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六百四十二章 波瀾起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四十二章 波瀾起伏

第六百四十二章 波瀾起伏


更新時間:2015年07月16日  作者:五味酒  分類: 歷史穿越 | 明賊 | 五味酒 | 穿越 | 明朝 | 五味酒 | 明賊 
第四卷憑君莫話封侯事

本章出自《》

一場米風波將南京城外小小的龍潭縣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原本狹小的縣城陡然就變得車水馬龍,街市上亦是摩肩接踵。言情小說gege如您已閱讀到此章節,請移步到筆趣閣()閱讀最新章節,也可在百度直接搜索“”或者“”,敬請記住我們新的網址筆趣閣,,,,可即便如此,米價依舊奇貴,貧苦百姓還是無米下鍋。另一方面各地紛至沓來的豪客,則將城中為數不多的幾間客棧擠得滿滿登登,正是揮金如土,驚煞旁人。一時間混亂與繁榮竟齊齊的在這里詭異的出現了。

米價在幾次波動之后又開始趨于緩慢的爬升,李信派出去的人經過深入調查后,發現龍潭縣的米大約只積聚在幾個大戶手中,大體上不超過兩手之數,這其中甚至還包括龍潭縣縣令的便宜小舅子胡六。

李信眉毛一跳,他立即明白,胡六就是縣令陳文柄擺在錢泰交易高價米的傀儡,不是已經叮囑陳文柄將手中所有的高價米全部發賣脫手嗎,怎么還在囤積居奇?

米琰則在一旁補充道:“胡六雖然也能排在前十之內,不過卻與前五的體量有著千里之差。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濫竽充數,真正能左右米價的大戶也只有這前三位。”

聽見米琰言及正題,李信便不再理會胡六的事,目光陡然一寒。“這三位米商的背景可調查清楚了?”

“清楚了…頭一位是南京一間米鋪的東家。已經派人去實地查探,得出的結論卻令人十分稱奇,此人家資也不過萬把兩銀子,卻能干出這等攪動整個應天府的大事。”

“這也沒什么好稱奇的,定是某位金主選在前臺的牽線木偶,對這米鋪東家的幕后可做過調查?”李信句句問在要害上,米琰有些不自然的挪動了一下身子,“調查過幾次,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不過這位米鋪東家眼下就在龍潭縣城中,似乎可從他本人著手。”

李信拒絕了這個建議,“現在還不適宜打草驚蛇,再者此事連應天府和南京六部都不管不問,咱們也不便越俎代庖,只看著就是。接著說后面那兩位,有什么結果?”

“這弟二位好像與京中的一位閣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是誰?”

米琰仍舊遲疑著回答:“也不敢確實,在下也是根據種種跡象,私下揣測是劉宇亮。”

怎么不是周延儒?這是李信的第一反應,緊接著第二反應則是,既然大戶排位第二的不是,那排位第一之人幕后很可能就是阮大鋮,得益于前世的記憶,使他知曉阮大鋮早就投效了周延儒,甚至周延儒此番能夠成功起復為內閣首輔,此人出力出錢甚多。

“還有排位第三的大戶呢?”

米琰又是一陣汗顏,今日這件事辦的都很不扎實,面對李信一個緊似一個的追問,他著實有些不習慣這種差事辦的不上不下的感覺。

“這位米商有些奇怪,在這次風波之前竟沒有任何形跡可循,只查出此人來自大同,或許是某位晉商出手也說不準。”

說起晉商,李信心頭一動,山西大同兩地的晉商十有七八都已經加入了聯合商會,而商會大權則分別掌握在郭丙煥和黃勝的手中,若說這些晉商之中有任何一家的執事或者東主來南京斷然沒有不來拜見自己的道理。

晉商里除了聯合商會中的幾家,其余各家可以說都恨李信入股,因為他在山西時以鐵腕懲治了那些不肯合作或者與韃子狼狽為奸的人。這些人來江南肯定不會來拜見自己,可也絕不會出手暗中相助,甚至還白送軍糧。

此人究竟是誰呢?李信琢磨了半晌也沒理出個頭緒來。

就在這次談話的下午,龍潭縣稻米行市第一次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很多由其他州府趕來的豪客紛紛抱怨沒得交易沒得賺,只好苦挨到有人肯發賣手中存米欠據,便上來哄搶一空,結果仍舊是僧多粥少。這種狀況一連持續了三四天,與此同時米價也開始緩慢下降。

李信開始并不以為意,可狀況就在這種看似行情極為沉悶的情形下發生了。三月初十,也就是即將立夏的前七天,市場上突然同時拋出了數十萬石計的糧食,成交量堪比此前一個月的總和。

幾乎在一夕之間,緊俏了數日的稻米竟在龍潭縣城內隨處可見。一些手中大量持有稻米欠據的豪客們忽然發現,幾乎所有人昨日還在求告買一些米,今日卻幾乎同時都在發賣,有個別站出來收購的也很快就被淹沒在人海洶涌之中。

很快,豪客們從無所適從開始轉為擔憂,于是便有人率先開始降價發賣,不求多賺,只求收回本錢即可。可誰都沒想到,自從有了第一家豪客降價開始,整個米市的行情便如瀑布一般直瀉千里,直到天黑時,竟從十四兩三千銀子一石狂跌到八兩銀子一石。

掌燈時分,本事各家豪客散場各回住處休息消遣的光景,可今日卻幾乎沒有一個人離開,紛紛聚集在城中轉為迷上交易騰出的一間大倉庫內,焦心欲焚的等待著奇跡的出現。須知很多人可是在十四兩銀子一石買進的,現在跌倒八兩銀子已經是陪了一半。而這個把兩銀子一石的價格也僅僅是有價無市。若非幾家大戶天黑便行離開,交易暫停,只怕還會繼續往下跌呢。

李信吃罷晚飯,照例召集了軍中幾大頭頭腦腦開會,同時也得知了米價今日大跌的消息,準備商討一下對策。不過,他卻認為這未必是壞事,甚至以為跌的幅度還不夠大,參與其中的人基本上非富即貴,賠也就賠了,米價跌下來,老百姓才買的起米下鍋。就在這當口卻忽然得報,龍潭縣縣令有急事求見。

只見陳文柄惶然進入中軍帳,見了李信還沒等說話就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聲淚俱下。眼見這種情形,李信只好將陳文柄扶了起來,讓到帳后書房單獨詢問他究竟出了何事。其實,即便陳文柄還沒開口,他也隱隱猜中了其中緣由。

“鎮虜侯救我…胡六豬油蒙了心,背著我將發賣糧食的銀子全部高價買了稻米,現在行市崩潰,一旦明日開市只怕,只怕就要血本無歸了啊……”

這些銀子里既有縣庫的庫銀,還有李信解送去采買軍糧的十萬兩銀子,其余還是二十萬是在米市上賺回來的。后賺回來的二十萬賠了也就賠了,可縣庫和三衛軍的銀子賠了,他就是有十顆腦袋也賠不起。想到此處,陳文柄悲從中來,終于又忍不住放聲大哭。

李信聽后直咂舌,后悔一時間竟忘了提醒陳文柄,以至于自己也在無形中成了船上的受害者。對這個陳文柄,李信已經沒了脾氣,這種人除了成事不足就是敗事有余,若不是夾袋里文官太少,又豈會讓他來辦這錢糧要差?

可事已至此,就算將他劈頭蓋臉的罵一頓也無濟于事,只好好言撫慰,告訴他天無絕人之路,回去好生歇息,其余的事再從長計議。好說歹說之下,這陳文柄才淚眼淋漓的離開軍營返回城中。

其實李信哪有什么辦法,這等事他也只是個看客,手中既沒有百萬銀錢,亦不想參與其中,不過十萬兩銀子賠了也就賠了,對三衛軍而言遠沒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就在李信愣怔出神的時候,連米琰什么時候來到身邊都沒注意到。直到米琰咳嗽了一聲,這才回過神來。

“調查有結果了,今日狂拋售的上架正是南京城中的米鋪東家,昨日他曾與陌生人有過交涉,那陌生人也在當夜離城,返回南京。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此人回南京之后與之見面的正是阮大鋮。鎮虜侯猜的果然半分不差…”

末了米琰還贊了一句,又接著匯報。

“后臺直指劉宇亮的米商今日也跟著發賣了一些,后來許是覺得情形不妙,就停止發賣。不過最奇怪的還是排位第三的大戶米商,竟一石都未發賣,如果再繼續下去,只怕他會賠的血本無歸。”

李信霍然起身,有感于此人曾雪中送碳,自己斷然沒有坐視不理的道理,無論如何這個忙有能力也要幫,沒能力也要幫。“來而不往非禮也,咱們得幫他一把,否則豈非太不仗義了?”

李信甚少說這種江湖習氣的話,米琰覺得有趣,又不敢發笑,便問道:“鎮虜侯可有定計?”

李信也是臨時起意,哪有什么定計,起身在屋里走了幾步,覺得悶熱便來到床前將兩扇窗戶推開。也就在此刻,忽然腦中靈光一閃,他竟有了主意。

“豪客們之所以發賣手中稻米,全是因為對行市失去了信心,可以給他們一點信心…米價必然會有所回升。”

米琰一頭霧水,“怎么給他們信心?總不至于以官府的名義高價采買他們手中的稻米吧?”

看著李信笑容可掬的點點頭,米琰只覺得有點難以接受,別說這個主意合適不合適,就眼下三衛軍也拿不出如此多銀子來入市買米啊…

本書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405

最快更新,閱讀請。

本站所收錄全文閱讀來源于網絡,部分為系統自動采集生成,若有侵權,請告之!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