舉竟改變了阮沈獨大的地方格局,沈家幾次求告無門,老頭子一股火上來眼看著就快不行了,沈家的沒落似乎也就是眼前的事。

但這些只是開胃小菜,真正的好戲還在后頭,就拿今次修渠來說,靈谷寺的大和尚仗著自己勾連權貴,以為可以從作梗,可結果如何?始作俑者的靜然大和尚庾死獄,替他張目的史部堂灰頭土臉,靈谷寺眾僧人被清晰梳理了一整遍,巨萬寺產被悉數充公。

這等狠辣手腕,幾乎是翻手為云覆手為雨,有了這么多的前車之鑒在哪擺著,哪個官員不巴結著李信肯與他為敵?除非是得了失心瘋。而且這鎮虜侯并不如傳說那般專橫跋扈動輒喊打喊殺,反而與人和氣,且彬彬有禮,對巴結也回應的恰到好處,這更增加了常州上下官員對他的好感與巴結之心。

再說,鎮虜侯也是真金白銀拿出來,出人出力替他們修了水渠,只須他們負擔施工所需的糧食與部分工料,其余則全是三衛軍自掏腰包。俗話說的好,花花轎子人抬人,既然鎮虜侯如此盡心盡力,常州府一眾官員又豈能不投桃報李?正是一好結二好,落得個皆大歡喜。

有了這些因由,雙方的見面自然是在一種極為和諧的氛圍開始。常州知府發現其間有軍卒來扒耳根子向鎮虜侯稟報了一些事,鎮虜侯似乎就時有神思不屬的情況,雖然都是一閃而逝,但又豈能躲過了他的一雙火眼金睛?

只是常州知府很知趣,鎮虜侯既然強作掩飾,那就是不想讓他們知道,他便不去追問,省得惹人嫌。

突然間,不知是誰指著不遠處的江面上驚呼道:“船,船!”

常州知府聞言便有些慍怒,誰還沒見過船?江面上有船不是很正常嗎?值得這么大驚小怪?可是等他轉過頭來卻也無法淡定了,只見江面上不知何時已經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大小艦船,有的船船身極大,樣式奇怪,桅桿更是高聳入云。

陪同的縣令有一位曾在福建任官,一眼便瞧出了端倪,緊接著面色凜然一變,失聲道:“是,是西洋炮艦!”

西洋炮艦?大明水師絕對沒有西洋船,那么這些密密麻麻艦船是從哪里來的?又意欲何為?常州知府頓時預感不妙,霎時間就冷汗直流。

震耳欲聾的炮聲向所有人宣示著戰斗已經開始了,但江岸上絕大多數人都沒做好迎戰的準備,無論是實際上,還是心理上的。

這時李信才松了一口氣,從容對在場的眾官員說道:“諸位請后退五里觀戰!且看三衛軍拒敵!”

話音方落,便已經有李信親兵引著官員們后撤,同時聚集在火力提水現場燒煤拉風箱的民夫們也被緊急疏散。戰斗竟然如此毫無征兆的開始了。常州府的官員們驚駭莫名,卻又因為擔著守土的責任,不敢逃走。見到鎮虜侯鎮定自若,這才心下稍安。可是看到她只帶來了百十人的隨從不禁又面如土灰,這點人還不夠人塞牙縫的。

卻見鎮虜侯登高一呼,近千聚集在修渠工未及撤走的地民夫竟然嗷嗷叫著列成了整齊成排的方陣,同時又有專人分發著長矛與火槍。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